• 论法律解释方法的逻辑基础:兼论两个WTO涉华裁决的解释问题
  • 论法律解释方法的逻辑基础:兼论两个WTO涉华裁决的解释问题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论法律解释方法的逻辑基础:兼论两个WTO涉华裁决的解释问题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57.07 6.4折 89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柳驰著

出版社中国法律图书有限公司

ISBN9787519736279

出版时间2019-08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89元

货号1201933635

上书时间2024-08-28

谢岳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柳驰,1992年生,北京市人。2014年获北京师范大学法学学士学位。曾任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部助理经理、香港宏观资本有限公司证券交易部研究主管。现为牛津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

目录
目录导言章问题的起源——“强效理由说”节“强效理由说”的内容第二节“强效理由说”的相关问题第三节关于问题解决路径的选择第二章法律概念的定义路径节重要学派的法律定义第二节对既存定义的反思第三章法律概念定义问题节法律的逻辑定义视角第二节对几个重要问题的澄清第四章法律活动特征再解读节法律实践特征重解读第二节法律活动特征重解读第五章立法活动逻辑再解读节广义微观立法活动模型第二节意志机制第三节广义微观立法活动的要素第四节广义微观立法活动分析第六章微观/静态解释论节静态解释的定义第二节静态法律体系的结构第三节静态解释的基本模式第四节静态解释的范畴第五节静态解释的边界第六节既有解释技术再解读第七章宏观/动态解释论节法律文本的特性第二节宏观法律体系的基本构成第三节法律体系运动的分析路径第四节法律体系运动的过程第八章AP相关条款与GATT第20条关系分析节上诉机构的解释结果第二节WTO法律解释原则的文本基础第三节WTO对解释原则的要求第四节AP相关条款再分析第五节小结结语附论认识过程的一般规律节论认识的根本要素第二节论直观第三节论规律第四节论演绎第五节论抽象第六节论归纳第七节论目的参考文献后记

内容摘要
《论法律解释方法的逻辑基础:兼论两个WTO涉华裁决的解释问题》的目的在于从法律本来的立场,而非从某一特定的、外在于法律的认识论立场,研究法律和法律解释之间的关系,并借此审视解释在法律命题当中的真正地位和宏微观法律解释活动的逻辑构成及其在法律系统当中的客观依据。同时,运用结论,重新审视两个WTO上诉机构涉华裁决是否合理。本书还旨在建立相对独立于实践活动的、认识论层面的法律解释框架,并在该框架内提供一些先于实践并具有指导性作用的一般性结论,以便法律解释者能够更加明确自己解释活动的意义、与可能性。

精彩内容
总序一当今之世界,随着全球投资贸易不断增长,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飞速进步,通信和交通日益便捷,人文交流蓬勃发展,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社会网络化、法律趋同化已成为天下大势。在这种背景下,作为国际社会最为重要的行为规范,国际法在全球治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今日之中国,秉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全面参与全球治理。在这个过程中,国家始终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于内,追求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追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于外,坚定不移对外开放,参与全球治理;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积极构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完善对外战略布局,既“请进来”,又“走出去”,加快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争取良好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促进各国共同发展,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毫无疑问,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不仅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强国内法治,而且要在全球治理中高度重视和善于发挥国际法的作用,加强国际法治,推进国内法治与国际法治良性互动,特别是要完善中国自己的涉外法律法规体系,积极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增强中国在国际法律事务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依法处理涉外事务,强化涉外法律服务,加强国际法治合作。当下之中国国际法学界,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可以肯定地说,国际法学科体系不断健全,学术队伍不断壮大,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不断拓展,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培养了一大批国际法专门人才。而且,广大国际法专家学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求真务实、与时俱进,深入研究和回答中国改革开放面临的国际法理论和实践问题,产出了一大批有分量的学术成果,为国际法学的繁荣发展和国家改革开放及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应该指出的是,中国国际法学领域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国家缺乏整体的国际法学科发展战略规划,国际法学科建设放任自流,各国际法机构各自为阵;国际法人才队伍学术原创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强,活跃在世界国际法舞台的人才不多,总体素质亟待提高;国际法人才培养体系不健全,德行教育与知识传授相分离、理论培养与实践训练相脱离、国内培训与国际培训相隔离;国际法学术研究缺少精品力作,还没有产出具有广泛国际影响的创造性思想成果和理论成果,在国际规则制定和国际法律事务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不大。可以这样说,中国国际法学界目前在学术命题、学术思想、学术观点、学术标准、学术评价、学术话语上的能力和水平同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还不太相称。综上所述,国际法在国际社会中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中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对外开放、参与全球治理,亟须掌握和运用国际法,中国国际法学界仍处于有数量缺质量、有专家缺大师以及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的状态。我们所处的时代表明,这是一个需要国际法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国际法理论创新而且一定能够产生国际法新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国际法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国际法新思想的时代。所有这些,正是我们编辑出版“国际法文库”以推动国际法学繁荣发展的初衷。“国际法文库”将坚持兼容并包、思想自由。主张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着力推进构建既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又能进入世界学术话语体系的国际法学。“国际法文库”将坚持问题导向。面对中国改革开放的新常态、国际局势的新变化,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新形势,只有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时代的呼唤,认真研究国家深化对外开放、全面参与全球治理的重大而紧迫的问题,才能真正把握历史脉络,找到发展规律,推进国际法理论创新和全球治理实现良法善治。“国际法文库”将坚持跨学科研究。国际法律问题涉及国际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具有跨学科性,需要从多学科视角,运用学科交叉融合的方法,进行跨学科研究。也就是说,对于国际法律问题,不仅要从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等国际法学视角进行研究,而且还要从宪法、行政法、民商法、刑法、诉讼法等国内法学视角进行研究;不仅要从法学视角进行研究,而且还要从国际政治、世界历史、全球经济、人类社会变迁、多元文化交融、地球生态文明等视角进行研究。跨学科研究在于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增强研究的整体性、系统性、协调性、战略性,促进问题合情、合理、合法的解决。“国际法文库”将坚持创造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引领理论发展的动力。创新,就是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国际法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创新 ,只有不断进行探索,才能推进国际法思想创新、知识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方法创新。国际法理论创新要从问题开始,发现问题、筛选问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创新的过程。国际法理论创新不必贪大求全,发现新事实、新材料、新现象是创新,阐明一个新原理、提出一种新学说、揭示一条新规律是创新,发明一项新技能、找到一条新路径、创造一种新方法也是创新。“国际法文库”设专著系列、译著系列、实务系列、文集系列,是法律出版社与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共同打造的学术品牌。法律出版社在中国出版界特别是法学、法律出版领域的龙头地位自不待言。这里有必要对武大国际法所多说几句。武大国际法所是我国著名法学家、教育家、国际私法一代宗师韩德培先生于1980年创办的,是我国高校设立的个国际法研究所。该所自创立以来,自强不息,追求卓越,先后培养了一大批已在学术和实务方面崭露头角的国际法专门人才,先后产出了一大批具有较高水平的国际法学术成果,先后两次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2000年被确定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15年入选首批国家高端智库。可以肯定地说,武大国际法所是当今中国国际法领域的学术重镇,不断推进中国国际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新型智库建设,不仅是它义不容辞的责任,更是它崇高而神圣的使命。正是基于这种情怀,武大国际法所与法律出版社携手合作,设立了这个“国际法文库”。这是为中国国际法学界开辟一块新的学术园地,建造一个新的学术舞台。“国际法文库”是自由、开放、包容、多元的,海内外的国际法同仁都可以在这块园地里辛勤耕耘,春播夏种、秋收冬藏;也都可以在这座舞台上翩翩起舞,崭露头角、一展锋芒。我真诚希望,所有以国际法为志业、立志为中国国际法事业做出贡献的海内外同仁,都能把“国际法文库”视为我们共同的国际法事业的一部分,关心之、支持之、帮助之、鞭策之,勿忘初心、久久为功,去迎接我们共同期待的中国国际法学界百花齐放、百鸟争鸣的春天。是为序。2016年12月1日于北京总序二随着中国日益接近世界舞台的中央,我国迫切需要加强国际法律共同体建设,利用国际法维护世界和平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及可持续发展,保障中国的正当利益。因此,不管是国际法制度构建,还是国际法理论创新,抑或是国际法实践引领,中国都需要从“被动适应者”向“主动引领者”转变。由我国著名法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国际私法一代宗师韩德培先生创办的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是1980年由原国家教委批准成立的中国高校个国际法研究机构;1981年设立博士点;1995年建立博士后流动站;1996年列为“211”工程重点建设单位;2000年被教育部批准为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4年被批准为“985”工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2015年被中宣部确定为首批国家高端智库试点建设单位。她一贯秉持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的全面和综合研究,积极拓展联合国法、欧洲联盟法、国际能源法、电子商务法、国际发展法、国际网络法、国际投资法、国际金融法、国际体育法、世贸组织法、海洋法和海商法等前沿学术领域,形成了学科研究方向齐全、学科发展水平一流、咨政服务能力突出、教学科研成果领先的鲜明特色。但是,不管是作为教育部的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还是作为国家高端智库,仅仅依靠一个研究所的力量难以实现中国国际法理论的创新,难以实现中国从国际法的“被动适应者”向“主动引领者”的转变。当下,中国面临的问题在全球化进程中愈发凸显其复杂性,许多问题往往需要从不同学科、不同视角、不同谱系进行合理的理论解释、作出正确的政策选择;而不同学者、学术机构、智库在不同领域具有相对优势,或者因所在区域不同而存在区域政策问题的竞争优势。因此,团结、组织中国国际法学者共同攻关、协同创新是获得国际竞争优势、创新中国国际法理论,进而实现中国从国际法的“被动适应者”向“主动引领者”转变的必由之路。正是出于这种考虑,我们与法律出版社合作出版“国际法文库”,希望集中展示中国学者的国际法著述和学术见解,及时传播国外国际法学界的最新研究成果,协同研究中国面临的重大国际法实践问题,不断增强中国国际法理论的国际话语权,不断提升中国国际法制度的国际吸引力,不断提高中国国际法实践的国际影响力。因此,“国际法文库”将面向中国国际法理论界和实务界广泛征集选题,通过自荐与他荐相结合的方式,由丛书编辑委员会根据其学术性、思想性和创新性决定出版选题。本文库分为专著系列、译著系列、实务系列和文集系列。专著系列旨在集中呈现中国学者在国际法领域的理论研究成果,引导中国国际法学界关注国际学术动态、设置前沿学术议题、营造良好学术风气,推动中国国际法理论创新。以学术性和创新性为选题标准,主要出版中国学者关于国际法领域具体问题的创新性研究成果。译著系列旨在全面推介国际社会国际法理论的经典著作和最新成果,促进中外国际法理论的交流与交锋,促使中外国际法实践的互动与创新。以思想性与新颖性为选题标准,主要出版国际社会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创作或再版的国际法著作的译作。实务系列旨在中国国际法理论研究和实践运用之间架起桥梁,促使中国国际法研究更加贴近国家和社会的现实需要,在国际法理论的支撑下运用国际法规则分析和解决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以对策性与实用性为选题标准,主要出版针对实践中的国际法问题,特别是与中国密切相关的国际法问题的著作,强调贴合国家对外交往实际需要,关注操作层面的问题选择、分析和解决方案。文集系列旨在及时反映中国国际法学界举办的学术会议成果,提高学术交流的质量,加强学术交流的深度,扩大学术交流的影响。以新颖性与可行性为选题标准,主要出版能够设置学术议题、引领理论前沿的论文集。我们相信,在中国国际法学界同仁的关心、支持与积极参与下,“国际法文库”一定能够实现上述目的,为中国国际法的理论创新、制度变革和实践引领贡献她应有的智慧、发挥她应有的作用。2017年元旦于武汉序一  一场奇妙的旅行一个初春的傍晚,黄浦江畔的外滩游人如织,摩肩接踵。天气渐渐暖和了,人们纷纷走出家门,来到江边,享受徐徐清风,欣赏初上华灯。有位年轻人,望着滔滔东去的江水,却发现一片树叶随波逐流。这片树叶有点奇怪,色彩、形状、蛀洞。这是什么树的叶子?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在水中漂浮了多长时间?蛀虫是什么?……树叶渐渐远去,游人渐渐散去,但是这位年轻人却作出了一个决定:溯江而上,追根求源!他独自一人,沿着江岸步行。他见到了很多湖泊——巢湖、太湖、鄱阳湖、洞庭湖……湖水泱泱,一望无际;他见识了很多支流——修河、饶河、信江、抚河、赣江、澧水、沅江、资水、湘江、汉江、清江、乌江、嘉陵江、沱江、岷江、雅砻江,看到了江水汇合,水量丰沛;他体验了地形地貌的差异,山地、丘陵、盆地、高原、平原,惊叹于崇山峻岭,水流湍急;他感受了四季变幻,从白雪皑皑到春暖花开……他就这样向上走,向上走,陶醉于两岸的无限风光,有时候甚至忘记了此行目的,只是在山花烂漫、层林尽染的时候,才会仔细观察植物的万千变化;只是在“无边落木萧萧下”“秋老钟山万木稀”的时候,才会想起随江而去的树叶。直到有一天,初冬时节,他来到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格拉丹东峰西南侧,看到了楚玛尔河、当曲和沱沱河,在植被稀疏、冻土广布、动物稀少的广袤地区,在一株不知名的树下,捡起一片落叶,那色彩、形状和蛀洞,竟然与黄浦江里的叶子一模一样!于是他宣布:他找到了答案!4年前的那个傍晚,我有幸与这位年轻人,还有其他一些年轻人,在外滩漫步。他们是我班上的学生,我带着他们来欣赏黄浦江夜景。当这位年轻人发现这片树叶的时候,我表示了鼓励——作为老师,当然应该鼓励同学们的思考和发现。当他决定徒步探源的时候,我表示了支持——作为年轻人,当然应该做一些探险的事情。在这4年时间里,他会经常与我分享见到的风景,很多我闻所未闻。我也经常向他提出建议,他则不断调整自己的旅行路线。他有过困惑,怀疑自己努力的价值,而我总是坚定不移,肯定这项前无古人的探索。现在,他把他的旅行日志呈现在读者面前。从一片树叶开始,他走过了整条长江,这恐怕是本书的优选价值之所在。我们在生活中,也许对很多事物已熟视无睹,习以为常,以至于我们的人生也平淡无奇,乏善可陈。而这位年轻人则不同。他以强烈的好奇心,坚定的意志力,完成了一件壮举,向人们展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世界。在本书中,他从一个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WTO)案例出发,梳理了人类思维和认知的过程,探讨了各种法学理论和解释方法,追根求源,正本清源,论证了一个观点:WTO常用的“遵循先例”的做法没有依据。在4年时间里,从在我的课堂上提出问题,到本科毕业论文完成,到毕业后连续 3年14个版本的写作,本人有幸与他一起经历了这个过程,不时感受到思维的乐趣,受益匪浅,也意识到这将是一部奇书,能够引起人们对认知和法律的全面思考。这是一场奇妙的旅行,相信读者们会认同这个判断。2017年12月7日星期四序二给他人的著作写序其实并不轻松,因为你至少要把著作翻来覆去读上几遍。但如果这部著作是在你所指导的本科学位论文基础上扩展而成,并且你读了几遍仍然没有完全读懂,这就不仅仅是不轻松,而是让人有些尴尬了。本书基本上就属于这类作品。大学老师在指导学位论文,尤其是本科学位论文过程中,如果出现上面的读后感,恐怕十有八九会让学生重写,因为“这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我看完论文初稿之后,反应也是这样,尤其是本书书稿结构和章节标题的表述不太符合中文表述习惯,甚至具有一些外文表述的风格和色彩,更是让我萌生了让作者大改结构的想法。但经过思考之后,我还是没有这么做,主要原因有三:,我对论文的主题了解确实有限,而这个“有限”是建立在我前后读过不少相关文献的基础之上的,所以显得真实可信。论文的主题是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WTO)争端解决机制中“事实上遵循先例”的做法。全篇从“美国不锈钢案”(DS344)中确立的“强有力的理由”(cogent reason)标准入手,引出论文主题,并从实在法角度分析了WTO争端解决机制中是否存在、为什么会存在“遵循先例”以及是否应当存在“遵循先例”的做法,并意犹未尽地从逻辑学和认识论的角度,大量使用语言学、心理学、哲学甚至数学的论据,以“天马行空”和“离题万里”般的方式,强化论证了论文的核心观点。这已经完全超出了我文献阅读的范围。第二,论文主题属于完全开放式的问题,没有既存答案,甚至也很可能一直都没有答案。虽然国际学界早已经普遍认为WTO争端解决机制存在“事实上遵循先例”这一做法,但还真没有多少文献去分析这一做法是否有法律依据,从逻辑学、解释学、心理学和语言学角度的分析就更少了,这类分析可能会为我们重新审视美国在批评WTO争端解决机制上诉机构时所列举的若干理由提供一个另类的视角。第三,对通说保持警惕,对另类观点和研究路径保持好奇,虽不是里程碑式研究成果的充分条件,却往往是此类成果问世的必要条件。这种研究方式使研究者能够尽可能开放性地认识世界,并在此过程中进行自我塑造。从这个意义上说,作者的结论在当下也许不够准确,甚至似乎从某种意义上支持了美国的若干理由,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实践的发展,情况有可能会发生反转,毕竟类似的例子在我们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比比皆是。带着上述这些较为朴素的想法,我继续通读了几遍本书的成稿,还翻阅了一些语言学和社会学的论著。在这个过程中,与其说我是在尝试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不如说我是在体会别样的论文指导过程——名义上的指导者与被指导者在不知不觉中频繁互换角色,互相塑造,虽不是彼此成就,但至少能彼此促进。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也希望本书的读者能够在阅读中发现、关注甚至是享受与之类似的过程,并对本书的研究主题进一步进行挖掘。本书的作者在获得法学学士学位之后,并没有立即选择继续深造,而是赴知名会计师事务所工作了数年,期间也曾涉猎金融和投资领域。在工作一段时间之后,他开始着手出国留学申请,并最终获得赴牛津大学赛德商学院攻读MBA学位的机会。相信这一经历能够促使他带着更为清晰的目标进行深造,这一目标显然不仅仅是获得学位和留学经历。是为序。2019年6月3日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