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百话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42.33
4.8折
¥
88
全新
库存19件
作者施蛰存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8159631
出版时间2019-08
装帧其他
开本32开
定价88元
货号1201933340
上书时间2024-08-28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施蛰存(1905—2003)
有名文学家、翻译家、学者。原籍浙江杭州,1912年随家由苏州迁居松江。曾先后入读之江大学、上海大学、震旦大学法文特别班等。1928年起,参与创办线书店、水沫书店,创编《无轨列车》《新文艺》等杂志。1932—1935年主编《现代》杂志。1935年编辑《文饭小品》,参与主编“中国文学珍本丛书”等。同时从事小说、诗歌创作及外国文学翻译,是30年代极富影响的心理分析小说家和中国文坛现代主义的推动者。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任教于云南大学、厦门大学。1947年返沪执教于暨南大学、光华大学。1952年起任教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转向古典文学、金石碑版研究。1993年被授予“上海市文学艺术杰出贡献奖”。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上元灯》《将军底头》《梅雨之夕》等;散文集《灯下集》《待旦集》《枕戈集》等;编译《多情的寡妇》《域外文人日记钞》《轭下》等;学术著作《唐诗百话》《词学名词释义》《北山集古录》等;主编《词学》《中国近代文学大系·翻译文学集》《外国独幕剧选》等。
目录
初版序引/1
再版说明/1
初唐诗话
1王绩:野望/3
2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8
3杨炯:从军行/14
4五七言绝句四首/21
5刘希夷:代悲白头翁/28
6宋之问:奉和晦日幸昆明池应制/35
7沈佺期:遥同杜员外审言过岭/41
8杂言歌行三首/46
9陈子昂:感遇诗(上)/51
10陈子昂:感遇诗(中)/56
11陈子昂:感遇诗(下)/60
12王梵志诗/64
13初唐诗馀话/77
盛唐诗话
14王维:五言律诗三首/87
15王维:五言律诗二首/95
16孟浩然:五言律诗三首/100
17孟浩然:五言律诗又三首/108
18高适:燕歌行/113
19岑参:七言歌行二首/118
20早朝大明宫唱和诗四首/125
21王湾:五言律诗二首/134
22边塞绝句四首/138
23五言绝句四首/145
24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154
25王昌龄:七言绝句四首/160
26李颀:渔父歌/167
27李颀:听董大弹胡笳声兼语弄寄房给事/171
28黄鹤楼与凤凰台/176
29李白:古风三首/187
30李白:蜀道难/194
31李白:战城南/206
32李白:将进酒/211
33李白: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218
34李白:五言律诗三首/225
35杜甫:哀江头/232
36杜甫:新安吏/241
37杜甫:无家别/246
38杜甫:悲陈陶悲青坂/250
39杜甫:七言律诗二首/255
40杜甫:吴体七言律诗二首/264
41杜甫:五言律诗二首/271
42盛唐诗馀话/277
中唐诗话
43张志和:渔歌五首/285
44李冶:寄校书七兄/293
45刘长卿:五言律诗三首/298
46韦应物:自叙诗二首/310
47韦应物:五言古律三首/317
48钱起:湘灵鼓瑟/322
49韩翃:七言绝句三首/327
50韩翃:送中兄典邵州/335
51卢纶:七言律诗二首/339
52戴叔伦:七言歌行二首/343
53戴叔伦:除夜宿石头驿/349
54王建:乐府歌行二首/355
55王建:宫词八首/362
56张籍:节妇吟/370
57韩愈:山石/378
58韩愈:落齿/384
59韩愈:华山女/388
60刘禹锡:竹枝词九首/394
61刘禹锡:绝句二首/405
62柳宗元:五言古诗四首/411
63孟郊:诗三首/418
64贾岛:诗六首/427
65张继:枫桥夜泊/435
66严维:酬刘员外见寄/442
67白居易讽谕诗:两朱阁/448
68白居易感伤诗:霓裳羽衣歌/455
69白居易:闲适诗十一首/466
70元稹艳诗:会真诗/476
71李贺:诗三首/484
72沈亚之:诗二首/491
73朱庆馀:七言绝句二首/497
74张祜:诗十首/504
75姚合:诗十首/513
76寒山子:诗十一首/520
77中唐诗馀话/529
晚唐诗话
78李商隐:锦瑟/537
79李商隐:七言绝句四首/548
80温庭筠:五七言诗四首/554
81温庭筠:菩萨蛮/563
82杜牧:七言绝句十一首/571
83许浑:金陵怀古/582
84郑鹧鸪诗/593
85曹唐:游仙诗/599
86章碣:诗三首/608
87李群玉:黄陵庙诗/614
88刘驾:诗八首/620
89秦韬玉:贫女/624
90皮日休、陆龟蒙:杂体诗五首/630
91三家咏史诗十首/636
92韩偓:香奁诗、长短句六首/643
93韦庄:秦妇吟/652
94晚唐诗馀话/669
95唐女诗人/673
96六言诗/682
97联句诗/692
98唐人诗论鸟瞰/699
99唐诗绝句杂说/704
100历代唐诗选本叙录/717
后记/735
索引/739
附录
“秦时明月汉时关”/749
说李白诗《梦游天姥吟留别》等五首/753
说“飞动”——读杜小记/763
说杜甫《戏为六绝句》/770
我写《唐诗百话》/784
诗与词有什么不同?/787
谈谈《孟才人叹》/791
闺情诗/794
西明寺/797
秋夕/799
新版编辑说明/801
内容摘要
《唐诗百话》是施蛰存先生晚年创作的一部集唐诗研究和欣赏于一体的著作,旨在“用漫话的方式,自由活泼地与读者漫谈唐诗”,文风典雅、语言晓畅,于赏鉴中夹谈典故的意义,每首诗所反映的时代、风俗,诗体的源流及关于诗史、音律和有关的文学基础知识。
全书由“初唐诗话”13讲,“盛唐诗话”29讲,“中唐诗话”35讲,“晚唐诗话”17讲组成,另有“唐女诗人”“六言诗”“联句诗”“唐人诗论鸟瞰”“唐诗绝句杂说”“历代唐诗选本叙录”6讲专论,合为“百话”。施蛰存先生选诗有自己独到眼光,每讲一诗务要选取一定角度,讲出新意或讲出相关诗史、诗体等的综合知识。讲解既全面又从个体艺术感知出发,言之有物,简而不繁,为读者了解唐诗、鉴赏唐诗提供了入门之径。
主编推荐
《唐诗百话》是施蛰存先生晚年以十年之力打磨而成的一部唐诗欣赏之书。他以自身学养和文学感悟用漫话的方式与读者漫谈唐诗,而终成“百话”。在读解每一首诗时将一时代的历史、一种诗体的流变及关于文学的知识一一道来,既有宏阔的诗史梳理,又有专门的个案考辨。选诗取向公允,又不乏个人识见,品评诗歌简洁精准,文字更称得上典雅晓畅。先生之著原为一般文科大学生所量身打造,而在传统文化愈来愈受重视的今天,此书更加适合所有热爱古典文学、热爱唐诗的读者作为入门之书。一部“唐诗百科全书”,教你如何读诗,鉴诗,作诗;错过《唐诗百话》,就错过中国传统文化的华章!
精彩内容
唐诗百话初版序引
一九七七年冬天,上海古籍出版社编辑部陈邦炎先生来访问,寒暄几句之后,他就开门见山,说是来为出版社组稿的。他希望我编一本古典文学方面的书稿给他们的出版社印行。我感到很抱歉,无法报
答他的好意。从一九五七年起始的二十年间,我虽然还能偷闲看了不少书,也积有不少札记,但因为内容庞杂,要尽快编一本稍稍像样的书,还不可能。不过一九七七年是中国知识分子龙蛇起蛰的年头
,我一方面是有点不甘寂寞,另一方面,看见许多久已不知下落的老朋友都已有文章见于报刊,我也未免见猎心喜。因此决心活动活动笔杆子,写那么一二本小书出来,在社会主义文化复兴的大事业中
充当一个小卒子。当时我就向陈邦炎先生建议,用一年时间写一本关于唐诗欣赏的书。陈邦炎先生赞同我的建议,希望我能在一年内交稿。他回去后,就把我的计划作为一九七九年的出版选题。
我于一九七八年一月二日开始写第一篇。按当初的设想,仅仅是选讲几十首唐诗,使它们能代表整个唐代三百年的诗风。我想一共写六十篇,每篇讲一首或几首诗,介绍一位或几位诗人,用串讲的方法
,把我对这些诗或诗人的了解讲解一番。我当了四十年的语言文学教师,课堂讲解是我的老本行。我不会写研究文章,我能写的文章,人家读起来也还像是课堂教学用的讲稿。因此,我把书名定为《唐
诗串讲》,表示我还有点儿自知之明。我打算每个月写五篇,到一九七八年底,准可完成任务。
但是,我一鼓作气地写了几个月,信心慢慢地出现了裂纹。原来这本书并不容易写,至少不像我最初设想的那么容易。我把这本书的读者假定具有文科大学生的文化水平。在讲解每一首诗的时候,我碰
上许多诗以外的事情,估计我的读者恐怕未必了解,我以为应当顺便讲一讲,于是我离开讲诗而去跑野马。我要讲一个典故的意义,讲一首诗所反映的时代、政治背景和社会风俗,或要讲一种诗体的源
流,就必须在讲一首诗之前,或同时,还得讲关于诗的文学史、文学概论和有关的文学基础知识。
过去我自己读唐诗,是以我自己的语文水平为基础,凭我的直觉去理解的。我从来没有发现我的理解和别人的理解,会有很大的距离。现在要凭我的理解写成一本书,就有必要看看别人的理解。因此,
我搜集了许多唐诗的注本来,也参看了许多关于唐诗的论文和诗话。谁知不看犹可,一看却常常会大吃一惊。原来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唐诗,从宋、元、明、清以来,就有许多距离极远的理解。不但是诗
意的体会,各自不同,甚至对文辞的理解,也各不相同。这样,我对自己向来以为没问题的理解,也未免有些动摇。怎么办呢?为了要核实情况,从语言文字中求得正确的含义,我又不得不先做些校勘
、考证的工作。这样,我的野马又跑进史学的园林里去了。
信心有了裂纹,胆就怯了。写作的速度也因此而缓慢下来。到一九七九年十月,才写成六十篇。但是只讲到刘禹锡的诗,还有许多中唐诗人没有讲到,晚唐诗更是还远呢。看来这六十篇也还编不成书。
于是把成稿搁置在架上,打算一边续写,一边修改,把内容扩大为一百篇。
一九八〇年到一九八二年,这三年是我极为忙碌的年头。不过现在回忆起来,也不知道究竟忙些什么。这部稿子依然搁在架上,没有时间,也没有勇气继续写下去,它几乎已等于废品。只有在几个刊物
来要稿的时候,曾抄出几篇去发表过。一九八三年初,正想挤出时间来完成这个工作,想不到从三月中旬起患了一场大病。我在医院中住了十八个月,于一九八四年九月病愈出院。回家以后,件事
就是找出这六十篇旧稿从头再看了一遍。看后的结果是放弃了修改的意图,下决心继续写下去。这回不想用串讲的方法了,我改用漫话的方法,可以比较自由活泼地和读者漫谈唐诗,因而把书名改为《
唐诗百话》。从一九八四年十月起,到一九八五年六月,总算凑满了一百篇。今天把笔写自叙,回顾这部书稿,经历了八年之久,终于还能完成,自己也料想不到。
我把这部书稿的写作经过向读者汇报,是希望读者原谅我前半部和后半部的写法不同。距离虽然不太大,但后半部写得似乎较为活泼,而前半部却是讲义。我希望,连同本书其他方面的缺点,读者能不
吝指教。
一九八五年七月五日
再版说明
拙著《唐诗百话》,一九八七年九月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印行了初版本,一九八八年以后曾多次重印。一九九四年,台北文史哲出版社印行了一个用繁体字排印的台湾地区版本。古籍出版社初版本行世以后,
陆续收到许多读者来函,指正了书中不少错误:有误字失实处,有引文不合原文处,也有我的议论、观点可以商榷处。在台湾地区版中,我都作了改正。但台湾地区版还有少许文句,与大陆版不同,那是由于海
峡两岸的政治观念不同而改写的。
现在,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为我编印八卷本的文集,要把这本书也收进去。我趁此机会,请责任编辑刘凌仁棣用大陆和台湾地区两个版本参改校订,择善而从。此外,刘凌仁棣还就本书的唐诗原文、引文、
典故、地名和历史与人物纪年等,分别作了校核,并经我审定,又使许多疏误得以修改订正。因此这个版本,应该视作本书更臻完善的第三个版本。
我希望读者或文论家如果引用拙著,请说明所依据的版本。
一九九六年四月十六日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