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同一个男人简单生活的想象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22.73
5.1折
¥
45
全新
库存3件
作者(丹麦)海勒·海勒
出版社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ISBN9787507843583
出版时间2019-01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45元
货号1201811869
上书时间2024-08-18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海勒?海勒(Helle Helle)生于1965年,以其极简现实主义的风格有名,是90年代北欧极简风格的代表人物。海勒?海勒是当代丹麦很重要的作家之一,她的作品已被翻译成18种语言,多篇文章被选录入教科书。1993年海勒靠前次以海勒?海勒的笔名出版了《生活案例》,一举成名,至今仍活跃于文坛。她从日常生活的片段中探索人际关系的真空地带,即描写了北欧高福利社会生活的另一面,又探讨了普遍的人性。
目录
《关于同一个男人简单生活的想象》无目录
内容摘要
圣诞节前的清晨,苏珊娜发现自己的丈夫金姆死在了床上。接下来的故事从大约两年前开始,苏珊娜在一家医院里做清洁工,认识了一名开朗的年轻同事,伊斯特。她们一起工作,之后,苏珊娜升职调到了厨房,伊斯特常在午休时来找她拿东西吃,她觉得她们是很好的朋友。伊斯特曾经怀过几次孩子,都不幸流产,这次她又怀孕的时候却发现同自己在一起四年的男友出轨,她愤而离家,挺着大肚子搬到了苏珊娜家,同苏珊娜和金姆一起住。金姆是一名不总出门的作家,他和苏珊娜之间的关系在伊斯特搬进来之前就不温不火,一个同苏珊娜性格接近不同,活泼开朗的女人搬进来之后他们三个人的生活都发生了改变。在书的末尾,伊斯特顺利生下了孩子,男友拿着鲜花出现在医院,她就从苏珊娜和金姆的家里搬了出去。圣诞节还有几天就要到了,好像一切都要好转。而金姆在这时候突然死了。为什么?苏珊娜该怎么办?她的生活呢?伊斯特又会有什么反应?她真的可以同男友再在一起吗?这些都留给读者去思考。
主编推荐
丹麦“极简现实主义”代表作家海勒?海勒带你一起进入人际关系中的“灰色地带”,探讨被人忽略的心灵世界角落平常之处见波澜,作者用极简的笔触描写女人生活中的片段,将女性被庸常所压抑的愤怒、委屈、欲望一一展开从丹麦语直接翻译,让读者体味原汁原味的丹麦文学风味。海勒·海勒以其极简的现实主义风格闻名,她的作品注重描写社会中的普通人,描写人际关系中的“灰色地带”,即那些不被人探讨的细腻情感,或委屈,或别扭。这是一部能够引起女性读者强烈共鸣的书。主人公苏珊娜是个女人,通过作者细致的刻画,我们能感觉到她的委屈,她的愤怒,她的欲望。这一切都是因为书中的主人公是个普通的女人,描写的是人类共同的感受,海勒·海勒把这样的共鸣传递给中国的读者,因文学与情感是无国界而互通的。
精彩内容
次接触海勒的作品是在写本科毕业论文的时候,导师得知我想写关于丹麦文学的话题,建议我去读读海勒,因为她的作品“比较好读”,词句简单,不难理解(后来我发现这些都是骗人的)。网上一搜,海勒·海勒,1965 年生人,以其极简的现实主义风格闻名,作品已有 20 种语言的译本。曾于哥本哈根大学就读丹麦文学,后于 1991 年进入丹麦作家学院。她的作品注重描写社会中的普通人,描写人际关系中的“灰色地带”,即那些不被人探讨的细腻情感,或委屈,或别扭。我找来了海勒的四部作品,通读之后选定了这一本。这一本是她很特别的作品,从标题开始便有些反海勒的风格。她的书标题通常很短,今年最新的一本标题就一个词,翻译过来叫“他们”。但这一本光丹麦文就是两行,我翻译的时候也是焦头烂额,觉得怎么翻都不顺口。去年十二月,我去哥本哈根参加一个中丹翻译会,主办方极其重视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北欧文学译丛”的出版,拿海勒这本书的第二十章做样本,发给参会的译者一起讨论其中翻译的难处,还特地在第二天邀请了海勒来做讲座。这一讨论可好,我觉得导师当年给我描述的是个假海勒。她的作品短是短,可好读却说不上,因为一字一句都是她认真斟酌过的,故事都藏在字里行间。我遍读这部作品,觉得它是灰色的(内容我就不透露了),结果问了几位丹麦的朋友,他们说这本书好笑得很。我急了,幽默是最难实现文化互通的,不知道中国读者能体会多少?第二天海勒来做讲座,穿着她标志性的黑色连衣裙,头发还是梳得一丝不苟,很是优雅。她谈了很多关于这部作品的故事。她说这本书有点像她的“冲动之作”,因为她之前的作品被有些评论员批判说没有情节,没有故事。她一气之下决定下一本书,不管写什么,开头就一定要死个人。在场的译者都笑了,我也觉得她这一点做得十分可爱。我不难理解那些评论员,只能说他们或许不够细腻,或者只是没有细腻到去体会海勒的作品。我在研讨会上也给海勒讲了这个故事:我是个喜欢透过窗户看别人家的“偷窥者”,不是站定了看,只不过是开车的时候经过,或者走路的时候一转头,每次只有一瞬间。有的时候看到一对年轻的夫妻吵架,有的时候看到老奶奶读报纸。记得最清楚的是有一次看到一个女孩靠在窗边,若有所思地摸着一只白猫,就不到三秒的时间,我却一直忘不掉。好像一下子走进了别人的生活,然后又悄声地退去。我觉得这就是海勒的作品。她在一个女人几十年的生活里摘取了一个片段,又在一个普普通通的日子带我们离开,我们所读到的只是一个故事,甚至未完的一个故事,但人物的内心绝非毫无波澜。评论家们觉得这个故事太平凡,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在这个女人心里发生了多少次挣扎。那次会上,海勒听了那个白猫的故事,回给我的句话是她很高兴这部作品由我来翻译。海勒还给我们描述了一下她写作的方法,她说自己是个极尊重语言的作家,创作最新的一本《他们》花掉了八个月的时间,每天就是写作,推掉了所有的演讲和访谈。最后一遍修稿,她要把一页里有重复的词都挑出来,非要替掉一些才罢休。她还说,她觉得文学是没法翻的,她替换掉的那么多词,我怎么知道呢?她在那里苦思冥想,替换掉哪一个更好,要换成什么,另一个词有多大的区别,我又从何问起呢?还有那些晦涩的丹麦幽默感,我真的能让中国读者发笑吗?我不能保证,甚至我担心中国读者根本不会觉得这本书哪里好笑,就像北欧电影一样难以感知。但是我在读这部作品的时候,内心是有强烈共鸣的。主人公苏珊娜是个女人,我也是。我能感觉到她的委屈,她的愤怒,她的欲望。甚至有些她做过的事,我这个二十几岁的女孩也做过。我不知道她多大,也不知道她住在哪里,这也是海勒的写作特点,她尝试去隐瞒时间地点。但是如果这是个普通的女人,描写的是人类共同的感受,那些事实又有多重要呢?我知道文学是难翻的,而且这本书不简单,但是假如我能把自己感受到的共鸣传递给中国的读者,那翻译这份工作就是有价值的。在此,我想感谢我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丹麦语专业的老师们。一门语言就是一扇门,你们为我打开了这扇门,而我至今还在这个新世界里探索。海勒女士一直耐心地回答我的疑问,简短地说,她是个优雅的女人,一位极认真的作家,我真心希望有机会可以把她其他的作品介绍到中国。还有出版社的各位编辑,感谢你们为北欧文学传播付出的努力和在本书出版过程中对我的帮助。最后,我想感谢我的妈妈,我知道你肯定又要早早地跑到书店去买这本书,逢人就夸,搞得我不好意思,但是谢谢您一直以来对我的支持。郗旌辰2018 年 6 月 4 日丹麦哥本哈根
媒体评论
海勒?海勒写出了一部杰出的小说,她用很离散的写法分解了同居生活的平庸。——乔恩?黑勒特?海德《日德兰邮报》这部小说是年轻、极其迷茫且丧气的一代女性的肖像。她们可以获得一切,却每个决定都迷惘,她们想要一个位置,一个明确的生活目标,可去哪里要呢?——瑞格?若德森《基督日报》海勒用近乎残忍的方式开启了她的新小说,让接下来的那些纯洁和肮脏的现实都双倍的惊心(和好看)。——拉斯?布格戴尔《周报》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