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考古通论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46.22
5.8折
¥
80
全新
库存108件
作者张之恒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5065224
出版时间2009-10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80元
货号11525422
上书时间2024-08-10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目录
章 概论
节 考古学的基本涵义
一、考古学的定义
二、考古学的研究对象
三、考古学对研究古代社会的重要作用
第二节 考古学文化
一、考古学文化的基本涵义
二、考古学文化的命名
三、考古学文化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三节 考古时代的划分
一、石器时代
(一)旧石器时代
(二)中石器时代
(三)新石器时代
(四)铜石并用时代
二、青铜器时代
三、早期铁器时代
第四节 考古资料整理和报告编写
一、考古调查中应注重的问题
二、考古发掘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考古调查中发现的遗址或墓葬
(二)考古发掘中的地层研究
三、遗址的发掘
四、墓葬的发掘
五、资料整理和报告编写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资料的整理
(二)报告或简报的编写
第五节 考古学的分支
一、史前考古学和历史考古学
二、田野考古学
三、几种特殊门类的考古学分支
第六节 考古学和其他学科的关系
一、与第四纪地质学的关系
二、与考古动物学的关系
三、与考古植物学的关系
四、与体质人类学的关系
五、与民族学的关系
第七节 文化年代的确定
一、相对年代和保证年代
二、利用自然科学测定保证年代
(一)放射性碳素断代
(二)古地磁断代
(三)热释光断代
(四)树木年轮断代
(五)铀系法断代
第八节 自然环境对古文化的影响
一、自然环境对古文化面貌的影响
二、自然环境对古文化发展速度的影响
第二章 中国考古学简史
节 中国古代的金石学
一、金石学的萌芽期
二、金石学的形成期
三、金石学的兴盛期
第二节 近代考古学的传人和中国考古学的萌芽
一、19世纪欧洲近代考古学的主要成就
(一)“三期论”的确立和“类型学”的开端
(二)旧石器的发现和史前考古时代的分期
二、近代考古学传人中国和中国考古学的萌芽
第三节 中国考古学的初步发展
一、1937年以前的中国考古学
(一)以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为中心的旧石器的调查和发掘
(二)新石器时代遗址的调查和发掘
(三)商周至唐宋遗址的调查和发掘
二、1937-1949年的中国考古学
第四节 中国考古学的进一步发展
一、考古队伍的壮大和发掘水平的提高
二、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的发展
三、新石器时代考古学的发展
四、商周考古学的发展
五、秦汉至元明考古学的发展
第三章 旧石器时代
节 人类的产生
一、人类产生前生物的演化
二、进化论的产生和古猿演化为人的证据
(一)唯物主义、科学和宗教围绕人类起源问题的斗争
(二)进化论的产生和发展
(三)古猿演化为人类的证据
三、古猿演化为人类的过程
四、关于人类起源的几个问题
(一)人和猿的界限
(二)关于劳动的涵义
(三)从猿到人的过渡
第二节 中国旧石器时代文化概述
一、旧石器时代的生态环境
二、化石的分类、形成和埋藏
(一)化石的分类
(二)化石的形成
(三)古脊椎动物的埋藏
(四)动物化石的寻找
三、旧石器的制作、类型和特征
(一)石器的原料
(二)旧石器的类型
(三)剥制石片和修理石器的方法
(四)自然力破碎的石块和石器的区别
四、中国古人类和旧石器文化的年代与分布
第三节 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
一、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概述
(一)直立人的体质特征
(二)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概况
二、旧石器时代早期前一阶段的文化遗存
(一)元谋猿人及其文化
(二)西侯度文化
(三)小长梁和东谷坨文化遗存
三、蓝田猿人及其文化
(一)地层堆积和当时的自然环境
(二)蓝田猿人的体质特征
(三)文化遗物
四、北京猿人及其文化
(一)地层堆积和年代
(二)北京猿人的体质特征
(三)文化遗物
第四节 旧石器时代中期文化
一、旧石器时代中期文化概述
(一)早期智人的体质特征
(二)旧石器时代中期文化概述
二、大荔人及其文化
三、许家窑人及其文化
四、丁村人及其文化
(一)地层堆积和时代
(二)丁村人的体质特征
(三)文化遗物
(四)生态环境
(五)丁村人的生产和生活
五、长阳人
六、马坝人与桐梓人
第五节 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
一、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概述
(一)晚期智人的体质形态和人种的形成
(二)旧石器晚期文化概貌
二、峙峪文化
三、下川文化
四、山顶人及其文化
(一)遗址的堆积和年代
(二)体质特征
(三)文化遗物
(四)山顶洞人的生产活动和原始宗教
五、中国东北地区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
六、中国西南地区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
七、青藏高原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
第六节 中国旧石器时代文化和人类化石综述及其有关问题的讨论
一、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类化石和文化
(一)郧县发现的直立人化石
(二)沅江和澧水流域的数十处石器地点
(三)巫山龙骨坡发现的人类化石、石器及其时代的争议_
(四)学术界对龙骨坡人类化石的评论
(五)安徽省繁昌县人字洞出土的石、骨器及其争议
二、旧石器时代中期的人类化石和文化
三、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和晚期智人的体质特征
……
第四章 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概述
第五章 中国各地区主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第六章 夏商周考古
第七章 战国秦汉考古
第八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考古
第九章 隋唐五代考古
第十章 宋元明考古
内容摘要
时至今日,中国考古发掘和研究取得了许多新的成果,新的考古资料和研究成果不断增多,原来出版的《中国考古学通论》一书已不能适应教学的需要,因此,我们重新组织了一批在考古学教学和研究方面颇有成就的同志编撰了这本《中国考古通论》。
主编推荐
《中国考古通论》是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
精彩内容
1991年我们曾组织几位从事考古学教学和研究的同仁编撰了一本《中国考古学通论》。时至今日,中国考古发掘和研究取得了许多新的成果,新的考古资料和研究成果不断增多,原来出版的《中国考古学通论》一书已不能适应教学的需要,因此,我们重新组织了一批在考古学教学和研究方面颇有成就的同志编撰了这本《中国考古通论》。
《中国考古通论》一书的编撰分工如下:第一章“概论”、第二章“中国考古学简史”、第三章“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第四章“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概述”、第五章“中国各地区主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等,由张之恒撰写。第六章“夏商周考古”,由陆勤毅、周崇云、陈声波撰写。第七章“战国秦汉考古”,由刘兴林撰写。第八章“三国两晋南北朝考古”,第一节“概述”和第二节“城址”由贺云翱执笔;第三节“墓葬”中除“帝王陵墓”部分由贺云翱、符永利、郭怡撰写外,其他均由符永利完成;第四节“遗物”中“瓷器”部分由贺云翱执笔,“墓志和地券”、“铜器”、“钱币”、“玻璃器”由符永利执笔,“金银器”由邵磊、贺云翱、符永利共同撰写;第五节“佛教遗存”中“早期佛教遗物”由贺云翱执笔,其他部分都由符永利执笔。第九章“隋唐五代考古”、第十章“宋元明考古”,由夏寒撰写。全书由南京大学历史系张之恒教授统稿。
由于受学术水平的,书中可能产生错漏,敬请读者提出宝贵意见,不吝赐教。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