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董局中局.1
  • 古董局中局.1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古董局中局.1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15.05 3.3折 45 全新

库存16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马伯庸 著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40486075

出版时间2018-05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5元

货号1201682433

上书时间2024-08-10

谢岳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马伯庸,作家。人民文学奖、朱自清散文奖、银河奖得主,有“文字鬼才”之誉。被评为沿袭“‘五四’以来历史文学创作的谱系”,“文字风格充满奇趣”。
    代表作:《长安十二时辰》《古董局中局》《三国机密》《草原动物园》

目录
第一章 为古董界掌眼的神秘组织 五脉“明眼梅花”
有人做旧,就有人掌眼。有人被打了眼,自然就有人帮着砸浆。这五脉传承久远,掌的是整个古董行当的眼,定的是鉴宝圈的心。只要过了他们的手,真伪就算定了,全天下走到哪里都认。所以五脉凑在一起,又叫作“明眼梅花”。这五脉一不欺行霸市,二不倒买倒卖,靠的是一手识真断假的本事,一直替整个圈子扛鼎掌眼,从未含糊。你看改革开放以后古董业这么兴旺,就有明眼梅花在背后的功劳。
第二章 民国文物大案 武则天明堂玉佛头失窃案
则天明堂,那在中国建筑目前属于一个少见的杰作。这间明堂方圆近百米,高也是近百米,极其华丽宏伟,在古代算得上是超大型建筑,被认为是唐代风范的很好体现――可惜建成以后没两年,就失火烧没了,不然留到现在,绝对是和故宫、乾陵、长城并称古代奇观。武则天对明堂如此重视,里面供奉着的东西,自然也是海内少有的奇珍异宝。随便一样东西流传到现在,都是国家一级保护文物。我爷爷许一城居然盗卖明堂里的玉佛头,那真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了。
第三章 先有天津沈阳道, 后有北京潘家园
这地方别看简陋破落,可着实出过不少好东西,像什么乾隆龙纹如意耳葫芦瓶、成化九秋瓶之类的,都是从这里淘出来的。今天是周末,来的人更多,热闹程度不输潘家园,满耳朵听到的不是京片子就是卫嘴子。北京鉴古界的人,没事儿都会来这儿晃一圈,我先前也来过几次,认识个把熟人。
第四章 智斗青铜器赝品世家
20世纪80年代初,专家开发出一种新的青铜器鉴别方法。古人在用泥范铸造比较复杂的青铜器时,会用一些细小的金属片连接在范型之间,用来固定。待得浇铸成功,泥范被去掉以后,这些细小金属片有可能会被烧熔留在器物中,或造成微小空腔。通过X光对青铜器的扫描,垫片的痕迹便成为区分真赝的标准之一。结果这个研究成果公布没几年,市面上的赝品青铜器就已经出现了不规则的金属垫片,与真品几无二致……
第五章 《素鼎录》:金石鉴定的权威秘籍
《素鼎录》是金石鉴定的权威之书,凝结了白字门历代心得。江湖上一直流传,得到此书,则金石无忧。郑国渠是专做青铜器赝品的,这书对他来说,就像是化学家拿到元素周期表、军人拿到作战地图一样,绝对是的好东西。
第六章 拍卖场上鉴宋碑
别看是政府主办,用的还是古董圈的老一套规矩,叫“撒豆成兵”。参加拍卖的都叫“神仙”,每人手里一把豆子、一个碗,事先约定好一粒豆子顶多少钱。叫价的时候,数好豆子扣到碗里,推到“判官”跟前。判官看过所有的碗中豆,把价最少的一个退回去,剩下的按照豆子多少,依次还给神仙。再竞一轮,可以加豆子,但不能减。周而复始,一直竞价到只剩一个碗为止。这规矩的妙处在于,全程只有“判官”知道“神仙”们的具体出价,“神仙”们只知道自己的豆子数排在第几,却不知道上家与下家到底搁了多少豆子。
第七章 寻找海螺山
胜严寺的佛像,是一个指示方位的坐标。我研究了一下明堂遗址和龙门石窟之间的距离与方位关系,并把这个关系套在胜严寺里。龙门石窟是在洛阳明堂遗址的东南方向十五公里左右。如果我的理论成立,那尊神秘的卢舍那佛像,应该也在胜严寺东南十五公里的地方――那里恰好是秦岭山中。
第八章 真假古董的密码
我刚才看了一圈,发现桌上的东西里有真品,也有赝品。我本以为只是个巧合,现在却想通了,这是刻意为之,真假器物的摆放次序至关重要!从左到右,最左边是清代青铜镂花小香炉,这个是真的,记为点;它的右边,是那把唐团花金花梳背,这个是赝品,记为划。以此类推,通过书桌上摆放的真假次序,真点假划,最后得到的,是一串点划相间的摩斯电码。把这串点划转换成数字,用电报码译成文字,就是他要传达给我的信息。
第九章 幕后主使人老朝奉浮出水面
这大概是一个代号,或者尊称,但指代的到底是谁,就没人知道了。那个人在五脉里似乎建立起了一个庞大的渠道,利用鉴古学会的资源与人脉,制造赝品,走私文物。第一次,我摸到了这黑手真实存在的证据。
第十章 佛头到底是真还是假
“古董的真与赝,并非简单地如我们肉眼所见的那样。有时候,你必须要了解人,才能了解器物的价值。只有了解我爷爷的情怀和坚持,才能知道这佛头的真假。因为我们鉴的不是器物,而是人心。”台下一片寂静。“那么这佛头到底是真,还是假?”这是一个两难境地:如果佛头是真的,那么许一城就是汉奸;如果佛头是假的,那么五脉的终结,就在今日。无论我坚持哪一个主张,都会失去重要的东西。
尾声

内容摘要
马伯庸著的《古董局中局(1佛头奇案新版)》讲述了一件坊间传说的稀世珍宝,竟牵出千丝万缕的恩怨。一桩几十年前的惊世之局,将揭开古董江湖最隐秘、最险恶的一面。真赝之间,必先窥破圈套手段;掌眼之前,须得悟透世情人心。
    一切的一切,始于许愿三十岁生日那天……

精彩内容
序 自从写了“古董局中局”系列之后,我总是不停地被人问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马老师,我这儿有件东西,麻烦您给掌掌眼行吗?” 对于这个问题,我一般是先后退一步,张开右手手掌,快速摆动,满脸堆笑地回答:“对不起,我是个写小说的,可不懂这些,不能瞎说耽误了您的事儿。” 这不是托词,是真心实意地不敢。文学创作和真正的古董鉴定不一样,甚至可以说是天差地别。就好比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风靡全球,但没人会去请教他搏击技术。 我当初之所以写古董,不是因为我很专业,恰好是因为我不专业,对这个神秘的行当充满外行人的好奇。为了写好这个故事,我给自己定了一条规矩,不瞎说,故事可以杜撰,但涉及古董细节的部分一定得经得起考据。为此我钻研了大量的资料、论文、坊间八卦,等等。 越研究,我越发现里面的门道博大精深,知识浩如烟海,不经过几十年的揣摩、观察和把玩,绝不可能开口给人鉴定。 “掌眼”二字虽短,里面沉甸甸的都是责任。眼力、阅历、学力、心力一样不能缺。 在小说里,我可以安排角色们把前人的学问演出来,说得头头是道。但在小说之外,我自忖距离给人掌眼的资格还差得很远,还是有自知之明一点为好,不要害人害己。 第二个问题是:“马老师,你写了这么多古董,自己玩收藏吗?” 我的回答很明确:不玩。 一是没眼力,怕被人蒙;二是没钱,看见真的也买不起;三是没地方,买回来家里也没地方搁。 古董里的江湖,比小说里写的还要复杂十倍。没有金刚钻,千万不要去瞎揽瓷器活,否则砸瘸了脚都不自知。 再说,我对古董的热爱,并非因为其金钱上的价值,而是在文化上的意义。说得更细一点,是古董背后所蕴藏的人文精神。一件瓷器,我看到的是它背后有匠人那灵巧的双手;一幅字画,我看到的是它背后一位大儒的精神境界;四羊方尊,究竟花费了何等代价才铸造得如此精细;十二条金龙,到底是谁藏在了何家村的地下。 每次看到这些文物,我都会浮想联翩,感觉在和古代的某一个场景、某一个人物隔空对话。一件件古董,连缀成一幅会动的画面,仿佛穿越时空一般。这种交流非常美妙,往往能让人沉醉良久,欲罢不能。 我不想去占有它们,也不想去用它们换取什么——当然,也没机会——对我来说,只要能隔着玻璃凝望着它们展开想象,便心满意足。所以博物馆足以满足我的需求,不需要四处搜求再藏于暗室。 这一次“古董局中局”系列再版,相信很多人也会有同样的疑问,正好借写序言的机会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想法。 这次再版修订了一些错谬之处,也请读者为我掌眼。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