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碑帖导临—杜牧张好好诗帖
  • 碑帖导临—杜牧张好好诗帖
  • 碑帖导临—杜牧张好好诗帖
  • 碑帖导临—杜牧张好好诗帖
  • 碑帖导临—杜牧张好好诗帖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碑帖导临—杜牧张好好诗帖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19.62 3.9折 50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江吟 主编

出版社西泠出版社

ISBN9787550808270

出版时间2014-01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50元

货号1201673534

上书时间2024-08-10

谢岳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商品简介

  本套碑帖精选历代著名碑帖,纵观中国书法史,适合于专业书法临习及收藏鉴赏之用。碑帖清晰的还原了历代传世碑帖的原貌,注重艺术性与版本价值的结合,是广大临习书法者的*之贴。

作者简介

 杜牧张好好诗帖 

 杜牧(803—852),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市)人,宰相杜佑之孙。唐文宗大和二年(828)进士,后任历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陸州刺史等职,官至中书舍人。工书,《宣和书谱》云:“牧作行草,气格雄健,与其文章相表里。”杜牧诗自成一家,与李商隐齐名,人称“小李杜”;其诗情致豪迈,有类杜甫,故亦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 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传世墨迹有《张好好诗》。 

 《张好好诗》,白麻纸本,墨迹,行书,纵28.2厘米,横16一厘米,四十八行,共三百二十二字。唐文宗大和八年(834),杜牧在洛阳东门与歌妓张好好时隔多年后重新相遇,赠予她这首婉丽含蓄的长诗。回忆了五年前与张好好初遇时的情景,感旧伤怀,于是写下此诗。诗文里充满了对这位才艺双绝却遭遇不幸的歌妓无限的同情,与白居易的《琵琶行》并为伤感迟暮之作。此卷卷前有宋徽宗赵佶书签“唐杜牧张好好诗”,曾经宋贾似道、明项元汴、张孝思、清梁清标等人递藏,乾隆年间入藏内府。该卷曾被清逊帝溥仪携出宫外,流散民间后归张伯驹所有。1956年张伯驹先生将其捐赠政府,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宣和书谱》《平生壮观》《大观录》《吴越所见书画录》《石渠宝笈初编》等书均有著录。 

 《张好好诗》因是诗稿,不仅文笔委婉、俊爽流畅,拗峭秀艳,书法也姿媚自如,用笔劲健,所以更具朴实无华之美,呈现出鲜明的个性化和独创性。董其昌评曰:“樊川此书深得六朝人风韵,余所见颜柳以后,若温飞卿与牧之,亦名家也。”顾复《平生壮观》云:“牧之此诗,纸墨颇佳,书成欲舞。” 

 

 


【内容简介】

主编推荐

 编者按 

 书法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它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的需要,汉字的书体经过多次演变,从诡谲奇崛的甲骨文逐渐发展到苍茫浑厚的金文、再到规整匀净的篆书、严整肃穆的隶书、端庄成熟的楷书和连绵飞动的草书、不拘不放的行书等多种书体。每种书体都有自己的艺术特色。行草书具有更为广泛的实用价值,能快写,又易识别,同时优秀的行草书作品,—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如王羲之的《兰亭序》和孙过庭的《书谱》就分别是用行书和草书书写的,它们不但形体优美、而且意境高远。书家以娴熟的用笔技巧、精妙的笔法、塑造出完美多变的字体造型,营造出幽雅的意境,给人以美的感受。行草书在我国的书法艺苑中和书法史上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历史上各个时期出现了许多的行草书名家,留下了大量的优秀作品。 

 艺术技巧是书法创作的必要条件,它不仅是书家自身本质力量的一种外化和对象化,而且能充分体现创作者才能智慧的高低和创作能力的大小,影响着作品整体美的构成。书法学习的主要任务,一是学习范本的用笔技巧,二是学习范本的结字布白方法。我们学习笔法不仅仅是起、行、收笔处的运笔程式,笔法的目的是塑造线条质量,体现笔法自身的表现力,连接点画线条,使其间关系合理,以调整笔锋的状态。笔法的选择与线条质感直接相关,通过对笔触的分析,线条质感的判断,原作工具材料等客观因素的考查等为背景,通过点线轮廓将笔法还原到笔触面的笔锋着纸状态及决定笔锋的运笔动作层面,这样才能实现笔法的全过程。结构作为线条的框架,决定线条质量的有效程度,结构的审美是书家风格、品味、格调的反映。结构因时相传,更因时、因地、因书体风格而不同,但还是有其内在规律可循的。 

 本丛书选取古代具有代表性的篆、隶、楷、行、草书法帖,采用高科技**数码还原专利技术,进行放大处理,放大而不失真。并有简体释文,供临学者和书法教学工作者作教学辅导和参考,对于书法教学工作者和具有一定基础的书法爱好者及初学者研习都不失为一本好书。对于书法教学工作者而言,由于原帖字普遍较小,对各种笔法和结构往往不太容易看清和理解,放大后,对帖中字每一个笔画的用笔细微之处如提按顿挫、方圆藏露、转折映带等的丰富变化都能清楚地看到,可以通过对笔画线条外轮廓的分析,还原其用笔过程。同时,对结构的比例、轻重,大小、疏密等也更为直观,更易分析和讲解。对学习者来说,一帖在手,不仅增加对帖的感性认识,而且对进一步理解技法有较大的帮助,让初学者少走弯路。 

 每种书体都有各自结字规律,每种帖都有自已的结字特色。我们对篆、隶、楷、行草书的结构规律进行全面梳理。总结出每种书体十二种结字原则,同一种书体中不同书家和碑帖又有自已的个性。十二种法则包括大部分的共性原则(对比原则)和少量个性特征。每个结构原则又选用字帖中的十二个字来『图说』这个结字原则。这些原则均出自历代书论经典著作,归类总结后集聚起来,根据每种帖的特征进行举例讲解,深入浅出,帮助出帖。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