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建筑史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108.82
6.6折
¥
166
全新
库存5件
作者赖德霖,伍江,徐苏斌 主编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2194834
出版时间2016-06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166元
货号1201379730
上书时间2024-08-09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赖德霖,北京清华大学建筑历史与理论专业以及美国芝加哥大学中国美术史专业博士,美国路易维尔大学美术系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近代建筑与城市。曾主编《近代哲匠录:中国近代重要建筑师、建筑事务所名录》(2006),并著有《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2007)、《解读建筑》(2009)、《中国建筑革命》(中国台湾地区地区版,2011)(2012年中国大陆版改名为《民国礼制建筑与中山纪念》)、《走进建筑走进建筑史——赖德霖自选集》(2012)。
目录
第七章“民族形式”的滥觞——西方建筑师对中国风格的尝试
节圣约翰大学、金陵大学、岭南大学、华西协合大学、北京辅仁大学等
一、圣约翰大学
二、金陵大学
三、岭南大学
四、华西协合大学
五、北京辅仁大学
第二节何士与北京协和医学院的中国风格设计
一、设计与建造
二、建筑简介
第三节茂飞的燕京大学校园规划设计
一、教会大学和设计业务
二、具适应性的“中国风格”
三、规划与建筑设计
四、再造中国语境
五、燕园:综合而开放的建筑实践
第四节建筑“翻译”——西方建筑师与一种中国风格建筑的设计方法
一、贵阳圣若瑟堂与耶稣会教堂立面构图的“中译”
二、北京基督教中华圣公会教堂与拉丁十字平面教堂的“中译”
三、英国教区教堂形制的“中译”
四、福建协和大学小教堂与希腊十字平面建筑的“中译”
第八章国民党、国民政府与首都南京及上海、天津和广州的建设(1927―1937年)
节民国礼制重建与礼制建筑
一、坛庙
二、祠及阵亡将士公墓
三、墓
四、纪念碑
五、纪念雕像
六、纪念堂
第二节南京中山陵与广州中山纪念堂
一、南京中山陵
二、广州中山纪念堂
第三节中国近代城市规划史概说及《首都计划》和《天津市特别市物质建设方案》
一、中国近代城市规划史概说
二、《首都计划》
三、《天津特别市物质建设方案》
第四节南京
一、首善之区:南京城市功能及其建设管理的现代化进程
二、首都新建筑:“现代化”的多重路径
第五节近代城市规划实践的先声——上海市政府与“大上海计划”
一、“大上海计划”的缘起
二、“大上海计划”的主要内容、特征和文化内涵
三、“大上海计划”相关建筑设计的探索
四、“大上海计划”的实施
第六节广东地方自治建设与建筑活动的开展
一、地方政权治下的公共建筑
二、工业建设与现代产业建筑
三、高等教育与现代大学校园
四、平民住宅建设
第九章历史遗产与现代化(1901―1937年)
节西方学者对中国建筑的研究
一、西方学者认识中国建筑的历程
二、西方学者的主要研究成果
三、西方学者研究的特点
第二节20世纪初日本学者对中国建筑的研究
一、伊东忠太和关野贞对中国建筑的调查(1901―1929年)
二、东方文化学院对中国城市与建筑的研究(1929―1945年)
第三节中国学者对中国建筑的研究
一、经学、新史学与乐嘉藻的《中国建筑史》
二、经世之学、营造学、新史学与朱启钤的营造学社办社宗旨
三、民族主义、学院派影响下的梁思成与林徽因中国建筑史写作
四、刘敦桢新旧和中外学术传统结合的研究方法
五、童宵与中国传统园林研究
第四节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历史保护
一、清政府民政部时代(1906―1911年)
二、北洋政府内务部时期(1912―1927年)
三、内政部礼俗司时期(1928―1930年)
四、教育部古物保管委员会及行政院中央古物保管委员会时期(1929―1936年)
第五节学院派影响与中国建筑师的中国风格设计及杨廷宝的“法则化”努力
一、学院派思想影响与中国建筑师的中国风格设计
二、杨廷宝与中国风格建筑的“法则化”
第六节中国建筑的文艺复兴:梁思成与南京国立中央博物院设计
一、建筑简史
二、建筑造型要素来源分析
三、梁思成、林徽因的中国建筑复兴理想
四、中央博物院建筑设计的指导原则
第七节民族性的地域性表达
一、闽南近代建筑的“中国风格”探索
二、陈嘉庚校园建筑发展概况
三、嘉庚建筑的发展演变与建筑特征
四、地域性“民族形式”的形成因素
索引
参考文献
主编及作者简介
内容摘要
赖德霖、伍江、徐苏斌主编的《民族国家——中国城市建筑的现代化与历史遗产》主要内容为近代以来中国城市建筑的现代化与历史遗产的关系问题。具体包括近代以来西方建筑师对中国风格的尝试,民国礼制重建与礼制建筑,南京中山陵和广州中山纪念堂建筑,《首都计划》、《天津特别市物质建设方案》、《大上海计划》和广州地方自治建设中对于建筑的民族性的表现,中外建筑家对于中国建筑的研究,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历史保护,中国建筑家对于中国风格的探索,以及以厦门大学校园建筑为代表的对于中国风格的地域性表达。这些内容一方面体现了西方建筑师创造一种中西结合的“适应性”建筑的努力,另一方面反映了在民族国家的重建过程中,中国政治和文化精英对于具有本国特色的现代化目标的追求和他们“中国的文化复兴”的理想。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