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爱顶嘴,妈妈怎么办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10.38
3.5折
¥
30
全新
库存5件
作者徐权鼎 著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8221160
出版时间2016-06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30元
货号1201350312
上书时间2024-08-09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徐权鼎,台湾地区地区颇具盛名的亲子教育畅销作家、人气讲师。已出版亲子类畅销书有《我这样教出资优儿》《孩子的能力,父母亲决定》《自己的孩子自己教》《我这样陪孩子走升学路》《不补习也能教出品牌儿》《妈妈不会回答的话》等作品。
目录
章 怎样回应孩子的无厘头的问题
妈,魔鬼毡是魔鬼做的吗
你怎么可以利用我玩的时间
背这个有什么用
单词背了还是会忘啊
我就是记不住啊
也是对六题啊
又没关系
长大了为什么还要报平安
一定要打电话?不打不行吗
第二章 怎样摆平孩子心中的不平
不公平!就是不公平
你们重女轻男,对女生比较好
为什么我只能当个“小莒光号”
为什么都要以姐姐为主
你们大人都偏心
老大都是试验品,真倒霉
我宁愿当那只猪
弟弟都那么调皮,很讨厌
你比较爱弟弟
你们标准不一啦
第三章 怎样解决孩子沉迷于电脑游戏的问题
小时候可以,现在为什么不行
为什么我不能打游戏
打游戏会近视,读书也会啊
你不让我打,功课也没进步啊
我都考九十八分了,你还要怎样
我稍微放松一下,你就在念叨
网内互打,讲再久都不用钱
同学都是这样过的啊
别人都在玩,为什么我要超前
第四章 怎样回应孩子“分数重不重要”的发问
如果你是
输就是不爽啦
你们不是说分数不重要吗
大人怎么都是说一套做一套
如果考一百分,你还会打我吗
老师说不必写习题
可是专家说、老师说
高中都免试了,干吗那么认真
反正一定有学上
第五章 怎样回应孩子“学习有什么用”的发问
读书有什么用
朋友怎么都是戴安全帽的
读书就能赚钱吗
怎么可能
自己都不读书,叫我读书
同学爸妈都有接送
这又不考,我读它做什么
人家牛顿也这样马虎啊
孩子马虎,我要帮他吗
第六章 怎样让孩子主动学习
好难啊!我不会
这么多、这么难,我做不到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老师借课,从来都不做实验
为何要做这么无聊、重复的练习
吃饭配电视,胃会坏掉
老师没教,我怎么会写
看这个有效吗
徐老师,读书计划表如何规划
后记 家庭教育金三角:响应、身教、感动
内容摘要
在父母教养儿女的过程中,很难面对的不是孩子犯错,而是孩子的顶嘴。徐权鼎著的《孩子爱顶嘴,妈妈怎么办(55个亲子互动的经验分享)》通过55个案例,以生动风趣的文笔,帮助读者应对孩子在以下六种情形下的顶嘴:一、孩子喜欢说无厘头的话时;二、孩子觉得不公平时;三、孩子沉迷电子游戏时,四、孩子不在意成绩时;五、孩子觉得读书没有用时;六、孩子不愿主动学习时。太多太多的实例印证了教育不是偶然,没有奇迹;只有方法,只是感动。请看徐权鼎怎样用智慧与耐心让孩子的顶嘴转为亲子关系的润滑剂。
精彩内容
懂得回应,才是真正的陪伴
三十多年前,如果有人愿意花时间听我讲,并对我好好分析解释,讲得过我,能让我服气,我想我的学历绝不可能只是高中。
母亲在我未满四岁时因过度劳累身体垮了,一次感冒、发烧引发脑膜炎,不到一个月去世,使我成了单亲及接受隔代教养的一员。六岁前在彰化田尾乡下由奶奶带大,上小学后才由台北的外婆接手。父亲一直在外地打拼,从小到现在我们住在一起,零零碎碎加起来的年数,五根手指头伸出来数不到一半。
当时唯父命是从,在绝对的父权下,只有单向的命令,哪来双向的沟通?挪点时间听听我的想法,这比登天还难。谁能和我聊聊心里的话,回应我?没有半个。我只好每天矛盾、痛苦地和自己心里对谈、挣扎。
从小习惯孤独的我,自己想的就以为是对的;自己闯的、撞的结果,当然就是跌倒了自己承受。三年的高中生活,成天都是没目标的忧郁,以及胡乱思考人生的生与死——到底我该升学,还是赶紧去赚钱?
没有人能开导我、说服我,我当然是按照自己想法走,时常孤注一掷地作决定,根本不知后果的严重性。为了省150元的报名费,我连五专也不去报名,当时一位大我三岁的姐姐,知道我要辍学的消息后,还特地跑来劝我:
“你怎么不读了?不念书太可惜啦!大学毕业可以当老师喔!”
“老师?就算我当了老师,也很难养整个家庭。”那时我的心还很大。
那位当时读商专的姐姐无法回答或反驳我的话,只好任由我决定。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较为景气,“台湾钱淹脚目”,生意人一天的收入,可能比老师一个月赚得还多。
在小小年纪时,家里的状况很不好,时常在窘困、拆借中度日。我感觉很自卑,连走路头都只能一路低低的,因此,那时我的脑海里,误以为“有钱真好”,谁掌家中经济大权,谁说了就算。若是我自己去赚钱,就不必再看人脸色,每学期也就不必痛苦地低头伸手跟人要学费、生活费。
十五六岁的我,满脑子想赚大钱,唯有提早就业才可能实现自己的想法。一个观念偏差的年少,莽撞轻率的决定,让我后悔至今。现在回想究竟差在哪里?就差在家人的回应。除了是否回应,还有:如何响应?响应在孩子听来是不是敷衍?以及孩子听了后服不服气?
面对孩子心中的矛盾与挣扎,大人的回答将决定他们目前的走向及未来的成就,可以让他们少走许多冤枉路。我以前没这么幸运,但你的孩子现在可以这么幸运,因为你愿意学习。
我很对不起我的忠实读者,因忙碌没能写得很快,这两年好多读者等不到新书,还以为我封笔不写了。
怎么可能?我还有好多话想完整地告诉你们,单单在我脑袋中的雏形腹案及资料就有四五本了。但还是要看时间允不允许,以及读者群们支不支持了。去年太太才接到一位读者的电话:
“请问‘徐老师’下一本写的是什么主题?怎么这两年在书局里一直找不到他的新书呢?”
“因为这次的主题比较另类,大概就是妈妈不会回答的话。”太太回答。
“嗯!这是我最需要的,我女儿超会顶嘴的。”
她的孩子都读雄中、雄女[?中国台湾地区的高雄中学、高雄女子中学。
],外人眼中她是优秀妈妈,也已看完了我之前的五本书,算得上是忠实粉丝,但她还是忍不住特地打电话来我家询问。
当然,之前也有人纳闷地问:“奇怪!你怎么好像都是写你女儿,儿子的教育提得很少?”但也有人认为我儿子有什么好写的?优等生本来就很会读书,但她却不知优等生的态度及情绪时常会令父母更为头疼。
上一本《不补习也能教出金牌儿》,讲的就是情绪的包容,而这本讲的则是顶嘴的响应,这都是聪明孩子的特质。
几乎每位妈妈打电话来都有一些共性的问题,比如,无法回答聪明孩子的顶嘴,被他们气得半死却莫可奈何。有时孩子顶的话,乍听之下似乎有理,但又好像不大对,因此回答不出所以然,不知如何是好。
一位老师就有类似这方面的困扰,因为她先生很会讲话,她明知对方是错,自己是对,只因口才不好,常被伶牙俐齿、把黑的说成白的、死的说成活的、指鹿可以为马的先生气到牙痒痒,气势永远屈居下风。
这种内伤很无奈,虽然火冒三丈,也只能自己额头冒烟,无语问苍天。或许我太太心有戚戚焉,也有此感觉,于是,两人越聊越投机。但事实也是如此,我从高中开始就很会顶嘴,太太说我名字有个鼎,所以才会从小一言九“顶”。
三年多前有一位妈妈打电话来,因儿子太鬼灵精怪,她脑筋一时转不过来,反应不够快,根本难以招架孩子五花八门的问题。聪明的大班儿子不喜欢上课、写作业,有天突然很不爽地质问妈妈:
“妈,你为什么要交钱?你不要交钱,我就不用在那里受苦!”
妈妈觉得好气又好笑、却也不知如何回答儿子犀利的问题,长期以来非常苦恼。当我预告要写一本关于“妈妈不会回答的话”时,想不到许多妈妈们反应热烈,一直催我:
“什么时候?年底可以出版吗?那快、快,我很期待!”
“赶快写、赶快写,我一定要去买!”
太多妈经验告诉我,众多孩子的教育流程卡住,无法按照既定规划完成,十之八九都出在妈妈口拙,无法实时回答孩子的话,于是我便兴起写一本破解孩子顶嘴的书。
一年前,一位中坜[?中国台湾地区桃源县北部城市。
]的妈妈在我演讲完但还没动笔时,就已经预购了;也有新竹的中学主任,预约这个讲题邀我去她学校再度演讲,就等我这第六本书的出版。
为什么是妈妈而不是爸爸呢?因为大部分都是妈妈在带孩子,较注重教育,所以心肠软的就被精灵、调皮的孩子打败、气炸。尤其是当聪明儿子又遇上一位“笨妈”时,当铁定完了。当妈妈脑袋一片空白,僵在那里傻笑或装傻不答,孩子就看穿了你的“本领”;但也有一种是硬拗、恼羞成怒而臭骂一顿,甚至一巴掌过去——这样怎么带得好孩子?
当然,我所谓的“笨妈”不是真的笨,而是和孩子对比下的形容。妈妈难以理解儿子的思维模式,就像爸爸无法捉摸女儿的复杂心思一个道理。
妈妈不回答、无法回答,在孩子的想法里就是默认、默许。他会朝自己的认知走,自以为自己才是对的,进而我行我素。渐渐地,孩子不再问你,开始有点小看你了。以自己为例,你会去问一个比你笨的人吗?谁会去问道于盲?不可能嘛!
有次演讲结束后,两位妈妈很激动地冲上来对我说:
“对!对!讲中了我内心的七八成了。我孩子就是骂我笨:‘讲了你也不懂,那干吗讲?’”不会回答,如何引导?他们会听一个比他们笨的人的话吗?当你威信尽失,自然会让孩子牵着走。
我们家也有这么经典的一对宝:聪明儿子与笨妈。现在儿子晚上都会在跑步机上快走二三十分钟,然后仰卧起坐,再做几个俯卧撑,流个满身大汗再去洗澡。妈妈笑他:
“啊?做不到两下就起来了?”
“你自己连一下都做不了,还笑话我?”
妈妈被顶了回来,傻笑无言,气势马上又回到儿子身上,五十步笑百步是难以下指导棋的。不会回答的父母,只能吹胡子瞪眼,半句话也挤不出来,气势马上矮了一截。
有时你急如星火,他却秋风过耳,论事说理如孩子生气斗嘴,气胜于理。虽说沉默是金,也莫忘“雄辩是银”!
“一分的和一百分的在讲?”舌钝的妈只能吃闷亏、生闷气,如换成爸爸出马,儿子敢笑我是一分吗?不敢!整个说话气势马上翻转!
相对而言,爸爸说话较有权威、较会回答、较了解儿子,不像心软的妈妈常举白旗、束手无策、任子“宰割”。
可惜的是,多数爸爸每天早出晚归,只是标准的“提款机”,却甚少和孩子谈心,对教育漠不关心或者不够上心,孩子成绩不好,行为有了偏差或出了纰漏,还怪妈妈带得不好。
最好笑的是,根据调查显示,六成的孩子最常跟爸爸在一起做的事情,居然是“看电视”,有近三成孩子每天跟爸爸讲不到10分钟的话,就算爸爸口才再怎么好、再怎么会回答,也帮不上忙。
在我小的时候,凡事大人说了算,我要做到“有耳无嘴”;现代孩子却是一言九“顶”,反而是大人“无言以对”,所以才激发起我写这本书的想法,以破解、修理这些小大人,让他们的“奸计”不能得逞。
很多妈妈愿意陪孩子,也真的是在陪孩子;然而你在陪着的同时,懂得如何回应吗?这本书就是在与你分享——我是怎样回答孩子的话。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