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化进程中的道德与伦理建构 当代中国社会道德冷漠治理向度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现代化进程中的道德与伦理建构 当代中国社会道德冷漠治理向度研究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39.1 5.7折 69 全新

库存3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金颜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20337199

出版时间2019-04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69元

货号1202025609

上书时间2024-08-07

谢岳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金颜,女,出生于1974年8月,山东日照人。2017年12月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获法学博士学位,现为青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当代中国伦理问题等领域的研究及教学工作。近年来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道德建设研究。承担青海省社会基金项目2项,在《青海社会科学》《云南社会科学》《青海民族研究》等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多篇。

目录
绪论
一  研究时代背景
二  研究对象、目的、意义和理论目标
三  研究现状述评
四  研究方法和基本思路
章  社会道德现象治理的可为性
节  现代社会治理理论
一  概念提出及其发展
二  现代社会治理理论的内涵
三  现代公共行为治理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的道德立场
一  道德与社会道德
二  道德本质与道德现象
三  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念
第三节  社会道德现象的治理逻辑
一  社会道德现象治理的逻辑起点
二  社会道德现象的治理视角
三  社会道德现象治理与道德环境构建的实质理性
第二章  当代中国社会道德冷漠问题审视
节  社会转型与道德变迁
一  社会转型
二  社会转型对社会道德的影响
三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之情境
第二节  当代中国经济转型与社会道德冷漠
一  当代中国经济转型之特质
二  当代中国经济转型与道德冷漠之情境
三  当代经济转型与道德需求
第三节  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动与社会道德冷漠
一  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动的特点
二  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动中道德冷漠之情境分析
三  当代社会结构变动与道德需求
第四节  当代中国社会形态变迁与社会道德冷漠境遇
一  社会形态变迁及其影响
二  当代中国社会形态变迁中道德冷漠之情境解析
三  当代中国社会形态变迁与道德需求
第三章  规则权威向度:契约治理
节  社会契约与社会道德
一  社会契约
二  社会契约的精神实质
三  社会契约的道德逻辑
第二节  契约治理与现代社会
一  契约治理的内在逻辑
二  现代社会与契约治理需求
三  契约治理与现代社会道德
第三节  契约治理与社会道德冷漠
一  从身份到契约的文明征程
二  契约治理与制度文明
三  契约治理与社会道德秩序的建构
第四章  多元主体协同的组织机制向度:协同治理
节  协同的价值逻辑
一  协同
二  社会协同治理
三  社会协同治理的内在逻辑
第二节  社会协同治理与现代社会
一  协同治理与现代社会的价值理性
二  现代社会治理的“协同”需求
三  协同治理与现代社会道德秩序
第三节  协同治理与社会道德冷漠
一  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协同治理
二  协同治理与社会公共危机
三  协同治理与社会道德秩序建构
第五章  塑造道德共同体的技术向度:网络治理
节  网络及其现代社会价值
一  网络
二  网络的现代性表达
三  现代社会网络的价值承载
第二节  网络治理与现代社会
一  网络治理
二  网络的治理逻辑
三  网络治理的现代社会价值
第三节  网络治理与社会道德冷漠
一  转型时期社会公共问题与网络治理
二  公共论坛――公共文化层面的治理
三  网络治理与当代社会道德秩序构建
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社会道德冷漠不仅指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淡漠,缺乏道德的同情心或者在道德实践中的消极和不作为,还应当包括人在社会空间中的道德情感体验和感受,然而,这种体验和感受,不仅来自于他人,还来自于社会整体,即源自社会空间的道德满足感缺失的困惑和焦虑。在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所表现的人与人之间道德关系的疏离与漠视,是基于社会空间中社会经济、社会结构、社会形态发生的巨大转型。社会转型不仅意味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人的自我意识的提高,还意味着社会转型中各类矛盾冲突导致的社会问题频发,以及新的道德需求和道德理念的产生。在单一的社会关系中,个人以美德的方式承载社会价值,但是社会转型时期,面临社会高度的复杂性和不确定,需要改变由个人承载社会价值的状况。换而言之,我们需要构建一个以社会作为价值主要载体的有机保障体系,使社会秩序得以合理规范,使自为的道德选择摆脱社会不合理因素,使道德意愿得以澄明。唯物史观义认为,任何社会问题的探索解决都应以社会历史条件为出发点。所以,道德现象治理是以现代化治理理论为理论基础,本书以马克思主义“人的社会性”为逻辑起点,旨在探索当代中国道德领域突出问题的治理方向。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