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马帝国的衰亡
  • 罗马帝国的衰亡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罗马帝国的衰亡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19.37 5.1折 38 全新

库存4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日)南川高志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ISBN9787521704761

出版时间2019-08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38元

货号1201910256

上书时间2024-08-07

谢岳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序章 21世纪的罗马帝国衰亡史

第一章 大河与森林的罗马帝国——边疆视角下的世界帝国真相

第二章 衰落的“阴影”——君士坦丁大帝的改革

第三章 继承者们的争斗——君士坦提乌斯二世的历程

第四章 高卢诞生的皇帝——“背教者”尤利安的挑战

第五章 开始漂移的大地——瓦伦提尼安王朝的考验

第六章 瓦解的帝国——“西部”的末日

终章 罗马帝国的衰亡意味着什么

后记

本书相关年表

引用出处

图片出处

内容摘要
帝国陨落是人类为之着迷的永恒话题。罗马帝国更是如此,它的命运兴衰,千余年来震撼过无数人的心灵。与其盛年相比,罗马帝国的黄昏实在太过短暂,黑夜犹如一瞬之间就已降临。从公元378年各部族入侵高卢和伊比利亚半岛等地,到409年帝国失去不列颠岛的统治权,一个创造出了目前少见繁荣景象的大国,在短短30年内就落得个雨打风吹花落去的结局……明星已陨落,但是它在天空中划下的最后轨迹,千年来仍然吸引无数人仰望。从君士坦丁大帝的鼎盛到5世纪初的末日,《罗马帝国的衰亡》再现了罗马帝国最后100余年的命运转变。本书充满思辨的趣味,虽然以新的“衰亡史”为题,却是从讲述新的帝国面貌开始,为读者揭示不同于过去流行的对罗马帝国的认知:通常被称作“地中海帝国”的罗马,实际上是“大河与森林的帝国”?被认为是罗马帝国毁灭者的“日耳曼民族”真的存在吗?帝国的内陆边境其实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国境线?基督教变得排斥异己,其实不是一神信仰的锅?476年罗马皇帝被废黜,被视为“西罗马灭亡”的标志事件,但当时的人其实并不care?攻陷了意大利的哥特人,其实并不管自己叫哥特人?作者南川高志将半个世纪历史研究成果融入自然的叙述之中,娓娓讲述不同时代对于罗马史的不同解读,挑战普通读者的历史认知;用推理解谜般抽丝剥茧的手法,再现罗马帝国的衰亡图景;启迪读者在阅读历史的同时,以罗马帝国的衰亡为参照,思考全球化时代现代世界的走向。

精彩内容
序章

罗马帝国的衰亡与衰亡史

自古以来,世界各地有不少大国兴起、繁盛,随后又逐渐衰落、消亡。关于这些大国衰亡的历史和原因,也有众多叙述。其中拥有代表性的案例当属罗马帝国的衰亡。这一在古代世界极为罕见的强大帝国是罗马人缔造的。近代以来,18世纪法国的孟德斯鸠,尤其是英国的爱德华·吉本都曾经讲述罗马帝国的衰亡史,后来也有众多历史学家和作家以罗马帝国为题著书立说。关于其衰亡的原因众说纷纭,据称相关解释多达210种。存在如此之多的叙事方式和论点,当然是历史研究的发展以及各位论者的研究领域不同所导致的。不过我们也可以说,史观、叙事方式和阐释首先是时代的产物,自然会存在变化更迭。历史学家、作家以及不同持论者书写的衰亡史和各种学说的背后,都有时代的影子。那么,在21世纪, 罗马帝国衰亡史又该如何书写呢?
在这本小书中,我想要讲述的就是这样一种罗马帝国衰亡史。我尝试以新书版的体量来书写这个因吉本的名著《罗马帝国衰亡史》而闻名的主题。也许有读者会认为这是一个贸然鲁莽的挑战,所以我首先要说明一下自己的意图与本书的课题。
发轫千意大利半岛中部一个小城的罗马人国家,在公元前3世纪上半叶统一了整个半岛,此后又进一步拓展其版图,到公元前1世纪末期,几乎将地中海周边的区域都置于其统治之下。在有名的恺撒(Iulius Caesar)发动高卢远征以后,阿尔卑斯山脉以北的区域也逐渐被并入罗马版图。在公元2世纪上半叶的全盛时期,北起现在的英国(Britain)、南至埃及南部、西起摩洛哥、东至伊拉克和黑海沿岸的广阔地域均成为罗马人统治下的疆土。其领土范围内实行皇帝领导下的政府管辖或是城市自治,具有完备的通用语、法律和度量衡制度。罗马帝国领内各地,尤其是在被征服地区,意大利风格的城市生活极为普遍,长途交易也十分繁荣。罗马人的国家不仅在武力征服方面,在高水平的统治和文明方面也是历史上无与伦比的成功“帝国”范例。
不过,这样一个帝国在进入3世纪之后开始遭遇全面的危机。政治混乱、经济衰退、外族入侵、帝国分裂,这些都使罗马帝国备受折磨。公元3世纪末以后的晚期,罗马帝国解决了上述危机,但是皇帝的独裁统治也开始少见强化。此外,为了维持急剧增加的军队和官僚队伍,罗马帝国采用了财政优先的政策。人们负担了极重的赋税,渐渐失去了择业和迁移的自由。在此期间,传统的希腊—罗马风格的宗教(被基督教称为“异教”的信仰)逐渐衰落,原本遭受迫害的基督教成了帝国的国教。日耳曼民族从4世纪下半叶开始大迁徙,由此引发的“蛮族”入侵让暂时恢复安定的罗马帝国头痛不已。在混乱之中,罗马帝国于395年分裂为东西两个罗马。到了410年,连“永恒之都”罗马城也被哥特人占领并洗劫一空。后来, 东罗马帝国被称为拜占庭帝国,继续发展,一直持续到15世纪中叶。而西罗马帝国在日耳曼民族大迁徙并建立蛮族王国的狂风骤雨中摇摇欲坠,最后一任皇帝千476年被日耳曼人雇佣兵废黜,就此灭国。
以上内容就是关于罗马帝国衰落过程的传统叙事。18世纪,启蒙时代的英国人吉本在《罗马帝国衰亡史》一书中指出,使罗马帝国衰落并最终灭亡的原因是日耳曼人和基督教。虽然很多人秉持的衰亡原因论与吉本不同,但他们均认为罗马帝国的衰亡意味着古代的终结,而这一看法无疑成为他们各种论点的前提。一般认为,在5世纪西罗马帝国灭亡的同时,西欧地区形成了崭新的中世纪世界的政治秩序。

从“衰亡”到“演变”

但是,自20世纪70年代以后,历史学界出现了一种新的解释倾向,这种解释到了20世纪90年代变得极富影响力。新研究已不再将罗马帝国的“衰亡” 和西罗马帝国的“灭亡”视为古代世界终结的重要标志。在学界,“延续”比“变化”更受重视,社会与宗教比政治更为人所看重。人们不再讲述“罗马帝国的衰亡”,转而关注起“罗马世界的演变”问题。 于是,从被视为帝国全盛时期的2世纪,到8世纪法兰克王国查理大帝时代为止,一直延续的既非古代又非中世纪、拥有独优惠值的时代,开始被称作“古代末期”。在这种认识基础上,各种研究成果层出不穷。这样一来,高度评价希腊-罗马文明的传统态度逐渐淡化,历来对政治、军事问题的关注也开始转向宗教生活和民众“心理”。因此,“罗马帝国的衰亡” 这一令人感伤的情节剧也从历史学的大舞台上撤了下来。
与这一新的研究倾向同时出现的,还有弱化日耳曼民族大迁徙的破坏性、强调迁徙者 “顺应性”的学说,此外还可以观察到另一种动向,那就是越发重视希腊人和罗马人之外的其他古代世界居民的历史和文化。这些新的研究倾向在美英等英语学术界尤为明显。一般认为,在这一现象的背后,有20世纪下半叶多元文化主义倾向、后殖民主义以及欧盟的统合发展等因素的影响。人们看待和理解罗马帝国衰亡的方式,其实也受到了时代的影响。
在本书中,我的关注点与上述学术界的倾向不同,我更重视罗马帝国的政治结构意义, 并且希望对这一国家结构的变动,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世界的衰变与崩塌加以探讨。进入21世纪后,欧美学术界出版了好几本主张重视“罗马帝国的衰亡”的著作,今后学术界的动向也十分可观。不过,在参考上述著作的同时,我在本书中将会以自己独特的思考路径来讲述 “衰亡史”。所谓“独特的思考”,并非关于衰亡过程的史实方面的创见,而是有关罗马帝国本质的见解。我将在自己长期以来对全盛时期罗马帝国的研究成果基础之上来撰写其衰亡 史。其中如下问题尤其重要。
罗马帝国发轫于意大利,在征服了地中海周边地区之后成为一大帝国。因此,人们普遍将罗马帝国理解并定性为“地中海帝国”而且,人们关于罗马帝国的历史叙事始终以意大利和罗马城为中心,其衰亡史也是以罗马城为哥特人所洗劫、残存于意大利的西罗马帝国皇权的消亡过程为叙事主线。
不过,正如后文将详述的那样,关于国家形成的叙事也就罢了,若是将全盛时期以后的帝国也看作“地中海帝国”,就会对罗马帝国的重要历史意涵做出误判。我们不仅要关注意大利和地中海周边地区,还必须注意阿尔卑斯山脉以北的广袤帝国领域。这一区域在意大利中心视角下被称为边疆,但该区域才是真正决定了从全盛时期到末日时期罗马帝国命运的历史舞台。我认为,比起从意大利和罗马城等罗马帝国的“中心”地区着手的传统讨论,从帝国的边疆着手考察更有可能推出新研究和新阐释。不管是在军事方面还是社会文化方面,边疆地区都通过与帝国外界的对立和交流,成为彰显帝国本质的场域。近来,我对不列颠岛和莱茵河、多瑙河周边的帝国领域进行了一些研究,我感到,通过了解这些边疆行省的实际状况和动态,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罗马帝国政治统治和社会文化的形式特征。本书将从上述视角出发,在对罗马帝国进行新解的基础之上阐述帝国的衰亡。

本书的课题

基于以上观点,本书将从据信解决了罗马帝国3世纪危机的君士坦丁大帝的时代谈起, 到5世纪初为止。如此择定时段,是因为我认为5世纪初的一系列事件实际上宣告了罗马帝国在西方的终结。因此,讲述这大约100年的历史,也就是在探讨罗马帝国衰亡中的重要阶段局势及其蕴含的意义。不过,在这些事件当中,有名的410年哥特人洗劫罗马城事件,在我看来并没有多么重大的意义。与之相比,我更倾向于探讨同一时期在帝国边疆发生的事件, 比如一直以来在罗马帝国衰亡史中未受重视的不列颠岛脱离罗马帝国统治之事。
前文所介绍的“古代末期”这一新的时代概念和阐释是20世纪最后25年的研究成果。当时正是冷战终结、欧洲统一化进程加速,同时也是实为美国化的全球化(以及与之相关联的后殖民主义的讨论)得以推进的时期。而21世纪的当代,全球化的负面影响已接近呈现,人们开始谈论美利坚“帝国”的终结,欧洲也由于信用危机而摇摇欲坠,阿拉伯各国的政治纷争难以调解。这种当下的世界形势,是否也会对历史解释造成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呢?
不仅海外形势如此,日本的经济活动也已迟滞,东日本大地震和福岛核电站事故又给日本社会的方方面面都造成了无可估量的损失,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因领土和历史认识问题而与邻国造成的龃龉, 在携手探索共同发展繁荣之道的靠前合作关系上也投下了浓重的阴影。在无法看到光明未来的当今日本,人们在各种场合都会不禁意识到“国力的衰退”。这种氛围可以说与衰亡史涉及的情境是相通的。
曾经繁盛的国家走向衰落,这究竟是怎么发生的呢?曾经被视为稳定不变的世界开始动荡并最终崩溃,人们又该如何理解这种变化呢?针对上述沉重的问题,我将通过讲述日落西山的罗马帝国,为读者提供思考历史和未来的素材,这正是这本小书的主旨。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