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45.91 5.9折 ¥ 78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朱贻庭、施炎平
出版社上海远东出版社
ISBN9787547616475
出版时间2020-09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78元
货号1202150571
上书时间2024-08-06
一、“上海文庙儒学研究”之缘起 奉献于读者、供大家阅品之«与孔子对话(第9集):儒学的时代 担当»一书,以专题结集的形式出版,实际上是我们在2019年9月举 办的“第九届上海文庙儒学研讨会”论文集的精编和重构. 很有意思,中国数字文化中的“九”,常寓有尊、极、多等含义,又 与“久”谐音.借此吉词,我们在酝酿和筹备上海文庙第九届儒学研 讨会时,就考虑以“儒学精神与时代担当”为主题,希望在前八届研讨 会的基础上,突出儒家担当精神的论旨,把上海学者关于儒家思想与 儒学精神的探讨引向深入. 有鉴于此,我们在编撰论集时,对提交的论文着力加以选择、精 编和重构,以求全书能主旨突出、论题明确、整体结构和逻辑思路清 晰,既总结上海学者群体儒学研究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又力图体现这 个研究群体的思想特色和学问风格,也可作推动儒学研究进一步拓 展、深化的契机. 近二十年来,借助全面深化的改革开放形势,上海学术界的一批 有志于儒家思想研究、总结和传承发展的学者,在文庙管理处的支持 推动下,联合上海市伦理学会、上海市中西哲学比较研究会,于每年的孔子诞辰纪念活动期间,都会集聚一起,围绕一两个事先确定的主 题,举办题名“与孔子对话”的儒学研讨会,现已连续举办了九届. 首届上海文庙儒学研讨会,在1997年11月举办.其时,随着对 传统文化的重视和弘扬,以及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开展历史文 化遗产、遗址保护的需要,上海文庙的修缮取得积极进展:逐步恢复 了明清时期的基本面貌,重建了尊经阁,结构布局和建筑规制更为规 范、合理,又辅以江南园林式的环境设置,整体风貌显得十分庄重、大 气和优雅,烘托了上海文庙历史传统厚实、儒家文化味浓郁的氛围. 所以,在重修后的上海文庙举办儒学研讨会,尤觉意义非凡,故很快 得到当时南市区(现并入黄浦区)区长和文汇报社领导的赞同和重 视,又邀请到汪道涵、夏征农、陈沂、王元化等老前辈为顾问,并获上 海学术界众多专家学者的热烈响应和积极参与,真开成了“世纪之交 的儒学盛会”.会后留下了非正式出版的«上海首届儒学研讨会学术 论文集»,所涵内容广泛而丰富,涉及儒家的“礼仪与伦理”“思想与人 格”“儒学资源的价值与功能”“儒家思想的历史演变”等方面论题的 考察和探讨. 接续首届而举办的“第二届上海文庙儒学研讨会”,在2004年10 月举行.虽间隔了六年多,但经再次重修的文庙,大成殿内增设由著 名书法家书写、刻于青石碑的«论语»全文,与殿前台基上所立孔子塑 像、两廊碑刻历代进士名录相向辉映,更凸显了上海文庙集孔子祭 庙、传统学宫及文化名胜古迹于一体的“净土”与“圣地”气象.与此 相应,参加这次研讨会的学者,都倍加爱护和珍惜这方“净土”和“圣 地”,表示认同以“与孔子对话”为标识,遵循“纪念孔子、研究儒学、弘 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宗旨和研究思路,致力于体现上海兼容中西的文化特性,将儒学研究纳入现代都市精神文明建设需要的轨道,同 时也明确提出了上海文庙的儒学研究要形成自己的团队和力量,建 构相对稳定的研究机制和平台,塑造上海学者儒学研究的理论特色 和学问风格.这些观点和见解,均归纳入会后出版的*本«与孔子 对话»论文集,并在“序”“综述”“后记”中作了初步的概括和论述. 此后的第三届至第九届上海文庙儒学研讨会,我们就有意识地 遵循并力求体现“上海文庙儒学研究”的思想指导和研究风格,注意 从传统与现代、学理性与时代性的结合上,选择与确定研讨会的主旨 和论题,安排研讨、交流的重点及具体内容.而每届研讨会的成果, 均编成论文集正式出版.迄今共编辑出版了八本论文集,联系起来 看,很有点系列论丛的意味.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上海文庙自然成 为上海学者对儒学“切闻近思”的研究基地和交流平台,每次聚会研 讨,大家都很有归属感和凝聚度.
二、“与孔子对话”为标识 “与孔子对话”,是上海文庙儒学研究的一个特色,体现了我们开 展儒学研究与交流、推进儒学资源传承发展的一个宗旨和思想指导. 首先,“与孔子对话”,作为一项兼有学术研究和文化建设意义的 事业,因为处在上海这样的文明发展、文化生态开放的环境中,必然 要与现代大都市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相适应.所以突出中西文化的 论争和交流,注重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中的创造性转化,对上海学界的 儒学研究者来讲,是颇为自然又必然的事,更要自觉去做. 为此,我们开展儒学研究,不仅会关注儒家思想曾在中华文化的 演进中具有根源性、基因性的意义与价值,而且也关注儒家思想能提供多少现代文明需要的资源因素和价值功能. 在“与孔子对话”的标识下,我们明确提出:要从资源性和根源性 的结合上研究、探讨和思考、总结儒家思想的基本内涵和价值.故历 届儒学研讨会,都会有不少学者撰文阐述儒学对于中华民族精神生 命的根源意义,揭示其基因因素,视之为历史文化演变中能“一以贯 之”的“神圣链条”(借黑格尔语),让人们清晰看到儒学遗产也是中国 现代化的一项宝贵的文化资源. 其次,我们意识到,“与孔子对话”不仅是一种超越时空的、与孔 子思想所作的对话,更是通过孔子的思考,进一步展开与儒家思想的 对话.这样一种在文化思想层面上的古今对话,是历史性与现实性 相结合的对话,也是学理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的沟通与交流. 在历史的长河中,孔子已经成为了儒家或儒学的名牌及代名词. 与孔子对话,也意味着在儒家传统文化和现代人的认知理解之间,要 建立起平等的、互动开放的交流平台与沟通途径,以正确对待今人与 古人、现实与传统的辩证关系. 重要的是,孔子不仅是儒家学派的开创者、儒家文化思想体系的 建构者,而且以其作为杰出思想家和伟大教育家的双重身份功效,已 对中华文明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刻的、深远的影响和制约,还成为中 华文化的一个精神价值载体和风格特征象征. 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我们认为:与孔子对话,势必涉及与儒家 文化甚至整个中华文化展开对话,十分需要对话的全面性、系统性和 整合性.这至少包括两方面的含义: 一方面,在看待历史形成的儒家思想体系的建构上,要突破长期以来对儒家思想作学科性切割、过度分门别类研究导致的弊端,不局 限于“儒家哲学”“儒家伦理”以及诸如“儒家心性学”“儒家管理学”那 样的分科归类,更强调儒家思想作为一个整体的、内在建构性的系 统,至少要考虑到有深层结构的思想学理、精神价值的内容,有包括 制度安排、知识体系在内的中层结构,以及依据学理和制度要求规定 的行为规范、礼节仪式等表层结构部分. 另一方面,相对于一批现代新儒家学者执着于宋儒的“道统”观 念、习惯于以“孔孟一系”的“小统”来理解和把握儒家思想这样的偏 狭眼界,我们主张更多地看到儒家思想发展中的开放性、兼容性品 格.不仅注意儒家内部的学派分合和多元演进,而且意识到儒家的 发展离不开与其他学派的相争相融、互动影响,关注到儒学史上诸如 外儒内法、儒道互补、三教合流、九派交会等现象的存在,进一步推进 和扩展儒学研究的范围和内容. 再次,与孔子对话,还要加强对儒家文化在学理的、精神价值层 面的深度理解和有效把握,注意儒学研究的深刻性和评价的合理度. 我们主张,展开与孔子的对话,不停留于史料、话语及思想观念 的表面性意义,而是注重于选择一个儒家思想古今演变中保持“一以 贯之”主题,力图从一个特定的角度或层面,契入儒家思想的深层结 构,揭示和把握儒学精神的基本面. 所以,在上海文庙的基地和平台上,实际发生的的研究和交流进 程,往往内在地包括三个基本环节:一是对儒家经典文献作认真、扎 实、深入的考察、梳理和解读,弄清儒家思想的本来面目和元典意义; 二是对儒家文化的理论研究和思想发掘,即在儒学古今沿革的历史 进展中,理解和把握儒家文化的内涵特质和精神价值;三是对儒家的思想文化做现代诠释,揭示并发掘儒家传统文化的资源价值和现代 意义.就已经举办的八次儒学研讨会、出版的八本论文集来看,基本上 都体现了上海儒学研究群体,能抓住此三项递进深化的研究环节来 展开探讨交流. 在此,我们列举八届研讨会、八本论文集的主旨题名作点补充 说明:«与孔子对话»第1集,上海学林出版社2005年出版,主题为“新 世纪全球文明中的儒学”; «与孔子对话»第2集,上海学林出版社2005年出版,主题为“儒 家文化与和谐社会”.此为崇明区人民政府支持、上海文庙与崇明学 宫合作举办的儒学研讨会论文结集); «与孔子对话»第3集,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出版,主题为“论 儒学的现代生命力”; «与孔子对话»第4集,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年出版,主题为“儒 家文化与现代生活”; «与孔子对话»第5集,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出版,主题为“儒 家文化与现代人的精神生活”; «与孔子对话»第6集,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 年出版,主题为“儒 家的公正与民生思想”; «与孔子对话»第7集,上海辞书出版社2014年出版,主题为“儒 家文化与现代文明”; «与孔子对话»第8集,上海文汇出版社2016年出版,主题为“反 思儒学在近代的命运”.
儒家论担当 朱义禄
中国古代的“担当”一词,常见于宋明学人的文集,以明代中晚期 到明清之际*为流行. 明代学者洪应明«菜根谭»一书有“宇宙内事要力担当”的话,申述 了“天下担当”的意涵.① 之前,南宋的朱熹与陈亮都喜欢用“担当”一 词,称:“岂不可出来为他担当一家事”②,“孟子终日言仁义,而与公孙 丑恶论一段勇如此之详,又自发为浩然之气,盖担当开廓不去,则亦何 时于仁义哉?”③检点本人所见,常用“担当”一词的,在明代还有王阳 明、黄绾、王艮、王栋、罗汉芳、李贽、周海门、陈继儒、袁宏道、黄宗羲、李 渔颜元等十余人.此后“担当”一词为小说家所沿用而广泛流传,如冯 梦龙的«警世通言»与曹雪芹的«红楼梦»等.④宋明学人所使用的“担当”一词,含义不尽相同.概括来说有三. 青年时代的王阳明,想通过格竹来弄懂朱熹的格物致知学说,结 果反而生了一场大病.他对学生叙述这一经历时说:“其格物之功, 只在身心上做,决然以为圣人为人人可到,便自担当了.”①罗汝芳所 说与王阳明相近:“若肯担当,莫说是汝,即途之人皆可以为圣贤;若 不担当,莫说是汝,即是圣贤,亦不知何所终矣.”接着学生问道:“担 当果是要紧,但须以何为先?”罗汝芳的回答是:“以信为先.”②两人 强调向内用力,就能成为圣贤了.在王阳明那里是“良知”,在罗汝芳 那里为“赤子之心”.③ 在他们看来,在自家主体意识中确立起成为 圣人的信心,就是儒家使用“担当”一词首先要表达的含义. 担当的另一种含义,是指独立人格精神.晚明时期浙东著名学 者周汝登,为张元忭的文选作序时,对其人格着实赞扬了一番:“更一 片精神流贯世道,尤为近世士人所希.方江陵柄国,人人讳言学,而 公口不绝谈,在京师联京师,在越联群于越”,“义所当为,挺身一无所 避.至今想见其我殷恳之衷肠,直前之气,犹令人神王而心竦.以此 精神担当世道,鼓舞人心,似宇宙间不可一日无若人者”.④ 张元忭 (1538—1588),明代学者,号阳和.浙中王门代表性人物,明清之际 学者张岱的曾祖父.“方江陵柄国,人人讳言学”,是说张居正执政时禁止讲学的事.就张居正所实行的改革而言,如同茫茫黑夜中的一 道闪电,让明王朝的危机得以缓和.但以他个人的性格来说,他容忍 不得不同政见者,独断专行.当时心学思想在神州大地广为传播,书 院讲学蔚然成风.阳明心学中偏重思想解放的一面,成为士人们批 评朝廷的思想利器.张居正认为,必须禁锢此种风气:“二三子以言 乱政,实系朝廷纲纪所系,所谓芝兰当路,不得不锄者,知我罪我,其 在乎是?”①“芝兰”为能发出芳香的花木,若是挡住了我的去路,也得 挥锄锄去.这是万历七年(1579)下诏,毁书院,禁讲学的主要原因所 在.何心隐撰写«原学原讲»万言长文,矛头直指张居正.湖广巡抚 王之垣谄媚张居正而捕杀何心隐,是当时文化专制主义诛杀异端的 一个实例.张元忭不俱高压,无论在京师,还是在浙江,他联络士人 与学者一起讲学,从没有间断过.张元忭挺身而出,浩然之气洋溢于 接胸中,“以此精神担当世道”.须知,他是张居正的门生,但他一生 从不依附他人.张居正时,满朝官吏为之奔走求神,他不趋附奉承, 时人评曰:“盖君之进也,出江陵门下,当其炎炎时,后者卑鄙者蚁附, 高者鸷鸣,而君不随不激,有以自守.”② 这令我想起了陈独秀的名 言:“盖自认为独立人格自主之人格以上,一切操行,一切权利,一切 信仰,唯各自固有之智能,断无盲从隶属他人之理.”③“义所当为,挺 身一无所避”,正是张元忭独立人格的真实写照. “担当”的第三个含义是指个人的责任感.内中分为两个层次: 一是对个人的所作所为承担责任.李贽评论王艮时说:“然此老当时亦为气魄亏,故不能尽其师说,遂一概以力量担当领会.”①这是说, 王艮之学已偏离王阳明了,但他不怕旁人议论,愿意自己承担责任. *为人们熟知的是黄宗羲“赤身担当”了:“诸公掀翻天地,前不见有 古人,后不见有来者.释氏一棒一喝,当机横行,放下拄杖,便如愚人 一般;诸公赤身担当,无有放下时节.”②这是说,泰州学派中的颜山 农、何心隐等人,为实现自身理想而不惜以身殉之的精神.二是指个 人对社会与民族所承担的责任.至于张载«西铭»中四句教,“为天地 立心,为生民立道,为去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③,虽无“担当”二 字,但确实洋溢着担当精神. 综上所述,担当的三种含义中,其核心就是责任感.在“成圣”情 结成为传统的古代社会里,文人与学者视“成圣”,或教导学生“成 圣”,是他们安身立命的责任所在,是他们责无旁贷的义务.至于独 立人格,是同个人责任感密切相关的.
担当意识与儒学精神 朱义禄
担当精神是儒家思想得以传承的一个重要根源性因素,具有积 极的资源价值. 从整个儒学发展史的长河来考察,“忧患意识”与“世道担当”构 成了儒家“担当”观念的两大内涵,也集中体现了儒学精神的一个基 本特征和学问风格. 但“世道担当”是以“忧患意识”为前提和支撑的,而“忧患意识” 的自觉及其延伸、落实,就体现为强烈的“世道担当”,这种“忧患意 识”与“世道担当”的辩证,屡屡见于历代大儒的思想学说中,成为“儒 学精神”演变发展进程的一大亮点.
一、 忧患意识之凝成 一般来说,以周公“制礼作乐”为标志而成书的«周易»,*早透露 出“忧患意识”的隐涵.«周易»一书,出现有吉、凶、悔、吝、无咎等词 汇,但只是程度上的差别,离不开以忧患意识为背景.对«周易»的忧 患意识进一步作阐述、发挥的是孔、孟.只要人有生老病死、实现欲 望、追求发展、自我需要等事情,忧患之心就随之而来.忧患心理是 人类的普遍心理,但忧患意识却非人人所能有.一般人忧患身体健 康不佳、财富不多、地位不高、名声不显、生命不永等,这只是忧患心理,而不是忧患意识.只有超越自我的层面进到忧国、忧民、忧世的 深度,才可能有忧患意识的萌生.个人的患难、贫困、屈辱,孔子以为 是不值得忧虑的,值得忧虑的是“道”,“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 不忧贫”.① “忧道”包括两方面意思:一是忧虑是否得“道”,此属道 德修养的完成(内圣);一是忧虑能否行“道”,即政治理想的推行(外 王).前者属主体的自律,后者则超越个人自我的范围,提升到国家、 社会的层面. 孔子的忧患意识,到孟子那里得到较为完备的发展.据近人杨 伯峻统计,«孟子»全书的“忧”字共 27 见,归纳一下有三个方面的 内容:*,提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见解:“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 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②这里生死 相对,忧患安乐并称,重点在忧患上.“死于安乐”是指忘了忧患意识 而尽情享受快乐,不幸死亡.过于安逸,缺乏忧患意识,必将导致悲 剧的产生. 第二,以树立终身的忧患意识为“君子”的品性.孟子说: “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也.”③“君子”是儒家理想人格的所 在,他有着深沉的忧患意识.按照孟子的见解,人皆可以为尧舜,不 如尧舜就是“君子”的终身忧患. 第三,孟子主张与民同忧民,给忧患意识注入了民本思想的新因 素:“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①劝诫国君不要行暴政,是从争 夺天下的角度要国君认识“民为贵”的道理,“忧民之忧”与“乐民之 乐”是以“王天下”为出发点.“王天下”的前提是与民同忧乐,因为庶 民不但是生产的主力,而且承担着赋役,在对外战争及诸侯之间的争 斗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大约成书于战国末的«易传»说:“«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 作 «易»者,其有忧患乎?”直接采用“忧患”一词,揭示“易经”的忧患意 蕴,又传承、提炼孔孟的忧患意识,表达得更明确了. 后世儒家对忧患意识,发挥得*为出色的当数范仲淹了.在«岳 阳楼记»中,他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主张.范 仲淹没 有 到 过 岳 阳 楼.他 的 好 友、同 科 进 士 滕 子 京 在 庆 历 四 年 (1044)贬谪为岳州太守.到任后的次年,他重修岳阳楼,寄去«求书 记»请范仲淹作«记»,并附了一册«洞庭晚秋图».范仲淹当时被贬到 河南邓州,他见图后浮想联翩,写成千古名篇«岳阳楼记».这种“先 忧后乐”的高超境界是他积淀于心许久的民本思想的升华.范仲淹 “先天下之忧”的“天下”,不是古代君王心中的“家天下”,而是指社会 底层的民众.在“以工代赈”的实际行动中,他的“先忧后乐”境界显 现无遗.“以工代赈”一词*早出现在北宋,是指官府出资兴建公共建筑 的办法来赈灾,而不是用领赈米、赈银或煮粥赈济的传统办法来解决 灾民的生计.这在古代救灾史上是一个创举,沈括觉得这件事很新 鲜,就把它记录在«梦溪笔谈»中.“以工代赈”的始作俑者是范仲淹.皇祐二年(1050),范仲淹知杭州时,两浙地区发生饥荒.当地民众 “好为佛事”,他召集各佛寺的主持说:“饥岁工价至贱,可以大兴土木 之役.”于是“诸寺工作鼎兴”.范仲淹又命令官府翻新仓库吏舍,每 天使用上千名灾民.“监司奏劾杭州不恤荒政,嬉游不节,及公私兴 造,伤耗民力.”①“监司”是监察州县地方官的官员简称,他上书弹劾 范仲淹,说他不是脚踏实地在做救灾工作,而是嬉戏游乐,毫无节制, 又大兴土木,尽干些伤耗民力的事情.为此范仲淹向朝廷上奏,讲自 己兴造公共工程事的理由.“以工代赈”的效果是良好的,“贸易、饮 食、工技、服力之人,仰食于公家,日无虑数万人,荒政之施,莫此为 大”.当时两浙地区只有杭州秩序安定,民众没有外逃的.沈括称赞 说:“皆公之惠也.”②为了解决民众的饥饿,范仲淹冒着被弹劾的风 险,自觉扛起赈济灾民的责任. 忧患意识是说主体对社会、国家、生民抱有一种强烈的主体责任 感.它是人在困难的处境中,或觉察到未来灾难即将降临时,在思想 与意志上所提振的警惕心及行为上所激发的主体情感.与忧患意识 相关的字眼大多是感伤的,但却蕴藏着克服当前境遇所造成之障碍 的精神动力.顺此意思而下,就是“担当世道”理念的萌生.
本书是2019年9月举办的“第九届上海文庙儒学研讨会”论文集的精编本,共收录论文18篇,分为三个部分:“担当”论、“诚信”探、“传承”篇,另有附篇一篇。所收论文质量上乘,基本从哲学、伦理学的角度,探讨了儒学在新时代背景下的担当和使命,体现了上海儒学界紧密联系实际的研究特色和学术风格。作者们带着学术雄心,试图在中西文化交汇、儒学式微的今天,树立儒学的时代担当,重构中国话语。总体来看,本书较有现代儒学研究的学术价值和发扬传统儒学精神的社会价值。
朱贻庭,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1960年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本科毕业,1963年于复旦大学哲学系研究生毕业。现任中国伦理学会理事、上海市伦理学会副会长,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委员,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专家委员会职业道德指导委员会委员。著作主要有《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主编)、《中国传统道德·名言卷》(主编),《当代中国道德价值导向》等。另有论文《评韩非的非道德主义思想》、《老子道德观略论》、《庄子人生论辨析》、《道家伦理文化及其现代价值》、《传统儒家伦理与社会主义道德》、《当代中国的义利之辨与道德价值导向》、《企业伦理论纲》、《儒商和儒商精神》、《关于中国传统伦理现代价值研究的方法论思考》等近百篇。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施炎平,华东师大哲学系教授,华东师大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现任华东师范大学企业与经济发展研究所副所长。上海五缘文化研究所研究员,上海中西哲学与文化比较研究会副会长。主要从事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中国传统管理思想承担并完成国家*及上海市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各一项。有多部专著出版,近百篇论文发表。
1. 弘扬儒学传统文化,贴近融入时代精神。文采飞扬,引证充分。
2. 开本设计很舒服,方便翻页,纸张也不刺眼。很喜欢。
3. 一直对儒家学说很感兴趣,这本书收录了许多高质量的论文,读来很受启发,打开了看待儒学的新视角。
4. 不仅有对儒学中一些概念的梳理,更有对儒学在当今时代意义的阐发。非常好。
导言 朱贻庭 施炎平/001
上篇 “担当”论
儒家论担当 朱义禄/015
担当意识与儒学精神 朱义禄/019
儒家担当精神的思想基础 施忠连/028
从“儒墨纠缠”看儒家仁爱精神的演进及其价值 施炎平/044
儒学自得精神探析
———以孟子、阳明心学为例 朱义禄/069
儒学担当精神的近代命运
———以魏源、陈天华、梁漱溟为例 朱义禄/103
中篇 “诚信”探
担当必讲诚信 胡守钧/129
诚:儒家道德哲学之核心建构 施炎平/134
传统家训与儒学诚信精神 余玉花 宣 璐/157
义利之辨与儒家为政之道 陈乔见/171
德治主义:儒家仁政的价值导向
华商精神与儒商人格 施炎平/209
下篇 “传承”篇
中华民族复兴与儒学精神传承 施忠连/225
潘光旦:儒家自由人格何以可能 蔡志栋/246
形神之辨:朱贻庭对儒家伦理的重构 陈泽环/260
儒家生生伦理学:一种新的理论形态 杨泽波/277
儒学思想资源与当代学校德育 张凤池/295
附 篇
“海派儒学”践行四十年记
———上海学者对儒家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夏乃儒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