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史(第二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史(第二版)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38.77 5.4折 72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文

出版社当代中国出版社

ISBN9787515409719

出版时间2019-09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72元

货号1201971140

上书时间2024-08-06

谢岳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第二版序言

古人说“欲知大道,必先为史”。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可以给人类带来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智慧。”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多次强调全党和全国人民要加强对中共党史和新中国历史的学习。当代中国研究所作为中央赋予“研究、编撰、宣传”新中国史的专门机构和“国家队”,从2013年开始编撰“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丛书”,并列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研究对象的时间下限为2012年中共十八大之前。到2016年10月,该项目顺利结项并出版以下6卷:《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史》《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史》《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丛书出版后,得到有关专家学者的好评,并被列入201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向社会推介的创新工程重要成果。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学会会长朱佳木同志认为这套丛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构建自身学科体系、话语体系的又一创新成果,也是国史研究继续深化和细化的基础性成果。

这次出版的第二版,除了对版进行修改提炼外,主要是增补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历史。这次增补,继续得到中共党史文献研究院、中共中央党校等单位专家的帮助,并经中央权威部门审定出版。在这里对上述单位和专家长期一贯的支持和帮助表示衷心感谢。此外,我们还计划于近期陆续出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史》《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国两制”史》《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文明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工作史》《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等,不断拓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完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为广大党员干部及人民群众学习新中国史提供满意的读本,发挥好“存史、资政、育人、护国”的作用。

从人类发展的长河和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来看,新中国70年的历史很短,可以说只是一瞬间,但它却辉煌壮丽,气象万千,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历史的一个重大转折点,也对世界历史的进程产生了深刻影响。这个重大转折及其意义,要求我们去记述好、认识好、宣传好,这是时代的要求,是党和人民的要求,我们作为新中国历史的研究者,任重道远。

我们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的指导下,在全国党史和新中国史研究机构和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下,我们一定不辱使命,通过不断深入研究和增补修订,使这套丛书日趋完善。

 

当代中国研究所 武 力

2019年9月


【书摘与插画】

绪 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开展社会建设、推动社会发展的历史。70年来,新中国在社会建设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也经历了多次曲折和失误。对这段历史作系统的梳理和总结,无疑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学科属性和学科背景

顾名思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史首先是社会史,是中国现代社会史或当代社会史的范畴。

中国的社会史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复兴以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社会史研究的日益兴旺,不仅改变了以往史学研究中政治史(包括外交史)、经济史和文化史三分天下的单调格局,而且拓展了新领域,丰富了选题,充实了内容。但是多年来的中国社会史研究,大多围绕古代或者近代中国进行,中国当代社会史研究仍然十分薄弱,是一个亟待拓荒的领域。可喜的是,近年来这一局面正在发生变化,与中共十六大以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开展民生建设、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社会大局相适应,社会史的研究正在逐步从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向中国现当代史领域延伸,在农村社会史、区域社会史和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社会史方面涌现出不少研究成果。许多研究机构和研究人员(尤其是一些社会史研究基础较好的高等院校)正在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投向社会史资料特别是基层档案资料的搜集和整理,研究者(特别是研究生)热衷于从这些资料中确定论文的选题,所以在新中国微观社会史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不少进展。但是贯通下来的较为全面的宏观社会史研究成果仍不多见,中国现当代社会史的理论体系和框架结构尚待构建。本书系为此作出的一次初步尝试。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史同时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简称国史,是以新中国的历史为研究对象的相对独立的学科,是中国近代史的自然延伸。改革开放以来,国史研究日渐繁荣,并逐渐形成自己的学科体系和研究范畴,陆续出版了大量的有关通史和专门史的学术著作,相关成果已经难以胜计。但是,在国史专门史领域,研究相对成熟一些的是政治史、经济史和外交史,文化史也硕果累累,而社会史的研究如上所述还相当有限。社会史研究的“缺席”不但影响了新形势下国史资政育人功能的发挥,也使长期以来出版的国史著作与中共党史新中国成立后部分的内容基本雷同,其学科的独立性颇受质疑。学界已有共识,如果说国史与中共党史有所区别的话,中国当代社会史可能是极为重要的领域之一。适应这一需要,近年来中国当代社会史的研究在国史学界崭露头角,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史本身就像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史、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史等一样,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一个分支学科的面目出现的。

二、研究对象和基本框架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史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发展的历程、特征和规律。

“社会”素来有“大社会”“小社会”之分。如果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个“大社会”,那么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史中的“社会”与这个总体布局中的“社会建设”内容大致相当,所以是个“小社会”。中共十八大报告将社会建设的内容归纳为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健康和社会管理几项。这当中,除了社会管理以外,其他几项传统上都属于广义的社会事业的内容,也大致与人们常说的“民生”这个概念的内涵相当。中共十八大报告同时也将社会体制改革纳入社会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社会管理体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和社会管理机制等。基于这些内容,本书借用社会学的范畴构建了社会史的基本框架,主要包括社会结构、社会管理、社会事业、社会生活、社会心态(社会心理、社会思潮)等。

社会结构主要包括人口结构、家庭结构、区域结构、城乡结构、阶级阶层结构、社会组织结构、收入分配结构等,其中阶级阶层结构和社会组织结构是社会结构中的核心内容。

社会管理主要包括社会体制和社会矛盾处理等。2013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用“社会治理”取代了“社会管理”的概念,这不单单是提法上的变化,还意味着管理理念、管理格局、管理方式的变化。本书主要考察中共十八大以前的社会发展进程时,仍然沿用“社会管理”的概念。

社会事业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或其他组织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公共服务。在中国各级政府发布的相关文件中,社会事业包括教育、医疗卫生、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科技、文化、体育、社区建设、旅游、人口与计划生育等方面的内容。本书没有刻意区分社会事业与民生事业这两个概念,只是在有的章节里将劳动就业、社会保障、保障性住房建设、扶贫开发等与民众生活直接相关的内容视为基本民生的范畴,将教育、健康和人力资源开发等与社会发展相关的内容视为社会事业的范畴,社会史对社会事业重在考察其对社会发展进步构成的影响。

社会生活主要包括收入和消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等方面的内容。本书考察这些内容有时也会关照到消费需求和消费环境的变化。生活质量同样也应当是社会生活的题中之义,但目前除了恩格尔系数以外,对此还缺乏一个客观公认的衡量体系。

社会心态是人们对自身及现实社会所持有的较普遍的社会态度、情绪情感体验及意向等心理状态。社会心理是更进一步的概念,指在一段特定时期内弥漫在社会及其群体中的整个社会心理状态,是整个社会的情绪基调、共识和价值取向的总和。社会思潮是在特定社会历史背景下,建立在一定社会心理基础之上,具备某种相应理论形态并在一定范围内具有相当影响力的带有某种倾向性的思想趋势。鉴于社会思潮是社会心态和社会心理的直接反映,因此本书在多数章节中是将社会思潮作为考察重点的。

从国家层面考量,社会建设服从于社会发展战略或规划的统筹安排,因此本书将不同时期的社会发展战略(构想、规划)作为背景加以阐述。需要指出的是,社会发展战略中的“社会”是个“大社会”,本书在阐述时只是重点强调其中涉及“小社会”的内容。


 
 
 
 

作者简介

李文,山西大同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经济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社会史研究室主任、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中国社会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项目《中华思想通史》第15卷首席研究员。主要学术专长是当代中国社会史和经济史。主要代表作有专著《中国土地制度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中国当代社会》《中国当代社会史研究理论与方法刍议》,论文《城市化滞后的经济后果分析》《新中国社会发展的成就、经验和展望》等。



目录

目 录

 

 

绪 言 1

一、学科属性和学科背景 1

二、研究对象和基本框架 2

三、指导思想和研究方法 4

四、主线和分期 5

 

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社会改造(1949—1956) 8

节 社会结构与社会秩序的重整 9

一、土改与农村阶级成分的划分 9

二、厂矿民主改革与社会阶层的重构 12

三、民族平等的落实与民族地区的社会改革 15

四、基层社会组织和管理体系的创建 19

第二节 社会改造与移风易俗 22

一、荡涤旧社会的污泥浊水 23

二、妇女解放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颁布 25

三、批判封建、崇洋思想与宗教界的改革 27

四、集体主义与崇尚英模的社会新风 31

第三节 社会事业开始起步 34

一、稳定物价与反失业治理 34

二、社会救济与劳动保障制度的确立 38

三、初级卫生保健与爱国卫生运动 41

四、教育制度的改造与扫除文盲 43

五、大规模经济建设与劳动力“统包统配” 46

第四节 人民生活初步改善 48

一、生育高潮的出现与身体素质的提升 48

二、从供给制到工资制 51

三、农民收入与消费水平的初步提高 53

四、文化娱乐生活的新变化 56

 

第二章 在全面探索中曲折发展的社会建设(1956—1976) 59

节 对社会主要矛盾及其处理方式的探索和实践 60

一、中共八大对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判断 60

二、反右派斗争和对社会主要矛盾的继续探索 64

三、超越阶段的社会构想和“五七指示”社会蓝图 65

四、把阶级斗争当作社会主要矛盾和实现“安定团结”的努力 69

第二节 与计划经济相配套的社会管理 75

一、单一公有制下的社会阶级、阶层 76

二、以单位为主体的城市社会治理体系 86

三、人民公社“政社合一”体制下的农村社会 90

四、人口增长、流动和户籍管理制度的强化 92

第三节 服务于工业化战略的民生保障 99

一、由工业“大跃进”转向大办农业、解决民生困难的国民经济调整 100

二、民生建设重心由抓“吃穿用”向“备战备荒为人民”转移 103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民生状况 104

四、民生改善滞后值得注意的几点原因 107

第四节 群众运动推动下曲折发展的社会事业 110

一、发展以普及为主的群众文化、教育事业 110

二、“把医疗卫生工作重点放到农村去”的卫生事业 114

三、与生产和战备相结合的群众体育事业 118

四、社会救灾和环境保护制度的建立 120

第五节 动荡时期的社会思潮 128

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时代精神 129

二、阶级斗争扩大化和无政府主义思潮 133

三、抵制极左错误的社会思潮 136

四、现实生活中的革命化、军事化色彩和地下读书活动 138

 

第三章 实现拨乱反正与伟大历史性转折的社会调整(1976—1982) 140

节 社会关系的全面调整 140

一、平反冤假错案 141

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146

三、民族宗教政策的调整和落实 147

四、各方面社会关系的调整 151

第二节 社会结构的变化 154

一、农村社会的结构松动 155

二、城市单位体制的变化 157

三、新社会群体开始出现 159

四、人口结构的变化 162

第三节 转折时期的社会政策 164

一、休养生息 164

二、恢复高考 168

三、知青返城 171

四、就业安置 174

第四节 转折时期的社会生活 177

一、逐渐告别短缺的日常生活 177

二、婚姻家庭生活的变化 179

三、精神生活的变化 181

四、外来文化的冲击 184

第五节 多样化社会思潮的出现 187

一、“只争朝夕”的社会心理 187

二、新时期的偶像崇拜 188

三、文艺界的争论 190

四、对理想与现实的反思 192

 

第四章 全面改革推动下的社会巨变(1982—1991) 195

节 社会结构的变化和社会思潮的涌动 196

一、政社分开与村民自治 196

二、户籍制和单位制的松动 198

三、“民工潮”的出现 201

四、新社会阶层的形成 204

五、社会思潮的涌动 207

第二节 告别短缺后的大众生活 209

一、温饱问题的初步解决 209

二、生活消费的显著改善 212

三、住房商品化探索 215

四、物价波动与民众生活 218

第三节 社会政策的演变和完善 222

一、计划生育工作的深入开展 222

二、环境保护成为基本国策 224

三、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 227

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230

第四节 社会事业的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 234

一、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 234

二、扶贫事业的开展和成就 236

三、卫生事业的改革和起伏 239

四、开展精神文明建设 242

 

第五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中的社会变革(1992—2002) 248

节 社会阶层分化与社会结构深刻变化 248

一、人口结构和婚姻家庭类型的变化 249

二、新阶层的成长和大规模的社会流动 251

三、城镇化的加速发展 254

四、社会组织的发展与治理 257

第二节 构建市场经济中的社会保障安全网 260

一、建立多层次社会保障制度 260

二、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 262

三、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267

四、环境保护事业的快速发展 271

第三节 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 274

一、居民收入增加,收入来源多元化 274

二、消费结构由温饱型向小康型发展 277

三、社会习俗的新变化 285

第四节 教育事业新发展与共同理想建设 289

一、教育、文化事业的快速发展 290

二、邓小平南方谈话后的思想再解放 292

三、市场经济转轨下的社会心态变迁 294

四、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298

 

第六章 新世纪新阶段的和谐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2002—2012) 302

节 以保障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303

一、社会建设任务凸显 303

二、基本民生保障 306

三、教育、健康和人力资源 316

四、人民生活 322

第二节 社会结构新趋势和新挑战 325

一、人口和家庭的结构性变化 326

二、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和人口迁移 328

三、职业分类和阶层分化 332

四、收入分配与社会分化 336

第三节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338

一、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健全社会管理新格局 339

二、转变政府职能,建设以公共财政为基础的服务型政府 342

三、强化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完善公共安全体系 345

四、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创新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机制 348

五、注意发挥中共基层党组织的独特作用 351

第四节 社会心态新表现和网络社会新挑战 353

一、复杂多样的社会心态 353

二、价值体系的重新构建 356

三、发挥宗教和民间信仰的积极作用 359

四、网络时代的新气象、新课题 361

 

第七章 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建设与社会治理(2012—2019) 366

节 社会建设的新理念与新举措 367

一、社会建设新思想与新理念 367

二、民生保障与基本公共服务 374

三、精准扶贫与打赢脱贫攻坚战 379

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383

五、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改善 386

第二节 国家政策推动的社会结构变迁 388

一、生育政策的调整 388

二、人口老龄化加剧 392

三、新型城镇化战略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394

四、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397

第三节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402

一、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 402

二、加快社会治理体制改革 404

三、推进社会治理法治化、制度化 406

四、深化“放管服”改革 407

第四节 社会心态新特点以及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410

一、积极向上的多元社会心态 410

二、思想舆论引导和核心价值观培育 414

三、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 419

四、网络时代的社会治理创新 423

 

结 语 427

一、分阶段看社会发展的主要成就 427

二、横向对比显示的成绩和不足 430

三、经验与展望 433

 

主要参考文献 440

 

再版后记 444


【前言】

主编推荐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丛书(第二版),由当代中国研究所主持编撰,2019年9月出版。丛书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史(1949—2019)》《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史(1949—2019)》《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1949—2019)》《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史(1949—2019)》《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949—2019)》《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组成。

  丛书开展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社会史、外交史、国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等六个专题研究,系统反映了新中国从1949年成立到2019年间各方面发展的历史,有助于全面了解新中国各领域的发展过程、历史成就与现实成就。


【内容推荐】

新中国70年的社会发展史,也就是围绕民生主线开展的社会建设史。本书以基本民生为主线,并借用社会学的范畴构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史的基本框架,主要包括社会结构、社会管理、民生保障和社会事业、社会生活、社会心态(社会心理、社会思潮)等;通过记叙、梳理上述诸方面在新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轨迹,揭示出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和主要成就,同时对发展中的曲折、工作中的失误也不回避、不轻描淡写,重在总结经验、揭示规律,从而令人信服地还原了新中国的社会发展历程。本书的出版能够对丰富国史、党史的学习有所贡献,也能够对推动中国今后的社会转型和社会建设提供一定的经验支撑。


【作者简介】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