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26.4 5.4折 ¥ 49 全新
库存11件
作者郜志峰 主编 李燕民 温照方 副主编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8270595
出版时间2019-08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9元
货号1201931678
上书时间2024-08-06
“电工学”课程是高等学校本科非电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程,涵盖了电气工程和电子信息工程两大学科的*基本内容。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为适应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中国高等学校电工学研究会对《“电工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进行了修订,并由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发布。
“电工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理论教学部分和实践教学部分。理论教学部分包括电路理论、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机与控制四个教学模块。实践教学部分包括电工测量等内容。由于高等学校各专业培养方案不同,其对“电工学”教学内容的要求不尽相同,教学基本要求确定电路理论、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三个模块为基本教学模块,电机与控制为可选教学模块。每个教学模块中又分为基本内容和可选内容两大部分,供各高等学校根据专业培养方案,选择教学模块和教学内容组织课程,制定各自切实可行的教学大纲。由于历史沿革和各高等学校各专业选择的教学模块和内容的不同,“电工学”课程又有“电工和电子技术”“电路和电子技术”“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电工电子学”等不同的课程名称。
《电路和电子技术(下)》(第2版)出版以来,作为“电工学”课程中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两个模块的基本教材已使用数年,从教学实际效果来看,该书在内容取材和组织上适应高等学校“电工学”课程的教学基本需要。《电路和电子技术(下册)(第3版):电子技术基础》依据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发布的《“电工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和教学改革的需求,对教材的内容进行了整合、补充、修订,涵盖了“电工学”课程中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两个模块中的全部基本内容,以适应高等教育的发展对“电工学”课程的新要求。期望以使课程内容与时俱进,知识面宽,实践性强,突显具有综合性的优势。为高等学校本科非电类专业的学生提供必要的电气工程和电子信息工程的基本知识,使学生具有分析和解决基本技术问题的能力,建立基本的工程意识,为学生进一步的专业学习和相关的研究、开发起到知识储备和促进作用。
参与本书编写修订的教师:温照方编写了第1、4、8章;李燕民编写了第2、
3、5、6、7章;郜志峰编写了第5章新增内容和本书全部新增习题。本书由郜志峰担任主编,负责全书的统稿。
北京理工大学信息与电子学院教师王勇、傅雄军、高玄怡、叶勤、谢民、马玲、孙林等老师在本书编写过程中,给予了很多支持和帮助,在本书的使用以及与实验教学的有机结合方面,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和能力有限,书中可能存在一些疏漏、错误或不严谨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 者
“电工学”课程是高等学校本科非电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程,涵盖了电气工程和电子信息工程两大学科的*基本内容。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为适应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中国高等学校电工学研究会对《“电工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进行了修订,并由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发布。
“电工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理论教学部分和实践教学部分。理论教学部分包括电路理论、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机与控制四个教学模块。实践教学部分包括电工测量等内容。由于高等学校各专业培养方案不同,其对“电工学”教学内容的要求不尽相同,教学基本要求确定电路理论、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三个模块为基本教学模块,电机与控制为可选教学模块。每个教学模块中又分为基本内容和可选内容两大部分,供各高等学校根据专业培养方案,选择教学模块和教学内容组织课程,制定各自切实可行的教学大纲。由于历史沿革和各高等学校各专业选择的教学模块和内容的不同,“电工学”课程又有“电工和电子技术”“电路和电子技术”“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电工电子学”等不同的课程名称。
《电路和电子技术(下)》(第2版)出版以来,作为“电工学”课程中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两个模块的基本教材已使用数年,从教学实际效果来看,该书在内容取材和组织上适应高等学校“电工学”课程的教学基本需要。《电路和电子技术(下册)(第3版):电子技术基础》依据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发布的《“电工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和教学改革的需求,对教材的内容进行了整合、补充、修订,涵盖了“电工学”课程中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两个模块中的全部基本内容,以适应高等教育的发展对“电工学”课程的新要求。期望以使课程内容与时俱进,知识面宽,实践性强,突显具有综合性的优势。为高等学校本科非电类专业的学生提供必要的电气工程和电子信息工程的基本知识,使学生具有分析和解决基本技术问题的能力,建立基本的工程意识,为学生进一步的专业学习和相关的研究、开发起到知识储备和促进作用。
参与本书编写修订的教师:温照方编写了第1、4、8章;李燕民编写了第2、3、5、6、7章;郜志峰编写了第5章新增内容和本书全部新增习题。本书由郜志峰担任主编,负责全书的统稿。
北京理工大学信息与电子学院教师王勇、傅雄军、高玄怡、叶勤、谢民、马玲、孙林等老师在本书编写过程中,给予了很多支持和帮助,在本书的使用以及与实验教学的有机结合方面,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和能力有限,书中可能存在一些疏漏、错误或不严谨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 者
本书依据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新发布的《“电工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和教学改革的需求,在第2版的基础上,经过调整、精练、补充、修订而成。
本书涵盖了“电工学”课程中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两个模块中的全部基本教学内容。全书包含8章内容:半导体器件;交流放大电路;集成运算放大器;电源技术;逻辑代数基础;门电路和组合逻辑电路;触发器和时序逻辑电路;模拟量与数字量的转换。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本科生“电工学”“电工和电子技术”“电路和电子技术”“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电工电子学”等课程的教材,或供相关专业选用,也可供有关的工程技术人员自学和参考。
郜志峰,男,1963年1月生,硕士,北京理工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多年在高校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主持或参加过多项科研项目,独自或以※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多篇,主编或参加编写教材多部。曾获科技进步奖,获杰出教学贡献奖,获国家专利。研究方向:电路与系统、电子技术应用、电工新技术应用。多年主讲本科生专业基础课“电路分析基础” “电工和电子技术” “电工学”和 “电路和电子技术”,主讲硕士研究生学位课“机电能量转换”。担任北京电工学研究会副理事长,高等学校电路和信号系统教学与教材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理工大学信息与电子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第1章 半导体器件
1.1 半导体的基础知识
1.1.1 本征半导体
1.1.2 杂质半导体
1.1.3 PN结
1.2 半导体二极管
1.2.1 半导体二极管的基本结构
1.2.2 半导体二极管的伏安特性
1.2.3 半导体二极管的主要参数
1.2.4 半导体二极管的主要应用
1.2.5 特殊二极管
1.3 硅稳压二极管
1.3.1 硅稳压二极管的伏安特性
1.3.2 硅稳压二极管的主要参数
1.3.3 硅稳压二极管稳压电路
1.4 半导体三极管
1.4.1 半导体三极管的结构、分类和符号
1.4.2 半导体三极管的工作状态
1.4.3 半导体三极管的特性曲线
1.4.4 半导体三极管的主要参数
1.4.5 温度对半导体三极管参数的影响
1.4.6 半导体三极管的微变等效电路
1.5 绝缘栅型场效应管
1.5.1 绝缘栅型场效应管的基本结构
1.5.2 绝缘栅型场效应管的工作原理
1.5.3 绝缘栅型场效应管的特性曲线
1.5.4 绝缘栅型场效应管的微变等效电路
1.5.5 绝缘栅型场效应管的主要参数
1.5.6 绝缘栅型场效应管的主要特点
1.6 电力半导体器件
1.6.1 晶闸管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参数
1.6.2 晶闸管的应用
1.6.3 晶闸管的触发电路
1.6.4 绝缘栅型双极晶体管
习题
第2章 交流放大电路
2.1 共发射极放大电路
2.1.1 放大电路的概念
2.1.2 基本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
2.1.3 基本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
2.1.4 基本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
2.2 静态工作点稳定的放大电路
2.2.1 温度变化对静态工作点的影响
2.2.2 分压式偏置电路
2.2.3 静态分析
2.2.4 动态分析
2.3 共集电极放大电路
2.3.1 静态分析
2.3.2 动态分析
2.3.3 特点及应用
2.4 多级放大电路
2.4.1 多级放大电路的级间耦合方式
2.4.2 阻容耦合放大电路的分析
2.4.3 阻容耦合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
2.5 差动放大电路
2.5.1 直接耦合放大电路的零点漂移
2.5.2 差动放大电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2.5.3 差动放大电路的输入输出方式
2.6 功率放大电路
2.6.1 功率放大电路的概念
2.6.2 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
2.6.3 集成功率放大器
2.7 场效应管放大电路
2.7.1 静态分析
2.7.2 动态分析
习题
第3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
3.1 集成运放的结构、特性和分析依据
3.1.1 集成运放的结构和参数
3.1.2 集成运放的理想化模型
3.1.3 集成运放的电压传输特性和分析依据
3.2 运放在模拟运算方面的应用
3.2.1 比例运算电路
3.2.2 模拟运算电路
3.2.3 非理想运算放大器运算电路的分析
3.3 放大电路中的负反馈
3.3.1 反馈的基本概念
3.3.2 负反馈的4种典型组态
3.3.3 反馈类型的判别
3.3.4 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3.4 运放在信号处理方面的应用
3.4.1 有源滤波器
3.4.2 电压比较器
3.5 信号产生电路
3.5.1 正弦波振荡电路
3.5.2 方波发生器
3.5.3 三角波发生器
3.5.4 锯齿波发生器
3.5.5 函数发生器简介
习题
第4章 电源技术
4.1 电源技术的基本内容
4.1.1 电源技术概述
4.1.2 直流稳压电源和交流稳压电源
4.2 直流稳压电源
4.2.1 直流稳压电源的主要指标及种类
4.2.2 串联式线性稳压电源
4.2.3 集成稳压器
4.2.4 如何选择使用集成稳压器
4.3 开关型稳压电源
4.3.1 开关型稳压电源的基本特点
4.3.2 开关型稳压电源的典型电路
4.4 逆变电路
4.4.1 逆变的概念
4.4.2 电压型逆变电路
4.4.3 电流型逆变电路
4.4.4 PWM逆变电路
习题
第5章 逻辑代数基础
5.1 逻辑关系
5.1.1 基本逻辑关系
5.1.2 复合逻辑关系
5.2 逻辑函数的表示和化简
5.2.1 逻辑代数的基本定律和运算规则
5.2.2 逻辑函数的表示方法
5.2.3 逻辑函数的化简
习题
第6章 门电路和组合逻辑电路
6.1 门电路
6.1.1 分立元件门电路
6.1.2 TTL集成门电路
6.1.3 CMOS门电路
6.2 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
6.2.1 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
6.2.2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
6.3 常用的集成组合逻辑电路
6.3.1 加法器
6.3.2 编码器
6.3.3 译码器
6.3.4 数值比较器
6.3.5 数据选择器
习题
第7章 触发器和时序逻辑电路
7.1 双稳态触发器
7.1.1 基本RS触发器
7.1.2 同步RS触发器
7.1.3 JK触发器
7.1.4 D触发器
7.1.5 T触发器和T触发器
7.1.6 集成触发器及触发器逻辑功能的转换
7.2 寄存器
7.2.1 数码寄存器
7.2.2 移位寄存器
7.3 计数器
7.3.1 二进制计数器
7.3.2 十进制加法计数器
7.3.3 任意进制计数器
7.3.4 中规模集成计数器
7.4 单稳态触发器
7.4.1 555定时器的组成和功能
7.4.2 由555定时器构成的单稳态触发器
7.4.3 集成单稳态触发器
7.4.4 单稳态触发器的应用举例
7.5 多谐振荡器
7.5.1 由555定时器构成的多谐振荡器
7.5.2 石英晶体多谐振荡器
7.6 施密特触发器
7.7 数字电路应用举例
习题
第8章 模拟量与数字量的转换
8.1 数模转换器(DAC)
8.1.1 数模转换器的转换原理
8.1.2 数模转换器的主要参数
8.1.3 集成数模转换器
8.2 模数转换器(ADC)
8.2.1 模数转换器的转换原理
8.2.2 模数转换器的主要参数
8.2.3 集成模数转换器
8.3 采样保持电路
8.3.1 采样保持原理
8.3.2 采样保持电路
8.3.3 采样定理
习题
参考文献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