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掌门讲成语/张腾岳
  • 掌门讲成语/张腾岳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掌门讲成语/张腾岳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22.59 4.7折 48 全新

库存1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腾岳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有限责任公司

ISBN9787559624970

出版时间2019-03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8元

货号1201916731

上书时间2024-08-05

谢岳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张腾岳,央视主持人,曾主持《走近科学》《10视之窗》《公众与科学》《百科探秘》《中国记忆———中国文化遗产日》《我爱发明》《发明梦工场》。
2014年起,主持央视一套两届《中国成语大会》,以其诙谐风趣的主持风格,及运用自如的知识储备受到观众喜爱,并被选手们称为“掌门”。
"

目录
"剪须和药:太宗的领导艺术 1
洛阳纸贵:颜控时代的逆袭 4
买椟还珠:新时代的消费观 7
齐大非偶:女神也收好人卡 10
山鸡舞镜:累死于自拍的鸡 14
室怒市色:踢猫的连锁反应 17
不期修古:防火防盗防师兄 20
闭目塞听:过马路别玩手机 23
嗜痂成癖:令人颤抖的吃货 26
以讹传讹:朋友圈谣言时代 29
弓影浮杯:心病还需心药医 36
雀屏之选:比抛绣球更靠谱 40
南箕北斗:老祖宗也信星座 43
割臂之盟:表白才需要歃血 46
管中窥豹:李白杜甫站错队 49
看朱成碧:相思一度眼昏花 52
柳暗花明:土豆的光辉岁月 55
平原督邮:当个酒鬼不容易 58
钱能通神:神也是人心头鬼 61
让梨推枣:小孩早熟非好事 64
食指大动:一只王八引发的血案 68
探骊得珠:子能得珠,必遭其睡 71
徙木立信:重建政府公信力 74
下马冯妇:冯妇是大叔名字 76
相如窃玉:卓文君和司马狗子 79
徐市求仙:皇帝为何总是被骗 84
肘腋之变:刘备的野蛮女友 87
装疯卖傻:请善待街头的傻子 90
江郎才尽:学生无情怼校长 93

"

内容摘要
《中国成语大会》选择张腾岳作主持人是明智的,他的机敏多才,为节目增光添彩,因而他也被选手们称之为“掌门”。本书结合作者多年主持《走近科学》等科普栏目的人生阅历,以《成语大会》为契机,采用戏说的方式新解成语,书中包括剪须和药、洛阳纸贵、买椟还珠、齐大非偶、山鸡舞镜、室怒市色、不期修古、闭目塞听、嗜痂成癖……等或冷僻或通俗的成语,凡有典故必引原文,再做意译,讲解结合现实,文风亦庄亦谐,雅致又通俗。既可作为青少年课外读本,又暗含成.人世界的处世哲学,可谓部真正老少咸宜的成语故事书。

主编推荐
"1.作者自身具备较高知名度和辨识度,且自带“科普”标签,又因《中国成语大会》跟成语文化达成强相关。该选题中,作者结合科普栏目经历新解成语,从科普+传统的角度来看,可谓少有。

2.作者十多年笔耕不辍,知识储备丰富,且又相关团队支撑,因而选题文本质量上乘,同时,作者用语新潮大胆,不乏幽默自嘲之处,笑料不断,并充分结合了主持《走近科学》的经历,使得文本阅读体验不错。

3.文本考据严谨,引用必摘原文,附翻译,再以作者的理解跟进解释,既翔实可靠,又通俗易懂,是覆盖全年龄层读者,弘扬传统文化的优质选题。

4.作者媒体资源丰富,人缘和形象俱佳,后续营销具有天然优势;同事媒体界朋友自带粉丝流量,拟邀请马伯庸、张绍刚、撒贝宁、水均益、朱迅等名人寄语推荐。

    "

精彩内容
"绕不开,避不过,既传统,又好玩

马伯庸

张腾岳老师请我为他这本新书写个序,我夸下海口,说你这本既然是讲成语的,那我在序言里就偏偏一个成语不用,如此才能显出水平。

结果临到动笔之时,我才发现实在是举步维艰。很多话,不用成语几乎都不知该怎么表达,即使勉强用大白话写出来,行文也比用成语要赘冗得多,还容易辞不达意。比如前一句里的“举步维艰”、”辞不达意”,就是两句成语,绕不开,避不过。这让我不由得想起马季曾经有一段相声《成语新编》,里面马季举了一个例子:“我们只有同甘共苦,才能够同心同德。”两个成语一用,简洁明了地表达出了意思。唐杰忠问他如果不用成语怎么说,马季答:“我们大家呀,只有有罪一块受,有福一块享。有了甜的大家一块分着吃,有了苦的谁也跑不了。谁也别藏,谁也别躲,谁也别争,谁也别抢,谁也别多,谁也别少,谁也别特殊。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一个心眼、一个劲头、一个目标、一个德性、一个模样……”

这个包袱自然是有所夸张,可也确实能反应出来,成语对于中文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它能够用最少的字数,表达出最多的信息量,充分体现出了中文的简洁之美,可谓是言简意赅。

成语到底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这是因为几乎每一个成语背后,都有一段典故。当我们说起这个成语时,绝非仅仅只是说那四个汉字,带出来的是隐藏在后头的种种故事。一说“退避三舍”,我们想的是晋文公的忍让和承诺;一说“风声鹤唳”,我们脑海里浮现的是淝水之战苻坚仓惶北逃的凄惨。讲“洛阳纸贵”,是夸赞对方有左思那样神妙的文笔;用“破镜重圆”,是祝福夫妻如乐昌公主与徐德言那样坚贞的爱情。

每一段典故,都带着一片传统文化的基因;每一个成语,都牵起一根国人与历史的命运丝线。实际上,我们正是靠不断运用成语来描绘生活,才得以潜移默化地传承下祖先的文化。

即使不提这些大道理,考究成语本身的进化过程,其实也是一件好玩的事。

比如“纸上谈兵”这句成语,我们都知道这是在讽刺赵括。但若仔细想想的话,赵括是战国时人,而纸到了汉代才被发明,他怎么能穿越时空在“纸”上谈兵呢?我仔细考证过这个问题,然后惊讶地发现,这句成语的出现,比想象中晚得多。要到元末明初,大儒刘如孙写的诗句里,才次出现了这个用法:“鄂垣仅有湘南地,朝野犹夸纸上兵。” 而这个成语一直到清朝中期,才和赵括发生联系,变成今天的样子。

再比如说,“妇孺皆知“这个成语,前身可追溯到《战国策》:“今秦妇人、嬰儿皆言商君之法。”,然后到了北宋时期,千古文人苏东坡给另外一位千古名臣司马光撰写行状,有这么一句:“虽田父野老,皆号公司马相公,而妇人孺子,知其为君实也。” 到了明代,这个词以“妇孺知名”为基础,发生了一些变化,演化出了“妇孺咸知”、“妇孺亦知”等变体,但内容用法已趋一致。如屠隆有诗曰:“家声肩吕望,相度拟刘宽,妇孺咸知姓,蛮夷亦問安。” 徐勃《笔精》:“东坡赤壁赋古今传诵,即妇孺亦知之。” 这几种用法,在清代齐头并进,都被人广泛使用,最终”妇孺皆知“得以杀出重围,修成正果。也就是说,“妇孺皆知”这个成语,雏形可溯至汉代,宋代苏东坡亲笔定下基调,经明朝演化,至晚清终于定型。

略举一二例子,从中可知成语和人一样,随着社会发展而成长。如果想要系统、全面地了解一下某些成语典故的来历,不妨翻开此书一观。若大家能观其来源,察其演变,洞其深意,他日运用起那些成语来,必然更加得心应手。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自然也就能更上一层楼了。
"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