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问题青少年干预理论与实务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问题青少年干预理论与实务研究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39.1 5.7折 69 全新

库存4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丹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20327916

出版时间2018-05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69元

货号1201773227

上书时间2024-08-05

谢岳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章  绪论

节  问题青少年界定

一  问题的界定

二  青少年的界定

三  问题青少年的界定

第二节  问题青少年特征

一  表现形式多样性

二  产生原因复杂性

三  行为的可塑性

四  复发的严重性

第三节  问题青少年研究现状及趋势

一  国内问题青少年研究现状及趋势

二  国外问题青少年研究现状及趋势

第二章  问题青少年分类及生成机制

节  问题青少年的分类

一  学习困难青少年

二  情绪问题青少年

三  行为不良青少年

四  成瘾问题青少年

五  犯罪青少年

六  留守儿童

七  服刑人员子女

第二节  问题青少年生成机制

一  个体因素

二  家庭因素

三  学校因素

四  社会因素

第三章  学习困难青少年及干预

节  学习困难概述

一  国内外学习困难研究的发展历程

二  学习困难的定义

三  学习困难产生的原因

四  国内外对学习困难类型的分类

第二节  特征

一  认知心理特点

二  学业表现特点

三  社会性发展特点

四  心理健康特点

第三节  诊断与干预

一  学习困难的诊断标准

二  干预措施研究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三  干预措施的分类

第四节  案例与干预

第四章  情绪问题青少年

节  概述

一  概念界定

二  情绪问题产生的原因

三  情绪问题的分类

第二节  焦虑症

一  特征

二  诊断与评估

第三节  抑郁症

一  特征

二  诊断与评估

第四节  强迫症

一  特征

二  诊断与评估

第五节  恐惧症

一  特征

二  诊断与评估

第六节  案例与干预

一  恐惧症案例

二  抑郁症案例

第五章  行为不良青少年

节  行为不良概述

一  研究历史追溯

二  行为不良定义

三  行为不良分类

第二节  行为不良青少年成因

一  遗传和生理因素

二  家庭环境因素

三  同伴因素

四  社会因素

五  个人因素

第三节  不良行为的分类

一  攻击性行为

二  破坏性行为

三  逃学

四  早恋

五  说谎

六  偷窃

七  吸烟

第四节  青少年不良行为的诊断与干预

一  干预措施研究的发展历程

二  不良行为的诊断

三  干预措施的分类

第五节  案例与干预

第六章  成瘾问题

节  成瘾问题概述

一  成瘾问题研究追溯

二  成瘾理论

三  概念界定

四  成瘾问题的分类

第二节  特征

一  药物成瘾的特征

二  网络成瘾的特征

第三节  案例与干预

第七章  犯罪青少年及干预

节  概述

一  研究的发展历程

二  犯罪的界定

三  青少年犯罪的定义

第二节  成因分析及特征

一  成因分析

二  特征

第三节  处遇

一  监禁处遇

二  非监禁处遇

第四节  案例与干预

第八章  留守儿童

节  留守儿童概述

一  留守儿童的定义

二  留守儿童的发展趋势

第二节  留守儿童的特征

一  留守儿童的身体健康特点

二  留守儿童的心理及性格特点

三  留守儿童的学业表现特点

四  社会性发展特点

第三节  干预方法

一  社会干预

二  学校干预

三  家校共育

第四节  案例与干预

第九章  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

节  服刑人员子女概述

一  服刑人员子女的定义

二  服刑人员子女的基本状况

三  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出现问题的原因

四  服刑人员家庭未成年子女的发展趋势

五  研究我国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教育现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第二节  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的特征

一  自卑心理

二  逆反心理

三  嫉妒心理

第三节  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的干预方法

一  干预宗旨

二  社会干预途径

三  学校干预管理

四  监护人管理及干预

五  未来发展与展望

第四节  案例与干预

内容摘要
既从宏观层面,通过社会学、教育学、犯罪学和法学等不同视角对问题青少年的各种生成机制进行综合探索,又要兼顾微观层面对问题青少年的个体内部心理机制的研究,形成一个系统化的理论体系,为干预理论的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纵向比较研究,对问题青少年进行分类,确定不同类型问题青少年所具有的心理特征;其次,通过横向比较研究,对正常青少年与各种类型的问题青少年进行比较,使“预防”与“干预”具有特殊性和可操作性。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