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与新金融(2017年第1辑)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33.74
5.7折
¥
59
全新
库存4件
作者彭冰主编
出版社中国法律图书有限公司
ISBN9787519723460
出版时间2017-04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59元
货号1201769548
上书时间2024-08-05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彭冰,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法学博士,北京大学金融法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领域包括金融法、证券法和公司法。
目录
卷首语 “小而美”和“大而强” 吴志攀 金融新实践 人民币加入SDR:一个法律层面的思考 宋晓燕互联网平台拆分销售区域性股权市场私募债问题探析 郭 雳 孙天驰 “裸条”背后的债务催收监管与消费者权益保护 缪若冰借贷宝“拉人返现”推广模式的法律分析 范 晓 探秘“乐买宝” 王 超 发薪日贷款研究论发薪日贷款的运作机理 姬莹莹美国发薪日贷款监管状况探究 陈 璐 英国发薪日贷款运行机制与监管研究 陈嘉希澳大利亚发薪日贷款运行机制及监管模式研究 范 晓对掠夺性放贷行为的法律监管 莫壮弥 发薪日贷款放贷人监管研究 周颖博 发薪日贷款利率规制研究 方潇逸 对发薪日贷款收债行为的监管 刘燎原 他山之石美国《公平债务催收法》研究 侯 乐富国银行丑闻:一场“优等生”的信誉危机 郑舒倩
内容摘要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金融的商业业态也在发生变化,变得更为精准、更为普惠、更为智能,出现了所谓“金融科技”(FinTech)的概念。金融业态的变化,对相关的金融法律提出了挑战:新金融是否意味着我们也需要新的金融法律?北京大学金融法研究中心多年来专注于金融法相关领域的研究,自2016年开始设立专门的新金融课题组,持续追踪和研究金融领域的新发展及其对法律提出的挑战。《法律与新金融》即为此项研究的成果展现,以后将每年出版两辑。
精彩内容
卷首语“小而美”和“大而强”吴志攀(北京大学金融法研究中心)《互联网金融与法律》要改版,彭冰老师嘱我写个卷首语。具体的出版思路以及未来的计划等,完全交给彭冰他们去考虑,我压根儿没想过去操这个心。我也相信,在这样一个互联网的时代、创新创业的时代,年轻人一定会比我们强。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曾经有一论断:“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那么,在法学领域,也是一代有一代之学问,潮流不断在变化。我读博士的时候,研究香港地区的银行法,就是新得不得了的题目了,而今则必须要研究互联网金融,必须要有“互联网思维”,否则,大概是跟不上时代了。借写卷首语的机会,我谈一点点自己最近的感想。这两年互联网金融火爆,为避免被淘汰,我也投入其中,在校友和学生们的帮助下,做了一点调研工作。有那么一段时间,我带着研究生,每周都去现场访问一家互联网企业,其中也有几家做餐饮的企业,但他们均自称不仅仅是做餐饮,其“本质上”是互联网企业。看了这些,我就在想一个问题,金融资本怎样进入传统中餐馆?注意,这个问题和“互联网思维”“互联网经济”有关。曾经在投行工作多年的台湾地区的钟先生告诉我,外国的金融资本对快餐行业是很感兴趣的,比如美国的那几家连锁快餐,表面上人家卖炸鸡薯条,背后实际上有强大的金融的力量,经营的模式和发展链条很清楚。餐品简单,不讲究口味和食材,可复制、标准化、流水线生产,形成规模效益,质量可控,遍地开花之后,很快就可以做上市。但是,对于讲究“色香味形”的传统中餐,就不好办了。菜品质量和效益依赖大厨、依赖食材,甚至依赖气候和风水。一家店开成功了,很好,但不太可能大量复制,而且受到地域限制,广州的馆子再火,到了东北,也会水土不服。金融资本不会青睐这样的发展模式,投行的精英当然喜欢吃高水平的中餐,越小众越好,可要是谁说能让一家私房菜馆做到上市,恐怕就是在忽悠了。如何在“小而美”和“大而强”之间寻找结合点呢?在调研中我发现,“小而美”的传统中餐馆,要突破各种限制,做成“大而强”的连锁店,既要保持菜品口味,又要规模效益,那就必须想办法克服“人的因素”,也就是要变农业、手工业的生产为工业生产。类似的成功例子已经有过,有的中式餐饮企业就成功上市了。但也有问题,走高档餐饮路线,遇到政策变化,迅速就现出了原形,日子难过。因此,能够走流水线、标准化生产路子的中餐馆,一定要大众化。而互联网信息技术为这类餐馆提供了快速扩张的可能。举个例子,“上海小南国”这个公司上市了,它在内地有90 多家分店,在香港和澳门也开了好几家分店,而且仍在继续扩张。小南国董事长杨慧敏女士告诉我,内地的中餐厅要在香港开一家门店其实很不容易,因为地价高、人工贵,港澳客人口味“刁”,质量控制的难度也大。她的公司很早就采用了香港开发的一款餐厅管理系统,实现了从“食材采购”到“顾客点菜”的电子信息化整合。后来,她的公司又采用系统集成度更高的北京奥琦玮公司开发的互联网管理系统,建立了自己的中央厨房。此后,公司的所有管理行为都建立在互联网平台上。此举不但提高了效率,还进一步降低了从采购员到大厨等所有“人为因素”对菜品质量的影响。我又去了北京奥琦玮公司,董事长孔令博先生告诉我,采用互联网技术重新打造餐饮业的供应链,最近几年非常流行。现在由奥琦玮公司提供的“餐行健”互联网管理平台,已经被数千家餐饮企业所采用。如果客人在采用“餐行健”系统的中餐厅点菜,相关数据信息同时会传递到该餐饮集团管理总部的终端,高管们可实时监控最新的数据。这样能够监控从采购环节到中央厨房再到店面日常管理的全过程。此外,中餐的复杂程度高、种类繁多、口味也多,这是很麻烦的事情。而美国快餐店主要就5种食品,汉堡、薯条、炸鸡、沙拉和可乐就是大头,没多少口味变化。现在中餐馆,特别是那些立志做大做强的中餐馆,这种趋势也开始显现了。原来我特别喜欢去西贝莜面村,它过去走的是粗犷西北菜路线,现在它把更多的店开到了大商场里,店铺越来越精致,而且菜品越来越少,只保留了那些最叫座、最有代表性的菜。我推断西贝莜面村的经营者就是在动这个脑筋。我和学生们还访问了位于燕郊的福成五丰食品有限公司,这是一家上市公司,也是北京餐饮业优选的“中央厨房”。总经理王晓阳告诉我,他们不仅为快餐业提供成品或半成品,也为传统中餐厅提供菜品。随着用餐观念的改变,依靠“大厨”的中餐馆,会越来越贵,门店也越来越少,而选择中央厨房加工的中餐馆会越来越便宜,规模也越来越大。我们通过布满电视屏幕的总监控室观看了中央厨房的生产工作情况:依靠电脑程序控制的现代化大型厨房设备,正在将食品源源不断地传送到包装车间,然后速冻,最后装车发运。我很感慨,传统中餐也许会受到巨大的冲击,情调会越来越少,可工业化的力量太大了,这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我们只有面对。好几位从事风险投资的校友认为,现在风投很喜欢餐饮业,很喜欢跟那些流行的中餐馆老板打交道。不用再说“海底捞”这样的明星企业了,类似的品牌层出不穷,中国这么大,民以食为天,将来有几百家餐饮类上市企业不算什么稀奇事。是什么造成了这样的变化?当然,原因很多很多。社会在急剧变化,生活节奏在加快,吃饭的模式当然也会变。但实现这种变化的是互联网技术与互联网思维,而加速这种变化的是金融资本的力量。资本的力量太大了。我也想到马克思早就论述过的一个道理,划分社会阶段的不是看生产什么,而是怎样生产。我们所处的时代,确实是一个全新的时代,生产方式、生产工具在变,将来也一定会带动生产关系的变化。我就将上述一点粗浅的体会与大家分享,并以此为卷首语,祝愿本书改版成功,祝愿新时代的年轻学者们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