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荡与变革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14.99
3.3折
¥
45
全新
库存5件
作者白至德 编著
出版社红旗出版社
ISBN9787505141315
出版时间2017-10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5元
货号1201566646
上书时间2024-07-31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白至德,历史学家、教育家、思想家、社会活动家;同郭沫若、范文澜等创办了新中国史学会;创办了《光明日报》的《历史教学》半月刊;与刘大年等发起创办了《历史研究》杂志;中国科学院专门委员,并与侯外庐等筹建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二所;北京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古籍整理规划小组成员、国家教委全国高校古籍整理与研究工作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民族史学会会长。
目录
前言
近代前编(1840-1919)
第一讲民族危机的紧迫感在史学上突显
1.魏源的爱国史学著述
2.《瀛环志略》、《夷氛闻记》和《中西纪事》
3.边疆历史地理学的兴起
第二讲维新派的史学成就
1.早期维新派王韬的史学思想
2.黄遵宪《日本国志》的成就
3.康有为历史必变的思想和?新变法
第三讲“新史学”思潮和宣传革命的历史思想
1.“新史学”思潮及其代表粱启超
2.夏曾佑在通史撰著上的成就
3.20世纪初宣传革命的历史思想
第四讲鸦片战争和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1.林则徐禁烟与鸦片战争
2.战争的进展与清廷失败
第五讲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1.洪秀全与太平天国
2.《天朝田亩制度》
3.军事上的全盛时期
4.领导集团?部分裂
5.李秀成的历史悲剧
6.洪仁歼与资本主义
7.内外勾结镇压起义
8.太平天国光辉永存
第六讲晚清“四大名臣”
1.曾国藩谥以“文正”
2.左宗棠谥“文襄”
3.李鸿章赐谥“文忠”
4.张之洞谥以“文襄”
第七讲各族人民反清压迫之斗争
1.杜文秀与云南各族大起义
2.张秀眉与贵州苗民大起义
3.西北回民轰轰烈烈大起义
4.新疆各族人民的反清斗争
第八讲第二次鸦片战争与清政局的变化
1.我国人民反击英法侵略的斗争
2.俄美诱逼订立了《天津条约》
3.英法仍不满足又扩大侵略战争
4.俄国侵略割占了中国大片领土
5.清朝廷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的?容概要
6.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局的改变
第九讲外国的经济侵略与洋务运动
1.外国的经济侵略
2.洋务运动
3.建立军事工业等
4.官督商办兴民用
第十讲早期新阶级的出现与西方近代科学的传人
1.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
2.资产阶级的改良思潮
3.中国早期的无产阶级
4.西方近代科学的传入
第十一讲中国边疆在侵略势力下的危机
1.美国早有侵略台湾的野心
2.西藏人民顽抗英军的侵略
3.俄国也极力地向新疆扩张
4.法国的侵略激行径
第十二讲中日战争和帝国主义瓜分中国
1.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战争
2.甲午海战
3.屈辱卖国的《马关条约》
4.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
第十三讲资产阶级改良派的维新运动
1.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维新思潮与运动兴涨
3.103天的“百日维新”
4.维新变法的必然失败
第十四讲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
1.义和团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2.八国联军侵华
3.清廷宣战玩弄的两面手腕
4.八国联军烧杀抢淫之罪恶
5.失败与不平等的《辛丑条约》
第十五讲中国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兴起
1.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争夺权益的战争
2.清廷的出卖和投降使其统治面临困难
3.人民的反抗斗争与资产阶级爱国运动
4.反帝反封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第十六讲同盟会的成立与清廷的“预备立宪”
1.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
2.同盟会领导的反清武装起义
3.康、梁歌颂君主立宪诋毁革命
4.清廷被迫宣布“预备立宪”
第十七讲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成立
1.武昌起义的胜利与清统治的土崩瓦解
2.孙中山宣誓就职并“中华民国”成立
第十八讲清皇朝的灭亡
1.帝国主义势力支持清廷破坏革命
2.帝国主义国家扶植新的代理人
3.袁世凯窃权并开始北洋军阀统治
4.中华民国在历史上只是昙花一现
第十九讲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1.袁世凯的残酷镇压与独裁统治
2.袁世凯无耻地当上正式大总统
3.日美等的支持公然恢复君主制
4.各派军阀混战与国家四分五裂
5.护法失败
第二十讲中国革命之新曙光
1.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思想、文艺
2.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科学技术
3.90余年来的交通与“现代化”
4.民族工业发展与工人阶级壮大
5.斯文化的“民主”和“科学”
6.终于迎来了中国革命之新曙光
内容摘要
白至德编著的《动荡与变革(近代前编1840-1919)》是白寿彝史学二十讲系列之一,本书讲述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至1919年五四运动前夜近80年的历史。
中国近代的历史,是中国人民置身近代洪炉接受考验的历史;是在军事、政治、经济、文化都遭到失败时期的历史。而从总相上看,又是阻碍西方帝国主义东侵的历史。
精彩内容
前 言
《白寿彝史学二十讲》是一套科学普及中国史学知识的丛书,共11册。本书为丛书的第10册,即“近代前编(1840—1919)”。
在“近代前编(1840—1919)”中,突出地体现了一个“新”字。学术研究的意义在于创新,鉴别一部学术著作价值高低的标准,同样要看它是否具有新意。如果用这种观点来看,白寿彝先生有关中国近代史的研究是充满新意的,无论在内容、风格等方面都体现了“新”的特征。首先是体现出了“通”,基本的要求是做到了“通”。白先生在谈到中国近代史的时候说:“中国有关的文献资料、研究状况等近代的历史,是中国人民置身近代洪炉接受考验的历史,是在军事、政治、经济、文化都遭到失败时期的历史,而从总相上看又是阻碍西方帝国主义东侵的历史。”由此可见,白先生是打破了以往著述的常规,把近代中国的各个方面融通起来考虑的。《前编》的编写同样也充分体现了白先生的这一理念,对全面展示近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等内容上做出了的贯通。
在《白寿彝史学二十讲》系列丛书“近代前编(1840—1919)”中,同样也只能讲20个专题,所以也只能讲述白先生在这个历史时代所涉及的一些史学研究的部分内容,当然还要兼顾读者感兴趣的一些史学问题,这也就不可能对这一时期相关史学研究做出较为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在这册书中,我们力争突出科学性、普及性、趣味性,靠近大众,尽力让读者了解白寿彝的史学观点之精髓,史学研究之深广,并对广大的读者在学习中国史学时有所帮助,提供一些参考,从中获得更多的史学知识。
因为《白寿彝史学二十讲》是普及史学科学的读物,所以我们对于引用材料的来源都没有注明。虽然这些材料的来源没有注明,但是这些材料也都出自白寿彝先生生前审阅过、修改过并在最后亲自定稿的内容,我们现在如此的做法也是延续了白先生的一贯所为,依旧与《白寿彝史学二十讲》1册至9册一样,全部文字之中都渗透着他老人家的笔墨与汗水。我们还应特别指出的是,在书中采用了楷体字,这是白寿彝讲史学的文字部分;一般宋体字,是编者插入的辅助文字部分,这主要是为了使读者更好地了解白寿彝所讲的史学内容,并使全书内容顺畅一致,方便读者阅读,在此我们再一次地请读者阅读时加以注意。
《白寿彝史学二十讲》系列丛书的出版,应该感谢我的父亲白寿彝赋予我的力量与勇气,以及他的挚友、同仁、学子和弟子们的热情、广泛而又全面的支持和帮助。当然,还应该特别感激出版公司的领导和编辑们,因为他们为出版这套丛书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和热忱,甚至不辞辛苦。我的小孙女白知灵,对于我的写作,亲力所助,在我的全程写作中显得越来越突出了。
如今,我们已经跨入了崭新的21世纪,中华民族奋进的步伐,越迈越大,越迈越快,这个崭新的21世纪是属于我们的。我们用力去触摸史学,就可以深刻地感悟到历史的真谛。我们只有重视历史的功能和作用,通过加强历史教育,弘扬和培育我们自己的民族精神,才能最终实现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白至德
2012年5月1日 林萃书屋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