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程开甲的故事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程开甲的故事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21.14 5.3折 40 全新

库存17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熊杏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ISBN9787010195223

出版时间2018-08

装帧其他

开本16开

定价40元

货号1201753641

上书时间2024-07-07

谢岳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熊杏林著的《程开甲的故事》是集体的智慧、团队的成果。虽然有的故事,还没能通俗化到所有中小学生都完全理解,但我们要告诉孩子们:“程爷爷,就是这样一位与众不同、与其他爷爷不一样的爷爷。”只要他的爱国精神、科学品格,能在孩子们的头脑中留下印记,就一定会像一颗种子,遇土生根,遇水发芽。

作者简介
  
熊杏林,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教授,大校军衔,程开甲及其家属专享信任的研究程开甲生平和思想的专家,作品有《创新·拼搏·奉献——程开甲口述自传》《“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程开甲》等。

目录
上篇
  1 “程开甲”名字的由来
  2 简晓峰校长与“年年老板”
  3 顾惠人校长铜像前三次鞠躬
  4 姚广钧老师的“小灶”
  5 萌发要当科学家的理想
  6 浙江大学物理系的公费生
  7 流亡中的眼泪
  8 别开生面的“相对论”
  9 “娃娃教授”谈中子发现
  10 大学三年级发表数学论文
  11 灯油钱与“程Book”
  12 回乡完婚
  13 香港贫民窟内读书郎
  14 “陪”同学逛公园
  15 湄潭的学术憾事
  16 爱丁堡城楼上的誓言
  17 玻恩和他的“Lost Sheep”
  18 一场报告与一个理论的诞生
  19 与海森堡的论战
  20 听玻恩讲爱因斯坦“离经叛道”
  21 被误认为“红色间谍”
下篇
  22 “我看到了国家的希望”
  23 “幼稚病”带来的伤痛
  24 拒领二级教授薪金
  25 奇妙“师生配”
  26 名字进入国家“绝密档案”
  27 饭堂闹笑话
  28 那碗红烧肉
  29 “面对‘两年规划’,我没有任何选择”
  30 创建核试验技术研究所
  31 空爆?还是塔爆?
  32 各地厂、所轮番“轰炸”西直门
  33 罗布泊定爆心
  34 东方巨响
  35 戈壁滩上“木兰村”
  36 “夫妻树”
  37 安全问题,程开甲负责
  38 毛泽东指示:“原子弹要有,氢弹也要快!”
  39 天山深处的小屋
  40 看不见的辉煌
  41 “文化大革命”中的“程瓦特”
  42 “首长,您真的不害怕吗?”
  43 永恒的友谊
  44 一朵永不凋谢的马兰花
  45 让他们走上前台
  46 为无名英雄证明
  尾声  崇高的荣誉
后记

精彩内容
 1“程开甲”名字的由来程开甲说:“我的名字是祖父程敬斋,早早为程家长孙预备的,意即‘登科及第’。”这是一个很有文化意蕴的家族故事。
1918年8月3日,程开甲出生在江苏省吴江盛泽镇,祖籍徽州。
明末清初,徽州是全国商业最为发达的地区,可谓“无徽不商”。“徽商”这个响亮的名字,不仅传于乡野之间,而且见诸文史典籍,“商贾为第一等生
业,科第反在次者”。徽州人有个习俗,家中男丁到了16岁,就要出门做生意,“流寓五方,轻本重末”。
吴江,傍依太湖、运河,水网密布。这里,山川秀美,人杰地灵;这里,地势平坦,无险山阻塞;这里,经济发达;人们安居乐业。一天,吴江迎来一位做纸张生意的程姓徽商。他精通商道,一看便知,吴江是发家致富的好地方。于是,他选择盛泽镇定居下来。
后来,程家慢慢发迹了。传至程敬斋时,已置了几处房产,还收藏了不少古董、古籍。
程敬斋娶了两房太太,一位是杨氏,另一位是王氏。但两位太太只给他添了一个男丁,取名侍彤。
从地域文化来说,吴江与徽州有很大不同。徽州尊商,吴地尚文。
据文献记载,自隋唐开创科举后的1300余年中,全国共出文状元596名;吴地,仅苏州就有45名,占总数的7.55%。清朝一代,全国有文状元112名,苏州有25名,占总数的23.3%。吴地儒生不但做官的多,而且名人大家、文化世族、书香门第,比比皆是。这种独特的文化奇观一直持续到现代。统计数据显示,自1955年评选新中国第一届院士(1994年前称学部委员)至2003年年底,共选举产生院士1026名;其中,江苏、浙江、上海籍的院士就有443人,占总数的43%。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表彰的23位“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中,出自苏南、浙北和长三角地区的有1O位,其中江苏籍占6位。这里是名副其实的“状元之府”“院士之乡”。文化不同,塑造的族群价值取向也就有异。在吴地,想要光宗耀祖,读书、科举取仕为人们的首选之道。
这个观念自然也深深地印人程敬斋的脑海里。“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程敬斋将光宗耀祖的希望寄托在儿子程侍彤的身上。
为了实现他的理想,程敬斋教儿子“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不许涉足商道。但程敬斋对儿子精心栽培的结果,却是出人意料的悲惨,不但仕梦未圆,商道也从此失传。程侍彤连考几次,连个秀才也没有考上,最后只能在家开个私塾,教书为业。
考试落第,贻笑乡里。程侍彤郁郁寡欢,后来竟
沾染上了酗酒、抽鸦片的恶习。程敬斋对儿子的不争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