挚友益友和畏友巴金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4.39
1.6折
¥
28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萧乾
出版社四川文艺
ISBN9787541146831
出版时间2019-01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28元
货号1201828645
上书时间2024-06-30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商品简介
本书为巴金先生的好友萧乾先生所著。朋友和友情在巴金的生命中占有相当重的分量。而在朋友们眼中,巴金是一位挚友、益友和畏友,是一位zui可爱可佩的人。作者说过:“巴金的伟大,在于敢否定自己。”本书作者通过回忆自己与巴金的往来,巴金对自己的帮助,记巴金的生平事迹,歌颂了巴金提倡真话、热爱生活、乐于奉献、心中有爱的美好品质。本书中还收录了萧乾写给巴金的61封信。通过这些信件也能看出二者之间的深情厚谊。
作者简介
萧乾(1910年1月27日-1999年2月11日),原名肖秉乾、萧炳乾。北京八旗蒙古人。中国现代记者、文学家、翻译家。先后就读于北京辅仁大学、燕京大学,英国剑桥大学。历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顾问,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文史馆馆长等。
1931年到1935年间,萧乾和美国人埃德加斯诺等人编译了《中国简报》、《活的中国》等刊物和文学集。1935年他进入《大公报》当记者。1939年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讲师,兼任《大公报》驻英记者,是二战时期整个欧洲战场唯一的中国战地记者。还曾采访报道第一届联合国大会、审判纳粹战犯等重大事件。
1949年后,主要从事文学翻译工作。1995年出版了《一个中国记者看二次大战》,译作《尤利西斯》获第二届外国文学图书一等奖。
目录
上编:挚友、益友和畏友巴金
挚友、益友和畏友巴金
要说真话——为“巴金文学创作生涯六十年展览”而作
他写,他也鼓励大家写——巴金在推动新文艺运动上的功绩
重读巴金《随想录》有感
巴金:一个敢于透视自己的人——为巴金九旬诞辰而作
真话与假话
作为改革者的小说家——苦难时代的蚀刻(节选)
北人思沪
心债
下编:致巴金书信
1.一九五二年二月九日
2.一九五二年十一月二十日
3.一九五二年十二月七日
4.一九五三年一月十五日
5.一九五三年四月一日
6.一九五三年六月二十三日
7.一九五三年十一月十六日
8.一九五四年二月一日
9.一九五五年一月三十日
10.一九五五年十一月二十日
11.一九五六年六月十一日
12.一九七七年三月十日
13.一九七七年三月十三日
14.一九七八年一月二十五日
15.一九七八年二月二十二日
16.一九七八年十月十八日
17.约一九七九年
18.一九七九年二月八日
19.一九七九年二月九日
20.一九七九年三月五日
21.一九七九年三月十八日
22.一九七九年六月十八日
23.一九七九年六月二十四日
24.一九七九年六月二十五日
25.一九七九年六月二十七日
26.一九七九年十一月三日
27.一九八〇年一月十六日
28.一九八〇年三月十日
29.一九八〇年五月五日
30.一九八〇年六月十日
31.一九八〇年十一月一日
32.一九八一年五月二日
33.一九八一年六月二十四日
34.一九八一年九月七日
35.一九八一年十一月十日
36.一九八一年十二月二日
37.一九八一年十二月十二日
38.一九八二年六月四日
39.一九八二年九月一日
内容摘要
朋友和友情在巴金的生命中占有相当重的分量。
而在朋友们眼中,巴金是一位挚友、益友和畏友,是一位最可爱可佩的人。《挚友益友和畏友巴金》通过萧乾的视角让读者看到了一个更饱满更全面的巴金。
主编推荐
朋友和友情在巴金的生命中占有相当重的分量。而在朋友们眼中,巴金是一位挚友、益友和畏友,是一位zui可爱可佩的人。本书通过萧乾的视角让读者看到了一个更饱满更全面的巴金。
【内容简介】
精彩内容
谁知还没跨进大厅,巴金老远就跑过来了。他坚持要
同我坐在一起。我举目一望,大厅里是两种人:一种是正在主持斗争的“左”派,个个挺胸直背,兴致勃勃;另一
种是同我一样正在文联大楼受批判的,像雪峰和丁玲。后一种是很自然地都垂了头坐在后排。因此,我的前后左右大都是出了问题的。巴金却坐在我旁边。我内心可紧张了,几次悄悄对他说:“你不应该坐在这里,这不是你坐的地方。”巴金好像根本没听见我说的话,更没理会周围的情景。他只是一个劲儿地小声对我说:“你不要这么抬不起头来。有错误就检查,就改嘛。要虚心,要冷静,你是穷苦出身的,不要失去信心……”正说着,大厅里一阵掌声,周总理进来了。他目光炯炯地环视着座位上的大家。过了一会儿,他忽然大声问:“巴金呢?”这时,大家的视线都朝这边射来。我赶紧推他:“总理叫你呢,快坐到前排去吧。”这样,他才缓缓地站起来,一面向总理点首致意,一面弯下身来再一次小声对我说:“要虚心,要冷静……”然后,他就坐到前面去了。
那一别,就是二十载。接着,我就变成了“黑人”。
不料九年后,他自己也坠人了深渊。
总理逝世时,我也曾记起紫光阁的那个下午,记得总理现身说法。在那次使我永难忘怀的讲话中,曾先后两次问到吴祖光和我来了没有,并且继续称我们为“同志”,然后热情地嘱咐我们要“认真检查,积极参加战斗”。他并没把我们列为敌人。后来洁若听录音时,这些地方自然早已洗掉了。
在柏各庄农场劳动时,每当我感到沮丧绝望,就不禁
回忆1957年夏天那个下午的情景。顿时,一股暖流就涓涓淌人心窝。
1961年我调到出版社工作时,巴金还来信要我好好接受教训,恢复工作后,也绝不可以放松改造。1964年摘“帽”后,他又来信重复这一叮嘱。那时我已从创作调到翻译岗位上了。他在信中还说等着看我的译品问世呢。我懂
得,在任何境遇中,他都要我保持信心——首先是对自己的信心。
在收到他这些信时,我很担心万一检查出来对他将会多么不利。吸取了历史的教训,他这些冒了风险写来的信,都被我在1966年以前就含着泪水销毁了。我感到他虽不是党员,却能用行动体现党的精神和政策。难怪张春桥一
伙要把他当作“死敌”来整。
1968年夏天,上海作协两次派人来出版社向冯雪峰和我外调巴金。那位“响当当”看完我的交代,态度可凶了,斜叼着烟卷,拍着桌子,瞪圆了眼睛,说我美化了“死敌”。第二次另外一个家伙一脸阴险的表情,威胁我要“后果自负”。夏天当我翻译易卜生的《培尔·金特》时,译到妖宫那一幕,我不禁联想到“四人帮”那段统治。他们也是要用刀在人们的眼睛上划一下,这样好把一切是非都颠倒过来。
在咸宁干校,每当露天放映影片《英雄儿女》时,我心里就暗自抗议:这是什么世道啊!这么热情地歌颂无产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