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庐山遇见王阳明
  • 在庐山遇见王阳明
  • 在庐山遇见王阳明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在庐山遇见王阳明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37.7 5.5折 68 全新

库存8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奔跑

出版社作家

ISBN9787521215533

出版时间2022-01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68元

货号1202548954

上书时间2024-06-29

谢岳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商品简介

《在庐山遇见王阳明》收录了作者的旅行文化散文作品二十八篇,分为八辑:春天再启、江右乡愁、苏州记、岭南岭南、苍茫西北、放逐云贵、冀鲁之间、旅行者说。

 

《在庐山遇见王阳明》以清新隽永的文字、多重变奏的叙事,咏叹了华夏山川秀美和历史变幻,探究了诸多精英人物或族群命运转折背后的文化密码。

 

《在庐山遇见王阳明》:作者行南走北,回望历史烟尘,心系古人踪迹,寻找中若有所寄。本书将伴你开启激情发现之旅,并于其中品味鲜活的人间烟火味、深沉的历史文化情。



作者简介
奔跑,江西修水人,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硕士。现居北京。出版有旅行文化散文集《面朝大海烧水煮茶》,作品见于《博览群书》《散文》《苏州杂志》《天津文学》《旅行家》《光明日报》等。

目录
目录

辑一?春天再启
淳熙十三年春?3
烹几样小鲜?18

辑二?江右乡愁
毕竟东流去?31
暮春,咏而归?45
在庐山遇见王阳明?59
田园将芜胡不归?73

辑三?苏州记
苏州的乡愁?89
关山万千重?97
苏州园林,读懂已中年?107
艺圃的晚明时光?116
一个作家的花样年华?126
端午祭?137

辑四?岭南?岭南
放逐者的土地?155
岭南之子?168
惆怅的人?180
寻武者不遇?193
一个人的战争?204

辑五?苍茫西北
朝着温暖的南方迁徙?221
入铜川记?235
父亲的山,母亲的河?246
青藏的短歌行?258
彻骨悲凉?267

辑六?放逐云贵
青山依旧?285
生命的不可承受之重?297

辑七?冀鲁之间
知否知否之青州往事?309
我的荷花淀故乡?324
欲问归鸿何处?336

辑八?旅行者说
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
如何进行一场“人文主义的旅行”?353

后?记?366

内容摘要
《在庐山遇见王阳明》收录了作者的旅行文化散文作品二十八篇,分为八辑:春天再启、江右乡愁、苏州记、岭南岭南、苍茫西北、放逐云贵、冀鲁之间、旅行者说。
《在庐山遇见王阳明》以清新隽永的文字、多重变奏的叙事,咏叹了华夏山川秀美和历史变幻,探究了诸多精英人物或族群命运转折背后的文化密码。
《在庐山遇见王阳明》:作者行南走北,回望历史烟尘,心系古人踪迹,寻找中若有所寄。本书将伴你开启激情发现之旅,并于其中品味鲜活的人间烟火味、深沉的历史文化情。

主编推荐

读奔跑散文作品的鲜明印象,是他的独立思考精神。他特别关注一些历史人物命运逆转的关键时刻,以“了解之同情”的态度探究其中可能的情境与奥秘,读起来引人入胜、震撼心灵。对于“散文”这种古老的非虚构文体,他也有匠心独运之处,其文笔恣肆,含蓄隽永,令人不忍释卷。

 刘 琼 文艺评论家,《人民日报·海外版》文艺部主任

 

专业的历史洞见、多年自助行走培育的自由气质,以及南方故乡的文化传承,共同构成了奔跑散文写作的丰饶气象。

江 子 散文作家,江西省作协副主席

 

这是历史与现在的对话、诗性与理性的合璧。奔跑的性情书写,笔触精巧而真挚、坦率而深邃,呈现出独特的天地相、众生相与“我”相,蕴含了丰富的人生感悟和心灵启迪。

陈胜利 历史学者,《弱宋》作者

 

我与奔跑常常相互视为自己的“另一半”。他喜欢品味历史,我喜欢编织未来,在探究“如何获得更优良的当下”方面,我们则殊途同归。

曹 虎 财经作家,科特勒咨询集团全球合伙人、中国区总裁


【内容简介】

精彩内容
淳熙十三年春早春二月二月的江南,春寒料峭。这个叫陆游的花甲老者在家铺纸磨墨,给朝廷打报告说,我的“祠禄”即将到期,恳请给个职位,我还想做点事。
“祠禄”是宋朝安置官员的一种方式,就是挂名某个道观主事,不必实际到任,发半薪。大宋朝官员薪酬高,半薪也能过得不错。这样可以让一些“不合拍”的人靠边站,也可以为一些职场窘迫者提供一个急流勇退或伺机再起的通道。这个制度,很贴心。
这些年,陆游就这样领着一份祠俸,住在山阴(今绍兴)老家乡下,读书、写诗、与老乡交往。他写冒着微雨去锄瓜,也写铁马秋风大散关。这些年他有点分裂,常常回忆多年前在汉中前线和蜀地的生活,在脑海里一遍遍演绎那金戈铁马兵出陇右的宏大情景。而放下笔后,他或者去隔壁老叟家品尝新酿的女儿红,或者下地去除草,午饭后则歪在榻上,昏昏欲睡之际,读几页陶诗。
这日子一过五年,也就这么蹉跎着,祠禄到期,是个向朝廷开口的机会。说起来,这“祠禄”还记在成都玉局观名下呢。陆游难免胡思乱想。如果朝廷再派他去南郑前线,他仍是愿意的。他曾在那干过八个月,时间虽然短,却是他最快乐的日子。因为和议,仗不能主动打,但朝廷派了枢密院枢密使王炎担任四川宣抚使,是有心备战的。陆游虽只是个参谋,但是个公认的干才。他积极出谋划策,撰写北伐计划《平戎策》,或者戎装大马,驰骋各处视察防务。一切都部署妥当,只等朝廷一声令下。
八个月后,等来的不是出兵命令,而是王炎的调令,陆游也被安排到成都当一个参议官。后来在嘉州、荣州等地辗转,七八年间担任一些不怎么重要的官职。他是从汉中出发入的川,走金牛道,蜀道崎岖,但山河壮丽,陆游写了不少诗。他是冒着细雨,骑驴过的剑门关。到成都后,住在武侯祠附近,后来搬到杜工部住过的浣花溪畔。这都是他敬重的先贤。一个参议官也没有太多正经公务,他就在家种种海棠。
可喜的是,老朋友范成大竟也入了川,而且担任四川制置使要职,成了他的顶头上司。真是人生何处不相逢!范成大比陆游小一岁,是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同届,只不过陆游是个“落榜生”。当年陆游从福州调到临安敕令所时,他也从地方调到京城,监管太平惠民和剂局,后与陆游前后脚调到枢密院做编修,成了同事。如今地位悬殊,陆游虽有点讪讪然,也没有什么不服气的。这位老同事,为人宽厚持重,忠诚干练,诗文也好,出使金国表现得尤其有气节,人们赞誉他有“古大臣”之风。
因为范成大的宽厚诚恳,陆游在郁闷中渐渐张扬了本性。口无遮拦议论朝政不算,喝酒泡妞玩乐写诗一件也没落下。有人看不过去,批评他放浪形骸、不拘礼节。陆游对此表示蔑视,干脆自号“放翁”予以回击。为此,范成大还乐呵呵到他家敲门,专程祝贺他得了一个新号。陆游对范成大也不放过,好几次专门写诗提醒他不要忘记前线的将士。三年后,范成大调回朝廷任职,陆游送行,他们留下了令人心动的唱和诗作。
陆游入川的成果之一,是他的确娶了一个川妹,带回浙江,而且生了一个女儿,可惜夭折在他即将履新的任上。对这次乞官,他没想到朝廷批复得倒很快,而且把他安排到了一个出乎意料的地方。
去临安淳熙十三年(1186)三月,陆游的新职务“朝奉大夫权知严州军州事”任命下发,他应召入朝面圣。
官阶晋了一级,五品,虽仍是个“代理知州”,但是个货真价实的军政民政统管的实职。严州就是建德府,领六县,在临安西南不远。范文正公在此担任过知州,那时叫睦州。陆游高祖陆轸也在此担任过知州。这个安排圣恩浩荡,看得出皇帝的善意,但陆游还是有点怅然若失。
山阴算是朝廷的京畿,去临安也不过一天的路程。这条道陆游往返太多次了,而且满是沮丧的回忆。陆游是贵族世家。祖父陆佃受封过公爵,父亲陆宰当过京西转运副使,罢官回家后他不再问政,却成了名震江浙的藏书家。在宋朝,贵族和重要级别官员的子弟在谋出身方面是有内部政策的,即只要“锁厅”考试通过,就可以获封“登士郎”,相当于礼部考试的进士。绍兴二十三年(1153),陆游参加了在临安举行的“锁厅”考试并得了第一名,无意碾压了秦桧的孙子秦埙。宰相生气了,后果很严重。次年,陆游又报名参加礼部考试,那是庶族子弟谋出身的地方,秦桧竟然指示主考官不得录取陆游。
这些说法是见诸史书的,有点戏剧性,可是小小的陆游在秦桧那里能算个啥?史官借题发挥也是有可能的。不过,所谓“贵族”和“清流”的分野,估计哪个时代都难免。出身总是一个好用的标签,有人在此找优越感和特权合法性,有人在此立志,奋发图强爬台阶。这两类人相互的那点不待见,会反映到很多方面。比如秦桧就出身“清流”,他上位后主政十多年,多重用清流士人,“登士郎”是不吃香的。有人进而分析,“贵族”和“清流”的分野反映到政治倾向上,就有所谓“保守”与“改革”两派。北宋时有“旧党”与“新党”之分,到南宋则是“主和”与“主战”之别。贵族是既得利益者,要取守势,清流后进,则要取攻势,这有一定道理,但这个阵营向来并不那么泾渭分明。
陆游参加内部考试不算,还跑去参加礼部考试,与那些庶族子弟争饭碗,关键他还是个终身主战派。这有点拧巴,让他两头不讨好。按理陆游是有家学渊源的。祖父陆佃是熙宁甲科进士,在熙宁新政中能安然自保,可见其官场功力之深。当年,司马光和王安石两个阵营的主要成员,都是轮流遭受过贬官和流放的。《宋史·陆佃传》中有个记载,或可管窥陆佃“不倒翁”的奥妙。据说王安石征求陆佃对新政的意见时,他回答说:“法非不善,但推行不能如初意。”这个断语是一语成谶,即使现在,都不得不惊叹这个陆佃的见识。也因此王安石只召他为国子监直讲,并不重用他。陆游曾有诗讲到这一段,说祖父“淡然清班中”,即不站队,“议论主中和”,即谁也不得罪,所以他能在宦海风涛中安然无恙。这个陆佃,生前封吴郡开国公,死后又获追封楚国公。这可是“从一品”的殊荣。
可见,长辈的政治智慧,陆游是一点也没学会。从他这次入朝“面对”的表现来看,他大概再次辜负了皇帝的一片心意。
临安春雨初霁
对一个士人而言,“面对”的机会是让人兴奋的,得君行道的那点小心事总是按捺不住。陆游也一样,他有很多话要对皇帝说。他安静地待在旅馆,等待宫里的传唤。在这寂寞时光中,他写了一首诗表达了当下心情: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临安春雨初霁》)闲着没事,他将就着用旅馆里的窄幅纸张斜过来练习草书,或者在临窗的茶几上玩玩茶道,晚上则辗转难眠。这江南的春雨淅淅沥沥下了一夜,明天巷子里准能听到货郎叫卖杏花的吆喝声。他有些感慨,觉得自己漂泊多年,世道人情凉薄如此,是什么风又把我吹到这临安来了?随即又自我安慰,不是自找的吗,不要再作风尘之叹了,不妨逗留几日,清明前再回家吧。他是七月才赴任严州的。
一个春日,为这首杏花诗所诱惑,我专程去寻他住过的这条深巷。以前叫砖街巷,现在叫孩儿巷,离西湖不过一公里远。在现代建筑的森林里,找到这标记着“孩儿巷98号”的江南古宅不难,这里已经是声名远播的“陆游纪念馆”。白墙黛瓦,两进三开间,双层回廊,还有一个庭院,带着一口幽深的青石八角水井,是看惯的江南宅院格局。这里离中山路不远,那是当年临安的十里御街。在御街遗址,透过保护的玻璃,据说能看到古人走过的石板故道。那上面,一定也响起过这位旅人往返皇宫的脚步声。不过,这里距离大内还是有点远的,陆游曾描述过走御街进宫的情景:空墙烟柳遥迎马,辇路春泥欲溅靴。
(《延和殿退朝口号》)宫里终于有了信。这次他被引到延和殿候着,他站在中庭,闻着空气中淡淡的熏香,让自己平静下来。等了一会儿,孝宗从东厢出来,向他招手微笑。他们交谈良久。
从他的上朝札子中,我们可以约略窥见陆游想与皇帝当面汇报的内容。首先是赋税问题,陆游主张政策要“公道”。田赋征收要多关注富室,工商税务多关注大商户。南渡以来,百废待兴,北边的岁币岁捐也加重了,都要江南百姓承担,其中种种不合理处,陆游估计有所观察。其次是人才问题。现在人才不缺,但缺的是“任重道远之气”,无大志,没有担负重任的心气,这很堪忧。要采取措施,使得“人才争奋,士气日倍”,这样陛下应对时局就会自如些。他谈了“金虏”问题,这才是他的重点。和议签署已经二十多年了,情况在变化。陛下要知道,金人与我们是不同的。他们是一群不讲君臣之礼、没有骨肉之恩的野蛮人,“惟制之以力,劫之以威,则粗能少定”,因此朝廷要力图大计、早做打算!
孝宗是如何回应他的我没能查询到,但有一句话则堂皇地记录在陆游的本传中:上谕曰:“严陵,山水胜处,职事之暇,可以赋咏自适。”(《宋史·陆游传》)可怜这对君此的一片心意啊!他们都为对方着想,但可惜不在一个频道上。年迈的陆游还想为朝廷做事,絮絮叨叨那些皇帝未必不懂的道理。而皇帝的心意也很清楚,您比我还要年长两整岁吧,还是把自己的生活安排舒适些,好好做个诗人。——谁又能真正理解谁的苦衷呢?
“隆兴北伐”失利,孝宗在心里对德寿宫有些理亏。年迈的德寿宫主人,也许才是对金国战与和最有切肤之痛的那一个。他估计一直委屈着。对那些聪明人,他只能在心里愤怒地质问:向掳走自己父母家人的金贼示弱,在完颜兀术追杀时一路逃窜甚至不惜浮于海上,这样忍辱负重、不顾颜面,你们想过朕究竟是为什么吗?如果朕像二帝一样被抓获,这大宋朝的汉家江山,恐怕是又一个伪楚、伪齐,金国人从你们中找到另一个张邦昌、另一个刘豫,很难吗?要么是豪强、叛军、土匪长期混战,生灵涂炭。至于那些要迎回二帝的人,你们心里想想也就算了,却要大声说出来,究竟把朕置于何地呢?目前这个局面如果是“战”与“和”两个选项就足可应对,未免太简单了吧?
他甚至觉得,也许最懂得他的人并不在自己的朝野,而是那个坚定要置他于死地的对手完颜兀术。
每个人都有自己最合适的角色,每个人都难以做别人的主,不是吗?
三年后,陆游严州任满,孝宗再次召见。他干得不错,但皇帝对此并不多问,还是与他谈诗,并盛赞他说:“卿笔力回斡甚善,非他人可及。”据说皇帝所指的,仍是他三年前在临安时写的那首杏花诗。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