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当代文学的城市叙述:1949-1966:1949-1966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当代文学的城市叙述:1949-1966:1949-1966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45.07 5.8折 78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徐刚|责编:郭晓鸿

出版社中国社科

ISBN9787522717456

出版时间2023-04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78元

货号1202898701

上书时间2024-06-29

谢岳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徐刚,1981年生于湖北,北京大学文学博士,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兼任中国现代文学馆特邀研究员,北京文联签约评论家,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常务副秘书长,主要从事中国当代文学史及理论批评研究。近年来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文艺争鸣》《当代作家评论》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出版有《后革命时代的焦虑》《影像的踪迹》《虚构的仪式》《小说如何切入现实》等著作多部。

目录
导论
  第一节  “城市文本”与“阅读的困惑”
  第二节  想象城市的方法
  第三节  社会主义城市类型学
  第四节  解读“社会主义文学”的“城市视角”
第一章  城市与乡村的文化变奏
  第一节  进城的冲突与改造的焦虑
  第二节  “堕落干部”的进城故事
  第三节  “农民进城”与城市想象
第二章  城市改造的文学表述
  第一节  治理“龙须沟”与北京城市改造
  第二节  改造“妓院”与“城市文明病”的疗救
  第三节  工人新村与社会主义城市的建构
第三章  “消费城市”的空间变革
  第一节  从“营业舞厅”到“机关舞会”
  第二节  “街道”的美学与政治学
  第三节  从“无轨电车”到“火车”
第四章  革命伦理与城市日常生活
  第一节  “上海姑娘”:摩登与革命的辩证法
  第二节  文本分裂与城市物质主义的隐现
  第三节  革命城市与日常生活的焦虑
第五章  “生产城市”的建构及其文化政治
  第一节  城市的消费与生产
  第二节  共同体与社会主义新城
  第三节  工业“风景”与“劳动乌托邦”
  第四节  工业题材文学的文化政治
结语  “革命之后”或“漫长的革命”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本书以“文学中的城市”为主题,展开“十七年”(1949—1966)文学的城市表述研究。通过具体的文本分析,考察“社会主义文学”与“城市”这个资本主义“场域”之间冲突、顺应、
分野的意识形态聚合过程,进而探求一种“社会主义城市”的文学表述。尽管在这种表述背后,暗藏着“革命之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矛盾性和内在焦虑,却是从中分析中国社会主义遗产和教训的绝佳视角。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