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国(英雄的激荡时代)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三国(英雄的激荡时代)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35.7 4.1折 88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吴中博物馆 编著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59454973

出版时间2021-0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88元

货号1202318147

上书时间2024-06-28

谢岳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边地与中心——汉末南北交流下江东的觉醒/邓玮光
曹操高陵出土玉器及曹魏丧葬制度初探/潘伟斌
三国——英雄的激荡时代
前言
引子:德泽千秋感忠义 英雄露颖在今朝
上篇:两汉经营四百载 一朝失却旧江山
  国富民殷
  教化昌明
  殊方异物
  盛衰无凭
中篇:鼎分三足争霸业 群英荟萃尽风流
  魏
  曹操与魏国
  曹操高陵与曹魏宗室墓
  蜀
  刘备与蜀汉
  蜀墓
  吴
  孙权与东吴
  孙吴墓葬
下篇:人心思安终一统 天下太平开新章
尾声

内容摘要
 本书为吴中博物馆的三国志特展图录。三国文化,即“以三国时期的历史文化为源,以三国故事的传播演变为流,以《三国演义》及其诸多衍生现象为重要内容的综合性文化”。
以三国文化为题材的书法、绘画、雕塑、评书、戏剧、小说等艺术作品层出不穷,三国虽不足百年,但其时的家国情怀、政治谋略、军事智慧、文化艺术等,在亿万华夏儿女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随着华夏血脉的传承而远播四方。本书按时间顺序、以国别分类,从文物角度将异彩纷呈、群雄逐鹿、英雄辈出的三国时代展现给读者。

主编推荐
披露虎丘孙吴大墓的出土文物图片。
曹操高陵考古队领队带您领略墓中风采,分析曹魏丧葬制度。
架构清晰、内容丰富,两篇论文,五大篇章,贯穿三国前后百余年的纷争。魏蜀吴鼎足三分争霸业,曹刘孙群英荟萃尽风流。
三国文化符号流传千年,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书中将历史、戏曲、演义元素囊括其中,堪称三国文化盛宴,三国迷不容错过。

精彩内容
 一、帝国的“盲肠”西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封东阳、鄣、吴(即会稽)三郡五十三县为利国,王刘贾,十一年(公元前196年)荆国为英布所灭。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又封刘濞为吴王,王荆国故地,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刘濞谋反伏诛。同年,吴郡归汉.以余地为江都国,封景帝子刘非。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第二任江都王刘建谋反,国除,鄣郡亦同时入汉,并得庐江郡四县。改名丹阳。到东汉顺帝时,又分会稽郡西部为吴郡。至此,构成后来六朝核心区域的三郡基本形成。
江东三郡地处整个汉帝国的东南,通过对《后汉书》及李贤注中所提及的江东人物地域分布的梳理,我们可以发现他们主要
分布在三郡临江边海之地。这种分布状况,不由得让我们联想到地理大发现后美洲殖民地的分布情况。由于内陆通道崎岖难行,水道相对便利,殖民点的选择便以靠近水道为第一原则。当时的江东也与15世纪后的美洲一样,虽名义上有不少郡县,实质上仍只是汉人尚在开发中的一块边地。汉人只是控制了沿水道的交通线,并在交通线上设置了一些重要
的据点,内陆深险之地仍然是越人的势力范围。
与同样作为边地的西北地区不同,落后的经济和相对安稳的越人,无论从经济角度还是军事安全角度来说,都不足以引起统
治者的重视。如果按世界史的角度来认识,这种漠视也是必然的。公元纪年前后的世界有两个中心——东施、西方的罗马,而连接两者的丝绸之路则是世界士最繁畦也最具活力的地方。汉帝国的西北边地正好处在丝路沿线,帝国在此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主观上是为了制约匈奴,客观上则顺应了东西交流的历史趋势。与汉帝国的努力相对应的则是西北边民昂扬的冒险精神与征服欲望。与之相比,既远离帝国中心,又被抛弃在世界中心之外的东南边地,不过是帝国的“盲肠”,被毫不在意地搁置着

二、江东的中原梦由于统治者冷漠的态度,东南边民表现出与西北边民的开拓进取完全不同的精神状态。我们可以试着从本地循吏的表现中略窥一二。史书中,西汉江
东未见洽有异绩者。至东汉,则先后有任延、李忠、第五伦、张霸号为循吏。然考其具体事迹,任延是礼贤下士,李忠是劝学劝农,第五伦是禁妄屠牛,张霸是选举人才、平息寇盗。相较于其他地方的循吏治绩而言,在史家眼
中,本区也方官的功绩主要在于移风易俗,选举人才(第五伦在本传中虽然未提及其举荐人才,但参
照他传,如《循吏列传》中的许利.《独行传》中的张武等,第五伦对于选举人才也颇为重视),至于经齐建设则较少提及。
但这并不意味着本地官员不重视经济建设(如《会稽记》中所载,会稽太守马臻的功绩就是兴修水利),而是生本地人的心目中,移风易俗、选举人才才是地方官最重要的政绩。羽果更进一步分析,则是本地百姓不在意向外的开拓,而是更期墨靠近中原的生活状态,一旦有机会,就努力向帝国的中心发展。
虽然江东地处偏远,但在这种心态下,本地学子仍不远万里,毕赴长安、
洛阳游学,如著名的包咸父子、高彪、魏朗等。即使不能远赴帝国的中心,北上青徐、西走荆襄的求
学者也大有人在。
除了游学以外,对中原
所提倡的伦理道德,江东人士也表现相当的执着,忠义之士层出不穷,总体上表现出一种“比中原还要
中原”的态度。
P8-9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