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29.38 5.9折 49.8 全新

库存5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红邵景进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564979

出版时间2021-08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9.8元

货号31244717

上书时间2024-06-21

谢岳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陈红,女,四川自贡人,基础心理学博士学位,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西南大学心理学部部长。特聘教授(2020)、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2020-2024)、中国心理学会副理事长(2018);高等学校心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2018-2022);重庆市心理学会理事长(2017)。 主要经历: 1987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教育系,留校工作。2003年获得西南师范大学基础心理学博士学位。1994年至今在西南大学心理学院(部)工作。已发表论文260余篇,其中SCI/SSCI论文115篇,JCR一区论文41篇,总引次数2500多次。论文发表在《Obesity Reviews》(IF=10.18),《Brain Behavior and Immunity》(IF=6.934),《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美国心理学会(APA)杂志,IF=6.29),《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besity》(IF=5.54),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美国心理学会(APA)杂志),《Developmental Psychology》(美国心理学会(APA)杂志)等国际期刊以及《科学通报》、《心理学报》、《心理科学进展》等核心期刊上。



目录
第一章 大学生活从“心”开始
——大学生心理健康概述 1
第一节 心理健康概述 2
一、健康的含义 2
二、心理健康的含义 3
三、心理健康的特征 3
第二节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及
判断依据 4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4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判断依据 5
第三节 常见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影响因素 6
一、常见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7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11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自我评估 13
第四节 大学生心理健康提升的基本
方法 17
一、树立心理健康意识 18
二、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 18
三、学会自我心理调节 18
四、投身社会实践活动 19
五、求助专业心理咨询 19
第二章 追寻生命的意义
——大学生生命教育 22
第一节 生命概述 23
一、生命的含义 24
二、生命的基本特征 24
三、生命的意义与来源 25
第二节 大学生生命观的现状与
偏差 27
一、大学生生命观的现状 27
二、大学生常见的生命观偏差 28
三、大学生生命观的自我评估 30
第三节 大学生生命观塑造的策略
训练 32
一、挖掘生命的内在渴望 32
二、发现生活之美 33
三、传递感恩与奉献 33
四、宽容待人待己 35
五、正视苦难与死亡 36
第三章 做最好的自己
——大学生自我意识 39
第一节 自我意识概述 40
一、自我意识的含义 40
二、自我意识的内容与结构 41
三、自我意识的发展 43
第二节 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
特点与偏差 44
一、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44
二、常见的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
偏差 46
三、大学生自我意识的自我评估 48
第三节 大学生自我意识完善的训练
策略 50
一、正确认识自我 50
二、积极悦纳自我 52
三、有效控制自我 54
四、不断超越自我 55
第四章 颜色不一样的烟火
——大学生人格发展 58
第一节 人格概述 59
一、人格的含义 59
二、人格的基本特征 60
三、人格的结构 61
四、人格的影响因素 62
第二节 大学生的人格特征与人格
障碍 63
一、大学生的人格特征 63
二、常见的大学生人格障碍 64
三、大学生人格的自我评估 68
第三节 大学生健康人格塑造的策略
训练 70
一、发挥个体性格优势 70
二、培养积极情绪 71
三、增强挫折承受能力 72
四、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 73
五、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75
第五章 规划人生赢未来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78
第一节 职业生涯规划概述 79
一、生涯与职业生涯的含义 80
二、职业生涯规划的含义 80
第二节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特点与
问题 81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特点 81
二、常见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问题 82
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自我
评估 85
第三节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策略
训练 86
一、探索职业兴趣 86
二、明确职业价值 88
三、评估职业生涯机会 89
四、确定目标与路径 91
第六章 我的学习我做主
——大学生学习心理 95
第一节 学习心理概述 96
一、学习的含义 96
二、学习的主要类型 97
第二节 大学生学习的特征与问题 97
一、大学生学习的基本特征 98
二、大学生常见的学习问题 99
三、大学生学习心理的自我
评估 101
第三节 大学生学习能力提升的策略
训练 102
一、激发学习兴趣 103
二、加强时间管理 104
三、设置合理目标 105
四、掌握学习策略 106
第七章 解读人际交往的密码
——大学生人际关系 111
第一节 人际交往概述 112
一、人际交往的含义 112
二、人际交往的功能 113
三、人际交往的原则 114
四、人际交往中的心理效应 115
第二节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与
困扰 117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117
二、大学生常见的人际交往
困扰 118
三、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自我
 评估 120
第三节 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提升的
策略训练 122
一、矫正认知偏差 122
二、克服心理障碍 123
三、提升人际交往效能感 124
四、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 125
五、保持适当距离 126
第八章 问世间情为何物
——大学生恋爱与性心理 129
第一节 爱情心理概述 130
一、爱情的含义 130
二、爱情的要素 131
三、爱情的类型 131
四、健康爱情的特征 132
五、性心理 134
第二节 大学生恋爱心理的特点与
问题 136
一、大学生恋爱的发展阶段 136
二、大学生恋爱心理的特点 137
三、大学生常见的恋爱心理
问题 139
四、大学生恋爱类型的自我
评估 140
第三节 大学生恋爱能力提升的策略
训练 142
一、学会鉴别爱 142
二、果断拒绝爱 143
三、学会发展爱 144
四、从失恋中成长 147
第九章 明晰网络世界的界限
——大学生网络心理 150
第一节 网络心理概述 151
一、网络的含义 151
二、网络的特点 152
三、网络与个体心理需求 152
第二节 大学生网络心理的特征与
问题 154
一、大学生网络使用的特征 154
二、常见的大学生网络偏差
行为 155
三、大学生网络使用的自我
评估 158
第三节 大学生合理使用网络的策略
训练 159
一、正确认识网络 159
二、区分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 160
三、提升对网络的控制感 161
四、积极投身社会现实活动 162
五、主动克服网络依赖 162
第十章 做情绪的主人
——大学生情绪管理 166
第一节 情绪概述 167
一、情绪的含义 167
二、情绪的构成 168
三、情绪的功能 170
第二节 大学生情绪的特点与困扰 171
一、大学生情绪的特点 172
二、常见的大学生情绪困扰 173
三、大学生情绪的自我评估 176
第三节 大学生情绪管理的策略
训练 177
一、学会认知调节 177
二、适当转移注意力 178
三、进行合理宣泄 179
四、学会自我放松 180
第十一章 直面生活的挑战
——大学生压力与挫折应对
 183
第一节 压力与挫折概述 184
一、压力的含义 184
二、挫折的含义 186
三、压力和挫折的影响 187
第二节 大学生的主要压力与挫折 188
一、大学生压力与挫折的特征 188
二、常见的大学生压力与挫折 189
三、大学生压力与挫折应对的
自我评估 191
第三节 大学生压力与挫折应对的
策略训练 193
一、正确认识压力与挫折 193
二、保持乐观自信 194
三、学会合理归因 195
四、掌握积极的应对技巧 195
五、寻求社会支持 196
第十二章 让心灵走出废墟
——大学生心理危机应对
 199
第一节 心理危机概述 200
一、心理危机的含义 201
二、心理危机的产生机制与影响
因素 202
三、心理危机的发展阶段 203
四、心理危机的表现 204
第二节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特征与
常见问题 205
一、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特征 205
二、常见的大学生心理危机
问题 206
三、大学生心理危机脆弱性自我
评估 209
第三节 大学生心理危机应对的策略
训练 209
一、建立积极的应对策略 209
二、构建社会支持系统 212
三、进行积极认知调整 213
四、积极协助他人走出危机 214
参考文献 217

内容摘要
本书严格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编写,针对当代大学生在生活、学习、交往、成长和成才等方面可能遇到的主要心理问题和困惑,精选出心理健康概述、生命教育、自我意识、人格发展、职业生涯规划、学习心理、人际关系、恋爱与性心理、网络心理、情绪管理、压力与挫折应对、心理危机应对共12章内容。内容设计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贴近大学生的生活与学习,语言深入浅出,形式活泼多样,集知识传授、心理体验和策略训练于一体,突出科学性、策略性和可操作性,以满足大学生自助助人的心理健康需求。 本书可以作为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通识教材,也可以作为大学生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培养心理调适能力、提高心理素质的自助成长读物,还可以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学生工作者和辅导员了解大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参考用书。

主编推荐
(1)由西南大学心理学部教师编写,严格适配《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2)内容结合了新政策要求(挫折教育)、新形势需求(防疫心理)。 
(3)配套微课,在讲解知识之余,会适当结合专业进行思政教育引导。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