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变阅读的设计
  • 改变阅读的设计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改变阅读的设计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83.95 4.5折 188 全新

库存4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刘晓翔

出版社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有限公司

ISBN9787558067617

出版时间2018-03

装帧线装

开本16开

定价188元

货号1201945893

上书时间2024-06-21

谢岳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序   中国当代书籍设计艺术界的一股清流   吕敬人
a 改变阅读的设计  刘晓翔
b 11位国际平面设计联盟(AGI)成员设计作品合辑
广煜  韩家英  何君   洪卫   刘晓翔   刘治治   宋协伟  吴勇  小马哥+橙子  赵健  赵清
C 9位 出生于1960年代后的中坚设计师书籍设计创作自述
陈楠  韩湛宁  姜嵩  吾要  杨林青  周晨  张国樑  朱赢椿  张志伟 
d 22位出生于1980年代后的新锐设计师书籍设计访谈及作品合辑
陈曦成:设计并不重要 
白凤鹍设:计本身就是生产力 
李瑾:设计要用心去做 
连杰+ 部凡:做恰切的设计
吕旻:如果想尝试就尽全力去做 
鲁明静:在书籍的海洋中漫游 
李让:践行真心热爱之事 
刘运来:设计的灵感来自生活中的细节 
麦启桁:书籍正在变得越来越有趣 
马仕睿:用设计寻找事情的原理和真相 
潘焰荣:设计对文本的增值无处不在 
曲闵民 + 蒋茜:设计需要心无杂念地投入
邵年:书创造了一个超越时空的平行宇宙 
孙晓曦:用最普通的材料做好一本书 
王鹏:设计赋予生活创新和梦想
熊琼:做书是一件好玩的事 
许天琪:好的设计就像孕育一个新的生命 
尹琳琳:优秀的设计是懂得控制
张申申:以平常心对待创作
周伟伟:设计创意要兼顾阅读舒适性
张亚静:用设计参与每一个“生命”的诞生 
张志奇:每一本书都是一个新开始 \\\\\\\\\\\\\\\\\\\\\\\\\\\\\\\"

内容摘要
《改变阅读的设计》由知名书籍设计师、国际平面设计联盟(AGI)会员、中国出版协会书籍设计艺术工作委员会主任刘晓翔主编,是一部探讨书籍设计与阅读、设计与生活的艺术图文集。本书荟集中国当代书籍设计中坚和新锐力量的书籍设计案例及创作谈,尤其突出1980年代及其之后出生的新锐设计师,讲述他们对书籍设计的理解、书籍如何影响自己的生活、如何看待设计与阅读的关系。 书中呈现大量优秀的书籍设计作品,复盘一本本美书的诞生过程,同时也充分表达了个性之美。

精彩内容
\\\"中国当代书籍设计艺术界的一股清流 吕敬人改革开放,开启了书籍设计观念迈向新世纪的大门,一批批年轻的优秀设计师涌现,汇聚成中国当代书籍艺术界的一股清流。20世纪90年代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黄金期,思想的解放,使中国书籍文化丰富而多元,出版界对书籍设计开始有了改变滞后观 念的迫切感。出版、设计、印艺业的有识之士开启了广泛的国际化交流,更多的设计师以开放的心态和学习的诚意,投入大量精力和心力,打破装帧的局限,强化内外兼具的书籍设计用心,为创造阅读之美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同时,一些年轻的设计师不受制于单一的体制环境,自主创业,以个体的设计人身份或独立工作室的多元模式,同体制内的同道们一起加入社会化的竞争。无论是体制内还是体制外的做书人,都创作出大量的优秀作品为读者喜爱,令国内外瞩目,因此才有了当今中国书籍设计新的面貌。 自1959年开始的全国书籍设计艺术展览,至今已是第九届,此大展涉及各种门类的出版物,作品范围广,参与者多,是业内规模和影响力最大的赛事,其间还举办国际书籍设计论坛,极大推动了书籍设计理念的发展;2003年上海市出版局开创“中国最美的书”评选活动;2006年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设立了三年一届的国家政府奖·装帧(每届评出10本)。以上三个大赛是出版行业内公认的国内三大评奖活动,给年轻一代的书籍设计师带来了展现自己的机会和创作的动力,这些奖项也成就了设计师的事业。这些年来,许多作品在国际多个重要比赛中屡屡获奖,世界各大设计赛事的领奖台上不断有中国设计师的身影,中国的当代书籍设计已在国际上崭露头角。本书汇集作品的创作者,都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出生的设计师,40、50岁,或30来岁,他们有更开阔的视野和勇于创新的心气,并积累了各自的经验,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风格。他们不愿在现成铺设的平路上行走,偏向崎岖险峻的山峰去攀 登,前辈没做过的或不敢做的偏去尝试,面对误解质疑和生存困惑艰难前行,有的已是业界的翘楚,有的初出茅庐一鸣惊人,他们是中国当代优秀设计师中的突出代表。现浦睿文化委托晓翔老师将他们创作的这些美书汇编成册,传递出设计人为阅读付出的心迹,很是感激。
为什么为书做设计?普遍认为“人靠打扮马靠鞍”,书靠一张好看的皮吸引人眼 球,既实现商业价值也体现审美的需求。固然这是出版业长期以来的共识,无可非议,但远远脱离时代和当今读者的需求。中国是书籍出版大国,每年要出版近50万种新书和再版书,大批设计师为海量的装帧工作所累,有的设计师一年要设计300~400本书的封面,机械式的工作使人失去创意的动力。一些出版单位为省时间和成本,只做封面打扮,放弃内在编辑设计力量的投入,并不断压缩创作时间,压低设计稿酬,许多书籍设计师因巨量劳动和低廉的设计费而生存维艰。尽管如此,也没阻止一批有热情和有责任感的书籍设计师不满足于书的表面打扮,面对市场,不盲从、不迎合,面对艺术,不放弃、不松懈,不断给自己找“麻烦”而义无反顾。他们为不同的内容对象注入不同的设计语法和语言,即使是简约的表现也 会经过繁复的信息收集、分析和整合,像导演那样在书籍设计中倾注整体概念,让文本在页面的空间中拥有了时间流动的含义,使同一文本通过书籍整体设计诠释出出人意表的丰富内涵和诗意来。他们当中的很多设计师甚至还承担起文本编辑的工作,甚至于成为书的第二作者,相比千篇一律的设计工作,实在是自讨苦吃。设计是一种态度,设计必须专一、有温度、讲细节,文本叙述的丰满才能带来阅读的动力,这是书籍设计的立场。 21世纪的电子载体带来了阅读的丰富性,成为人们当下生活的一种存在,这是时代的进步。然而人们对眼视、手触、心读的纸面书籍的好感度和需求并未衰竭。许多具有个性而富有创意的出版物、一些独特的手工书或限量版印刷品受到读者喜爱。 这些书做得与众不同,精致而不俗套,也是对传统阅读回归的顺应和引领新造书运动到来的机会。精心投入做一本书的整体设计会很苦,耗时长、收入低,为什么还有那么多设计师愿意付出呢?一种解释是:通过设计可以提升书的可读性而带来满足感,真正体现了设计的价值。另一种解释是:做书是纯文化行为,理解其中的付出会大于所得,高调点说,这是做书人尚存的一种情怀和良心吧,这正是中国书籍艺术能充满活力的源动力。 长江后浪推前浪,站在浪尖拼搏的当代书籍设计师,不服输、不言败,虚心求学,奋力进取。看到一件件新作品的问世,我满怀钦佩,由衷感到兴奋,因为我也曾有一样的成长经历。中国当代书籍设计艺术的一股清流,正涌动着一股强过一代又一 代的激流,流向全国,流向世界。 加油,同道们!问:作为一名书籍设计师,需要树立明确的设计风格吗?为什么?
白凤鹍:风格是个人的审美选择,即使是处理不同题材类型的作品,也会流露出设计师的个人倾向,因为审美喜好一直在你的血液里。所 以我觉得不需要刻意去树立。 陈曦成:以“表情”借喻“个人风格”这回事,是很贴切的形容。一张人脸在不同情形下会挂上不同的表情,喜怒哀乐,变化无常。单单说“喜乐”,各人在脸上所表露的形式也不一样,有人喜欢大笑,有人喜爱微笑,有人笑中有泪,也有人很高兴却是一副很Cool的样子,各式各样,这是微妙的个性决定的。书籍的“表情”也是一样,这种“表情”就如同每人独有的性格,不能言教,不能复制,要经过时间、环境兼种种经历才能慢慢提炼出来。书籍本身就好似调酒师的酒杯,是设计人在其中发挥创意的器皿;再以技艺调和不同的佳酿(图文),就能创制出不同“表情”的鸡尾酒(出版书品)。Designalwaysspeaksforitself,不需解释,不需掩饰,只要摸摸看看、嗅嗅听听,它会散发出自身独有的气息,有心人自会感应识别。 我想,做书人之所以能造出富有其独特表情的书,其中一个重要 的原因是:成功的书籍设计师们绝对忠于、坚持及确信自己的一 套设计理念与美学价值观。 李瑾:不需要。每本书原本都有其独特个性,设计师的工作是为展示出这种鲜活的个性。 吕旻:我承认自己的设计还没有找到风格,但深感树立风格的重要性。拥有鲜明风格的设计师可以更好地掌握创作的主动性。委托方在合作之前对设计师的风格有比较明确的预判,可以避免走很多弯路。不过我也不建议处于起步阶段的书籍设计师过早地确立风格。在职业初期,适当地消除自身风格,多体会、倾听委托方的需求,可以更好地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自己的潜力。 马仕睿:对这个问题,十几年前我是持否定态度的,而今,我觉得这是唯一的路径,且越早找到自己的风格越好。我其实很恼怒自己这么晚才明白如此浅显的道理。 早年间,每当我们提到风格或者个人风格,都有一句潜台词,隐隐将个人风格和设计的需求对立,仿佛设计师对个人视觉风格的追求就是在损害书籍设计需求的利益,做财经书就要像财经书,做历史书就要 像历史书,“另辟蹊径”就是在利用机会“玩设计”,以达到成就个人设计作品的目的,就是不尊重市场和读者的客观选择。这种对立看起来只是将“设计感”“好设计”等和市场需求对立起来,但其实这种观念更恶毒,因为这等于承认,大众市场就只能接受“没有风格的、雷同的、因为既定投放到市场上的量大,就被认为是读者群体接受的设计”。 这实际上就是以“自认为保护了自己既得利益的安全区”为前提,而?绝思考和?展设计实践的一种观念。这在今天看来是很可笑的,但持这样的观念或潜在持有这样观念的人仍然为数不少。
前阵子出现的自动生成设计的“鲁班”APP和更早之前就有的“猪八戒”设计网都说明了一个基本的问题:进行设计工作并不难,任何人只要有基本的工具都可以从事;通过有迹可循的归纳,人工智能也可以获得同样的设计结果。 其实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已有不少设计是利用数据推演的工作方式,自动随机生成。当时这是非常先锋的一种方式,也是现在人工智能设计存在的基础,只不过前者是对设计边界可能性的探索,后者是对市场应用可行性的实践。 所有这些都说明,设计工作者唯一的出路就是明确自己的风格。风格并不简单是一种视觉面貌,设计的风格 同时包含你思考问题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思路。不断对自我风格进行思考和实践性的尝试也是不断扩展自己思维的宽阔性和思考角度的独特性的过程。建立自己的风格是设计师的基础工作,不仅必要、严肃,而且越早开始越好。 曲闵民+蒋茜:没太想过要树立某一种设计风格。因为书籍的文本与设计的风格有着很大的联系,除此之外,有时候不是自己想成为什么风格就能成为的,还跟内在的修养和知识面有关系。 邵年:对我来说不需要,我不是在为自己做设计,设计师需要证明自己,但最终还是要成就他人,这是我的观点。但是每一个设计师都需要认识自己,因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你做的设计是你自己延伸到现实中的那一部分。平野甲贺做了那么多本书的封面,但本质上我认为这是一种“美术”,而不是“设计”,他是“艺术家”而不是“设计师”。对我而言,用同一种方式去面对所有的设计项目,要么就是看高了设计,要么就是看高了自己。这种工作方式本质是一种重复,没办法带我走到更远。 另外“风格”这两个字本身就很表面,是最容易被看到但却是最肤浅的那种东西,是表象而不是本质。我不排斥设计中有“我”的存在,但这应该是无意识的,而不是刻意为之的。比如通过长期的工作下来,我就发现自己极少使用荧光色,也不喜欢使用图片作为素材,习惯尽量用少的字体和纸张。如果我真的使用一张图片,一定是因为这张图片在这个项目里确实是最佳的选择,它不是素材,而是内容。经过时间,我越来越了解自己,慢慢发现自己的性格,建立自己的原则,但我不觉得这是风格。我也可以用王志弘举例,他的设计有很多自己的气息,但如果你认真地回顾他这20年的所有设计,会发现他的设计其实一直在改变,每个阶段他都会让自己面对新的挑战,这是我觉得他的设计能够拥有生命力、他作为设计师能够持续有创造力的很重要的一 个原因。 孙晓曦:每一个设计师或多或少都会带有个人的风格,有的设计师是为了内容服务,有的设计师是借助书来实践自己的理念。我认为并不需要刻意去强调这些。书和人一样,面貌万千,如果能够准确挖掘内容的特点,那么每本书自然是与众不同的。
王鹏:当然,必须的。说话要有方向感,音乐也 强调调性,设计当然不例外。书籍设计师从一开 始就要有明确的方向和调性,越明晰越好,清晰到做之前就在脑中明确地看到了。往往做到这样就会产生好的设计。不然,我认为是完败。 熊琼 :我觉得作为一名书籍设计师,首先是一个阐释者,应该体现的是每一本书的气质。当我们看到一本书的时候,好的设计让人看见故事,而不是设计师。这可能是书籍设计师和其他门类的设计师的区别吧。 许天琪:风格来自于设计师自身的阅历、修养和品位,不需要去刻意树立,也是确实存在的。 尹琳琳:设计风格不是刻意追求的,是一种不自觉的自然呈现。设计师对世界、对书籍的理解,甚至个人的品 性都会被带入到设计作品中。每本书中都潜藏着书籍设计师的神韵和气魄。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张申申:我认为主观上不需要,因为一本书的设计手段是由内容决定的。我希望自己能有更丰富的表现力去表现不同的内容。 \\\"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