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婚姻共情心理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婚姻共情心理学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4.55 1.1折 42 全新

库存29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美]詹姆斯·L.克雷顿

出版社天津科学技术

ISBN9787557687151

出版时间2021-03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42元

货号1202361449

上书时间2024-06-21

谢岳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目录
第一部分  我们为何会吵架
第1章  谁是对的
第2章  理解感受
第3章  创造现实
第4章  差异为师
第二部分  伴侣沟通的技巧
第5章  回应能力
第6章  负责任沟通
第7章  积极倾听
第8章  避免矛盾升级
第9章  合作解决问题
第三部分  共情工具箱:方法
第10章  价值观冲突
第11章  重新换框
第12章  重新建构人生故事
第13章  自我对话
第14章  谁是内心发言人
第15章  存在差异的价值
结语
附录  当你需要帮助时
致谢词

内容摘要
本书作者詹姆斯·L.克雷顿是全球知名的冲突管理与亲密关系领域专家、畅销书作家。在本书中,他以认知科学和发展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为依据,描述了我们应该如何用感性的头脑来更好地理解爱侣,创造和谐的两性关系。本书帮助伴侣们摆脱对“选择你或我的方式”的恐惧,并试着展开另一种方式——“我们的方式”来甜蜜共处。本书切中当下离婚率不断攀升的社会热点,给出了非常实用的办法来解决情侣、夫妻之间因情感现实不同而导致的矛盾冲突,是对所有成年人都十分有益的自助类书籍。
本书思路清晰、结构顺畅、语言简洁、故事生动、可读性强,相信将成为一本两性情感类畅销书、解决婚姻情感问题的指南书、广大心理学爱好者及咨询师的参考书。

精彩内容
 第1章谁是对的伴侣吵架,有些人是偶尔吵,有些人是经常吵,有时候过种吵是亲密关系的调节剂,有时候又可能威胁到情感关系的存续。
本书是为那些害怕或厌倦跟伴侣吵架的人而写的。
本书里提供的技巧和理念都是经过我和妻子的实际经验而得出的,我们的婚姻刚刚迈过了第五十二个年头,五十二年来,我们也总是磕磕绊绊的。如果没有本书中提及的理念和经历,我们是肯定走不了这么远的,我们一
边前行,一边学习经验。
很荣幸能够向全世界成千上万的人传授沟通和解决婚姻问题的技巧。来我这里咨询的很多人不仅经历过吵架的痛苦,还遭遇过其他的痛苦,如患上癌症、艾滋病,遭遇家庭暴力,被宣告缓刑或入狱等。
我了解到的最重要的一
件事,就是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感现实,每个人产生的感受和体验是不一样的,每个人的性生活、童年、
宗教信仰和文化社会背景是不一样的,每个人的信仰、
价值观和生活观也都是不一
样的。
这也就意味着,即便是遇到同样的境况,两个不同的人也会产生不一样的情绪和感受。如果我和我妻子一
起去看电影,我可能觉得很刺激,而她却觉得很无聊。
比如我们一起去看一部口碑很好的电影,这部电影好看毋庸置疑——但事实上,我看得很兴奋,而她却觉得很无聊。
我们通过观察得出,人们面对同一件事会有不同的反应。虽然这个观点是老生
常谈,但它却是帮我们去理解别人的不同感受的关键因素。
我们大部分人都认为,感觉是由我们自身之外的事物引起的。我们认为,我们之所以产生感觉,是由他人的所作所为,或者无法控制的外部事件而引起的。我们经常因为伴侣说的话或做的事不如自己的意而跟伴侣吵架,如果他们按我们的去做,只是想法不一样,我们就会感觉还行;如果他们做的不让我们厌烦,我们会觉得也还行;如果他们是刚刚开
始做出不一样的行为,还没有造成很大的影响,我们也
还觉得没事。虽然如此,但他们想法和做法跟我们不一
样,也会让我们不舒服——而我们认为,这种不舒服的感受是由伴侣引起的。当我们持有这样的观念时,我们就是在将我们感受的控制权交给他人,我们就会认为,要让自己过得快乐,那么,身边的其他人就必须改变他们的行为方式。
我们的感受总会受到我们的态度、信仰、观念、期
待和过去的经历影响,而这个过程也造成了我们的情感
现实。
如果我认识的人经过我身边,却理也不理我,我就有如下的几种方式来解读对方的这一行为:·我可能认为他是不喜欢我,在生我的气,所以故意冷落我。
·我也可能认为,他是在想其他的事,没注意到我。
·我还可能认为,他确实没看到我。
根据上述的理解,我可能会觉得受伤、恼怒、被他排斥和忽略,或者困惑不解。我的感受既来自他人做出的行为,也来自我对他人行为的解读。
我们通过赋予外部事件意义来参与创造我们的感受。我并不是说,感受是我们坐下就能决定的——当我们并没有掌握全局,或者遭遇的境况前景并不明朗时,我们就会产生感受。大多数时候,我们的情绪反应瞬间爆发:有人说了些什么话,我们马上就觉得心烦、受伤,或者被排斥了。我们的身体能够产生这样的感受,但这些感受并不是直接由经历的事情所引起的,而是事情与我们的情绪和情感交互作用的结果。这些事情和情感的交互作用发生得太快,以至于我们根本认识不到这一点。
我们怎么知道这种交互作用正在起效呢?我们能够
明白,不同的人对同一件事会有不同的感受。别人觉得很寻常的事情,我们可能会很震惊。我们很震惊是事实,别的人根本不受影响也是事实。
如果我们有一点情感上的距离,那么当别人告诉我们,经历某些事我们应该有受伤感、被排斥感,对发生
的事情感到恼怒,而我们又没有这些感受时,那这情景就很有意思了。他们实际上是在说,如果他们经历了那样的事,他们就会有那样的感受,所以我们也应该有那样的感受。
因为他们的情感现实不一样,其他人——包括我们所爱的人,如我们的伴侣等——对事情的情绪和情感反应跟我们也不一样。当我们希望——甚至提出要求——别人应该跟我们的观念态度是一样的时,如果他们跟我们不一样,我们就会觉得失望。
我们若是将这些差异归咎于他人的人格、道德或同理心缺失,问题就来了。确实,在跟亲近的人沟通时,我们经常说这样的话:“如
果你爱我,你就会赞同我的观点。”事实上,我们是在表达这样的看法:“我的情感现实是正确的。如果你爱我,你就该接受我的情感现实。”P3-6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