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奇心博物馆(岑嵘自选集)/读者丛书
  • 好奇心博物馆(岑嵘自选集)/读者丛书
  • 好奇心博物馆(岑嵘自选集)/读者丛书
  • 好奇心博物馆(岑嵘自选集)/读者丛书
  • 好奇心博物馆(岑嵘自选集)/读者丛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好奇心博物馆(岑嵘自选集)/读者丛书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15.09 3.1折 48 全新

库存4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岑嵘

出版社甘肃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26057087

出版时间2021-10

装帧线装

开本32开

定价48元

货号31268816

上书时间2024-06-21

谢岳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1.好奇心是人的永恒的、不可改变的特性。
2.著名财经作家、资深媒体人岑嵘近十年精华之作。
3.通过有趣的事例和典故,分析常见的现象,讲述实用的经济学知识。
4.没有一行公式,没有深奥的术语,比任何一本经济学教材都更通俗、更有效地讲明白生活中的经济学。
5.岑嵘:谁要说世界史平淡无奇的,我一定反对,那是你没有细致观察和思考,世间万物,哪怕再平凡,背后也能找到一个有趣的故事。

作者简介
知名财经作家、资深媒体人,杭州作家协会会员,《读者》《意林》等多家杂志签约作家。2020年国内三大文摘杂志《读者》《青年文摘》《特别关注》很受欢迎作者。在多家媒体开设经济学专栏,出版《万物经济学》《好奇心经济学》《思维经济学:不要让惯性欺骗了你》《脑尖——改变一生的80堂思维课》等多部畅销书。

目录
第一辑 网络时代的爱与怕
手机点餐: “松绑效应” 在悄悄起作用
借钱: 老赖常说的五个词语
一键下单: 购物节里的“一键穿心”
婚恋网站: 算法中找到灵魂伴侣
网红主播: 天价收入合理吗
手机阅读: 我们的“胃口” 越来越大
共享单车: 繁荣到萧条的快速转换
传媒: 来自喀拉拉邦渔民的启示
电子情书: 爱情故事之后的商业故事
第二辑 追溯事物的起源
杯托: 为何会出现在影院中
有奖贴花: 20世纪80年代的金融产品
轧棉机: 改变世界的发明
大富翁: 一个被后人误解的游戏
复式记账: 拉开大航海时代的
序幕
庆贺彩带: 华尔街繁荣的副产品
汽车: 瘟疫和火灾创造的偶然路径
小丑: 第53张神秘扑克牌

内容摘要
《好奇心博物馆》是作者近年来新作及部分代表作品的自选精品集,全书近百篇。所选内容均是作者近年生活中的所感、所想、所悟和所得,旨在以通俗的语言结合身边的现象,普及和推广经济学的基本常识。如何从大家都听过的故事,目睹的现象中,发现不一样的东西?如何像岑嵘一样,打破惯性思维,看得更远,想得更深?作者在书中给出了答案。

主编推荐
1. 好奇心是人的永恒的、不可改变的特性。
2. 有名财经作家、资深媒体人岑嵘近十年精华之作。
3. 通过有趣的事例和典故,分析常见的现象,讲述实用的经济学知识。
4. 没有一行公式,没有深奥的术语,比任何一本经济学教材都更通俗、更有效地讲明白生活中的经济学。
5. 岑嵘:谁要说世界史平淡无奇的,我一定反对,那是你没有细致观察和思考,世间万物,哪怕再平凡,背后也能找到一个有趣的故事。

精彩内容
 手机点餐:“松绑效应”在悄悄起作用如果你是一个好胃口的吃货妹子,我敢保证,你和男朋友一起点餐和你自己点餐会不一样,和他在一起,你会小心翼翼克制自己的胃口,生怕点一大堆食物会吓到他。
那么假如我再接着问,如果你是一个白领,你在麦当劳的柜台前点午餐和你用手机上麦当劳的APP点午餐会一样吗?你可能肯定地说,这个没啥区别。然而加州大学行为经济学家什洛莫·贝纳茨告诉我们,你可能错了,当我们通过手机屏幕下单时,也就是将营业员的眼
神反馈剔除掉,我们的偏好正以一种可预测的方式被改变。
为了证明存在这种偏好的变化,多伦多大学经济学家阿维·戈德法布和其他几位科学家分析了一家大型比萨连锁店4年多时间里的16万个订单。因为这家连锁店在研究中期引入了一种在线订餐系统,研究人员得以实地研究该技术的引进是如何改变顾客下单习惯的。
根据研究数据,顾客在网上下单时,会选择配料更多、更昂贵的比萨,比平时买的多了33%的配料和6%的卡路里。他们会选择一些异乎寻常的配料,比如“4倍培根”或者火腿、凤梨和蘑菇,而不再选择普通的意大利辣肠比萨。当可以网上下单时,培根的销量增加了20%。
经济学家指出,这些订单反映出我们的选择偏好,同时在线订单的顾客也会因为较高的消费者剩余(指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总价格和实际支付的总价格之间的差额,消费者剩余衡量了买者自己感觉到所获得的额外利益)而感到满意。但是很明显,这些食物并不利于我们的健康。我们的胃可能想要一个堆满培根的比萨,但我们的动脉血管可不这么想。
我们为何在手机或电脑屏幕上会订购更多的不利健康的食物?戈德法布和他的合作者认为,这种现象是由网络“松绑效应”造成的。
人与屏幕的互动比与他人的互动更为诚实,这也被称为“松绑效应”,它很容易伴随着技术的出现而产生,西英格兰大学的心理学家亚当·乔因森说:屏幕能够引发松绑效应是因为它们消除了人们因为他人的评价产生
的正常的焦虑和自我意识情绪,人们与屏幕的互动比与人的互动更为诚实。
你告诉你的朋友,你最
近希望看的书是《百年孤独》和《战争与和平》,你在电子书里放进的却是《嫌疑人X的献身》和《宠物公墓》。当你在学校学姐递来的“你最爱看的电影”调查表上填上《音乐之声》和《罗马假日》时,你的电脑却知道你最爱看的其实是《西虹市
首富》和《复仇者联盟》。
密歇根大学的心理学家弗雷德·康拉德曾做过一个实验,来调查人们在面对手机屏幕而非医生或护士时,是如何回答饮酒习惯问题的。康拉德招募了600名iPhone用户,随机给他们分配不同的测试条件。对于其中的一部分受试者,研究人员通过电话来询问他们多久酗一次酒,而对另一部分受试者则通过手机短信来询问。
很快一个清楚的模式显现出来,当问题以屏幕文字的形式显现时,人们回答问题更加坦诚。超过1/3的人承认在过去的30天中有过酗酒行为,而当人们面对医生
或者护士,人们则普遍不愿承认自己酗酒。
回到本文开头的问题,当我们在手机上点餐时,我们不必担忧其他人怎么看待我们不健康的订单,我们可以任性地大鱼大肉不吃蔬菜,而不必在意服务生诧异的眼光。换句话说,这是因为手机不会给我们任何反馈,而我们得以肆意放纵自身不负责任的需求。
P3-5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