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希腊漫话(精)/大家小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希腊漫话(精)/大家小书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7.14 2.2折 32 全新

库存18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罗念生

出版社北京出版集团

ISBN9787200120073

出版时间2016-07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32元

货号31544701

上书时间2024-06-21

谢岳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希腊漫话》一书作者罗念生为著名的古希腊文学与文化研究名家,是古希腊研究领域的著名的散文家。作者曾经在希腊游学一年之久,亲身体验了古希腊的文化遗产,对于古希腊的文化与近世希腊的风俗都有非常强烈的情感。本书内容涵盖了古希腊很长一段历史,也包括作者对于旅居希腊期间所思所想,对于古希腊的历史、特色,以及古希腊文化遗产的特征,加以言简意赅的论述。本书关于希腊文化的叙述令人信服,读来引人入胜。

作者简介
罗念生(1904-1990),四川威远人。1922年考入北京清华学校,学习期间对古希腊文学产生兴趣。1929年至1934年先后入美国俄亥俄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康奈尔大学研究院和雅典美国古典学院研究古希腊悲剧和艺术。回国后历任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清华大学教授。1935年与梁宗岱合编天津《大公报》诗刊。1936年在成都与朱光潜、何其芳、卞之琳等创办文艺半月刊《工作》。1952年调入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研究古希腊文学。1964年后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罗念生是我国有名古希腊文学翻译专家,译有古希腊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悲剧七种,索福勒斯悲剧七种,欧里庇德斯悲剧五种,阿里斯多芬喜剧五种,古希腊哲学家、文艺理论家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修辞学》等。因毕生研究和传播古希腊文化所作出的巨大贡献,1987年获希腊优选文化机构雅典科学院颁发的“优选文学艺术奖”。

目录
上编  希腊漫话
  自序
  一 古希腊与中国
  二 希腊精神
  三 雅典之夜
  四 雅典城美国古典学院
  五 西西里游程
  六 焦大
  七 马拉松战役
  八 御前会议
  九 死守温泉关
  十 萨拉米海战
  十一 亚历山大进军记
  十二 象战
  十三 亚历山大受伤记
  十四 亚历山大之死
  十五 重游希腊
  十六 再版后记
  十七 希腊游历漫记
下编  希腊闲话
  一 谈希腊教育
  二 古希腊雕刻
  三 古希腊戏剧的光华
  四 希腊戏剧
  五 雅典酒神剧场
  六 埃斯库罗斯
  七 索福克勒斯
  八 欧里庇得斯
  九 吕西阿斯
  十 阿里斯托芬
  十一 伊索克拉底
  十二 狄摩西尼
  十三 亚里士多德
  十四 米南德

内容摘要
 《希腊漫话》分为上下两篇,收录了《古希腊与中国》、《希腊精神》、《西西里游程》、《马拉松战役》、《读希腊教育》、《古希腊雕刻》、《希腊戏剧》等散文作品。
翻开本书,让雅典科学院“最高文学艺术奖”获得者罗念生先生,带你走进古希腊历史,体味希腊文化与希腊精神。

精彩内容
 七马拉松战役这里叙述的是一些著名的希腊史话,在这些史事上,我们可以看出古希腊和我国似乎是遭遇着同样的命运。一大部分希腊历史都是爱国史,都充满了轰轰烈烈的英雄事迹。希望每一个公民、每一个将士都读一遍希腊历史,读一些古典作品,如荷马的史诗、埃斯库罗斯的悲剧《波斯人》和《七将攻忒拜》,这些不朽的诗里回应着刀兵的声音,这些雄伟的诗人把战争歌颂为一种最光荣的事业。又如希罗多德所记载的波斯与希腊之间争斗、色诺芬的《进军记》(一译《长征记》)、阿里安的《亚历山大远征记》和雅典将军伯里克利的《追悼辞》,都是些惊心动魄的史话,我们读后,抗战的热情更会高涨。
我们要记着古希腊的国运由外战而兴盛,由内乱而衰败。希望我们的国运却先由内乱而衰败,再由外战而兴盛。史乘上的陈迹很可以令我们警惕!
朋友,你也许参加过“马拉松竞赛”,你至少在运动场上听说过这奇怪的名称。可是你知道这名称的来历吗?你跟着我一块儿跑吧,总有一天我们也要跑一回真正的马拉松。
约在公元前6世纪和公元前5世纪之间(正当周朝末年),波斯人在亚洲称霸,征服了小亚细亚沿岸的希腊城邦。后来那些城邦起来反抗,雅典人派了二十
一船兵将去帮助他们的同族人。不幸在公元前494年,那主要的城邦米利都便陷落了,沿海的希腊人的起义也就终止了。当时有一位爱国的诗人写了一部悲剧叫作《米利都的陷落》来悲悼他们的种族,雅典人看了,十分悲痛,反而罚了诗人一大笔钱,禁止以后再上演这一类剧本。
波斯国王镇压了希腊人的起义后,才问雅典人是什么人。他打听明白后,便吩咐臣仆每饭三呼“勿忘雅典人”。他命人到希腊各城邦去征收水土,斯巴达人却把他的使臣抛到井里,叫他到那里去取他所要的东西,雅典人也不肯献上这两件“元行”,表示屈服。于是波斯国王决定征讨希腊。第一次出征是公元前492年,大军浮海到阿托斯附近遇着风暴,损失了不少船只,只得退回。第二次出征是公元前490年,一
共有六百只船渡海前去。
这时期希腊内部不很和睦,雅典的兵力很单薄,他们没有作战的经验,又没有强烈的爱国观念。雅典人看这次战争难有胜利的希望,但是“难有希望”总还有一线希望。波斯的精良骑兵与水师都没有前来,即使他们都来了,希腊人还是要抵抗的,要斯巴达人和雅典人投降,那才是绝对无望的事。雅典人一面准备出兵,一面打发一个长跑健将到斯巴达去请救兵。
斯巴达人答应帮忙,但不能立刻就出兵,因为那时正值月初,依照他们的习惯,大军要到月圆后才能启程。许多人不了解这是什么意思,实际上是因为希腊人重视宗教典礼,那时节斯巴达人正在庆祝日神节,从初七到十五。古希腊人每逢宗教节日是不许打仗的。
波斯军中有一个被放逐的雅典僭主叫希庇阿斯,他想借敌人的兵力恢复他的王权。有个晚上他做梦同他的母亲睡在一块儿(史乘上这样的梦正多呢),他认为这是他要回国的征兆,那“母亲”即是雅典城邦。于是他把波斯兵引到马拉松海湾。他上岸后打了一
个喷嚏,把一颗老牙掉在沙滩上,可是无论如何他总找不到那颗牙齿,因此叹道:“这土地并不是我的。
”雅典人鼓着勇气,带着一万人到马拉松去迎战,另外还有一千布拉泰亚人前来助战。到了那儿,有五位雅典将军不愿打仗,认为他们的兵太少了;另外五位却十分想打,其中一位是米太雅第,这位将军因此对那位地方官道:“我们希腊人到底是当奴隶还是当自由人,全望你来决定。雅典城邦现在处在很大的危险当中。如果我们投降了,便会落在那个僭主手里;如果我们抗击成功,雅典城就会变作第一等城邦。我们现在还不抵抗,我们的勇气便会消失;希腊奸便会出来活动。只要我们抵抗,那后方的人便没有机会做奸贼。现在全看你决定。”米太雅第居然说服了那位地方官,到了他自己值日那天,战事便发动了。
刚才说的那位地方官任右翼,那十位将军任中锋,布拉泰亚人任左翼。希腊阵线在那海湾的平原上同波斯人的摆得一样长,免得受敌人包围。因为兵太少,中锋只列着几层人。他们在作战前举行献祭,一切预兆都很吉祥。于是他们跑步上前去迎战,波斯人看见他们这样跑来,认为他们发疯了。这原是一种战略,因为波斯的箭矢很厉害,射起来天日无光,他们这样冲上前去短兵相接,可以避免箭矢的危险。波斯人总是隔得远远地打仗,那是一种自卫的战术,不是英勇的打法。
双方相持了一些时候,后来,希腊的中锋被敌人突破了,可是他们的两翼却得胜了,再转身围攻敌人的中锋,因此全军获胜。他们向敌人追去,追过那低洼的草地,刺杀无算,一直追到海边,放火烧船。他们抢船时死了几员兵将,有一位攀着船尾,被人家斩断了一只手。他们一共只抢着七只船,那其余的却逃走了。
那些敌船向着雅典的海港驶去,想要夺城。雅典人在高山上望出了他们的用意,立刻就凯旋回去,拱卫都城。波斯人望见他们先到了家,不敢再上岸去领教,只好驶着那些破船烂片回到亚洲去。
正当胜负初决的时候,有一个雅典兵士放下盾牌,跑回去报信。他越跑越快,好像神使赫耳墨斯在帮助他飞奔。他念及城内的父老妻室都在等死,等着当奴隶,等着受污辱,那种心情是多么焦急啊!他不得不速跑,不得不飞奔。他这样跑了四十二公里,跑到城边道了一声“胜利”,便倒在地下气绝而死。马拉松竞赛便是这样起源的。朋友,我们也跟着跑吧!
据希罗多德说,那次波斯人一共死了六千四百人,受伤的还不在内。据说雅典人只死了一百九十二人,此外还死了一些布拉泰亚人与奴隶。那最著名的悲剧诗人埃斯库罗斯曾经参加这次的战斗,他有一个弟
兄名叫铿奈癸洛斯的,便是在这次战死的。老诗人临死时为自己写了四行诗,他在那墓碑上并没有提起他在戏剧上的成就,只说那些鬓发丛生的波斯人当记得他在马拉松立下的威名。
那些殉国的英雄一齐埋在马拉松,如今还可以在那儿看见一所高坟,像咸阳城北的皇陵,像芙蓉城武侯祠的衣冠冢。1890年经考古家发掘,证实了那是真
坟,那也许是当日战斗最剧烈的地点。雅典的政治家、演说家、诗人每每提起马拉松这名字,他们总是很高傲的。
月圆后斯巴达人兼程赶到马拉松,只看到一片战后的痕迹,很称赞雅典人的功绩。这并不是一个很大的战役,但这是一场很重要的格斗,它解救了雅典的危厄,打断了波斯霸业的九链环。这是希腊人第一次同波斯人争斗。他们以前听见敌人的名儿就丧胆,但自从那次战争过后,他们增加了不少的勇气与自信心。从此希腊人才能做十年的准备,全体惊醒起来,联合起来,在萨拉米作最后的决战!朋友,萨拉米的战声又兴起了!
好几年前,我为了敬仰这些古代英雄,特别跑到马拉松去凭吊。那地方正在大理石山下,沿岸的山峰都长着常青树,平原上躺着一片苍黄的衰草,那海水蓝里发红,像是紫血,海外是一带青翠的长岛。后来我无意间遇着几位祖国的军人,我特别介绍他们去跑马拉松。他们回城告诉我,那几座山头生得险,雅典人占据了那要地,自然会打胜仗。他们还绘了一张详细的地形带回国去做参考。我不知那位向导向他们说了些什么,竟使他们得到这稀奇的印象。反正这轰轰烈烈的战斗已够激起他们保卫祖国的志气,倒不算白跑了一趟。如今他们当中有一位正在守卫一个要塞,还有一位在指挥军队。也许他们在沙场上,在月光下,也常常忆起马拉松而更增强他们的斗志。
P36-42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