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海音儿童文学全集
  • 林海音儿童文学全集
  • 林海音儿童文学全集
  • 林海音儿童文学全集
  • 林海音儿童文学全集
  • 林海音儿童文学全集
  • 林海音儿童文学全集
  • 林海音儿童文学全集
  • 林海音儿童文学全集
  • 林海音儿童文学全集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林海音儿童文学全集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74.25 4.4折 168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林海音|编者:眉睫

出版社中国大百科

ISBN9787520203241

出版时间2018-09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168元

货号1201816368

上书时间2024-06-19

谢岳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林海音,原名含英,小名英子。生于日本大阪,3岁时随家人返回台湾。后又因父亲不甘屈辱过着殖民的日子,于1923年举家迁居北京。林海音在北京长大,度过了自己的童年、少年和青年时代。在北京上学、工作和生活的这段人生经历,使她身上蕴含浓厚的北京味。林海音著的《林海音儿童文学全集(全新增订版共6册)》出版,将适合小朋友们阅读的小说、散文、童话一并收录,共分六册《城南旧事》《薇薇的周记》《我的童玩》《窃读记》《奶奶的傻瓜相机》《我们都长大了》,共计约80多万字,校勘并修正前版的百余处讹误、增订补齐70余篇作品。

作者简介
眉睫,原名梅杰,湖北黄梅人。著有《童书识小录》《丰子恺札记》(附《泛儿童文学随札》)《文学史上的失踪者》《废名先生》等书。

目录
城南旧事
  惠安馆传奇
  我们看海去
  兰姨娘
  驴打滚儿
  爸爸的花儿落了 我也不再是小孩子
  童年·冬阳·骆驼队
  附读 婚姻的故事
  《城南旧事》重排前言
  《城南旧事》代序
  超越悲欢的童年
  林海音及其《城南旧事》
薇薇的周记
  鸟仔卦
  初恋
  两粒芝麻
  薇薇的周记
  玫瑰
  萝卜干的滋味
  贫非罪
  穷汉养娇儿
  爸爸不在家
  谢谢你,小姑娘
  白兔跳
  母亲是个好榜样
  会唱的球
  小红鞋
  要喝冰水吗?
  我们的爸
  烛
  蟹壳黄
  受人尊敬和讨人喜欢的林海音
  老北京的“番薯仔”
我的童玩
  林海音与老北京
  文华阁剪发记
  虎坊桥
  北平漫笔
  天桥上当记
  苦念北平
  骑小驴儿上西山
  英子的乡恋
  骑毛驴儿逛白云观
  我的童玩
  旧时三女子
  在胡同里长大
  家住书坊边
  我的京味儿回忆录
  访母校·忆儿时
  城墙·天桥·四合院儿

内容摘要
 林海音著的《林海音儿童文学全集(全新增订版共6册)》介绍:《城南旧事》是著名女作家林海音的以其七岁到十三岁的生活为背景的一部自传体短篇小说集,初版1960年。全书透过小英子的双眼,观察着
遇到的人和事,淡淡的哀愁与沉沉的相思,感染了一
代又一代读者,可视作她的代表作。本作增补附录《婚姻的故事》。
《薇薇的周记》共含林海音18部短篇,大体描述了1948年后作者回到台湾后所在的台湾社会风貌,短篇中通过各式各色的“我”的眼睛,生动地描绘了当时在独特的历史背景下,台湾的社会风气、大陆与台湾之间交融的传统文化习俗以及台湾人朴实、善良的个性。
《我的童玩》共含林海音29部短篇,大体描述了1948年后作者在北京生活时遇到的人事物,,生动地描绘了当时在独特的历史背景下,北京的社会风气。
《窃读记》共含林海音多部短篇,大体描述了1948年后作者回到台湾后所在的台湾社会风貌,短篇中通过各式各色的“我”的眼睛,生动地描绘了当时在独特的历史背景下,台湾的社会风气、大陆与台湾之间交融的传统文化习俗以及台湾人朴实、善良的个性。
《我们都长大了》是作者林海音写给少年儿童朋友们的童话故事集合。其中包含“林海音童话集”“伊索寓言”“古代童话”三个部分。
《奶奶的傻瓜相机》是林海音古稀之年时游记散文的集合。其中包含了她在全国世界旅游时发现的各种至美、感人的景色、人文、故事等。此时的她儿孙满堂,家庭婚姻和睦,多年历练下的文笔已经浑然自成一派,且文字清新朴实,亲切典雅,从文字中可以看出作者热爱生活、享受生活的人生态度。

精彩内容
 新竹白粉无论是南下或北上的火车,到了新竹站的时候,火车上的小贩除了卖新竹特产的椪柑以外,还有卖“新竹白粉”的,但是生意却很清淡。第一次我从头份老家回到台北来,在火车上一下子买了八盒“双桃”为记的新竹白粉,不但同车的乘客惊异地注视我,就连卖粉的孩子,也有点儿莫名其妙。当时我究竟为什么要买这样多的粉呢?送人呢还是自用?全不是。我只是觉得对它有一种亲切感,它是我家乡的产物,许多年我没有见到它了。可怜它现在竟
沦落到没有人理睬的地步,它也曾有过全盛时代呀!
母亲最喜欢用“新竹粉”,但这也是早年的事了。在北方住的时候,碰上家乡寄来许多盒“新竹粉”,妹妹也
从福建寄来许多福建粉,于是母亲的化妆箱里就堆了几十
盒各样味道的粉。有一种粉像肉桂的味儿,有一种粉红色的粉,没有什么用处,我常常拿来给小妹搽了开心。后来这种粉在我家绝迹了,原因是和家乡已许久音信不通。所
以,当我在火车上听见卖“新竹粉”时,不由得引起我幼
年的许多回忆,就连母亲搽粉的方法我都想起来了,她不用粉扑,只用手在粉块上抹抹,然后搽在脸上。
“新竹粉”在全盛时代,曾经开拓过海外市场。但是自从舶来品充斥市场后,“新竹粉”渐渐地走向下坡路。
在台北,我曾试着到各化妆品商店和卖化妆品的摊上去问,“新竹粉”竟不可得。“新竹粉”的创始,是远在七十
年前的一个叫“金德美”的铺子。那时制粉都是以牛来做动力,牛做工时要遮住眼睛,所以那时笑话年轻人戴眼镜就说“金德美的水牛”,可以想见“金德美”是多么出名。
现在制作“新竹粉”在新竹市还有一个部落,就是在新竹车站向南走去观音亭的附近,这是“新竹粉”的发祥地,但是因为不改进,也就在这儿萎缩下去了。
一九五〇年一月二十一日爱玉冰长夏的台湾,冷食店和冷食摊,很早就开始活跃了。
冰砖冰糕固然是冷饮中的“前进者”,可是具有台湾乡土
风味的冷食物却也不少。台湾的劳动阶级,仍然是对本乡本土的冷食感觉兴趣,因为他们认为只有这类的冷饮,才真正使人喝下去以后,感到内心的清凉,而且价格便宜也
是主要原因之一。
在许多乡土冷饮中,最叫座儿的应当是“爱玉冰”,它是一种冻子,加入甜汁喝,每碗只要一毛钱。爱玉冰是热天的“马路天使”,但却难登大雅之堂。
“爱玉冰”的原料是一种植物叫作爱玉子的,不过它还有许多别名,如“玉枳”“草枳子”,台北大半叫它作“澳浇”,但是“爱玉冰”三个字好像更能引起人们的美感。它是在山里不用种植的野生蔓,从大树根或岩石角绕着长上去,结着好像无花果样的果实,就是爱玉子。把果实的外皮削开,附在皮里有一种粉样的微粒,就把这种东西用布包起来,在水里揉搓它,最后从布里挤出来是油滑的黏液,过半小时就会结成半透明的黄色冻子了。
每年8月到11月是它的成熟季。采爱玉子也是乡人的职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