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托尔斯泰众生三部曲
  • 托尔斯泰众生三部曲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托尔斯泰众生三部曲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219.94 4.9折 446 全新

库存9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列夫·托尔斯泰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ISBN9787544799157

出版时间2024-03

装帧精装

开本其他

定价446元

货号32067654

上书时间2024-06-18

谢岳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俄国作家、思想家。其作品再现了整整一个世纪的俄国社会与精神图景,高超的心理描写技巧被称作“心灵辩证法”。三部史诗《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将现实主义文学推向至高峰。以博爱精神为核心的“托尔斯泰主义”曾对俄国知识分子产生巨大影响。1910年11月,82岁高龄的作家为寻求精神宁静而离家出走,病逝于铁路小站。
【译者简介】《战争与和平》译者张捷著名学者、俄语翻译家。译著有《战争与和平》《白痴》《暴风雨》《屠格涅夫文论》等。曾获中国翻译协会授予的“资深翻译家”称号、俄罗斯作家协会授予的马克西姆?高尔基奖。
《安娜·卡列尼娜》译者草婴俄罗斯文学翻译名家。经二十年艰苦劳作,以一人之力译出12卷的《托尔斯泰小说全集》。曾被授予“中国资深翻译家”“俄罗斯荣誉作家”等称号;获苏联文学最高奖“高尔基文学奖”“鲁迅文学翻译彩虹奖”等奖项。
《复活》译者力冈杰出的俄语文学翻译家。1953年毕业于哈尔滨外国语专门学校俄语专业,后任教于安徽师范大学。留下《静静的顿河》《复活》《日瓦戈医生》《安娜·卡列尼娜》等近七百万字的俄苏文学译作。

目录
《战争与和平》
译序 1

第一卷 第一部 3
第二部166
第三部302

第二卷 第一部 447
第二部528
第三部635
第四部743
第五部818

第三卷 第一部 925
第二部1043
第三部1247

第四卷 第一部 1411
第二部1489
第三部1553
第四部1619

尾声 第一部 1699
第二部1776

关于《战争与和平》一书的几句话 1831
托尔斯泰和《战争与和平》/艾尔默·莫德 1843
毛姆评《战争与和平》 1849

《安娜·卡列尼娜》
译序         1

第一部        1
第二部        167
第三部        335
第四部        489
第五部        603
第六部        757
第七部        921
第八部        1057

一场悬而未决的悲剧/余斌      1125
列夫·托尔斯泰小传           1137
大师心中的《安娜·卡列尼娜》  1149
《安娜·卡列尼娜》各章内容索引  1152

《复活》
人性的复活         1

第一部        1
第二部        271
第三部        499

列夫·托尔斯泰小传      618

内容摘要
《战争与和平》:托尔斯泰历时六年(1863—1869)创作的长篇巨著,被称作俄罗斯民族的“英雄田园诗”。作品以1812年俄法战争为叙事中心,在波澜壮阔的事件背景上,描绘了四大贵族家庭错综复杂的爱恨纠葛,细腻地勾勒出主人公的心灵成长历程,探讨了这场战争对俄国乃至整个欧洲历史进程的重大影响。以自然主义笔法表现战争的残酷,于议论中探寻历史规律和永恒哲理,呼唤人道精神。
《安娜·卡列尼娜》:列夫·托尔斯泰三部长篇小说中的巅峰之作。安娜为心中所爱之人抛弃了家庭、财富和社会地位,公然挑战世俗陈规。当孤注一掷换来的爱情也渐渐冷却时,安娜终于在绝望中陨落。托尔斯泰撕开爱情童话的外衣,让我们看到其脆弱的内核——爱情越纯粹,越经不起现实的重负。
与安娜相似,故事的另一位主人公列文也是个脱离常轨的人。他身为地主,生活优渥、家庭美满,却惶惶不可终日。他希望改变农民悲惨的生活境遇,为此进行了各种探索、实验,却都以失败告终。他向内寻找自身存在的意义,却只能看到虚无和荒诞。透过安娜的爱情悲剧和列文的精神危机,作品反映出在“一切都颠倒过来”的转型时期,传统价值观和社会习俗的动摇,以及这种动荡为个体带来的困惑和焦虑。
《复活》:每当我们遭逢不公正、不合理的现实,想要怀疑,想要责问,想鼓起勇气做出改变时,总能听到一个声音:“人人都是这样生活的。你势单力薄,又何必自讨没趣呢?”但托尔斯泰要问的是:“从来如此,便是对的吗?”《复活》是托尔斯泰毕生智慧的沉淀:不因老于世故,就忘记年轻时的善良;不因蜡烛的光芒太微弱、太短暂,就不去点燃。每当眼前出现岔路时,尽可能选择那条对的,而不是最平坦的。每一颗平凡的心都可以从寒冬复活,也都可以唤醒春天。

主编推荐
《安娜·卡列尼娜》
1、文学泰斗列夫·托尔斯泰里程碑式巨著、半自传体小说。《纽约时报》《读者文摘》票选“世界十大经典名著”之一;备受陀思妥耶夫斯基、普鲁斯特、村上春树推崇。献给每一个渴望爱与被爱的人。2、“在我们这里,一切都颠倒过来了,一切才刚刚开始。”在劫难逃的爱情悲剧,悬而未决的精神危机——两种不幸,推演出十九世纪后期的思潮与变迁。对一个不允许“反常”的社会提出质疑。3、经典译本,传神再现:俄罗斯文学翻译名家草婴全译本,全新修订。以严谨态度再现原著原貌,生动语言展现人物个性之千差万别。收录译者序言,时代背景、社会事件、文化要素立体式解析,轻松读懂大部头。4、多种辅文,透彻解读:附人物关系图,角色关系一目了然;作家小传,回顾巨人托尔斯泰的传奇一生;珍贵照片等史料,展示托尔斯泰平生趣闻、与同时代名人的交往轶事;特别收录南京大学文学院余斌教授的长篇解读,纳博科夫、布鲁姆等作家精辟点评,全面理解作品精髓。5、现代感设计,重新诠释经典知名设计师廖韡担纲装帧设计。高饱和度色彩,油画质感。铁轨与赛马图案,暗示人物命运,浓缩了作家对社会与道德问题的思考。内封采用黑纸印银工艺。以现代感视觉效果重新诠释经典。圆脊精装,本白色胶版纸,适合阅读与收藏。
《复活》
1、列夫·托尔斯泰晚年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呕心沥血十余载,一生思想和艺术的总结。2、“信仰很多,可是灵魂只有一个。”正视自我,直面生活,在完善与超越自我的同时,照亮身边的人。3、经典译本,传神再现:俄苏文学翻译名家力冈全译本,全新修订。译文精准而凝练,忠实于托翁晚年简约朴素的笔风。4、多种辅文,透彻解读:收录译者导读《人性的复活》、作家小传、历史图片等丰富资料,从作家轶事中,深入理解倾注于《复活》的情感和思想。书前附托尔斯泰友人、苏联有名画家列奥尼德·帕斯捷尔纳克的原版插画,秉烛祈祷的宁静与幽暗牢房之间的残酷对比,是主人公走完“复活之路”的精神动力。5、现代感设计,重新诠释经典知名设计师廖韡担纲装帧设计。高饱和度色彩,油画质感。封面的蜡烛图案,呼应主人公记忆中纯真年代的烛光,唤醒麻木的内心,亦能融化西伯利亚的万丈坚冰。暖橙色调,传达对人性之善的信赖与祝福。内封采用黑纸印银工艺。以现代感视觉效果重新诠释经典。圆脊精装,本白色胶版纸,适合阅读与收藏。
《战争与和平》
1、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历时六年(1863—1869)创作的长篇巨著,被称作俄罗斯民族的“英雄田园诗”、“近代的《伊利亚特》”。被美国《纽约时报》《读者文摘》评选为“世界十大文学名著”之一。2、洋洋洒洒一百二十万言,数条线索交织并举,历史人物与虚构角色同时登场。在1812年俄法战争的巨幅画卷上,细笔勾勒个体的命运和悲欢,复原那些被硝烟遮盖的面孔和心灵。深入探讨生与死、善与恶、人与自然、无常与永恒等主题。与历史同样辽阔,与生活同样丰盈。3、俄苏文学资深翻译家张捷精心移译,严谨细腻,形神兼备,再现史诗典雅磅礴的风格。经过了岁月磨洗,备受读者认可。4、收录多种辅文,包括译者长篇导读、托尔斯泰本人所撰《关于〈战争与和平〉一书的几句话》,以及托尔斯泰传记作者艾尔默·莫德与英国作家毛姆的评论文章,帮助读者从多角度透彻理解这部伟大的史诗。5、全套三卷的卷首均收录苏联插画家瓦西里·韦列夏金、亚历山大·阿普希特等插画家所绘高清彩插。身临其境,再现“莫斯科大火”“娜塔莎之舞”等经典场面。附赠精美手绘人物关系图海报,四大家族复杂脉络一目了然。6、知名设计师廖韡担纲装帧设计。高饱和度色彩,油画纹理,多重含义浓缩的图案,传达托尔斯泰之恢弘与细腻。从第一卷到第三卷,构成连贯整体:由厚重到明朗,由毁灭到新生,由纷乱走向宁静,寓示着战事的变化,以及个体的心灵轨迹。内封采用黑纸印银工艺。以现代感视觉效果重新诠释经典。圆脊精装,本白色胶版纸,适合阅读与收藏。

精彩内容
《战争与和平》译者序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是世界文学史上的一部不朽的名著。它篇幅很大,洋洋洒洒一百二十万言;结构复杂,几条叙事线索齐头并进,相互交错;人物众多,大批历史人物和虚构人物同时登场;内容丰富,反映了十九世纪初叶俄国和西欧历史上的一系列重大事件,涉及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下面将就这部小说的创作和出版过程、体裁和结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人物形象和艺术特点等方面作一简要的说明。

《战争与和平》创作于一八六三年至一八六九年。在这之前,托尔斯泰曾打算写一部叫做《十二月党人》的小说。六十年代初写成了几章,其中描绘了一八五六年从流放地回来的十二月党人拉巴佐夫的形象,此人历经磨难,仍保持着青年时代的锐气。后来托尔斯泰的创作构思发生了变化。他在《战争与和平》前言的一个草稿里讲了构思变化的过程,他说:“一八五六年我开始写一部具有一定倾向的小说,主人公应是一个带着家眷回到俄国内地的十二月党人。不知不觉地我从现代转到了一八二五年,转到了我的主人公迷惘和不幸的时代,放弃了已写好的开头。但是一八二五年我的主人公已是一个有了家室的成年人。为了理解他,我需要转而研究他的青年时代,而他的青年时代正好与一八一二年俄国的一个光荣时代相吻合。于是我又一次抛弃了开了头的东西,决定从一八一二年写起……”接着他又说:“如果只写我们如何战胜波拿巴的法国而不写我们的失败和耻辱,我觉得有点不好意思下笔……于是就从一八五六年回溯到了一八〇五年,打算领着我的主人公(已不是一个,而是许多男女主人公)从这时起经历一八〇五年、一八一二年、一八二五年和一八五六年的历史事件。”托尔斯泰于一八六三年动笔,从保存下来的手稿来看,小说有过十五种开头。前四个开头从一八一一年写起,接下来的两个开头改为从一八〇八年写起,到第七个开头才把情节开始发生的时间挪到一八〇五年。而地点时而在童山,时而在彼得堡,时而在莫斯科,时而又转回彼得堡,只有第七个开头情节发生的地点在国外的奥尔米茨营地。最后终于把开头的时间地点定在一八〇五年七月彼得堡一个宫廷女官的客厅里。经过艰苦的创作探索和反复的加工,托尔斯泰终于写出了小说的第一部,它以《一八〇五年》为题发表在《俄罗斯导报》一八六五年第一、二期上。接着该杂志一八六六年第一至四期发表了第二部,这一部仍以《一八〇五年》为题,不过加上了《战争》这一副标题。这时这部小说的名称和整个构思尚未最后确定下来。
一八六六年五月托尔斯泰给费特写信说:“我希望在一八六七年前结束我的小说,并以《万事大吉》为书名出单行本……”在他这时为小说后面的部分所拟定的提纲里,情节的发展与后来的定本有明显的不同,基本上是一个否极泰来、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结局。这与作者要把小说定名为《万事大吉》的意图是吻合的。但是作者没有按时完成他的计划,这主要是因为他在写一八一二年卫国战争的过程中对这场战争的性质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对这个主题作了更深的开掘,原来的构思发生了变化。他重新审订了已写成的部分并做了修改,放弃了原来的结尾,引进了新的人物,加入了许多历史的和哲学的议论,描绘了人民战争的更加宏伟的图景,对主人公的命运作了新的安排,并且决定放弃《万事大吉》的书名,将小说定名为《战争与和平》。从流传下来的文字材料来看,作者本人首次用《战争与和平》作为书名是在一八六七年三月下旬,他在给拉夫罗夫的信中宣布同意以《战争与和平》为书名排印自己的书。到一八六七年底出版了小说的前三卷,开始排印第四卷。一八六八年至一八六九年托尔斯泰写完了余下的部分,全书六卷于一八六九年出齐,这就是小说的第一版(一八六七—一八六九)。 一八六八年十月出版了前四卷第二版,这次出版前托尔斯泰亲自看了校样和做了修改。这四卷与一八六九年出版的后两卷合在一起,成为整部小说的第二版(一八六八—一八六九)。
……《安娜·卡列尼娜》译序“你写作《安娜·卡列尼娜》的念头是怎样产生的?”一八七八年有人问托尔斯泰。托尔斯泰躺在沙发上回答说:“是的,就像现在这样,饭后我独自躺在这张沙发上,吸着烟……我不知道我是在竭力思索呢,还是在与瞌睡作斗争,突然有一条非常漂亮的贵妇人的光胳膊在我面前掠过,我不由得仔细看看这个幻影。接着出现了肩膀、脖子,最后是一个美丽的女人的形象,她身穿白衣裳。她那双含怨带恨的眼睛看着我。幻影消失了,可是我已无法摆脱它,它日夜跟踪着我。为了摆脱它,我必须给它找个化身。这就是写作《安娜·卡列尼娜》的起因。”当然,《安娜·卡列尼娜》的创作动机不会这样简单,安娜这个光艳照人的形象也并非产生于一次偶然的幻觉。托尔斯泰创作这部小说是着实费了一番功夫的。《安娜·卡列尼娜》创作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1873—1877),当时俄国正处于历史变动时期,古老的封建地主俄国受到西欧资本主义浪潮的猛烈冲击。书中说道:“一切都颠倒了过来,一切都刚刚开始建立。”指的就是封建贵族的旧秩序被颠倒了,资本主义制度则刚刚开始建立。在这场史无前例的大变动中,社会制度、经济结构、风俗习尚、思想意识……无一不受到震撼,无一不遭到冲击。国家处于转折关头,每个俄国人徘徊于十字路口,怎样对待这场空前的大变动,就成为每个有头脑、有良心的俄国人无法回避的问题。托尔斯泰面对着这样一个新旧势力搏斗的社会,他那颗热爱生活而又仁慈善良的心不能不颤抖,不能不感到惶惑不安。他多方观察,苦苦思索,希图弄清这场变动的实质,消除人民的苦难,但他无能为力。
在这新旧交替的历史时期,尤其吸引托尔斯泰注意的是家庭的变化和妇女的命运。家庭悲剧层出不穷,一幕幕展现在他的眼前,而一个妇女因爱情问题而卧轨自杀的消息,特别使他感到震惊和难过。这也许就是他创作《安娜·卡列尼娜》的直接原因。
这部小说既不同于写在这以前的《战争与和平》,也不同于写在这以后的《复活》。在《战争与和平》里,作者主要描写十九世纪初战争年代与和平生活中的俄国贵族和人民,当时他对贵族还抱有一定的幻想。在《复活》中,作者主要反映十九世纪末俄国社会的黑暗和腐败,人民的苦难和挣扎,那时他对俄国社会已经绝望,他的世界观已经发生激变,他这个忏悔贵族的立场已经完全转到广大农民一边。而《安娜·卡列尼娜》则创作于这两者之间,它着重描写的是这个大变动中的俄国社会,同时反映出作者矛盾重重、惶惑不安的心态。
托尔斯泰自己说过,他在《安娜·卡列尼娜》中要写的主要是家庭问题,书中写到几个不同家庭的不同遭遇,而安娜和卡列宁的家庭则是全书的主线。安娜·卡列尼娜出身贵族,按照贵族和教会的婚姻制度嫁给了卡列宁。卡列宁比安娜大二十岁,但官运亨通,很早就做上大官。他虚伪冷酷,醉心仕途,是个十足的做官机器。安娜同他正好相反,她热情善良,生气蓬勃,但在同卡列宁结婚后,她的生气就被压抑了。虽然如此,安娜对生活还是充满热爱,对爱情依旧怀着模糊的憧憬。当时,俄国旧的封建伦理道德正受到西方资产阶级个性解放、恋爱自由的挑战,像安娜这样一个感情丰富而又很有个性的女子就自然无法不受影响。 一旦遇到伏伦斯基这样一个风度翩翩的贵族青年,安娜很自然就堕入情网,无法自拔,最后演出一场动人心魄的大悲剧,惨死于火车轮子之下。
托尔斯泰为什么要给安娜安排这样一个悲惨的结局?有人责怪他对女主人公处理得太残酷。对这个问题作者解答说:“这个意见使我想起普希金遇到过的一件事。他对一位朋友说:‘你想想,我那位塔吉雅娜跟我开了个多大的玩笑!她竟然嫁了人!我简直怎么也没有想到她会这样做。’关于安娜·卡列尼娜我也可以说同样的话。总的说来,我那些男女主人公往往做出一些违反我本意的事来:他们做了在实际生活中常有的和应该做的事,而不是我所希望他们做的事。”托尔斯泰说这话首先是表明他的创作信条:严格遵守现实主义方法,忠实表现生活的逻辑;同时也说明他对安娜的态度。
托尔斯泰对安娜究竟抱什么态度?是同情还是谴责?为什么他要选用《圣经》中“伸冤在我,我必报应”这句话作为卷首题词?这句话根据《圣经》原意是:人间的罪孽只有上帝可以裁判,世人是无权评论的。关于这个题词,托尔斯泰曾回答魏烈萨耶夫说:“我选用这个题词,正如我曾解释过的,只不过是为了表达这样一个思想,就是:人们所做的坏事有其痛苦的后果,这不来之于人,而来之于上帝;安娜·卡列尼娜就亲身体验了这一点。”其实,托尔斯泰对安娜的态度是矛盾的:既有谴责,又有同情。但这种矛盾不是孤立的,也不是偶然的。托尔斯泰是十九世纪最复杂的伟人,而所谓复杂就是充满矛盾。他在哲学思想、宗教观点、伦理道德、家庭生活各方面无不充满矛盾,而在婚姻爱情问题上尤其突出。托尔斯泰热爱生活,把爱情看作人间最美丽的花朵。他在作品里以不同的方式歌颂爱情,而对安娜这样的女性更是无限热爱。你看,他描写安娜,一反平时朴实无华的语言,竭力使用最绚丽的词藻。他通过伏伦斯基的眼睛、吉蒂的眼睛、陶丽的眼睛、列文的眼睛,精心塑造安娜,使这个贵族少妇成为世界文学中无与伦比的美丽形象。我们读完小说,眼前就会浮现出一个令人心醉的安娜·卡列尼娜。难怪伏伦斯基在车站上初次邂逅安娜,就发现她的脸上有一种异常亲切温柔的神态,有一股被压抑着的生气,她身上洋溢着过剩的青春。
……《复活》人性的复活托尔斯泰是人类文化史上灿烂的巨星。三部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是他的代表作,是世界文学宝库中永不磨灭的珍品。而《复活》是托尔斯泰世界观发生剧变后,呕心沥血写出的最后一部长篇巨著,公认为是托尔斯泰创作的顶峰,是他一生思想和艺术的总结。
一八八年六月,法院检察官柯尼拜访托尔斯泰,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叫罗扎丽·奥尼的妓女,被控偷了醉酒的嫖客一百卢布,因此被判四个月监禁。陪审人员中有一个上流社会的青年,发现罗扎丽原来是他的亲戚家的养女。几年前他客居彼得堡时诱奸了这个姑娘,姑娘怀孕后被赶出门来。后来姑娘生了孩子,孩子送进育婴堂,姑娘沦落为妓女。那青年良心发现,想方设法同女犯会面,并请求柯尼予以帮助,表示愿意同女犯结婚以赎罪。不幸那女犯在狱中死于斑疹伤寒。
这故事使托尔斯泰很受震动。他决定以此为题材写一部小说。
他于一八八九年动笔。一八九五年完成第一稿。但他很不满意,认为小说容纳现实生活的广度和透视生活的深度都不合要求。后来又不断地探索、重写,先后六易其稿,到一八九九年才写成。前后历时十年之久。
托尔斯泰在这十年中参观了许多监狱,到法庭旁听,接触了不少囚犯、法官、狱吏,到农村调查农民生活,查阅大量档案资料,不断地深入观察和认识现实生活,深入地思考。他把自己的观察和思考所得,融汇在艺术形象之中。实际上他是把自己的思想感情,把自己对社会、人生的见解全部融汇在这部作品之中。他自己的说法是:“我以为,这是我所写的全部作品中最好的东西。”评论家也都认为这是托尔斯泰最重要的代表作。因为这不仅代表托尔斯泰的最高艺术成就,而且容纳了托尔斯泰对待社会、人生的全部思想,包含了他的全部先进思想,也包含了他思想中所谓的缺陷。
《复活》写的是男主人公聂赫留朵夫和女主人公玛丝洛娃精复活,主要是聂赫留朵夫精神的复活。小说中多次写到,在聂赫留朵夫身上,精神的人与兽性的人经常在较量。聂赫留朵夫大学时期是一个纯洁、热诚、朝气勃勃、有美好追求的青年,进入军队和上流社会后,过起花天酒地、醉生梦死的生活。兽性的人统治了他,精神的人被压制了,沉睡了。他第二次见到玛丝洛娃,以及后来的七八年,便是兽性的人统治着他的时期。正是在这一时期 他诱奸了玛丝洛娃,并将她抛弃,而使她沦落到后来的悲惨地步。
直到在法庭上巧遇玛丝洛娃,回想当年,抚今追昔,良心发现,精神的人苏醒了,渐渐战胜兽性的人,精神的人终于复活了。
精神的人在聂赫留朵夫身上一旦苏醒,他对一切的感觉都不同了。他常常有羞愧的感觉。他在玛丝洛娃面前有这样的感觉,因为他明白,她的苦难是他造成的;他在农民面前有这样的感觉,因为他明白,他的贵族生活靠的是农民的血汗。他感到自己又卑鄙又可耻。他感到自己一贯的所作所为是这样,感到自己这一阶层许多人的所作所为也是这样。精神的人一旦复活,他就开始从全新的视角观察社会、社会制度、法律和宗教。事实上,聂赫留朵夫与玛丝洛娃的故事只是小说中人物活动的纽带,而大量篇幅写的却是聂赫留朵夫对社会、人生的观察和见解,也可以说是托尔斯泰对社会、人生的观察和见解。聂赫留朵夫是托尔斯泰的代表者,是托尔斯泰思想、感情的载体。
聂赫留朵夫对待一些社会重要问题的见解和态度怎样呢?
对待土地问题:聂赫留朵夫认为土地和水、空气一样,不应成为任何人的私有财产。地主不能继续霸占土地,必须把土地交给种地的人。怎样交法?聂赫留朵夫先后采取了两种做法:一种是交给农民去种,收取很低的地租;另一种是交给农民,地主不收取任何代价,只是让农民按土地质量拿出一些钱作为农民集的公积金。他认识到,地主无权收取任何地租,所以认为后者更合理。
对待整个贵族阶级的态度:贵族阶级的人自认为是上等人,然而聂赫留朵夫看清了贵族阶级是肮脏的,其生活趣味是卑劣的。
他认为真正的上等人是劳动者和革命者。他认为自己作为贵族阶级的一员,也是卑劣、可耻的。他不但有这样的认识,而且采取了实际行动:放弃土地,不要仆人,离开阔绰的家,搬进公寓,抛弃贵族生活。在思想上、行动上都背叛了自己的贵族阶级。作为托尔斯泰的代表的聂赫留朵夫是这样,托尔斯泰本人也是这样。托尔斯泰以八十二岁高龄离家出走,突患肺炎死在阿斯塔波沃小站,以最决绝的态度表明了自己背叛贵族阶级的立场。
对待封建官僚制度:聂赫留朵夫为玛丝洛娃的事到处奔波求情,从而展示了形形色色官僚的嘴脸。他们残忍暴戾,嗜血成性,背信弃义,口蜜腹剑,麻木不仁,贪赃枉法,而最可怕的是,有些人本来是善良宽厚的,一旦当了官,就不得不变得麻木、残忍起来。而且势必结成一伙,官官相护。这就不是若干人的问题,而是普遍问题,官僚制度问题。在接近结尾时出现了一个彗星式的无名老头子,主张不要皇上,不要任何当官的。
对待宗教:认为官办教会是欺骗和愚弄人民、维护专制政体的工具。他赞成基督教所提倡的博爱、平等的教义,认为教会的许多做法都是违反基督教教义的。小说中对官办教会进行了无情的揭露。接近结尾出现的无名老头子就说,各人相信自己的心灵,就不分什么教什么派了。这就是主张凭良心办事。上帝就在每个人心中对待法律和监狱:依照聂赫留朵夫的看法,监狱里的罪犯,一部分是根本无罪的,一部分是因为精神道德水平高于一般水平,如革命者、罢工者,还有一部分是犯了罪的,可是社会对他们犯的罪比他们对社会犯的罪大。所谓社会对他们犯的罪,指的是剥夺了他们的生产和生活资料,为了活命,他们不得不“犯罪”。那个无名的老头子是这样说的:“法律哩!他们先把所有的人抢得光光的,把人家所有的土地、所有的财产都夺过去,算成自己的,把反对他们的人统统杀死,然后再定出法律,不准抢劫,不准杀人。要是他们先定出法律就好了。”……的,把人家所有的土地、所有的财产都夺过去,算成自己的,把反对他们的人统统杀死,然后再定出法律,不准抢劫,不准杀人。要是他们先定出法律就好了。”……

媒体评论
《安娜·卡列尼娜》
安娜在任何畸形的现实社会中都无法幸存。她死了,因为单是想象倘若安娜活下去,可能会承受怎样的生活,便已让托尔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