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困鹿山
  • 困鹿山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困鹿山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98.65 5.9折 168 全新

库存4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郑立学//陈玖玖|责编:吴涯//吴琼

出版社云南科技

ISBN9787558749070

出版时间2023-04

装帧精装

开本其他

定价168元

货号31814986

上书时间2024-06-16

谢岳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郑立字,男,汉族,普洱人,“老三届”。
现任云南普洱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云南普洱古树茶收藏研究会常务理事、云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普洱市诗词楹联协会副主席。著有摄影散文集《探秘普洱茶乡》、茶乡散文诗话集《茶酽情浓》、森林生态文学作品集《绿色情缘》、纪实散文作品文集《故土茶缘》、公安交警专辑《忠诚铸坦途》,最近出版的是普洱茶系列《人文普洱》《光影普洱》《自然普洱》等书;主编过《“普洱茶包装设计及普洱茶造型设计大赛”获奖作品集》《佤山秘境古茶园》《驻守在中缅边境重镇的勐马交警中队》《宁洱车辆管理所》等书籍画册;参与编辑《流淌的太阳》《最美不过夕阳红》等书籍画册;拍摄的照片被《普洱茶源》《走进茶树王国》《享受大益》《那山那茶那歌》《品鉴普洱》《云南山头茶》《普洱市改革开放30年成就》《普洱风物概览》《中国对联集成。云南普洱卷》等书籍大量采用;也在《普洱日报》《普洱》《云南普洱茶》《云南林业》《中国林业》《中国农业考古》等报纸刊物发表过不少照片和文章。
通过自学考试取得云南大学毕业证书,并因在工作上的成绩以及在摄影和文学方面取得的成果于1998年荣获省总工会“职工自学成才优秀分子”表彰.2004年获市文联“突出贡献先进文艺工作者”表彰,同年获市委、市政府“优秀科普工作者”表彰,经市文联推荐入选文化部文化艺术人才中心编纂的《中国地方艺术人才年鉴》。

目录
第一章  困鹿山独特的区域位置
  第一节  困鹿山是离普洱府址宁洱县城最近的古茶园
  延伸阅读:普洱府极简史
  第二节  困鹿山处于普洱茶主产区地理区域的中部位置
  延伸阅读:普洱茶的得名与普洱茶交易地的变化
  第三节  困鹿山夹持在前后两条茶马古道之间
  延伸阅读:清代茶马古道与“汛、塘、关、哨”军事戍守制度
  第四节  现代交通和野生大象同样与困鹿山擦肩而过
  延仲阅读:经过困鹿山的野生大象淘气又聪明
第二章  困鹿山的历史定位
  第一节  困鹿山是清代皇家古茶园
  延伸阅读:普洱贡茶生产地随着朝代的变化而变化以及贡茶方式的多元
  第二节  困鹿山在近代是被红色文化熏陶的古茶园
第三章  困鹿山概况
  第一节  困鹿山的自然地理环境与困鹿山古茶园概况
  第二节  困鹿山名称的由来
  第三节  困鹿山新村
  第四节  困鹿山人家
第四章  独特的困鹿山茶园
  第一节  困鹿山普洱茶基因库与独特的大叶茶和小叶茶
  延伸阅读:阮福的《普洱茶记》为什么没有写困鹿山古茶园
  第二节  困鹿山茶叶品鉴
  第三节  与困鹿山古茶园毗邻且近似的古茶园
  延伸阅读:普洱府址宁洱县古茶树、古茶园减少及消失的历史原因考略
第五章  困鹿山普洱茶事
  第一节  领导、专家和媒体聚焦困鹿山
  第二节  张国立认养困鹿山古茶树并参与重大的普洱茶事活动
  第三节  茶源广场困鹿山茶义卖助学
  延伸阅读:从“城畔荷风”到茶源广场
  第四节  困鹿山茶在2006中国(广州)国际茶业博览会荣获金奖
  第五节  中外名人祭拜认养困鹿山古茶树活动始末
  第六节  挑着困鹿山金瓜贡茶“进北京迎奥运”与“百年贡茶回归普洱”
  第七节  走进困鹿山的马来西亚茶商
  第八节  龙井御茶园与困鹿山皇家古茶园
第六章  困鹿山人文轶事
  第一节  李铭仁与困鹿山古茶园
  延伸阅读:李铭仁家族历史资料
  第二节  困鹿山上的赶牛人
  第三节  谦岗风雨桥与马秀廷德政碑
  延伸阅读:三进三出普洱府的清封“建威将军”
  第四节  困鹿山与李兴昌
  延伸阅读:我父亲李兴昌走过的普洱贡茶制作技艺
  第五节  结缘困鹿山
  我和郑立学因困鹿山而结缘
  1976年我和郑立学步行到困鹿山
  1984年困鹿山喝茶让我醉了
第七章  困鹿山的文化及价值
  第一节  困鹿山图片带来的回忆和影响
  第二节  困鹿山的诗与赋
  第三节  困鹿山的画

内容摘要
 本书主要介绍了古普洱府及普洱茶的命名和诞生
,先有普洱山,再有普洱茶,后有普洱府,再由普洱府集散,通过茶马古道及南方丝绸之路传播到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尤以普洱府的困鹿山茶作为贡茶进贡到皇宫而名重天下。
这些历史文化通过《困鹿山》这本书,再次向世人展现,澄清了很多历史上的模糊概念,为普洱作为普洱茶的发源地,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证据。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