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金涛院士传记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蔡金涛院士传记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36.25 5.3折 68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谭邦治|总主编:许达哲//高红卫

出版社中国宇航

ISBN9787515910666

出版时间2015-12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68元

货号1201295138

上书时间2024-06-16

谢岳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谭邦治,研究员,1965年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导弹系。曾从事导弹控制系统及总体设计工作,后曾存七机部办公厅任秘书,航天部科技委办公室主任、科技处处长,航天工业总公司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航灭科工集团公司经济贸易部总T程师。现任“两弹一星”历史研究会学术研究部主任。荣获航天部二等功、三等功,部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国防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发表科技论文、报告140余篇,参加编写《世界导弹与航天工业要览》《航天入门必渎》《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工程技术编航空航天卷1、2)》《新世纪百科知识金典》《两弹一星元勋传》《任新民院士传记》《蔡金涛院士传记》等著作。

目录
引 言
第一章  农家子弟 立志攻读
  1.艰辛童年 吃苦耐劳
  2.勤奋刻苦 品学兼优
  3.交大苦读 崭露头角
第二章  业绩突出 赴美深造
  1.深入实际 注重实践
  2.喜结连理 翁婿情深
  3.留学三年 四项佳绩
  4.放弃读博 毅然回国
第三章  致力电信 抗击日寇
  1.造真空管 增强国力
  2.奔赴后方 致力抗战
  3.遇险不惊 化险为夷
  4.执掌教鞭 教书育人
  5.滞留重庆 潜心研究
第四章  钻研科技 实业救国
  1.赴渝受训 入国民党
  2.军统看中 断然婉拒
  3.拒搞接收 致力建所
  4.技术领导 率先垂范
  5.拒去台湾 迎接曙光
  6.解开纠结 还本复原
第五章  科技元老 电信泰斗
  1.喜迎解放 踏上征程
  2.机构变迁 人尽其才
  3.钻研技术 研制设备
第六章  调赴五院 投身创建
  1.认真负责 精心选址
  2.与苏谈判 一丝不苟
  3.夜以继日 审查初设
  4.优质工程 解决屏蔽
第七章  地地导弹 主持控制
  1.领导参加 仿制控制
  2.呕心沥血 改型研制
  3.受命主持 分析故障
  4.改为全惯 功不可没
  5.研制“东三” 制定方案
  6.战略思维 注重规划
第八章  地空导弹 技术带头
  1.领导指导 仿制“红一”
  2.改进改型 “红一”“红二”
  3.领导研制 红旗三号
  4.倾注心血 制订规划
第九章  钻研理论 建树学术
  1.网络展开 简捷算法
  2.默默耕耘 钻研不辍
  3.滤波技术 颇有研究
  4.身在牛棚 心系科技
  5.以史为鉴 激励后辈
第十章  亦理亦工 注重实践
  1.需求牵引 为国服务
  2.亲力亲为 动手实干
  3.技术民主 集思广益
  4.治学严谨 精益求精
  5.电磁计量 倾注心血
第十一章  良师伯乐 同窗挚友
  1.良师伯乐 指点关爱
  2.知己领导 信任呵护
  3.良师益友 互尊互敬
  4.同窗同事 相伴相助
  5.实事求是 帮助呵护
第十二章  举贤荐才 提携后辈
  1.大师风范 诲人不倦
  2.荐举贤能 树人育才
  3.热爱劳动 注重实践
第十三章  社会兼职 尽职尽责
  1.科技兼职 重在规划
  2.社团兼职 献计献策
  3.学会团体 助力发展
  4.荣誉奖励 激励奉献
第十四章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1.上书直言 振兴二院
  2.履职筹建 院科技委
  3.尽职尽责 狠抓预研
  4.大师风范 笔耕不辍
第十五章  鞠躬尽瘁 驾鹤仙逝
  1.组织送别 悼念元老
  2.同事下属 怀念赞誉
  3.临终之前 牵挂夫人
  4.晚辈痛悼 矢志承业
蔡金涛大事年表
蔡金涛主要著作与论文目录
参考文献
后 记

内容摘要
 谭邦治著的《蔡金涛院士传记》以传记的形式,生动地记录了我国著名电信技术、无线电电子技术、
导弹控制技术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蔡金涛献身祖国航天事业的光辉历程、崇高的精神世界,旨在弘扬蔡金涛院士孜孜求实的科研精神和无私奉献的高尚品
质,为中国航天珍藏一份珍贵的文化财产。

精彩内容
 出身佃农,家境清贫,但聪颖上进,勤奋好学。
蔡金涛幸得各位恩师荐举,在父母兄长鼎力支持和亲友接济下,终于完成了小学、初中、高中的学业,1926年8月,以江苏省省立第七中学高中部理科第一名的佳绩考入交通部南洋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电机工程学院电信门,成为蔡家祖上第一位大学生。
1.艰辛童年吃苦耐劳蔡金涛,1908年7月1日出生于江苏省南通县(现南通市)石港东乡二总庵东邻(现属五总乡)一个佃农家庭,其父蔡桂喜、母亲时氏都是勤劳、节俭、朴实的农民,教育子女勤奋忠厚为本。他出生后,家中添丁增口,无疑带来喜悦,但也增加了几分忧虑,多一个人就多一张嘴呀。由于蔡金涛二叔蔡桂元膝下无子,他便被过继给二叔当嗣子。二叔是位木匠,既种地,又做木匠活,但嗜好喝酒、赌博,家中生活十分窘迫。5岁时,蔡金涛又回到了生父母身边。
蔡金涛兄妹五人,他排行老三,大哥蔡金泉,二哥蔡金浦,四弟蔡金城,还有一个妹妹。他们家除租
种地主家的田地外,还开了个小豆腐坊,兼卖些杂货,全家人虽终日辛劳,但也只能勉强糊口,家境十分拮据。父母对他要求很严,一放学回家,便带他下田劳作,天长日久,潜移默化,使他从小养成了热爱劳动、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品格,也为他打下了刻苦攻读、勤奋敬业的根基。在他幼小的心灵中,还体味到了“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的寓意。
江浙一带读书风气甚浓,尤其南通更是如此。蔡金涛的父母虽识字不多,但竭力支持儿子读书。5岁入私塾,塾师为王元先生,一年后进入张辅庭先生办的私塾学校学习。张辅庭是他的启蒙恩师,他在私塾学习非常勤奋刻苦,品学兼优,深得张老师的赏识。蔡金涛的读书欲望极高,特别是在这位博学、进步的张辅庭老师的教诲下,敏而好学、进取向上的他,更是渴望进入公立学校学习。可家境贫寒,父母兄长起早贪黑,终日劳作,节衣缩食,日子还是过得紧巴巴的,时常为他的学费犯愁,他面临辍学的危机。张老师获悉后,心急如焚,亲至蔡家,苦口婆心地劝说他的父母:金涛是可塑之材,辍学太可惜了,即使求亲靠友,也要让他读下去。就这样,在张老师的带领下,蔡金涛于1918年考取了骑岸镇县立第四高等小学,继续他的学业。
蔡金涛尊师重道,几十年后,他仍心系启蒙恩师。1963年,年过半百的科技大家蔡金涛在辅庭老师70寿庆时,还送去了贺联,倾述师生情谊。他以刚劲而工整的书法在贺联上写下:“桃李满天下,正应优游乡里,从心所欲不逾矩。情谊向革命,还望督促生辈,随党奋斗直到底。辅庭夫子大人,七十大寿。受业生蔡金涛敬贺。”临终前,蔡金涛还嘱托他的子女,将美国友人送
给他的照相机送给张辅庭老先生的儿子。足见蔡金涛与张辅庭先生的师生情谊和他尊师的美德。
2.勤奋刻苦品学兼优蔡金涛从私塾直接考入高小,没有正规学习过小学一年级至四年级的算术等课程。他深知学习机会来之不易,因此更加勤奋、刻苦和踏实。他家距学校5千米,每天都跑步上下学,既可强身健体,又可增强意志。针对没有学过的科目,他更是孜孜不倦地自学与钻研,学习成绩提高很快,入高小时,他的考试成绩为全班末名,但到毕业时已上升为全班前几名。
1920年8月,蔡金涛以名列前茅的优异成绩,考取位于南通县城的江苏省省立第七中学(现南通中学)初中部。在他升初中的当头,家中跌宕起伏的年景和小杂货店的营销情况正处于上升期,经济情况略有好转,但要读初中还是有困难,他只好又请出张辅庭先生
劝说自己的父母兄长,能让其继续上学。事情比较顺利,他兴高采烈地步人了省立第七中学初中部。
江苏省省立第七中学是清末甲午科状元、我国近代著名政治活动家、实业家和教育家张謇先生于1909年创办的我国第一所城市中学一一南通五属公立中学,这所中学蜚声江海平原,几经沿革,现更名为江苏省南通中学,属于百年名校。历经世代风雨洗礼,“诚于做人,恒于学问”的通中精神,生生不息、代代相传。建校之初,教育先驱蔡元培欣然题词:“积健为雄”;西学大师杜威翁远渡重洋,登台讲学;一代硕儒朱东润、姜亮夫殚精竭虑、挥鞭执教。数代人用心血和汗水,铸就了该校“严谨善教”的教风。正是厚重的学术底蕴、丰硕的文化积淀,使这所中学成为了人才的摇篮、精英的沃土。迄今该校毕业生中已有包括蔡金涛在内的20位学子荣膺中国科学院院士或中国工程院院士,成为各个领域的栋梁之材。
在优良校风的感召和辛勤园丁的教诲下,本已勤奋好学、聪颖进取的蔡金涛,更加专心致志,精益求
精。在初中3年的学习中,他的成绩始终名列前茅,深得师长的喜爱和同学的敬重。
在这一时期,蔡家的经济虽属于上升期,但每到新学期开学之际,需要筹措伙食费、学费时,仍要求
亲靠友,东挪西借。蔡金涛就这样一个学期、一个学期地熬着,转眼到了升高中的时候。继续读高中,成为他雷打不动的意愿。1923年,他以优异的学习成绩升入高中。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就在蔡金涛读高中一年级时,母亲时氏由于积劳成疾,染病去世。母亲去世要支付丧葬费,加上招待亲友吊唁的饭费等,家中的经济骤然下降,他读书的费用更难筹集了。在家中入不敷出的情况下,他艰难地完成了高中学业。
P6-9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