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遇见:毛泽东预见的历史验证
  • 遇见:毛泽东预见的历史验证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遇见:毛泽东预见的历史验证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47.34 4.8折 98 全新

库存38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杨冬权

出版社上海远东

ISBN9787547618950

出版时间2023-04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98元

货号31711450

上书时间2024-06-15

谢岳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前 言 
人类最高的智慧是什么?
是预见未来,指导未来。
能预见未来的人,被看作先知;能指导未来的人,被称为圣人。众所周知,毛泽东是一位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思想家、外交家、诗词家、书法家……但却很少有人知道:他还是一位预见家、预言家、预测家。
我以前也不知道。在2020年新冠病毒来袭、我居家隔离期间,读《毛泽东选集》《毛泽东文集》《毛泽东书信选》《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毛泽东外交文选》《毛泽东年谱》等,发现毛泽东一生中曾作出过五百多个后被历史证实了的预见、我们这代人已经“遇见”到的预见,这是巨量的、惊人的,也是远超前人的,而且其中还有很多是准确得令人难以置信、可以让人惊掉下巴的预见。
毛泽东的预见,让我佩服和钦敬的,第一是准确。毛泽东的预见,有短期预见,如一天、几天、一个月、几个月、一年;有中期预见,如两年、三年、八年、十年;有长期预见,如十几年、几十年、一百年。短的预见,有的在当天就被证实;中长期的预见,说一两年、两三年、七八年的,就在所说时间范围内被证实;长期的预见,说十年、十五年、十八年、二十五年、五十年的,也都在所说时间范围内被证实。有的说得更长远的,虽然现在还没到那时,但就已过去的几十年历史看,他的预见直到目前还是能据实以对,毫无偏差。这怎能不让人钦佩呢?
第二是明确。毛泽东的预见,大都有明确指向、明确内容,有明确的人物或事情、地点等,甚至不少还有着明确的时间和数字。它不是像《推背图》中那些所谓的预见,是“水清终有竭、倒戈逢八月,海内竟无王、半凶还半吉”那样晦涩难懂、令人费解的模糊语言,或是某相声中算命先生所谓“桃园三结义,孤独一枝”式的,可以任意去解的一可、两可、三可、四也可的多解语言。它不是含糊的、朦胧的、模棱两可的、怎么理解都行的,不是没有数字、没有时间、没有对象、不可验证的,而是明确的、肯定的,甚至是决绝的、敢于签字打赌的。它们或者有结果,或者有趋势,或者有数字范围,或者有时间范围,或者有地区范围,或者针对具体的人物、地点、国家等。毛泽东的有些预见,是专门提醒人们注意的,有的是跟人说我可以“签字”确保的,有的甚至是押上了自己的生命、同志的生命和全军的生命的。为什么这么说呀? 因为有一次敌军追到离自己驻地只有十几里的地方,工作人员来报后,建议赶快转移,他却预见敌军不会来追,劝大家安心住了下来。如果他预见错了,那他自己的、同志的甚至还有全军的生命,就都成了问题。这可是丝毫含糊不得的呀! 毛泽东的不少预见,就是这么明确! 当然,像《三国演义》所谓“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样的预见,毛泽东也说过很多,但是我只选了像“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比较经典的一些,更多的是选择了那些有明确指向的预见。
第三是丰富。本书共选取毛泽东有比较明确的内容、且被后来完全(90%以上)或基本上(60%~90%)证明了的预见五百多个。开国上将肖华创作并在今天仍然经常演出的《长征组歌》之《四渡赤水出奇兵》中有一句歌词———“毛主席用兵真如神”;2007年为庆祝建军80周年,中央电视台播出了《毛主席用兵真如神》的纪录片。由此联想,我认为可以说:毛主席料事真如神。丰富性不但体现在量上,而且也体现在内容的广泛性上。毛泽东的预见,范围涉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内容涉及军事、政治、外交、工业、农业、交通、文化、科技、医疗以及统一战线、祖国统一、党的建设等;人物涉及党内外和国内
外的很多人,如蒋介石、李宗仁、张学良、杨虎城、张国焘、陈伯达、林彪、江青、吴庭艳、阮文绍、赫鲁晓夫、西哈努克等,可以说叹为观止。这也是我们这些常人无法比肩、心生敬意、叹为神奇的。
第四是多发。我发现:毛泽东的预见有时是井喷式地爆发的。有时候在一天中,有时候在一个短短的电报或书信中,有时候在一次谈话、一个讲话、一篇文章中,会有几个甚至十几个准确预见。这是我一生中从未遇到过的,而在毛泽东身上却是并不仅见、并不鲜见的。我有时候想,他一篇文章或讲话中的预见,竟比我一生中的所有预见都要多,这种喷发式、多发性的预见,体现的是多么深厚的知识、多么卓越的智慧、多么犀利的眼光呀! 所以他让我服,让我很
服,让我特别服,让我发自内心地服!
第五是卓越。毛泽东的不少预见,是针对党内的领导和同事,如陈独秀、王明等;针对国内的盟友或对手,如梁漱溟、蒋介石等;针对国际上著名政治家如
张伯伦、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赫鲁晓夫、越南领导人、其他著名政治家等的,是与他们所不同甚至是对立的。而后来的结果、后来的事实,却都证明其他人错了,毛泽东是对的。因此,毛泽东的预见,不仅与我们这些一般人相比而显得正确和卓越,而且同这些著名人物相比也显得正确和卓越,比他同时代著名人
物的预见也更卓越,这都体现出毛泽东预见的卓越性。
第六是持续。我从头到尾捋下来,毛泽东的预见从1910年开始有,直到他去世的那年1976年,60多年中,除开始的三四个年份以外,其余每年都有,很多年份都有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平均每年9个左右。这说明:他的预见,不是偶尔的、个别的、灵光一闪、昙花一现的,而是经常的、连贯的、一连的、持久的、持续出现的。他一生中最后一次用笔写字,写下的就是一个准确的预见。可见他直到临终前,还是有着旺盛的预见力。毛泽东有句话流传甚广:“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套用这句话,我也深深地体会到:一个人作一个预见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持续地作预见。毛泽东旺盛、持久的预见
力,也是让我深为折服的。在我所知的范围内,中外古今,还很少有人有如此旺盛与持久的 预 见 力。可 以 说,在 这 一 点 上,他 也 是 超 出 常 人、让 我 惊 叹 为 奇异的。
总之,毛泽东预见之准确、明确、丰富、多发、卓越、持续,足可让我们称他为预见家、预言家、预测家;他的很多立竿见影、令人叫绝、有如神算的精准预见,足以让我们称他的预见为神奇预见! 说他料事真如神!
什么叫“预见”? 百度汉语的解释是:根据事物的发展规律,预先料到将来。我理解,按照预见两个字的字面意思讲,就是预先见到未来要发生的事,就是对
未来和将来的预先料见、预先想见、预先看见,是对未来之事、将来之事、要来之事的预言、预测、预料、预想、预算、预计、预断、预警。而且,预见还应该是基本准确、基本符合后来事实、基本被后来历史发展证明的、能被后来人真的“遇见”的,否则,不能叫预见,而只能叫臆见、想见、偏见。
在中国的几千年文明史中,曾有过不少被后人称为预言家的人,如姜子牙、
诸葛亮、袁天罡、李淳风、邵雍、刘伯温等;在世界的几千年文明史中,也曾有过不少号称预言家的人,如诺查丹玛斯、珍妮等。但是他们的预见,都或者比较模糊、不太好明确地证明,不如毛泽东预见得那样明确、不含糊、可以去具体印证;或者不如毛泽东预见得那样多、那样丰富,那样年年有、经常有;或者是凭着水晶球之类的“法器”或特异功能。毛泽东的预见,大多是靠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思想、广博的知识和调查研究等预见方法及自己对目标的坚定追求与不懈努力,只有少数是靠敏锐的政治直觉或灵感,靠灵机一动、灵光乍现。因此,毛泽东的预见大多是科学预见,是可以理解、可以学习的。研究毛泽东的准确预见,是认识伟人、感知伟人卓越智慧的新视角。
预见,作为判断力的一种体现,对每个人的成功都至关重要! 既然毛泽东的预见,是可以理解和可以学习的科学预见,那么,它对现在以及今后的人们,就更有学习的意义。了解预见,学习并运用预见,对每个人都会大有帮助。因此,我希望本书不但是一本了解和研究毛泽东的书,而且也是一本了解和研究预见的书。因为这本书不但为了解和研究毛泽东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为毛泽东定位了一个“预见家”的新身份,而且也为了解和研究预见,提供了大量的、鲜活的、来自现当代中国革命与建设实践的具体案例,能让人看到理性认知、科学判断的智慧魅力。从这一点来说,这本书,既是一本扩展知识的“拓知”之书,也是一本增广智慧的“益慧”之书。读者可能开始从对毛泽东的好奇而进入,但最终会带着满脑子的预见智慧而合上本书,回味获得的与众不同的知识!
为了追求权威性和可靠性,本书所选毛泽东的预见,均来自于己公开出版的《毛泽东选集》1—4卷,《毛泽东文集》1—8卷,《毛泽东早期文稿》《毛泽东书信选》《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毛泽东外交文选》《毛泽东年谱》等。所有预见,均按时间顺序排列,每条预见,先列出毛泽东预见的内容,再列出该预见后来被史实证明的情况。
不多说了,请读者们在阅读中感受毛泽东的一系列预见,是怎样被后来的发展实践所“遇见”以及被历史验证了的吧!

 

 

 

 

 

 

 

 

 

 


【书摘与插画】

预见300—3031945年8月11日,预见(1)国共对抗日胜利果实的争夺战将是极猛烈的;(2)将来国民党可能向我大举进攻;(3)国共谈判将恢复;(4)对蒋介石不应存任何幻想

 

1945年8月11日,毛泽东起草中共中央关于日本投降后党的任务的决定,作出了一系列预见。
(1)国共对抗日胜利果实的争夺战将是极猛烈的。
他指出:“苏联参战后,日本已宣布投降。国民党积极准备向我解放区收复失地,夺取抗日胜利的果实。这一争夺战,将是极猛烈的。”(《毛泽东年谱》下卷,第1页)
事实是:日本投降后,国民党军队为争夺抗日胜利果实而对中国解放区的进攻,确实是“极猛烈的”。共产党按照谈判协定主动撤离抗战期间从日军手里夺取的浙东、苏南、皖中、皖南、湖南五个解放区,随后便全部被国民党军队所进占;此外,国民党还以70多个师的正规军开到广东、湖北、河南、苏北、皖北、山东、河北等省的解放区。这还只是1945年10月底的数据,而当时正在向解放区开进途中的国民党军队还有几十个师。从1945年9月到12月,国民党军先后发起对解放区较大规模的进犯就有四次。8月中旬开始,国民党军第19军以四个师近四万人进犯上党地区,晋冀鲁豫部队从9月10日起开展自卫还击,到10月12日,歼灭其主力3。5万人。8月下旬,国民党第12战区部队六万多人进犯绥远地区八路军,10月中旬,八路军对其发起还击,到12月初,歼灭其1。2万余人。9月,国民党军共以四个军进犯邯郸。从10月24日起,晋冀鲁豫军区部队出手还击,到11月2日,歼灭国民党军三万余人。10月,国民党军先后有七个军进犯津浦铁路沿线,新四军和山东军区部队从10月18日起,发起津浦铁路徐州至济南段战役,到次年1月11日,共歼灭国民党军2。8万余人。毛泽东1945年11月12日在一份电报中统计:在日本投降后的三个月中,“国民党对付我们的兵力,最多有一百二十七个师(四十九个军)。”(《毛泽东文集》第四卷,第75页)共产党军队经过自卫还击,“搞掉了他们九个军”,“缴获的枪支有二十万”。(同上,第75—76页)国共对于抗日胜利果实的争夺战程度之激烈,从这些数据中不难窥见。
以上事实和数据,毫无疑问地证明了毛泽东这一预见的正确性。
(2)将来国民党可能向我大举进攻。决定中,毛泽东一方面要求“将我军大部迅速集中,脱离分散游击状态”,同时也要求“各地均应保留必要数量之地方兵团与游击队”,民兵、枪支等“决不可一切皆集中”,特别是要求已集中的部队在“解决敌伪后,主力应迅速集结整训,提高战斗力,准备用于制止内战方面”。毛泽东预警全党:“将来阶段,国民党可能向我大举进攻,我党应准备调动兵力,对付内战。”(《毛泽东年谱》下卷,第2页)
果然,从不久的8月中旬开始,国民党军先后在上党地区、绥远地区、平汉铁路、津浦铁路等处,向华北各解放区开始了数万兵力规模的局部进攻;10个多月后,又对中原解放区发起了30万兵力的大规模的全面进攻。以前的国共和谈协议全部被撕毁,国共内战全面爆发。
由于毛泽东早有预判,提前向全党发出了预警,特别是下了“先手棋”,提前作了军事布局和应对部署,因此,国民党军无论是开始几个月的局部进攻,还是后来三年多的全面进攻,都被共产党军队一一粉碎,全面打垮。
自古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但就是因为毛泽东早有预防,所以,中国共产党没有成为“捕蝉”成功后又被“黄雀”吃掉的“螳螂”,避免了螳螂的悲剧。预见的作用,岂容小觑!
(3)国共谈判将恢复。
毛泽东写道:“国共谈判将以国际国内新动向为基础,考虑其恢复,延安对美国与国民党的批评暂时将取和缓态度。”(《毛泽东年谱》下卷,第2页)
抗战期间,国共谈判时断时续。1942年8月,蒋介石曾向周恩来表示要约毛泽东会谈,毛泽东委托林彪与蒋先谈,待时机成熟时自己再与蒋谈。当年10月,林彪到达重庆,在重庆待了10个月,但都没有谈出什么结果来。1944年初,蒋介石又希望中共派代表到重庆谈判,中共中央又派林伯渠赴重庆,同国民党代表王世杰、张治中谈了几个月,也陷入僵局,没有进展。1944年11月,美国特使赫尔利亲自到延安同毛泽东谈,并签署基础性的协定,中共还派周恩来与赫同去重庆,但赫尔利拿回协定给蒋介石后,蒋完全拒绝,并提出“反建议”。12月7日,周恩来从重庆带回这个“反建议”,也遭到中共拒绝。1945年1月22日,中共中央又派周恩来飞赴重庆,同国民党谈判,但也不欢而散,无功而返。1月26日,周恩来返回延安。抗战期间,国共谈判谈了四个年头,换了三任代表,时断时续,终无结果,最后不得不中止。
但是,8月11日,毛泽东却预见性地指出:国共谈判将恢复。以前,毛泽东也曾预见过国共谈判要到对日反攻时才会有结果。现在,对日反攻在即,所以毛泽东预见国共谈判将要恢复。但真的会如此吗?我们来看事实如何!
三天后,蒋介石就开始响应了。1945年8月14日,在日本天皇宣读投降诏书的前一天,国民党领导人蒋介石致电共产党领导人毛泽东,邀请毛泽东赴渝谈判。电报称:“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期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蒋介石年谱》,第313页)16日,毛泽东复电蒋介石:“朱德总司令本日曾有一电给你陈述敝方意见,待你表示意见后,我将考虑和你会见的问题。”(《毛泽东年谱》下卷,第7页)这里说的朱德电报的内容,是要求解放区军队对其所包围的敌伪军受降。8月20日,蒋介石再次致电毛泽东说:“此次受降办法,系由盟军总部所规定,分行各战区,均予依照办理,中国战区亦然。”这是就受降问题作出的答复,算是“表示意见”了。接着蒋介石再次邀请毛泽东赴渝谈判:“大战方告结束,内争不容再有”,“如何以建国之功收抗战之果,甚有赖于先生之惠然一行,共定大计”。“特再驰电奉邀,务恳惠诺为感”。(《蒋介石年谱》,第314—315页)毛泽东从中央社新闻电中得悉后,于8月22日复电说:“兹为团结大计,特先派周恩来同志前来进谒。”(《毛泽东年谱》下卷,第9页)8月23日,蒋介石第三次致电毛泽东:“目前各种重要问题,均待与先生面商,时机迫切,仍盼先生能与恩来先生惠然偕临,则重要问题方得迅速解决,国家前途实利赖之。兹己准备飞机迎迓,特再驰电速驾。”(《蒋介石年谱》,第315页)24日,毛泽东复电说:“鄙人极愿与先生会见,商讨和平建国大计。俟飞机到,恩来同志立即赴渝晋谒。弟亦准备随即赴渝。”(《毛泽东年谱》下卷,第12页)8月28日,毛泽东到达重庆,与蒋介石进行国共谈判,到10月10日,双方签署《国民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



 
 
 
 

商品简介

 本书按时间顺序,梳理出1910—1976年间毛泽东曾经作出、后来又被证实了的准确预见五百多个。这些预见,主要从《毛泽东选集》《毛泽东文集》《毛泽东外交文选》《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毛泽东年谱》等著作中选出,具有无可置疑的权威性、真实性和可靠性。每条预见,都先列出预见的内容,再列出预见后发生的历史事实,让读者对照着了解毛泽东先前是怎么说的,后来又是怎样被证实的。通过这些预见,读者可以深刻理解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行、为什么会成功,可以体会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艰难、革命和建设成果的辉煌,认识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是怎样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一步一步走向更大成功的。本书为了解毛泽东、了解中国共产党、了解新中国,提供了又一批新的史实,开创了又一个新的视角。本书语言流畅,故事性、可读性都很强。阅读本书可以受到爱党、爱国的教育,可以激发读者在新时代取得成功的愿望。



作者简介
杨冬权,研究员,中央档案馆原馆长、国家档案局原局长。著名党史研究专家、毛泽东思想研究专家。
出版有《毛泽东在1949年》《五星出东方:新中国的70年》《抗战史上的今天》《中央档案馆藏美军观察组档案汇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国徽国歌档案(上下册)》等著作,联合主编并出版有《毛泽东批注二十四史》及《美军驻延安观察组成员文件集》丛书等。
主要作品《红旗飘飘——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今天》获2001年“五个一工程”奖,《新四军》获2002年“五个一工程”奖,《开天辟地九十年》获2012年中国出版政府奖。

目录
前言
预见1  1910年秋,预见中国也要出拿破仑、华盛顿、卢梭那样的人
预见2  1911年春,预见孙中山当中国新政府的总统
预见3  1915年5月,预见为“二十一条”“报仇”的将是“学子”
预见4、5  1915年6月25日,预见(1)未来中国将艰难百倍于过去;(2)未来中国将有奇杰之士来救国济民
预见6—9  1916年7月25日,预见(1)日俄条约“今所明布者犹轻,其重且要者,密之不令人见也”;(2)“日本无论何人执政其对我政策不易”;(3)“日人诚我国劲敌”;(4)“二十年内,非一战不足以图存”
预见10、11  1916年7月25日,预见(1)美国将在太平洋与日本作战;(2)中国将与美国联合抗日并制服日本
预见12  1917年11月中旬,预见湖南溃军疲惫胆虚,不致开枪抵抗
预见13、14  1919年7月14日,预见(1)革命和解放的潮流不可阻挡;(2)民众联合的力量最强;官僚、资本家、军阀都不要怕
预见15  1919年7月21日,预见1()年20年后,法国人会有一番大大的沉痛
预见16、17  1919年7月28日,预见(1)山东要危险;(2)日本和德国还要结合
预见18  1919年8月4日,预见中华民族的“光明”前景
预见19、20  1920年9月6日,预见(1)中国军阀割据的无政府状态还要延长七八年;(2)军阀割据后将变成人民的自治,如此10年20年后,中国将有彻底的总革命
预见21  1920年9月26日,预见非由民众发起的湖南自治是不能长久的
预见22  1920年9月27日,预见今后的政治法律将由工人农民来定
预见23  1920年11月25日,预见政治改良绝无希望,唯有另辟道路才行
预见24  1920年11月25日,预见没有主义造不成有势力的新空气
预见25  1920年12月1日,预见用和平方法去达共产目的是不行的
预见26  1921年1月初,预见改造中国,用工农阶级专政的方法,是可以预计效果的
预见27  1922年10月初,预见长沙泥木工人的罢工时机已成熟
预见28—33  1923年4月10日,预见(1)中国统一最近不能实现;(2)奉系、皖系军阀和国民党的合作不能长久;(3)非革命的民主派稍后会与革命的国民党合作;(4)中国政治的结局是民主派战胜军阀派;(5)目前及最近中国仍是军阀的天下;(6)军阀混战时代是革命的生母
预见34  1923年7月11日,预见只有全国所有受压迫的国民建立联合战线,革命才可以成功
预见35  1925年11月25日,预见少年中国学会此时无存在之必要
预见36  1925年12月1日,预见中国革命的敌人和朋友
预见37  1925年12月4日,预见国民党若不联俄、联共、扶助农工,革命将不能成功
预见38  1925年12月13日,预见现在的中国,除了革命决无路走
预见39  1926年3月18日,预见我们不给敌人以致命的打击,敌人便给我们以致命的打击
预见40  1926年6月,预见中国革命是农民革命,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是革命党的中心问题
预见41、42  1927年1月,预见(1)革命彻底胜利,还得三四十年;(2)革命不成功,我不回韶山来
预见43  1927年2月,预见妇女是一个伟大的力量
预见44  1927年3月26日,预见封建势力正秣马厉兵,准备放肆残杀工农
预见45  1927年8月7日,预见中国共产党只有拿起枪杆子才能取得政权
预见46  1928年7月中旬,预见红军去赣南会受损失
预见47—50  1928年10月5日,预见(1)蒋桂战争在酝酿中;(2)蒋桂冯阎四派新军阀正在激烈斗争中;(3)中国白色政权的分裂战争是继续不断的,红色政权的发生、存在且日益发展是无疑的;(4)我党如不适当解决经济问题,工农割据将遇到很大困难
预见51  1929年3月20日,预见在赣南、闽西可以创建根据地,并勾画出根据地的蓝图
预见52  1929年4月,预见群众一定是归向我们的,将来什么党派都不能和共产党争群众
预见53  1929年12月,预见红军若不彻底纠正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中国革命任务必然担负不起来
预见54—56  1930年1月5日,预见(1)建立根据地、深入土地革命的路线是正确的;(2)中国革命高潮会比西欧来得快;(3)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革命发展会很快
预见57  1930年5月,预见主观主义是一定要坏事的
预见58  1930年10月17日,预见军阀混战不会继续到底,反动阶级必联合进攻革命
预见59  1931年4月中旬,预见分兵不能退敌,在根据地内能打破敌人“围剿”
预见60  1931年6月30日,预见敌军定会很迅速地向我们进攻
……

内容摘要
本书按时间顺序,梳理出1910—1976年间毛泽东曾经作出、后来又被证实了的准确预见五百多个。这些预见,主要从《毛泽东选集》《毛泽东文集》《毛泽东外交文选》《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毛泽东年谱》等著作中选出,具有无可置疑的权威性、真实性和可靠性。每条预见,都先列出预见的内容,再列出预见后发生的历史事实,让读者对照着了解毛泽东先前是怎么说的,后来又是怎样被证实的。通过这些预见,读者可以深刻理解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行、为什么会成功,可以体会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艰难、革命和建设成果的辉煌,认识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是怎样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一步一步走向更大成功的。本书为了解毛泽东、了解中国共产党、了解新中国,提供了又一批新的史实,开创了又一个新的视角。本书语言流畅,故事性、可读性都很强。阅读本书可以受到爱党、爱国的教育,可以激发读者在新时代取得成功的愿望。

主编推荐

☆读懂中国,研判世界大势,从学习毛泽东的预见开始。
☆毛泽东的预见,范围涉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内容涉及军事、政治、外交、工业、农业、交通、文化、科技、医疗以及统一战线、祖国统一、党的建设等;人物涉及党内外和国内外的很多人,如蒋介石、李宗仁、张学良、杨虎城、张国焘、陈伯达、林彪、江青、吴庭艳、阮文绍、赫鲁晓夫、西哈努克等,可以说叹为观止。
☆这是一部十分深刻而生动的著作。根据《毛泽东选集》《毛泽东文集》《毛泽东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