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戏趣--古人写戏的那些事/古典新读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戏趣--古人写戏的那些事/古典新读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4.43 1.7折 26 全新

库存6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编者:孔许友//李昱瑾

出版社黄山书社

ISBN9787546151434

出版时间2016-01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26元

货号1201255073

上书时间2024-06-15

谢岳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孔许友,福建莆田人。华侨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华南师范大学美学硕士(中国古典美学方向),四川大学文艺学博士(文化与文论方向),北京语言大学文艺学博士后,现为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文艺美学研究室主任,文艺学专业研究生授课教师。主要从事中西古典文化与文论、中国文学对外传播史等领域研究,已发表学术论文(及译文)二十余篇,出版译著一部,代表性论文有:《中国古代经学与西方解经学发展概略及比较》,《云南社会科学》2009年第5期;《审美的欲望化与欲望的审美化——对与的比较考察》,《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汉语书写起源论》,《中华文化论坛》2013年第7期等。

目录
论情节
无奇不传,无传不奇
曲者,曲尽人情也
剧之妙处,在一真字
论人物
绘其面目与神采
探其七情生动之微
生旦有生旦之体
论文辞
文而不文,俗而不俗
“可作语”与“不可作语”
曲白相生互引发
论音律
南曲与jh曲之辨
声不得其宜,五音废矣
衬字增句之运用
曲中务头犹棋中之眼
论搬演
九美既备,当独步同流
教率之法,演习之功
“一朝闻妙道,夕死心也甘”
出神入化,技进于道

内容摘要
 孔许友、李昱瑾编著的《戏趣--古人写戏的那些事》内容大体分为两块,一是:以中国戏剧戏曲名作中的经典片段为例,解读个别字句疑难和相关戏曲常识,然后对每一段所涉及的作家、作品的故事背景进行简要介绍,讲析中国古代曲论中的情节、人物评点范式和相关叙事理论;二是精选中国曲论名著中有关曲学、搬演论、创作论接受论以及审美品格论等方面的经典论述片段,结合中国戏剧戏曲发展史的知识和故事进行讲析,力求做到通俗新颖、深入浅出。

精彩内容
 戏剧情节的曲折做法就是变换文路,不完全按照观众预期的方向一味直书。用金圣叹的说法是“目注彼处,手写此处;目注此处,手写彼处”。具体而言
,有所谓“狮子滚球法”“移堂就树法”“月度回廊法”等等。
“狮子滚球”是一种传统的杂技表演,金圣叹最
早用它设喻,将其引入戏曲批评,他在《第六才子书·读法第十七》中说:“文章最妙是先觑定阿堵一
处,已却于阿堵一处之四面,将笔来左盘右旋,右盘左旋,再不放脱,却不擒住。分明如狮子滚球相似:本只是一个球,却教狮子放出通身解数,一时满棚人看狮子,眼都看花了,狮子却是并没交涉。人眼自射狮子,狮子眼自射球,盖滚者是狮子,而狮子之所以如此滚,如彼滚,实都为球也。”就是说,作者心中本有一个核心的关注点,但却并不直接叙述它,而只是不断旁敲侧击,反复描写与这个核心对象有关的各种对象,把观众的胃口吊足。观众的眼睛是跟着狮子走的,但狮子的眼睛(也就是作者的眼睛)其实始终围绕着核心关注点。
比金圣叹稍晚一点的另一位剧评家毛声山对“狮子滚球法”又有进一步发挥,他在《第七才子书总论》中以高明的《琵琶记》为例指出:“今观《琵琶》文中,每有一语将逼拢来,一笔忽漾开去,漾至无可拢处,又复一逼,及逼到无可漾处,又复一开,如是者几番才了结一篇文字,正如狮子弄球,猫狸戏鼠。
”此段话突出了狮子滚球中,反复“逼拢”与“漾开
”的特点,即旁敲侧击式的问接描写与核心关注点之间不是等距的,而是要悄悄靠近这个核心,一旦触及却又跳开,离开到一定程度又开始渐渐靠近。这实际上是强调叙述过程中对张力的把握。
“移堂就树法”主要是结构上的前后联系之法,通过结构上的联系使人物心理能够前后呼应。金圣叹在《第六才子书·寺警总批》中云:“文章有‘移堂就树’之法。如长夏读书……堂后有树,更多嘉荫。……然大树不可移而至前,则莫如新堂可以移而去后。不然,而树在堂后,非不堂是好堂,树亦好树,然而堂已无当于树,树尤无当于堂。今诚两厥便宜,而移堂就树,则树固不动,而堂已多荫,此真天下之至便也。”他以《西厢记》中张生“应募”一节为例来阐释此法。《西厢记》第二本写河桥守将孙飞虎作乱,引兵围困普救寺,欲夺莺莺。情急之下,老夫人声言:谁有退兵之策,便倒陪房奁,将莺莺与之为妻。张生出来应募。这时,莺莺的宾白和唱词表面上无关爱情,使人怀疑“莺莺此时其视张生应募,不过一
如他人应募,淡淡焉了不系于心”。但细心者如联系前面诸节,就不难体会到莺莺的言语中对张生看似轻描淡写的称赞,其实已经包含了“无限心语”,这便是移就之法。到了这一节,作者“只须顺手一点,便将前文无限心语,隐隐然都借过来”,这就是“新堂
得前树之荫”。至于莺莺的言语为何要“淡淡焉了不系于心”,其实是“为自己避嫌”。“太君在前”“僧众实繁”“贼势方张”都是莺莺不能快然一泻心中沉忧的客观情势。但毕竟此节是一个突破口,莺莺再欲“矫情箝口”,假装完全不在意,也是不可得了。如此,便把崔张二人“妮妮然分明是两口儿”的心理情状刻画得出神入化。
“月度回廊法”亦见于《第六才子书·寺警总批》。金圣叹日:“如仲春夜和,美人无眠,烧香卷帘,玲珑待月。其时初昏,月始东升,冷冷清光,则必自廊檐下度廊柱,又下度曲栏,然后渐渐度过闲阶,然后度至琐窗,而后照美人。虽此多时,彼美人者,亦既久矣,明明伫立暗中,略复少停其势,月亦必不能不来相照。然而月之必由廊而栏、而阶、而窗、
而后美人者,乃正是未照美人以前之无限如迤如逦,如隐如跃,别样妙境。非此即将极嫌此美人何故突然便在月下,为了无身分也。”“月度回廊”之法实际上是说安排情节须有次第,逐步逼近目标,不能竹筒倒豆子,一下把话说完。明月照美人,月光不能突然便照着美人,而要先照着廊柱、曲栏、闲阶、琐窗,然后才照着美人,如此方显出美人的身份。同样以《西厢记》为例,莺莺身为相府干金,上奉老母、又承师命,其爱恋张生之情既不能完全不写,也不可一笔径直写之。作者所采用的正是此“渐度”之法,兜一
大圈子,然后点出莺莺“独与那人兜的便亲”之语。
其实这一句才是作者真正要写的,但偏要“闲闲渐写”,这便是曲折之妙处。P19-21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