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程丑夫临证用药传忠录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程丑夫临证用药传忠录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30.06 4.4折 68 全新

库存13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程丑夫

出版社湖南科技

ISBN9787571003333

出版时间2020-06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68元

货号30934154

上书时间2024-06-14

谢岳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程丑夫,主任医师,国家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级名中医,全国第五批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指导老师,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专家,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指导老师,国家重点学科中医内科学学术、学科带头人,国家重点学科心血管内科学科带头人。当代湖湘名医。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木专项“冠心病动脉斑块治疗新药降脂消斑片研发”项目的原创人,中央电视台CCTV-4《中华医药》专题采访报道的医药名家。1997年应邀到日本东京、京都、大坂讲学,反响好。曾任湖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第二附属医院院长10余年。
出生于中医世家,巳从事临床工作50多年,精通中医内科,兼通西医,临床疗效显著。尤擅长心血管疾病和内科疑难杂病治疗,1996年即提出关于疑难病治痰、治瘀、治郁、治虚的“四治”法则,理顺了中医关于疑难病治疗思路,临床指导性强,病友受益广泛。《湖南日报》《大公报》《中国中医药报》《湖南中医药大学报》等多家媒体均对程丑夫教授“‘四治’法则攻治疑难病进行了专题报道。
曾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三届、第四届理事会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第四届委员;中国中医药信息研究会理事;中国中医药内科疑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南省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湖南省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国家中药新药评审专家。出版医学专著20多部,发表学术论文80多篇,获中药新药临床批件3个,获科技成果奖多项。培养博士、博士后、硕士和留学生100余名。

目录
第一章解表药 /00

第一节风寒解表药00
麻黄00
桂枝00
荆芥00
防风00
紫苏00
羌活00
白芷00
藁本00
香薷00
细辛00
苍耳子0
辛夷0
生姜0
葱白0

第二节风热解表药0
柴胡0
葛根0
桑叶0
菊花0
薄荷0
升麻0
牛蒡子0
蔓荆子0
浮萍0
蝉蜕0
淡豆豉0
木贼0

第二章清热药 /0

第一节清热燥湿药0
黄芩0
黄连0
黄柏0
栀子0
苦参0
龙胆0
秦皮0
白鲜皮0

第二节清热泻火药0
石膏0
寒水石0
知母0
芦根0
天花粉0
淡竹叶0
夏枯草0
决明子0
谷精草0
密蒙花0
青葙子0

第三节清热解毒药0
金银花0
连翘0
大青叶0
板蓝根0
青黛0
贯众0
蒲公英0
紫花地丁0
野菊花0
重楼0
漏芦0
土茯苓0
鱼腥草0
大血藤0
败酱草0
射干0
山豆根0
马勃0
青果0
木蝴蝶0
白头翁0
马齿苋0
鸦胆子0
半枝莲0
白花蛇舌草0
山慈菇0
白蔹0

第四节清热凉血药0
地黄0
玄参0
牡丹皮0
赤芍0
紫草0
水牛角0

第五节清虚热药0
青蒿0
白薇0
地骨皮0
银柴胡0
胡黄连0

第三章泻下药 /0

第一节攻下药0
大黄0
芒硝0
番泻叶0
芦荟0

第二节润下药0
火麻仁0
郁李仁0

第三节峻下逐水药0
甘遂0
红大戟0
芫花0
商陆0
牵牛子0
巴豆霜0

第四章祛风湿药 /0

第一节祛风寒湿药0
独活0
威灵仙0
川乌0
草乌0
蕲蛇0
木瓜0
蚕沙0
伸筋草0
寻骨风0
松节0
海风藤0
青风藤0
路路通0

第二节祛风湿热药0
秦艽0
防己0
桑枝0
豨莶草0
海桐皮0
络石藤0
老鹳草0
丝瓜络0

第三节祛风湿强筋骨药0
五加皮
桑寄生
狗脊
千年健
鹿衔草

第五章化湿药 /
藿香
佩兰
苍术
厚朴
砂仁
白豆蔻
草豆蔻
草果

第六章利水渗湿药 /

第一节利水消肿药
茯苓
薏苡仁
猪苓
泽泻
冬瓜皮
香加皮
枳椇子
蝼蛄

第二节利尿通淋药
车前子
滑石
木通
通草
瞿麦
萹蓄
地肤子
海金沙
石韦
冬葵子
灯心草
萆薢

第三节利湿退黄药
茵陈
金钱草
虎杖
垂盆草
地耳草
鸡骨草

第七章温里药 /
附子
干姜
肉桂
吴茱萸
小茴香
丁香
高良姜
胡椒
花椒
荜茇
荜澄茄

第八章理气药 /
陈皮
青皮
枳壳
枳实
木香
沉香
檀香
川楝子
乌药
荔枝核
香附
佛手
玫瑰花
薤白
大腹皮
甘松
九香虫
柿蒂

第九章消食药 /
山楂
神曲
麦芽
稻芽
莱菔子
鸡内金
阿魏

第十章驱虫药 /
使君子
苦楝皮
槟榔
雷丸
鹤虱
榧子

第十一章止血药 /

第一节凉血止血药
小蓟
大蓟
地榆
槐花
侧柏叶
白茅根
苎麻根

第二节化瘀止血药
三七
茜草
蒲黄
花蕊石
降香

第三节收敛止血药
白及
仙鹤草
紫珠叶
棕榈炭
血余炭
藕节

第四节温经止血药
艾叶
炮姜
灶心土

第十二章活血化瘀药 /

第一节活血止痛药
川芎
延胡索
郁金
姜黄
乳香
没药
五灵脂

第二节活血调经药
丹参
红花
桃仁
益母草
泽兰
牛膝
鸡血藤
王不留行
凌霄花

第三节活血疗伤药
土鳖虫
马钱子
自然铜
苏木
骨碎补
血竭
儿茶
刘寄奴

第四节破血消癥药
莪术
三棱
水蛭
斑蝥
穿山甲

第十三章化痰止咳平喘药 /

第一节温化寒痰药
半夏
天南星
白附子
芥子
皂荚
旋覆花
白前
猫爪草

第二节清化热痰药
川贝母
浙贝母
瓜蒌
竹茹
天竺黄
前胡
桔梗
胖大海
海藻
昆布
黄药子
海蛤壳
浮海石
青礞石
瓦楞子

第三节止咳平喘药
苦杏仁
紫苏子
百部
紫菀
款冬花
马兜铃
枇杷叶
桑白皮
葶苈子
白果

第十四章安神药 /

第一节重镇安神药
朱砂
磁石
龙骨(龙齿)
琥珀

第二节养心安神药
酸枣仁
柏子仁
灵芝
首乌藤
合欢皮
远志

第十五章平肝息风药 /

第一节平肝潜阳药
石决明
珍珠母
牡蛎
紫贝齿
赭石
刺蒺藜
生铁落

第二节息风止痉药
羚羊角
牛黄
钩藤
天麻
地龙
全蝎
蜈蚣
僵蚕

第十六章开窍药 /
麝香
冰片
苏合香
石菖蒲

第十七章补虚药 /

第一节补气药
人参
西洋参
党参
太子参
黄芪
白术
山药
白扁豆
甘草
大枣
刺五加
绞股蓝
红景天
蜂蜜

第二节补阳药
鹿茸
紫河车
淫羊藿
巴戟天
仙茅
杜仲
续断
肉苁蓉
锁阳
补骨脂
益智
菟丝子
沙苑子
蛤蚧
核桃仁
冬虫夏草
胡芦巴
韭菜子
阳起石
紫石英
海马

第三节补血药
当归
熟地黄
白芍
阿胶
何首乌
楮实子
龙眼肉

第四节补阴药
北沙参
南沙参
百合
麦冬
天冬
石斛
玉竹
黄精
明党参
枸杞子
墨旱莲
女贞子
桑椹
龟甲
鳖甲

第十八章收涩药 /

第一节固表止汗药
麻黄根
浮小麦

第二节敛肺涩肠药
五味子
乌梅
五倍子
诃子
石榴皮
肉豆蔻
赤石脂
禹余粮

第三节固精缩尿止带药
山茱萸
覆盆子
桑螵蛸
金樱子
海螵蛸
莲子
芡实

第十九章涌吐药 /
常山
瓜蒂

附录药名笔画索引 /

内容摘要
自序是书名传忠录者,系仿效景岳。张景岳为明代大医,其所著《景岳全书》首章为“传忠录”,统论阴阳六气,先贤可否,凡三卷。初读此书,对“传忠”二字不甚理解,“传”尚可,无非传授、表达之义;“忠”实难揣摩,难道著一卷书,写给读者们看,还要有耿耿忠心,如臣子忠于皇上一样?不懂则考稽于文字,《说文》(《说文解字》)曰:“忠,敬也,尽心曰忠。”当有尽心尽力之义;再细看《景岳全书》传忠录三卷,论述之间,确可看出景岳先生撰著的耿耿忠心之精神高度。于是肃然起敬,仿效景岳,著《程丑夫临床用药传忠录》一书。
医本治病之道,行医者治病救人以济世,治病以临床疗效为第一位,而要提高疗效,一是识病明证,二是遣方用药。识病之法,中医以辨证精准为要;遣方用药,则以精准切证为要,已故尊师欧阳锜教授要求弟子“临证用药要丝丝入扣”。要达到用药的这种精准高度,为医者须熟知药性功用、用法用量。
惜目前《药典》(《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药学教材等书,多仅记其主要功用,有些精华之处却已遗漏,或者视而未见,这对学习者在临床用药时不无影响。如藁本,现《药典》载其“祛风散寒,除湿止痛。用于风寒感冒,巅顶疼痛,风湿痹痛”,但《别录》(《名医别录》)载:藁本疗“妇人疝瘕,阴中寒肿痛,腹中急……辟雾露”,验之临床,对妇人阴痛,外触雾霾发病,用之确有疗效。又如桃仁,李时珍谓“除皮肤血热燥痒”,现在多书均不见载,以致皮肤过敏或其他皮肤顽疾,诸君少识使用桃仁之妙处。况尚有诸多有效之药,舍而不载者。
是以不揣愚钝,愿将五十余年行医遣药经验及吾父祖辈之用药心得,加以整理;并在常阅医药古籍中对读有所感、或已仿效应用而有所验者,精心摘选,即自己临证用药心得及读书心得,集录成册,以为传忠。
程丑夫己亥仲春于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精彩内容
第一章解表药解表药为发散外邪,治疗表证为主的药物。本类药物多为辛散轻扬之品,主入膀胱经、肺经。以发汗祛邪为主要作用,同时可用于宣肺利水、止咳平喘、透疹、止痛、消疮等。古贤治疗表证,多从足太阳膀胱经入手,以太阳主一身之表,外邪侵袭,太阳首当,观《伤寒论·太阳病》篇即知。但今之医者,治疗表证,动辄宣肺解表,不知肺乃手太阴经,为三阴经之一,表证显非直中可言,何以舍阳就阴而治表证,自宜思量。解表药有风寒解表药、风热解表药两类,风寒解表以麻黄、桂枝为代表,风热解表则以柴胡、葛根为代表。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解表药一般具有不同程度的发汗、解热、镇痛、抑菌、抗病毒及祛痰、镇咳、平喘、利尿等作用。部分药物还有降压及改善心脑血液循环的作用。
第一节 风寒解表药风寒解表药性味多辛温,辛可发散,温可祛寒,故以发散肌表风寒邪气为主要作用。主治风寒表证,症见恶寒发热,无汗或汗出不畅,鼻塞流涕,头身疼痛,脉浮紧等。部分发散风寒药分别兼有祛风止痒、止痛、止咳平喘、利水消肿、消疮等功效,又可用于治疗风疹瘙痒、风湿痹证、咳喘以及水肿、疮疡初起等兼有风寒表证者。
本类药物中,以麻黄、桂枝发表散寒作用最强;荆芥、防风则辛温偏平,作用缓和。
麻黄本品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中麻黄或木贼麻黄的干燥草质茎。主产于山西、河北、甘肃、辽宁、内蒙古等地。秋季采割绿色的草质茎,晒干,除去木质茎、残根及杂质,切段。生用、蜜炙或捣绒用。
【别名】山麻黄、海麻黄、木麻黄、草麻黄、华麻黄、龙沙、卑相等。
【性味归经】味辛、微苦,性温。归肺、膀胱经。
【功能主治】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用于风寒感冒,胸闷喘咳,风水浮肿。蜜麻黄润肺止咳,多用于表证已解,气喘咳嗽。[《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药典》)2015年版]《本草正义》:“是为治感第一要药。”【特殊用法】1破癥坚积聚。(《神农本草经》)2祛风止痒,用于风疹瘙痒。
3散目赤肿痛:观《眼科奇书》四味大发散治外障风寒目疾用麻黄配伍藁本、蔓荆子、细辛、生姜。(《本草纲目》)4提高心率,配伍附子、细辛等用于心动过缓。
5升高血压。
6配伍:得肉桂,治风痹冷痛。佐半夏,治心下悸病;寒气泄也。佐射干,治肺痿上气;寒气外包,火气不通达故痿。使石膏,出至阴之邪火。为石膏之使。(《得配本草》)7现代研究:麻黄具有缓解支气管痉挛、抗过敏、抗癌(改变癌细胞膜结构)、兴奋中枢神经、升血压、抑制流感病毒、促进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转阴等作用。
【心法心得】麻黄的一切功效均由辛温宣肺而来,解表、利水、平喘、止痒、通痹、散结、提高心率七大功效,用之恰当,取效甚捷。然平喘须配绿茶,散结通痹须配白芥,提高心率须仿阳和汤法。
【注意事项】①表虚自汗、阴虚盗汗、肺肾虚喘均当慎用。②高血压、心动过速者禁用。③中毒剂量为30克。④李时珍曰:“张仲景治伤寒,无汗用麻黄,有汗用桂枝。”【用法用量】2~10克。解表生用,平喘蜜炙用,止汗用麻黄根。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