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名湖畔的足迹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
26.7
5.1折
¥
52
全新
库存4件
作者周先慎
出版社北京大学
ISBN9787301290125
出版时间2018-05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52元
货号1201689248
上书时间2024-06-14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周先慎,1935年12月生,四川成都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主要著作有《古典小说鉴赏》《古诗文的艺术世界》《中国四大古典悲剧》《中国文学十五讲》《明清小说》《明清小说导读》《古典小说的思想与艺术》《周先慎细说聊斋》等。合作编著有:《中国文学史参考资料简编》《历代小说选》《聊斋评赏大成》《简明中国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注》等。主编有:《聊斋志异欣赏》《苏轼散文赏析集》等。
目录
序
燕园回眸
融进一滴水
——为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而作
世事沧桑话住房
我的书房
草棚大学纪事
难忘最是师生情
当教师是幸福的
——在八十诞辰祝寿会上的致辞
感怀与纪念
本色人生
——季镇淮教授印象
吴组缃先生的文品与人品
学问与童心
——忆念一新先生
乡音·乡酒·乡情
四十年苦短
教学与治学
文学史教学的活力和生气
指导研究生的两点体会
推荐我最喜爱的十种书
漫谈治学
书和读书人
让心灵和生活同样美好
——关于审美教育的随想
做精神富有的人
互联网时代的学术研究
感悟与人生
适性
摄影的魅力
——益智·健身·娱心
艺文杂说
要让人还手
——关于百家争鸣的一点感想
人们为什么认可并欣赏《空城计》?
不平等的偷情
书里和书外
——关于曹学与红学的断想
蒲松龄的反贪小说
解读和欣赏古典诗歌的津梁
——评《全唐诗典故辞典》(增订本)
序与跋
《聊斋志异》欣赏前言
《古典小说鉴赏》前言
走进古诗文的艺术世界
——《古诗文的艺术世界》序
《中国文学十五讲》引言
《中国四大古典悲剧》序
《细说聊斋》的写作动因和成书与出版的机缘
阮温凌《艺术形象探赏集》再版序
段江丽《〈醒世姻缘传〉研究》序
《文学名著选读》序
《唐求诗探》序
镜像之美
——李镜散文集序
李畅培《野老诗话》序
跟“找乐子”有关的两篇短序
语文漫话
语文素养与中学语文教学
《简笔与繁笔》的写作体会
迟到的回应
——答余绍秋先生《〈简笔与繁笔〉的语病》
培养兴趣
——中学语文教学给我的影响
词语使用与文化传承
——从“文通字顺”和“入围”谈起
担起我们共同的责任
——读《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两个新增词后的感言
对恢复繁体字之我见
一份遗落民间的教育文献
——读一册解放区编的小学《国语》课本
雪泥鸿爪
洪堡大学——柏林的骄傲
神奇的山茶
艺术之宫瓦特堡
访巴赫故居
柏林的全国青年联欢节
美丽的斯德哥尔摩
瑞典——一个理想主义的福利国家
斯德哥尔摩大学的汉学传统
韩国外大的中国文学研究
汝矣岛上赏樱花
后记
内容摘要
周先慎著的《未名湖畔的足迹/北大记忆》清晰地记录下周先慎先生在未名湖畔留下的人生足迹。全书按内容的不同分为八辑。前三辑是直接写在北大的工作和生活情况的,其中既有鲜活的生活场景,也有终生铭刻不忘的内心感受,还有作者在教学和学术研究中的切身体验。可以看出,几十年的熏陶和濡染,在作者灵魂中留下了北大精神的印记。“人生感悟”以下各辑,虽多数不是直接写北大的,但也都与北大的血脉相通,都是由未名湖的思想清泉中流淌出来的。从书中可以看到历史的细部,也会感受到历史血脉的搏动。这些“琐细零碎”的笔记体记录,对于研究北大的校史、中国现代的教育史,以及研究知识分子的生态和心路历程,都不无小补。
精彩内容
我的书房读书人都想拥有自己的一间书房。这是一个不大不小的梦想。说它不大,因为比起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之梦来,这种个人的需求实在是微不足道;但就个人来说,说它是读书人的安身立命之地,也不算夸张。而且在我工作的主要时期,这个“大”字还具有另外一层意义,就是要想拥有一间独立的书房,简直是一种遥不可及的奢望。而再小的事情一旦和“难”字挂上钩,也就变得“大”起来。更重要的,还因为读书人的这种需求,关系到文化的传承和创造,其实同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之梦,并不是毫无关系。
一
我的书房,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依附到独立,经历了许多曲折,也经历了漫长的时间。这种变化,与大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因而有它的典型意义,可以从一个小小的侧面,反映出时代的发展和变迁。
我是1959年秋从四川大学毕业分配到北京大学中文系任教的。新来的助教都住集体宿舍的筒子楼。开
始是三个人一间,配置一个共用的四层小书架。当时随我到北大的,除了几件简朴的换洗衣服,就是做学生时节衣缩食购买的几十本专业用书。能分得一层多一点的书架也就差不多够用了。过了一年的实习期,就改住两人一间了,一人配一个四层的小书架(资历深一点的就配一个大书架)。仍然是靠节衣缩食,又陆续购置了一些新书,一时也都能上架,没有感到有什么不方便的地方。
读书人爱书,喜欢逛书店,虽然经济拮据,看见
欢喜的或者觉得有用的书,还是禁不住就想买。要买书,日子就会过得苦一些。但是买到一本好书或是特别喜欢的书,心中的快乐比吃得好一点和穿得好一点要高出许多倍。这样日积月累,也就增加了不少。于是,架上摆不下的,就放进纸箱里,只把教学上常用的留在书架上。这时候就开始感到有些不太方便了。
但是更大的不方便,是在结婚搬出了筒子楼之后。“文革”中,许多著名的老专家都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他们被勒令退出“多余”的房间给年轻缺房的教师。于是在1966年底,学校终于在北大著名的“园中之园”的燕南园里分给我一间14平方米的居民住房。原来是一家人住的独院,现在变成了五家人共住,其实是大家都不方便。不久女儿降生,岳母来帮带孩子,一间小屋,挤一挤也就凑合够四个人住,再重要的常用书也没有地方摆了,只好全部装进四个大纸箱,摞在一起,上面罩一块塑料布,等于多了一件家具,上面还可以摆放一些东西。书放进纸箱,与“束之高阁”无异。读书人,特别是一天也离不开书的教师,会把书“束之高阁”,这种无奈,至今想起来都还不免有点儿伤感。好事难全,有了独立的住房,却没有了摆书的位置。离书房是越来越远了。
在燕南园住了整整13年。1979年,搬到了蔚秀园新建的教师宿舍楼。两个小间,50多建筑平方米。那时已有了两个孩子。小孩住那个小间,我们大人住大间。扩展了一点面积,就特意去定做了四个书柜,每个六层,靠近床头立在墙边。那时书不算多,基本上都可以上架了。有了这样的条件,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欣喜。可是这间大屋主要的功能却是卧室,单是一张双人床就占据了超过三分之一的地盘;有客人来的时候,就兼作客厅,吃饭时又变成了餐厅。虽然有四个书柜立在屋里,却没有拥有了书房的感觉。这间大屋,只能说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多功能厅”。问题还在我爱人也是教师,也要备课,屋里根本就放不下两张书桌。总有一个人要趴在床上,或者在小饭桌上看书、写作。这种窘迫和尴尬,当然不只我一个人是这样。金开诚先生也是夫妇二人都是教师,他住在我们对面的楼里,房子的面积和结构都和我的一样。听说他就经常坐一个小板凳伏在一个方凳或者床铺上写作。
我们这一代知识分子就是这样,耐得住清苦,还能坚持勤奋,条件再差也能出成果。就在这间“书房”依附于卧室的“多功能厅”里,除了讲稿,我写出了“文革”后的第一批文章,还出了一本教材和一本专著。
但是在这里也终于住不下去了。从当初搬来时的欣喜,变成了无尽的烦恼。两个孩子慢慢长大,上了小学、初中,都需要学习的地方,岳父岳母都来帮忙看孩子,六口人两间小房子怎么住得下呢?于是我晚上搬到教研室去睡觉。里边有一张单人床,也是由于同样的尴尬,早先有同事就在那里住过。这期间闹了一次叫人笑不起来的笑话:有一位德国朋友到北大来看我,无法在家中接待,就把他带到了我所在的古代文学教研室。他进屋一眼看到的就是那张床,不禁惊奇地问:这是什么地方啊?我老老实实却又很不好意思地告诉他:这就是我们的古典文学教研室呀!他笑笑,什么也没有说。他是一个对中国十分熟悉的汉学家,他懂得当时中国知识分子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没有多问,说明他能够理解。(P24-26)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