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乘风破浪
  • 乘风破浪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乘风破浪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57.94 5.9折 98 全新

库存5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托尔·海尔达尔

出版社四川文艺

ISBN9787541162107

出版时间2022-02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98元

货号31375265

上书时间2024-06-14

谢岳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商品简介

我们是航行在海洋上,而不是地图上,而人生,就要有乘风破浪的勇气。

 

二十二年前,我会告知我的理论没有科学依据和可行性,于是不会游泳的我和我的五个伙伴还有一只鹦鹉历时一百零一天,乘坐一只木筏航行四千三百里来证明我的理论。我还写出了挪威有史以来畅销的书籍《孤筏重洋》,拍出了奥斯卡纪录片Kon-Tiki。

 

而今天,一个苏俄人,一个非洲人,一个墨西哥人,一个埃及人,一个美国人,一个意大利人,再加上我本人——一个挪威人,以及一只猴子,一群咯咯哒的母鸡,要坐一艘仿埃及的草船横渡大西洋!
你,要加入我们吗?



作者简介
[挪威]托尔·海尔达尔THORHEYERDAHL二十世纪杰出的挪威民族学家、探险家、作家。被誉为“世界上著名的挪威人”。1947年,他策划组织并亲自参与的木筏横渡太平洋探险获得成功,震惊全球。1948,记录这段传奇经历的书籍《孤筏重洋》出版,之后的70年中被翻译成75种语言,卖出了至少3500万册。这本书是有史以来由挪威作家写的畅销的书之一。海尔达尔乘坐木筏在海上航行时用摄像机记录了自己的冒险经历,并且制作成纪录片《康-提基》,获得了1951年奥斯卡纪录片奖,这也是挪威历史上一次获得奥斯卡奖的影片。2012年这段经历被拍摄成电影《孤筏重洋》,成为挪威卖座的影片,并提名奥斯卡外语片。1969年至1970年间,海尔达尔从摩洛哥启程,开始另一趟大规模航行,这次他驾驶纸草船「拉号」(Ra),打算证实地中海世界的早期人类可能曾经横越大西洋,并定居在墨西哥和秘鲁一带,之后写出了记录这段经历的《乘风破浪》。海尔达尔的科学探险跨越了半个世纪,脚步遍及世界各地,并因其杰出成就而获誉无数。2002年,海尔达尔逝于意大利。挪威政府在奥斯陆大教堂为他举行国葬。2011年,包含照片、日记、私人信件、论文等内容的“托尔•海尔达尔档案”作为具有世界意义的文献遗产,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名录》。

目录
第一章 一道谜题,两个答案,实则无解
第二章 为什么是芦苇船
第三章 仙人掌丛林中的印第安人
第四章 在非洲腹地,与贝都因人和布达玛人为伴
第五章 尼罗河源头的黑人修士
第六章 金字塔建造者的世界
第七章 出航大西洋
第八章 沿非洲海岸到达尤比角
第九章 命运由大海主宰
第十章 进入美洲水域
第十一章 “太阳号”二世乘纸莎草船从非洲前往美洲
后记

内容摘要
 我们是航行在海洋上,而不是地图上,而人生,就是一段无尽的航程。
二十二年前,我会告知我的理论没有科学依据和可行性,于是不会游泳的我和我的五个伙伴还有一只鹦鹉历时一百零一天,乘坐一只木筏航行四千三百里来证明我的理论。我还写出了挪威
有史以来最畅销的书籍《孤筏重洋》,拍出了奥斯卡最
佳纪录片《康-提基》。
而今天,一个苏俄人,一个非洲人,一个墨西哥人,一个埃及人,一个美国人,一个意大利人,再加上我本人——一个挪威人,以及一只猴子,一群咯咯哒的母鸡,要坐一艘仿埃及的草船横渡大西洋!
你,要加入我们吗?

主编推荐
◆“世界上ZUI有名的挪威人”毕生代表作。
作者托尔·海尔达尔是二十世纪ZUI杰出的挪威民族学家、探险家、作家。被誉为“世界上ZUI有名的挪威人”
◆畅销50年,被译介为136个版本,全球销量超过800万册!
◆改编纪录片提名奥斯卡很好纪录长片

精彩内容
 第一章一道谜题,两个答案,实则无解一秆芦苇在风中摇曳。
砍断它。
它不但浮得起来,还载得动一只青蛙。
二十万秆芦苇随风摇曳。沿着青翠的河岸放眼望去,一整片芦苇仿佛连绵起伏的麦浪。
将其砍断,像打玉米垛那样一捆一捆地扎起来。大大的草船浮在水面上,我们登上去。一个苏联人,一个乍得人,一个墨西哥人,一
个埃及人,一个美国人,一
个意大利人,再加上我——一个挪威人,还有一只猴子,一群咯咯嗒的母鸡,要乘着它到美洲去。然而我们目前却身处埃及。风里永远夹着沙子,又干又热,这就是撒哈拉沙漠。
阿布杜拉跟我保证,草船能浮起来。我跟他说,美洲可是非常远呢。他觉得美洲那边的人不喜欢黑皮肤的人,不过我跟他打包票,关于这一点他绝对错了。他并不知道美洲究竟在哪里,但他说只要风向对,总是能到的。只要捆扎芦苇的绳子不出问题,草船就不会有危险。可是,绳子真的不会出问题吗?
感觉有人晃了晃我的肩膀,我醒了过来。是阿布杜拉。“3点钟了”他说“又该上工了。”太阳的炙烤令帐篷里热气腾腾。我坐起身,透过没关紧的门往外看,立时被撒哈拉炽烈的阳光晃了眼
,干燥的热浪扑过来。太阳仿佛占满整个天空,目光所
及之处,太阳,太阳,还是太阳。浸满了阳光的无垠沙漠,撞上了上帝创造的最纯粹的蓝,灰色的沙粒在午后的阳光下闪耀着金色的光芒,万里晴空在这个沙漠的世界上方铺展开来。
五座金字塔排成一排,三座大,两座小,像鲨鱼的牙齿一样衔住天幕。在人类与自然界尚密不可分之时,它们便矗立在这里,一动不动,始终如一,与自然界浑然一体。躺在金字塔前面那片浅浅的洼地上的东西打破了时间的界限,也许它是昨天才完工的,又或许已经在这儿躺了一万年:那是一艘大漠黄沙中的船,没有了波涛和水草,就如同诺亚方舟
在撒哈拉荒漠搁了浅。船的旁边还有两头正在咀嚼的骆驼。至于说它们嚼的是什么,也许,正是构建这条“纸船”的材料——纸莎草。金色的苇草打成捆,再将草捆扎出船的形状,船头和船尾高高翘起,仿佛悬在蔚蓝天空中的一弯新月。
阿布杜拉已经走到草船跟前。两个皮肤黝黑的布达玛入正往船上爬,身上的白色长袍随风猎猎飘舞着。与此同时,埃及人正把一捆捆新鲜的纸莎草拖过来,他们的服饰倒是五颜六色的。现在还称不上是大功告成。“继续!再来,继续!”阿布杜拉大声喊道,“纸莎草不够用!”我踩在烫脚的沙子上,好像刚从上千年的沉睡中苏醒,一脚深一脚浅。说到底,他们这番辛劳都是拜我所赐。都怪我萌生了一个荒唐念头,想要令基奥普斯时代便已式微的古老造船艺术重获新生。造船术被废弃的那个时代,这位法老以及他的后人下令建造了眼前这群雄伟的金字塔,如今它们如同巍然屹立的山脉,将我们穿越了时空的造船厂藏在身后,不允许开罗城市街道上那种20世纪匆匆忙忙的风潮席卷到这一边青翠的尼罗河河谷。P1-2

媒体评论
"有些人相信命运,有些人不信。我既相信,也不信。有时候我们就像绑在线上的木偶,被几只无形的手操纵着。然而,可以肯定的是,我们不是注定要被牵着走的。我们可以自己抓起线来,在每个交叉路口调整方向,踏上通往未知的小径。

——本书作者托尔·海尔达尔 "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