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希特勒的土地(美国人亲历的纳粹疯狂之路)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希特勒的土地(美国人亲历的纳粹疯狂之路)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18.88 4.7折 39.8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美)安德鲁·纳戈尔斯基|译者:吴冬//姚小菡

出版社重庆

ISBN9787229086039

出版时间2014-11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39.8元

货号1200983009

上书时间2024-06-14

谢岳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安德鲁纳戈尔斯基,现任纽约国际事务思想库东西学院副院长和公共政治系主任。曾长期担任美国《新闻周刊》驻外总编,驻地包括香港、莫斯科、罗马、波恩、华沙、柏林等。著有《最伟大的战役:斯大林、希特勒和改变二战进程的莫斯科苦斗》等书。

目录
前言  究竟是什么成就了希特勒?
第1章  “精神崩溃”——“一战”的创伤与平复
  迷人的混乱中心
  贫困之海中的狂欢孤岛
  美国是朋友,法国是敌人
  “婚介”记者与社交舞会
  激昂的演说家——希特勒
  预测纳粹是否将干预巴伐利亚局势
  汉夫丹格:哈佛与希特勒的联结者
第2章  悬而未决——德国将何去何从
  领袖的魔力
  美丽女主人家的常客
  明眼人
  艺术化的魏玛
  美国支持下的经济复苏
  牢狱生涯与声名式微
  错把他乡当故乡——旅德美国人的错觉
  日耳曼式的精神世界
  从亨利福特身上汲取“反犹”灵感?
  经济崩溃的政治后果
第3章  大象还是老鼠?——如何定位纳粹势力
  纳粹崭露头角
  希特勒“重装归来”
  直指“军国主义”
  向总统宝座发起“冲锋”
  对领袖的好奇
  来自美国记者的两次著名采访
第4章  “我会为他们做示范”——美国人把纳粹领导视为小丑
  德国政客的对策
  美国记者关注些什么?
  愚弄公众的游戏
  “宫廷小丑”汉夫丹格
  真相远比看起来复杂
  令人恐惧的“纳粹蓝图”
第5章  逃走吧,越快越好——疯狂的意识形态转型
  德国的野蛮转型
  罗斯福上任后的德美外交
  “小酒馆”里的大争执
第6章  “就像足球和板球”——清洗犹太人运动
  反犹暴力事件的证据
  希特勒否认将有新战争
  盲目的包容
  责难与辩护
  欧洲会迈向战争吗?
第7章  与纳粹共舞——希特勒的“獠牙”
  “长刀之夜”
  军队向谁效忠?
  狂热和暴怒的宿命论者
  驻德记者不再是美差
  希特勒应该娶个美国老婆?
  罗曼史与“朝圣”之旅
第8章  “疯帽子的午餐会”——1936年柏林奥运会闹剧
  奥运时节来临
  纳粹的“教义”
  美国飞行家访问德国航空工业
  “一场精心策划的恶作剧”?
  沮丧和失望的美国人
第9章  “制服和枪支”——走上武力扩张的道路
  认识德国的四个阶段
  1938年的三件大事
  联姻
  在刀刃上行走的希特勒
  “纳粹血旗”
  德国的军事建设
  武力扩张的新高潮
第10章  “孤立无援”——德意志不惜背弃一切
  世界大战的苗头
  这是真正的战争
  闪击波兰,惊骇世界
  代价由谁支付?
  民心渐远
第11章  喂松鼠——希特勒希望别国勿管闲事
  枪炮丛林
  善良与残忍之间的奇怪对比
  女性与家庭政策
  纳粹的美国宣传员
  东征苏联
  柏林并非无懈可击
  美国身份不再安全
第12章  最后一幕——美国驻德记者全面撤离
  莫斯科与“滑铁卢”
  对美国宣战
  受到上天眷顾的历史见证者
后记
致谢

内容摘要
 一战后的柏林,经济凋敝,物价横飞,却也弥漫着香艳和纵情的艺术气息。那些身在德国的美国外交官、记者、军人、文体明星和访问学者们,带着猎奇的目光感受着柏林。他们近距离地见证了希特勒和纳粹党一步步攫取权力的过程,却少有人看清政治漩涡暗暗朝着深渊翻滚,未来将有一场席卷世界的流血战争……安德鲁·纳戈尔斯基编著的这本《希特勒的土地(美国人亲历的纳粹疯狂之路)》借助目击者的日记、信件或事后回忆,为透视这段历史时期提供了丰富的脉络,以全新的视角讲述希特勒登上巅峰的过程和第三帝国背后不为人知的秘密。

精彩内容
 迷人的混乱中心即便在今天,人们提到20世纪20年代的柏林,仍然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就如同一场罗夏克墨迹测验。有人会立刻联想到政治瘫痪和社会混乱,革命分子和反革命分子在街头短兵相接;有人会回忆起恶性通货膨胀如何将人们一生的积蓄化为乌有,成千上万个殷实的中产家庭在一夜之间沦为赤贫;在一些人的记忆里,那是一个让人眼花缭乱的性自由的年代,而在另一些人眼中,那段时期丧尽廉耻,堕落扭曲;还有人因为非凡的文艺复兴成就而记住了那个时代,因为当时的艺术和科学领域都爆发出了惊人的创造力,而原因就在于,一个真正的民主体制让一切都成为可能。
说来也怪,所有这些联想都是对的,都反映了相当准确的一部分历史事实。
“一战”余波过后,柏林成了主要的政治战场——这可不是说说而已。当动乱横扫整个德国,没有哪个城市像柏林那样充满了火药味。1919年2月,新选举出的国民议会选择在魏玛召开会议起草新的宪法,就是因为柏林的环境太过动荡。然而魏玛共和国的诞生却遭到了左翼和右翼人士的一致激烈反对,他们似
乎都盼着这个国家的新统治者和他们所做的议会民主的尝试快点垮台。形形色色的煽动者们也在此时招兵买马,拉拢那些还深陷战败耻辱,为了惨重的人员伤亡和《凡尔赛和约》中的惩罚性条款而忿忿不平的人民。
政治混乱催生经济低迷。随着马克的大幅贬值,依靠固定收入维持生活开销的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随之大幅下降。日常采购——比如一片面包——动辄需要
花费数千、数百万,甚至数亿、数万亿马克。现金一
文不值的尴尬从一家城市剧院售票处的招牌上得到了生动的体现:“正厅前座:半磅黄油的价格;正厅后座:两个鸡蛋。”当然在普遍贫困之下,也有人趁机大捞一笔,过起了穷奢极侈的生活。
这种奢华放纵在性观念上表现得尤为显著。根据剧作家卡尔·楚克迈尔的描写,在他参加的诸多派对中,有一回派对上端送饮料的年轻姑娘们全身仅着一
条“绣着一片银色树叶遮掩私处的透明内裤”——和美国俱乐部里的“兔女郎”不同,这些女孩“不要钱就听凭人们上下其手”,因为一晚上的开销里就包含了这些小福利。墙上的标语宣称:“所谓爱情,不过是愚蠢地高估了两个性对象之间那微不足道的差异。
”这种全民式的性自由体验是充满好奇的外国人被吸引到柏林的原因之一,不过最大的诱惑还在于柏林本身就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文化中心。这个城市颇以拥有贝尔托·布莱希特、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玛琳·黛德丽以及乔治·格罗兹这样一些人物为傲,所以很快就吸引了一大批才华横溢、富于创造力,又敢于冒险投机的人们,其中就包括越来越多的美国人。
“人们已经忘记,‘一战’后知识分子和文化革新者的聚集地已不再是巴黎,当然也不是伦敦或纽约,而是柏林。”迈克尔·丹姿这样回忆道。他是一名多才多艺的美国音乐家,会弹奏班卓琴和每一种吉他和曼陀林,在柏林度过了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大部分时光,“柏林是真正意义上的欧洲首都——不管从哪一个欧洲城市开启的铁路,都以柏林作为终点。”从一开始,很多美国人就对这里的混乱局势很感
兴趣。他们试图了解汇聚在战后的德国,特别是柏林的各路政治力量,并据此来揣测魏玛共和国的未来。
但是,在克里斯托弗·艾什伍德的故事集和由之改编的歌舞片和电影《歌厅》(Cabaret)中,美国人关于那个非常年代的记忆,往往都折射出那股终将吞噬德国以及几乎整个欧洲的邪恶力量的影子。
早年间,纳粹还只是一个以慕尼黑为基地的小型激进运动组织。他们认为柏林是一个邪恶堕落的城市
,尤其是相比于巴伐利亚州这个拥有众多纳粹支持者的地方来说。“(慕尼黑)和柏林的区别是显而易见
的。”库尔特·卢戴克注意到。他在20世纪20年代加入纳粹党,是一名热心的募资者和社会活动家,并曾数次前往美国。“一个是马克思主义者和犹太人心中的圣城,而另一个是他们宿敌的大本营。”即使是在希特勒上台以后,坐拥整个柏林城时,他还是无法真
正信任这个城市和它的人民。
根据最早一批抵达战后德国的美国人回忆,那里发生的一切都神秘迷人。本·赫克特这位未来百老汇和好莱坞的明星作家、导演及制片人,在1918年作为《芝加哥每日新闻报》的驻外记者来到德国,当时他只有24岁。在柏林的两年里,他有过这样的描述:“愚蠢而偏执的政治小丑、吹毛求疵者和肆意妄为者”就像在街头剧院表演一样,“这里的一切都关乎政治:要么革命,要么反革命”。在写给远在芝加哥的总编亨利·贾斯汀·史密斯的一封信里,他这样总结道:“德国正在经历一场精神崩溃。在这里,一切的一
切都是疯狂的。”P2-4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