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告别拖延:练就高效行动力
  • 告别拖延:练就高效行动力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告别拖延:练就高效行动力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16.72 4.4折 38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苏可

出版社工人出版社

ISBN9787500877288

出版时间2021-10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38元

货号31276244

上书时间2024-06-13

谢岳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商品简介

很多人拖延,是因为他们习惯了逃避。他们为实现短期的“享乐主义”而拖延时间,虽然暂时轻松了,但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今天痛快了,压力并没有消失,而是留到了明天。

 

本书从心理学的角度,针对拖延背后的心理动机、拖延者常用的外在借口,做了专业的解读,指出拖延问题主要针对的是事而不是人:因为一个人不可能在任何事情上都拖延,也不可能在任何事情上都不拖延。只有跳出拖延循环的心理怪圈,才能从根源上解决拖延问题,有效提升行动力。

 

书中穿插了大量改善拖延的案例,并辅以心理测试和自我训练计划,通过拖延问题自查、反驳拖延的借口、即时行动、自我监控等方法,帮助读者战胜拖延,实现高效、自律的人生。



作者简介
苏可,在读心理学博士,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MBA,外企高管。擅长个人发展、行为习惯类的心理咨询。对拖延现象背后的心理学,有着相当深入的研究。

目录
第 1 章   拖延到底是什么?
意识到拖延问题的存在
“拖延症”的说法不恰当
拖延是一种习惯
改善拖延的武器
第 2 章   有效觉察拖延
拖延问题自查
记录拖延日记
制订改善拖延的目标
第 3 章   反驳拖延的外在借口
拖延的常用借口
拖延借口1 :真的没时间
拖延借口2 :没心情,怎么办?
拖延借口3 :没意义,不想做
拖延借口4 :不知道如何开始
拖延借口5 :自制力弱,总是分心
转变信念,反驳拖延借口
第 4 章   拖延背后的心理
内心充满担忧与害怕
消极完美主义
逆反心态在作祟
目标过多,心理负担过重
错误的时间观念
第 5 章   提升行动力
即时行动
坚持一下
提前完成
执行意图
自我监控
对明天的自己好一点
第 6 章   阻止拖延复发
体验成功,提升动力
制订改善拖延的方案
第 7 章   强化改善拖延的自我训练
理解拖延循环怪圈
改善拖延的万能公式
拖延应对系统
附 录

内容摘要
很多人拖延,是因为他们习惯了逃避。他们为实现短期的“享乐主义”而拖延时间,虽然暂时轻松了,但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今天痛快了,压力并没有消失,而是留到了明天。
本书从心理学的角度,针对拖延背后的心理动机、拖延者常用的外在借口,做了专业的解读,指出拖延问题主要针对的是事而不是人:因为一个人不可能在任何事情上都拖延,也不可能在任何事情上都不拖延。只有跳出拖延循环的心理怪圈,才能从根源上解决拖延问题,有效提升行动力。
书中穿插了大量改善拖延的案例,并辅以心理测试和自我训练计划,通过拖延问题自查、反驳拖延的借口、即时行动、自我监控等方法,帮助读者战胜拖延,实现高效、自律的人生。

主编推荐

专业心理测试/大量真实案例/解读有拖延习惯人群心理/图文并茂/理论性与故事性相结合/科学、有趣、实用的心理学读物


【内容简介】

精彩内容
 第一章拖延到底是什
么?
很多读者已经意识到,拖延行为一直伴随着我们的生活。那么,我们有没有认真思考过拖延呢?
拖延到底是什么?我们真的理解拖延吗?
为什么我们总是会产生拖延?
我就是重度拖延者,是不是没救了?
有什么简便易行的方法可以有效改善拖延呢?
不得不说,只有真正理解拖延,提升自己的拖延觉察能力,我们才会有意识地改善自己的拖延。
不理解拖延,改善拖延也就无从谈起,让我们从理解拖延开始踏上自己的改善拖延之旅吧。
第一节意识到拖延问题的存在一说起拖延,很多人会联想到各种拖延的画面,回想自己或者别人的各种拖延经历,很多事情拖着不能按时完成,经常处于焦虑的状态中,就像下面提到的:即使是每天坚持读书10分钟的微计划,也不能按时完成;想起很多至今还没有启动的项目,错失了很多机会;生活中一些琐事总是一拖再拖,很多时候已经给我们带来了困扰;日常的工作总是在截止日期前侥幸完成;……如果想写,这个清单可以一直列举下去,因为这就是我曾经的现实生活,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处于拖延引起的焦虑中,但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有时反而还有点沾沾自喜,自己总是可以推迟开始时间,在最后一刻侥幸完成,算是有效率地完成了工作。可实际上,最后一刻的惊险完成,有很大的侥幸成分,这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从容与高效。
但很幸运的是,我通过各种自我训练的方法改善了自己的拖延:阅读相关书籍,了解自己的拖延行为,并且在日常工作、
生活中提升自己觉察拖延的能力;与自己内心对话,明白自己产生拖延行为的外在借口与背后真正的心理原因;通过践行改善拖延的各种方法,有效克服拖延。
可能有人会说,这个好像跟自己没什么关系,我一直处于有条不紊的状态中,偶尔有些事情会忘记,但似乎与拖延无关。
事实上,拖延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绝大多数人都有一定程度的拖延行为,我们活在一个与拖延共处的现状中。即使是工作狂人,也难免在某些事情上存在一定的拖延。
似乎拖延已经成为一
种全球范围内的流行病。
德国明斯特大学心理治疗研究所一直致力于拖延行为的研究,项目负责人弗雷德·里斯特博士在接受《生命时报》记者采访时说,拖延其实是每个人“生来就有”的,只是有些人比较严重。
心理学博士简·博克与莱诺拉·袁在她们的经典著作《拖延心理学》中提到,拖延问题成为大学生
面临的首要问题,70%的大学生存在拖延问题,其中50%的学生报告说,拖延已经成了他们的习惯。
据估计,在一般人群中,慢性拖延的症状影响到了25%的成年人,超过95%的拖延者希望减轻他们的拖延习性。
如果你认为这些数据有些耸人听闻,试着完成下面的练习,检测一下自己是否存在拖延行为。
P2-5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