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茨伯格论管理/明茨伯格管理经典丛书
  • 明茨伯格论管理/明茨伯格管理经典丛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明茨伯格论管理/明茨伯格管理经典丛书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30.89 3.9折 79 全新

库存7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亨利·明茨伯格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656388

出版时间2020-06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79元

货号30905341

上书时间2024-06-13

谢岳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亨利?明茨伯格(HenryMintzberg)当今世界上*杰出的管理思想家。经理角色学派的创始人。Thinkers50终身成就奖获得者

目录
总序 明茨伯格的背影
致谢
前言 我们的组织世界
第一部分 论管理
第1章 管理者的工作:传说与现实/4
管理工作的一些传说与现实/6
再谈对管理工作的基本描述/10
如何进行更有效的管理/16
第2章 塑造战略/19
战略既是对未来的规划,也是源自过去的模式/21
战略不一定全都来自事前的深思熟虑,也可能是在实践中逐步形成的/23
有效战略以各种奇怪的方式形成/25
战略调整是极为短暂的剧烈变革/27
故此,战略管理指的是塑造思想和行动,控制与学习,求稳求变/30
第3章 左脑规划,右脑管理/33
人类大脑的两个半球/35
源自右脑的管理/37
对左脑的启示/42
第4章 在管理中把分析和直觉结合起来/44
评《管理决策的新科学》/48
西蒙当前的直觉观/52
分析与直觉的长处及弱点/55
战略决策中分析扮演的角色/58
管理信息系统在信息处理中的角色/58
战略决策中规划(和规划者)的角色/61
第5章 培训管理者,而非MBA/63
申请者的输入/64
内容的生产/67
MBA的产出/72
第二部分 论组织
第6章 源起结构:组织的基本属性/78
组织各部分及员工/80
组织结构的本质/83
环境中的结构/86
组织的基本类型/89
第7章 创业家型组织/94
基本结构/94
创业家型组织的环境/96
创业家型组织里战略的形成/98
与创业家型组织有关的一些问题/104
第8章 机械化组织/106
基本结构/107
机械化组织的外界条件/111
工具式机械化组织和封闭系统式机械组织/112
与机械化组织有关的若干问题/114
机械化组织的战略形成/116
第9章 多元化组织/123
基本的事业部制结构/124
形成多元化组织的条件/128
向多元化组织演变的各个阶段/130
与多元化组织有关的一些问题/132
第10章 专业化组织/139
基本结构/139
专业化组织的形成条件/145
专业化组织的战略形成/146
与专业化组织有关的一些问题/151
第11章 创新型组织/156
基本结构/158
创新型组织产生的条件/165
创新型组织的战略形成/168
与创新型组织有关的一些问题/173
第12章 意识形态和教会型组织/176
组织意识形态的发展/178
教会型组织/181
教会型组织的形式/183
覆盖在传统组织上的意识形态/184
第13章 政治和政治型组织/188
组织里的政治/189
组织中的政治博弈/190
政治型组织的形式/192
政治型组织的生命周期/194
传统组织结构中的政治/196
政治在组织中的职能角色/198
第14章 结构之外:有效组织的力量和形式/203
汇总与分解/204
七巧板和积木/204
形式和力量/205
组织结构/208
结合/213
转化/217
矛盾/218
能力/224
后记:组织的生命周期模型/225
第三部分 论我们的组织社会
第15章 该由谁来控制企业/243
“企业国有化”/246
“企业民主化”/247
“给予管制”/251
“向企业施压”/252
“信任企业”/253
“忽视企业”/256
“诱使企业”/257
“归权于股东”/258
结论:倘若鞋子合脚……/262
第16章 谈谈“效率”这个脏字眼/265
第17章 由于管理,社会变得难以管理/269
注释/300
附记/313
参考文献/319
译者后记/321

内容摘要
本书全方位地展现了明茨伯格在组织粘连、结构、权力和政策等方面的整体智慧,他与时俱进的反传统思想,奠定了其在年轻一代杰出管理思想家中的导师地位。作为"自下而上式管理学"的祖师,明茨伯格打破常规,深入企业内部观察其真实的运作状况,从根本上对传统的经济假说及答案提出了挑战。而在这本涉及面甚广的文集中,他再次拓宽了自己的视野,不仅讨论了管理的职能,也对组织本身的职责以及它对社会的意义做了进一步的阐释。

精彩内容
 第一部分论管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20世纪或可看成是管理的时代。在20世纪的整个过程中,我们这个经济更发达的世界,显然对管理方法越来越倾心。大概可以这样说,法国工业家亨利·法约尔(HenriFayol,1841-1925),完成了对管理的早期重要思索;而美国,则涌现出无数作家,从弗雷德里克·泰勒(FrederickTaylor)到彼得·德鲁克(PeterF.Drucker)和赫伯特·西蒙(HerbertSimon),引发并强化了美国对管理者和管理方法的一
往情深。这就是日本人要挑战美国工业的权威,掀起如
此轩然大波的原因。一个来自全然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在一场属于美国的比赛——管理的比赛——里打败了美国,而且这还不是头一遭。率先打败美国佬的是西欧,虽然情形没这么戏剧化(早在丰田之前,大众已经让底特律汽车三巨头——福特、通用、克莱斯勒——丢尽了颜面)。早在1968年,让-雅克·塞尔旺-施赖伯(Jean-JacquesServan-Schreiber)出版了《美国的挑战》一书,指出美国经济成功的关键,不在于它的资源或技术,而在于它对管理方法的关注。这下可好,美国的朋友们把这一课学了个扎扎实实,反过来教训起了美国:《欧洲的挑战》和《日本的挑战》出版了一次又一次——当然,不一定是叫这些名字。
在东欧,管理方法的重要性也显现出来。根据我们的观察,哪里出现了经济发展,哪里就关心管理方法。
当然,人们对组织的关注,总是多过对管理的关注。同样,对经济发展的关注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