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射艺史话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华射艺史话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63.23 6.5折 98 全新

库存3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英)谢肃方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1335475

出版时间2023-0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98元

货号31619744

上书时间2024-06-13

谢岳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作者〔英〕谢肃方StephenSelby射箭文化研究学者,古代兵学研究专家,香港历史博物馆顾问。1970—1974年在爱丁堡大学攻读中国语言、文学,并获得了硕士(荣誉)学位。2007—2010年,担任亚太经合组织知识产权专家小组主席。2011年后,任华东师范大学、暨南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及临沂大学兼职教授。
译者陈雨石,历史学博士,研究方向为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欧亚大陆武备文化交流史,在CSSCI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练习中国传统射箭、日本弓道多年。
贠琰,教育学博士,研究方向为内亚史、欧亚大陆武备文化交流史,在CSSCI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出版专著一部,练习中国传统射箭多年。

目录
目录

序? 马明达/05
中译本自序/13
英文版自序/15
致谢/21
译者前言/25

卷一 绪论/003
卷二 传说中的神射手/011
卷三 射手的巫术/029
卷四 射礼/049
卷五 儒家的理想/069
卷六 弓、箭和靶/087
卷七 事实、小说或奇闻?/113
卷八 弩和其他类型的弓/145
卷九 中国的中世纪/175
卷十 融合中的中国/207
卷十一 矫枉过正——明代/241
卷十二 明清转型/275
卷十三 末日/313
卷十四 终卷/337

附录? 成都最后的制弓人——武泳华访谈/345
参考文献/351
译后记/357

内容摘要
“六艺”中为什么会有“射”而非其他?
孔子竟然是一位优秀的射手和射艺教师。
如何从“射”清晰地看中国汉字的流变?
《射书十四讲:中华射艺史话》涉及了中国从远古到1950年的历史,几乎无所不包。大多数中国历史、文学、哲学和艺术中的著名人物都将一一从“射艺”这一新奇的主题下走过。从那狭窄的窥孔中,我们能听到他们的窃窃私语,阅读他们的金玉良言。我们可以一睹中国人谱写的皇皇史诗——怀抱十字弩的长城守卫在箭塔里挤作一团,他们共同抵御着来自崇山峻岭和大漠荒原的猎猎寒风。风带着苦艾的气味,吹向了守卫身后的石阶。

精彩内容
传说中的神箭手(节选)为了将整个故事连贯成一体,我将试着把羿的神话综合起来,把那些不同的线索拧成一股,并结合其他中国古代神话的片段把故事叙述出来。这些线索的素材皆取自周代至汉代的文献,但其本身讲述的却是发生于中华文明黎明期的故事,那时文字记载的正史还未开始。
在我的叙述中,将有穷后羿排除在外,他是一个独立的人物,本卷将另节研究。
神射手羿的传说中华文明的拂晓正是天帝尧的时代。当是时,凡间被无数凶兽侵略,它们所行之处皆满目疮痍,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第一场灾难由十日引起。十日不是别人,正是帝俊与其妻羲和的儿子。十日居住在一棵巨大的扶桑之上,扶桑生于极远东方的一处温泉谷(汤谷)中。扶桑有十条树枝,九条长于侧面,一条生在顶端,每枝居十日之一首。每一天,十日的母亲羲和都乘着由六龙驾驭的战车跨越天庭来到扶桑,将十日之一带上天际,把阳光带给大地。
但是有一天,这些太阳为筑巢于它们体内的九只乌鸦所蛊惑。十日遂一齐出动,一个挨着一个同时出现在天空中。它们发出的巨大热量使地上的草木全部枯死,整个世界受干旱之苦。
第二个灾星就是凿齿。它是长着巨大凿状牙齿的半人怪物,能像人一样手持兵器作战。第三个是九婴。九婴是火与水的精灵,长着九张嘴。它也给人类带来了灾难。
第四个是风伯,它摧毁了人们的家园。
第五个是窫窳,它是龙首蛇身的怪物。
第六个叫脩蛇,这种巨蟒可以吞下一头大象,并在三年之后将象骨吐出。
第七个唤作封豨,就是巨型野猪。这种暴食的巨畜可以吞噬路上碰到的所有东西。
天帝怜恤人类,于是遣下救世主——神射手羿,并赐给他“彤弓素矰”,以及可以战胜凶兽的力量。这是羿第一次涉入凡间诸事。
他降临世间与凶兽作战,打败了凿齿、砍掉了脩蛇的头、用系上绳的箭束缚了风伯、战斗中击杀九婴,又除掉了窫窳和封豨。
接着他戴上了最强力的扳指,将他顶端镶玉的神弓对准天空,将天帝之子——十日中的九个射了下来,失去黑色羽翼的乌鸦便也纷纷坠地。从那以后,这九个太阳再也没有出现过,只余下一个继续光耀大地。
这时羿的妻子是嫦娥。羿在四处作战之时曾遇见西王母,并劝说她赐给自己长生不死药。但贪婪的嫦娥发现了这件事,她偷走了不死药然后奔逃到了月亮上。她化身为一只蟾蜍,并永远居住在月宫之中,弃羿于不顾。羿的斩妖除魔之旅还在继续,他冒险进入了河伯的领地。平日里,作为水神的河伯居住在黄河河底。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河伯化身为一条白龙飞出河中,用汹涌的洪水威胁陆上的居民。羿经过的时候此事正好发生,河伯化成白龙正肆虐着村庄。羿立即挽起神弓,一箭击中河伯的左眼。
河伯受了致命伤,他向天帝告状说:“羿伤害了我!替我杀了他!”天帝问他:“你怎么会被射伤呢?”河伯答道:“我正巧变成白龙在游泳。”天帝说:“我命令你巡视水底的神界,如果你真的履行了职责,羿怎么会伤害你呢?你却把自己变化成一头野兽,那么凡人都会联合起来射伤你——还有比这更自然合理的事情吗?我又怎么能真的责怪羿呢?”于是,羿找到了河伯的妻子,雒水(今作“洛水”)之神雒嫔,并据为己有。
以上就是神射手羿的传说。在离开这个故事之前,我恐怕要把关于它的主要线索再勾勒一遍。
线索之一:这位装备了“彤弓素矰”的射手拥有与那些神兽作战的能力。“彤弓素矰”也出现在其他神话故事以及早期的诗歌中,它们似乎是具有超强魔力的兵器。
线索之二:羿与控制自然灾害之间有某种联系,首先是因十日同时在天空出现而引发的旱灾,其次是河伯引起的洪灾。其实肆虐的白龙也许暗指在汹涌的洪流中那泛起泡沫的巨浪。在汉字里,将一把弓卸弦被称作“弭”,它的部首是一个“弓”字。直至今日,人们仍用“弭旱”一词来表达消除旱灾之意。
线索之三:天帝的终极权威,他把某人被箭射中看作罪有应得,譬如那改变了体色又玩忽职守的河伯。天帝拒绝因射伤河伯而惩处羿。用弓去射那些不顺服的官员,这一文化现象我们在后文中将会提及。
线索之四:作为射手的羿并非一个易于掌控的个体。他的行为总是难以捉摸。他正履行着天帝的指令,却射杀了天帝那不安分的儿子;他离开了自己的正道去获取长生不死的草药,却在这个过程中失去了他图谋不轨的妻子;他接着又做了另一件越轨之事,即在失去妻子后射伤了河伯,然后携河伯之妻逍遥法外。如果这算是英雄的行为,那么确实有些扑朔迷离了。
最后一条线索乍一看像是在用现代的视角赋予这则故事以道德意义,但我不会单独去质疑羿的英雄形象。屈原的著名组诗,其主要内容还是来自神话的寓言故事,这些故事中的角色身份往往另有所指。屈原用这种间接的方式去斥责他的君主——楚怀王,怀王宠幸花言巧语的佞臣,却疏远屈原这样直言敢谏的忠臣。屈原问道:羿焉彃日?乌焉解羽?
屈原将这句诘问放在了《天问》中某一节的结尾,强调了这件事的非常之处。在下一节里,他回答了自己的问题(我前文引用的诗节),描绘出了羿行为中的阴暗面(有意无意地将两个独立的故事合而为一来引出诗歌的主旨)。屈原以其文学技巧表现了羿这一角色的多面性:他是一个明显值得信任的好仆从,然而却没有受到足够的约束能使之认真负责地完成任务。最终,羿“自作孽,不可活”:他没能好好控制他周围的人,结果被一个他误信的大臣所谋害,这个大臣最后携着羿的妻子逃走。
这些主题之后都将再次出现。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