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近现代经济史(1949-1991修订本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近现代经济史(1949-1991修订本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26.82 5.4折 50 全新

库存3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赵德馨

出版社厦门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1556603

出版时间2017-07

装帧其他

开本16开

定价50元

货号3918862

上书时间2024-06-13

谢岳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赵德馨,1932年生,湖南湘潭人。武汉市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中国著名经济史学专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人。1951年毕业于中原大学(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合作系,留校任教。1953—1956年在中国人民大学政读中国经济史专业研究生,师从著名历史学家尚钺教授和著名经济史学家傅筑夫教授。历_任中国经济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现代经济史学会副会长、中国经济史学会名誉会长等。著述丰厚,代表性著作有《中国近代国民经济史讲义》(在日本有日文译本,在美国有英文节译本)、《中国近代国民经济史教程》(获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四卷本《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获高校优秀教材全国优。秀级奖)、《中国经济通史》(获国家图书奖提名奖和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

目录
第八章  将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形态改造为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与国民经济的恢复(1949—1952)
  第一节  新中国经济体制构思的形成
    一、基本依据
    二、经济形态
    三、发展目标与发展前途
    四、根本方针与主要矛盾
    五、运行机制
  第二节  工作重心的转移
    一、工作重心和中心任务的转移
    二、转移的过程各地不同
  第三节  国营经济领导地位的确定
    一、国营经济的建立
    二、平抑物价与国营经济在竞争中夺取市场领导权
    三、统一财政经济工作
  第四节  争取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
    一、中国共产党七届三中全会的战略部署
    二、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财政经济工作方针的调整
    三、“三年准备、十年建设”的发展战略
  第五节  两次调整工商业和“五反”斗争
    一、物价陡降与第一次调整工商业
    二、“五反”运动和第二次调整工商业
  第六节  农村的土地改革
    一、把减租减息作为土地改革的过渡性步骤
    二、制定《土地法》
    三、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的民主改革
    四、工作经验与历史意义
  第七节  城市的民主改革
    一、改造旧城市为新型城市的一个步骤
    二、两类企业与重点行业
    三、成效与经验
  第八节  开展城乡物资交流与重点建设
    一、恢复国民经济的中心环节
    二、“边抗、边稳、边建”方针下的重点建设
  第九节  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的建立与国民经济的恢复
    一、几种经济成分的变化
    二、国民经济的恢复
  结语
第九章  将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改造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形态与将市场经济体制改造为计划经济体制(1953—1956)
  第一节  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总任务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一、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总任务
    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第二节  粮棉油的统购统销与多种物资的统购派购
    一、市场紧张状况及其原因
    二、艰难的决策
    三、两重作用
……
第十章  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的特点
第十一章  全面开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经济大上大虾(1957—1966)
第十二章  “抓革命,促生产”与经济徘徊(1967—1978)
第十三章  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经济形态从传统式向中国特色式转轨的起步(1979—1984)

内容摘要
 《中国近现代经济史(1842—1949)》和赵德馨著的《中国近现代经济史(1949-1991修订本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两卷前后贯通,是第一部把“中国近代经济史”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两门课程合并的中国近现代经济史教材,面向全国高校经济学院和历史学专业基础课程。全书从几千年中国经济史的大视野中阐述中国近现代经济史,呈现中国经济从传统转向现代过程中的历史承继性,彰显中国经济演变过程的连续性特质,实际上同时是一部以近现代为重点的简明中国经济通史。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