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结婚照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结婚照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43.06 5.5折 78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文讯》杂志社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ISBN9787108054890

出版时间2016-05

装帧其他

开本32开

定价78元

货号3593232

上书时间2024-06-12

谢岳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结婚照是一个很有故事性的文化现象,每一张结婚照的背后,都可能埋藏着笑泪交加的生活故事。而把不同时代的结婚照放在一起看,就照见了人世沧桑,也记录了时代变迁。于是就有了文讯杂志社主编的这本《结婚照》的小书,那些时间跨越五十多年的结婚照及其背后的故事,让人感动。
编者特别安排了书中的最后一张结婚照和最后一个故事由每一位购书的读者来填补,希望它成为每位读者的专属记忆。随书还附赠了一个精美的相册,可以放入一张结婚照和六十年的纪念照,祝愿每一位读者都能将相册贴满,将婚姻故事谱写完满!

作者简介
《文讯》不仅致力于文学史料的搜集、整理及研究,并试图呈现完整的艺文与出版信息,报导作家创作与活动。既重视城市文学的繁华典雅,亦从不忽略地方文学的纯朴动人。发行二十多年来,重点始终放在现当代台湾地区文学整理及研究上,成绩粲然可观,诚为研究当代台湾地区文学推荐阅读之文学刊物。由于长期的用心经营,获得文艺界及学界普遍的肯定,已经成为台湾地区现代文学的数据库,可说是台湾地区文学发展的检验指标。

目录
岁月遥远的脚步 龙瑛宗
一张发霉的结婚照 林芳年
摩挲旧影忆当年 杨乃藩
我的婚姻生活 童世璋
走过四十六年岁月 钟雷
银婚已过,金婚将至 王蓝
克难新娘 毕璞
十月小阳春 艾雯
不灭之缘 郭嗣汾
相簿的第一页──记父亲陈千武的婚照 陈明台
半生缘 芯心
烽火鸳鸯 鲍晓晖
从结婚照说起 宋瑞
姻缘道上他和我 华严
悲欢岁月 钟肇政
凭一字结良缘 龚书绵
两张照片的回忆 施翠峰
二重唱钟丽珠
青春尚有痕 丹扉
有意种花与无心插柳唐润钿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回看父母亲的结婚照 王亚维
我的婚礼 林良
46~55宜嫁娶 杨念慈
最真实的记录 疾夫
果园中的婚礼 戚宜君
千里姻缘一线牵 吴东权
“结婚真好!” 孙越
剎那即永恒 王家诚
女主外、男主内 梁秀中
铁配妻人二十年 廖清秀
廿八寒暑,鹣鲽情深洛夫
永恒的铜环 黄肇珩
有缘千里一线牵 方祖燊
她像是我结婚的对象! 蔡文甫
嫁海 朱学恕
无缘怎能牵手 罗盘
圆·偶然·筝笛合鸣李殿魁
好好珍惜这半生缘 赵天仪
半价新娘 岩上
书中自有颜如玉 林锡嘉
沧桑爱语 康原
回眸未必笑 菩提
“革命性”的婚姻 梅新
燕尔小记 痖弦
苦尽甘来 李舫
他深深地吸引了我 古月
不是一国的人 丘秀芷
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 许坤成
相看两不厌 陶晓清
从单人床谈起 张默
两场婚礼 辛郁
嫁给老国文 黄永武
小花开遍的森林 杜萱
漫长的路 钟铁民
最是难忘波蜜拉 文晓村
闰中秋那年 归人
与李潼再续前缘路 祝建太
因缘和姻缘 杨锦郁
预约一个诗人 方梓
请织起嫁衫,嫁给我吧! 巴代
幸运的开始 刘黎儿
我人生的环绕音效 宇文正

内容摘要
 文讯杂志社主编的《结婚照》是一本独特的小书,书中六十二位作者,通过当年的一张结婚照,回忆了自己结婚时的点滴往事,以及几十年的悲喜人生,其中既有结婚的喜悦,也有艰苦岁月相濡以沫的伉俪情深,更有子孙绕膝的天伦之乐。六十二位作者,时间跨越五十余年,从抗战烽火中的匆促婚照,到八十
年代新潮的婚纱照,一张张结婚照,反映了时代的变迁,也照见了世事沧桑。书中的第六十三篇文章,将由读者您来书写,贴上您的结婚照,追忆您的婚姻故事吧。
您的书写,将使《结婚照》成为一本独特的书——只属于读者自己的书。

精彩内容
 烽火鸳鸯鲍晓晖我们结婚时,沈阳城外炮声隐隐可闻。
抗战胜利后,回到家乡沈阳考上大学,日子却一
直未脱离战争的阴影;外侮甫停、内战又起、东北时局动荡不安。我们学校在风声鹤唳的日子里弦歌不辍,他在时时准备随机关撤退的日子里,风雪无阻的每个周末,到北陵接我回城,星期日再送我回校。
我们相识在秋天,北方的秋天很美;天湛蓝,落日晚霞瑰丽,枫叶红似二月花,遍地黄叶舞秋风。很多时候我们在北陵道上踏叶归去,携手絮语中增进彼
此的了解,我心已默许,他也信誓旦旦。
不久冬季来临,秋日的美景被酷冬的风雪驱散,皑皑白雪千里无际,大地一片凄凉。有一次公车抛锚,拉客的马车无踪影;我们硬是相扶相持,迎着朔风,踏着深雪走回城里。
时局也如严冬,越来越让人战栗,沈阳只靠空运对外交通。父亲又由中长铁路调回山海关桥梁厂,全家即将搬迁,我只有两条路可走:与家共进退,或者以校为家。以校为家是父母最不放心的,因为我是女孩子。而他说,我们结婚吧,时局变好,你安心读书;时局恶化,我们相偕逃难。父母放心我终身有倚靠,我也觉得在人生旅途中单飞不如双栖的好。于是在沈阳围城中,我们成了“烽火鸳鸯”。
婚礼在春暖花开的三月。但在塞北的三月大地刚解冻,春寒正料峭。我手中的新娘花买自花房,梅花和百合都还含苞待放。
虽然是在“兵荒马乱”的时局中举行婚礼,场面却是隆重而热闹;地点在沈阳铁路宾馆,董文琦市长福证。他的同事、父亲在中长铁路局和我在东北大学的同事及诸亲好友席开百桌。而他东北水利总局的同事全到齐,局里总务组长做总招待,会计室主任做帐房。好人缘的小鲍在这个节骨眼上小登科,人人愿意帮忙。他的家人都在家乡吉林双城,而双城县当时在共产党解放军控制中,没有亲人的婚礼全是朋友同事代为张罗,新房是借同事的宿舍,同事太太已先回北平娘家避难。丝绒沙发借自局里会客厅。婚礼当天晚上,整栋大楼三十多家同事的女眷们都来看新娘子,川流不息。而新房暖气不足,在零下十多度的房中,我穿着他的皮大衣呆坐在床上,像小呆瓜任大家品头论足。事后他听说人人夸新娘子漂亮,只是唇角发青,大概身体不好。其实大家都不知道,我是冷得发抖呢。
婚后我开始学做主妇,学校还未开学,下厨洗手做羹汤。在家远庖厨的我只会做“面疙瘩”喂他,吃腻了出去下小馆子。出出进进,大杂院式的宿舍又有了闲话:“这个新娘子不会做饭,怎么持家呀?”吓得我不敢和他去下小馆子,他自己吃完偷偷包回来,他笑说是“喂猫”。
而今和他走过四十多年岁月,有风霜,也有艳阳天,昔日的信誓未改。只是当年他口中漂亮的小猫,已成为能干的“糟糠妻”,日日给他做美食。不擅做家事的他,只得请他跷着二郎腿做老太爷。
P63-67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