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云锦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8.87 3.0折 30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金文,刘雨眠 著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ISBN9787229139650

出版时间2021-06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30元

货号31329386

上书时间2024-06-12

谢岳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金文,自1973年起从事云锦和古代丝绸研究制作工作。任南京博物院民族、民俗研究所传统工艺研究室主任,。2004年成为省文化厅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2005年获得研究员级工艺美术师,2006年被评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开展云锦国家标准的制定工作,2009年被国家文化部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019年荣获第七届南京文学艺术政府奖.突出贡献奖和文学艺术奖特别奖。多年来共荣获国际大奖1次、国家奖28项、省市奖15项。撰写了《南京云锦》等数十万字的专业论著,作品被国家博物馆等十余家外博物馆收藏。


刘雨眠:教育硕士,副教授, 硕士导师,大连外国语国际艺术学院副院长,主要从事产品包装设计、图形创意、版面设计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尤其对传统工艺美术造诣颇深,发表相关十余篇,出版专著多种。




目录
第一章概说云锦
第二章云锦的兴衰
第三章云锦的花色品种
第四章云锦的工艺 
第五章云锦的艺术
第六章云锦的文化内涵
第七章云锦的保护与传承

内容摘要
云锦是中国传统的丝制工艺品,有“寸锦寸金”之称,其历史可追溯至417年(东晋义熙十三年)在国都建康(今南京)设立专门管理织锦的官署——锦署,至今已有一千六百年历史。云锦因其色泽光丽灿烂,美如天上云霞而得名,其用料考究,织造精细、图案精美、锦纹绚丽、格调高雅,在继承历代织锦的优秀传统基础上发展而来,又融会了其他各种丝织工艺的宝贵经验,达到了丝织工艺的巅峰状态,被誉为“锦中之冠”,代表了中国丝织工艺的最高成就,浓缩了中国丝织技艺的精华,是中国丝绸文化的璀璨结晶。因其丰富的文化和内涵,被专家称作是中国古代织锦工艺史上最后一座里程碑,公认为“东方瑰宝”、“中华一绝”,也是中华民族和全世界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云锦》是一本非遗知识读本,从历史起源、制作工艺、艺术特色、文化内涵、发展现状等角度出发,全方位地介绍了云锦这一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文字流畅、脉络清晰、资料翔实、图片精美,非常适合广大文化爱好者和青少年阅读。

精彩内容
 据史料记载,“云锦”一
词,最早出现在汉代以前的文献中,其后南朝梁、唐、
宋诸代陆续有所见,但结合当时的织造工艺和文献记载,似乎都可以断定那个时候的云锦不过是假托天际云彩之美结合锦织之美来作形容、炫耀的织物,和真正意义上的云锦是不同的,即此锦非彼锦。此后直到明代的诸多文献中,都未能找到记载有“云锦”其名其物的相关文字,甚至在查找清宫廷内务府有关丝绸贡品等文献以及江南织造局相关的奏折史料中也都未发现“云锦”这个丝织品专用名称。不过虽无“云锦”一词,但云锦具体的品种名词却已出现,如库锦、库缎、织金、妆花等,由此可以判断,云锦是先有物后有称,后人把一个美丽的古代词藻运用到了这类织物上去。直到清道光年间,苏州民间丝织业成立“云锦公所”,“云锦”一词才浮出水面,可以说,“云锦”是由民间丝织业所发展出来的名词,所以官方的文献中一直并无记录。另外,在清末的时候,南京的锦缎业发展已有相当的历史,其生产的织锦在贡品之中最为珍贵,循此引用“云锦”这个具有华丽织品意义的美名,也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事情,随后,“云锦”逐渐成为南京丝绸代表性的特产,“南京云锦”也
就此定格下来。
南京云锦在中国已经有700多年的历史了,与四川蜀锦、苏州宋锦共同被誉为“中国三大名锦”。除了在图案花纹、色彩装饰等方面富有特色外,南京云锦与其他锦缎最大的区别在于使用大量的金,因此,云锦在视觉上给我们带来富丽堂皇、高贵典雅的感觉。自然也成为封建王朝统治者的最爱,这一点从他们大肆消费云锦可见一斑。由于云锦织品是供应“上用”,在花纹设计上要
迎合皇室的喜爱和需求,有别于民间丝织,图案布局饱满丰盈、色泽质感华丽、金碧辉煌,这些都构成了“云锦”的独特风格。
1.从出土文物考证
从出土文物看,早期的织锦墓葬出土以蜀锦、宋锦为主,直到辽金元时期才大量出现了织金锦。织金锦是云锦最初的品种,单色妆金妆彩也开始出现。但真正意义上的妆花到明代才开始成熟,国内不少博物馆都可以寻找到它们的影子,其中首推北京定陵博物馆。1958年在定陵出土男女衣着、匹头170余种,在很多整卷的锦缎织料上都有黄色的封签,其中许多都是标明南京织造的“织金”和“妆花”锦缎,如“南京供应机房织造上用纱柘黄织金彩妆缠枝莲花托捌吉祥一匹,宽贰尺,长肆丈;应天府江宁县织匠赵绪,染匠倪全,隆庆陆年拾月”;“南京供应机房织造上用银丝莺哥(绿)龙一匹,长伍丈,上元县织匠张鸾、张科,万历贰年”;其中就有一件明万历皇帝的“织金孔雀羽妆花纱龙袍”。另外还有1980年在南京市东郊明魏国公徐达五世孙□墓中出土的“本色暗花缎麒麟补服”、在苏州市明代吏部尚书王锡爵墓出土的“斗牛补服”和“穿枝四合云花纱”等。江宁
织造府曾经是明清江南三大织造中特供皇家的机构,定陵中出土的许多织物内衬上都写明是应天府上元县织造。而历史上较大一幅云锦是慈禧太后墓里出土的一件云锦陀罗尼被,宽1.44米,长2.17米。这些出土文物都可以说明,云锦真正的成熟期在明、清两代。
2.从相关工艺考证
从民族习惯看,汉民族长期看天吃饭的农耕生活使他们养成了消费保守的生活习惯,所以,他们不会大量用金。而游牧民族则不一样,迁移性的生产生活方式使他们通过战争掠夺到大量的金银,豪爽彪悍的他们习惯于立刻“显金”,也就是把金做在器皿上和穿在身上。所
以到了元代,游牧民族占据统治地位时,大量的织金锦开始出现。P3-5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