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哲学何以解惑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哲学何以解惑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12.37 2.9折 42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易菁

出版社中国华侨

ISBN9787511380531

出版时间2019-12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42元

货号30783023

上书时间2024-06-11

谢岳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第一章
奇迹在你自己:哲学这样看生活
001 苏格拉底:治疗灵魂的医术    /    003
002 苏格拉底:锻炼是宠爱肉体的最佳方式    /    006
003 柏拉图:快乐,或是快乐的影像    /    008
004 亚里士多德:什么是最优良的生活    /    010
005 斯宾诺莎:遵循正确的方式,过真正的生活    /    012
006 奥勒留:过一种自然的生活    /    014
007 罗素:爱与知识,即美好人生    /    017
008 尼采:孤独是哲学家的命运    /    020
009 尼采:回归于生活    /    022
010 尼采:不断超越,权力意志的真义    /    025
011 叔本华:远离妒忌的人生    /    027
012 叔本华:财富之于人生    /    029
013 孔子:克己复礼的中庸之道    /    031
第二章
幸福是一种心理感受:哲学这样看幸福
001 苏格拉底:关注现实,才能幸福    /    035
002 苏格拉底:需求越少,就越幸福    /    037
003 亚里士多德:幸福是适中的生活    /    040
004 亚里士多德:幸福,是人类的终点    /    043
005 罗素:任何快乐都值得珍视    /    045
006 塞涅卡:服从命运,才能拥有幸福    /    047
007 叔本华:快乐是短暂的,痛苦是永恒的    /    049
008 蒙田:幸福意味着自我满足    /    051
009 彼特拉克: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    053
010 薄伽丘:没有来世,幸福在人间    /    055
011 伊壁鸠鲁:快乐,幸福的起点和终点    /    058
012 伊拉斯谟:幸福来自愚蠢    /    060
第三章
一切皆流,无一静止:哲学这样看世界
001 泰勒斯:水是万物的本原    /    065
002 阿那克西曼德:万物诞生之源,亦是结束之因    /    067
003 赫拉克利特:一切皆流,无物常住    /    069
004 亚里士多德:时间、空间与运动    /    071
005 奥勒留:宇宙是统一的整体    /    073
006 莱布尼茨:早已预定的和谐    /    076
007 笛卡儿:宇宙之美,在于光怪陆离    /    079
008 柏格森:“生命冲动”是创新的源泉    /    081
009 孔子:乐山乐水,仁爱万物    /    083
第四章
没有目的,只有过程:哲学这样看生死
001 苏格拉底:灵魂是不朽的    /    087
002 柏拉图:“死亡练习”,哲学家的生活    /    089
003 伊壁鸠鲁:不谈死亡,它与我们无关    /    091
004 弗洛伊德:死亡乃生命的最终目标    /    093
005 海德格尔:人生是向死而生    /    095
006 培根:死亡犹如黑暗    /    097
007 克尔凯戈尔:死亡是人的最高存在    /    099
008 庄子:人生百年,终有一死    /    101

内容摘要
 哲学并非只有枯燥的理论知识,还有着广阔而深邃的内涵。本书以古今中外著名哲人的哲学理论、思想精髓、人生经历为出发点,围绕人性、生死、处世、存在、道德等对人生有重大意义的核心命题,用哲学慰藉人心、关照现实。

精彩内容
 苏格拉底:治疗灵魂的医术谈及古希腊或古罗马哲学,苏格拉底是绕不开的丰碑式人物。在他之前的一个世纪里,也涌现了一批在当时颇具影响力的哲学家,比如说泰勒斯、毕达哥拉斯、赫拉克利特,但他们的哲学思想要么围绕着物质的宇宙,要么提倡极端精英主义的人生哲学。直到苏格拉底的才华初现端倪,他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位坚决认为哲学应该关切普通人群的日常生活并为之发声的哲学家。苏格拉底出身贫寒,他的父亲是一名石匠,他的母亲是一名助产师。他并非一
出生就是上天的宠儿,巨额的财富、丰富的人脉资源或优雅的风度都与他没有关系,然而,他以才华与人格征服了那个人才辈出的时代,让人们为之神魂颠倒。
终其一生,苏格拉底没有写过一本书。他并没有一套由弟子传承的贯穿始末的思想。我们只能通过他人对苏格
拉底的各种记述来了解他和他的思想,其中尤其以他的弟
子柏拉图和色诺芬的相关记述最为重要。而通过后人字里行间有关他的记述,我们发现,他努力向雅典同胞传达着
这样一种思想——“不断质问你自己的习惯”,他将其视为自己的神圣使命。
在他看来,“省察自己与他人乃是最高等级的善”,而人的一项重要活动就是“每天讨论这种善”。他说:“大部分人一生都在梦游,从没问问自己在干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干。他们的价值观与信念从父母那儿传承而来,甚至连父母的文化,他们也一并毫不质疑地接受了。但是,如果他们不幸地接受了一些错误观念,他们的思想就会得病。”苏格拉底坚信,哲学应该探讨的核心问题是“你如何理解这个世界”.以及“你认为生命里最重要的事是什么”,而这些命题与每个人的身体、精神健康都息息相关。
信念不同,情感状态也不同;政治意识形态不同,也会导
致不同的情绪疾病。比如说,有的人很渴望获得别人的认同,也就是柏拉图所说的自由民主社会里最典型的情绪疾病,而这种哲学思想会让人逐渐对社交产生恐惧感。但是,如果按照苏格拉底的理论,就应该把这种无意识的价值
观带入意识里,每天省察,并最终裁定它们是不明智的。
于是,这种信念最终被改变了,而人的情绪与身体状况也
随之变化。
在苏格拉底看来,就某种意义而言,每个人的价值观
都来自他所处的社会,但是,任何人都不能责怪自己或他人的文化,因为正是他自己每天选择接受它们、认可它们。正如苏格拉底所言,我们有责任“关照我们的灵魂”,这是哲学的教导,即心理治疗的艺术,它最初就起源于古希腊人“关照灵魂”的思想。我们有义务时时省察自己的灵魂,裁定那些价值观或信念是否合理,哪些是健康的,哪些是有病的。可见,哲学在某种程度上被视为一种我们可以施加于自身的医术。
西塞罗是公元前1世纪古罗马著名的哲学家,他曾在书中写道:“正如我向你们保证的,确实有一种治疗灵魂的医术,那就是哲学。与身体的疾病不同,我们无须去身体之外寻求救助它的办法,而可以运用我们自身的力量去治疗自己。”这正是苏格拉底一直致力于教给他的雅典同胞的哲学思想。那时,他时常在城邦的街道上悠闲地散步,遇到任何人就停下来,与他们交谈,去了解那个人的信仰与追求。后来,他的雅典同胞认为他亵渎了神灵,对他进行审判。这时,他对他们说:“我在雅典城邦里四处游走,与你们攀谈,就是试图说服你们中间的老者与年轻人,不要在意你们的身体或财富,而要竭力‘让灵魂达到最佳的状态’。”苏格拉底的生活哲学饱含着一种一以贯之的乐观态度,我们可以省察自己的信念,通过改变它们来改变自己的情绪,这就是自己治愈自己的能力。这种能力是我们内在所固有的,无须求助于任何教士、药理学家或心理师。正如文艺复兴时期蒙田在一篇随笔里所写的:“苏格拉底为人性做了一件大好事,让人们发现它多么有用。”P3-5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