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凡尔纳经典科幻:神秘岛
  • 凡尔纳经典科幻:神秘岛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凡尔纳经典科幻:神秘岛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14.71 3.3折 45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儒勒·凡尔纳

出版社译林

ISBN9787544783002

出版时间2020-10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45元

货号30988713

上书时间2024-06-10

谢岳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1.儒勒?凡尔纳“海洋三部曲”之一,世界科幻经典书目。儒勒?凡尔纳不仅是“科幻小说之父”,还是富有冒险精神的科学先知,他作品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至今仍在启迪一代又一代读者。
2.上海外国语大学法语专家经典译文,未删减全译本。
3.全新绘制满版全彩插图,还原惊心动魄的冒险场面。
4.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科幻作家吴岩长文导读,梳理作家创作背景与特色,讲述为什么在今天,我们还要阅读凡尔纳。

目录
第一部 空中遇难者
第二部 被遗弃者
第三部 岛的秘密

内容摘要
美国南北战争期间,五名北军俘虏乘坐气球,从南军大本营里士满出逃。途中遭遇风暴,被抛到南太平洋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上。这些落难者依靠自己的智慧和过人的毅力,克服了种种困难,不仅顽强地生存下来,还把小岛建设成一个繁荣富庶的乐园。

精彩内容
第一章“我们又在上升了吗? ”“不!正相反,我们在下降! ”“赛勒斯先生,比这还糟!我们在往下掉! ”“老天爷!把压载物扔下去! ”“最后一个袋子也倒空了! ”“气球上升了吗? ”“没有! ”“我好像听到了波浪的拍击声! ”“吊篮下面就是海! ”“离我们不过500英尺! ”这时候,有个很响亮的嗓音在空中回荡:“把所有重的东西都扔出去!所有的东西!然后听凭上帝的安排吧! ”这就是1865年3月23日下午将近4点钟时,在这片太平洋辽阔而人迹罕至的水面上空响起的话语。
大概没有人会忘记那一年春分前后从东北方向刮来的那场暴风。
那是一场从3月18日持续到26日的飓风,它片刻不停地咆哮着。大风暴从北纬35度斜穿过赤道,一直到南纬40度,掠过1800英里的广阔地带,在美洲、欧洲和亚洲造成了巨大的灾难。城市被毁;林木被连根拔起;堤岸被排山倒海似的巨浪冲垮。根据统计局的统计数字,被海浪抛上岸的船只就有几百艘;有些龙卷风经过的地方,都被夷为平地;数千人在陆地上被压死或是被海水所吞没。这些就是那场可怕的飓风肆虐过后留下的罪证。在灾情方面,它超过了1810年10月25日发生在哈瓦那和1825年7月26日发生在瓜特罗普岛的那两场令人恐惧的灾难。
然而,就在这陆地上和海上惨遭灾难的同时,在不平静的空中也上演了一场同样激动人心的悲剧。
一只气球被吹到龙卷风顶端,并卷进了一股气流的旋涡中,它以每小时90英里的速度掠过空中,好像被什么空气大旋涡所控制,自身不停地转动着。
在这只气球的下面是一只摆动不停的吊篮,里面载着五个人,由于弥漫在洋面上的水汽浓雾,很难看清他们。
这只气球——可怕的暴风雨的玩具——从何而来?它又是从地球上的哪个地方升起的呢?显然它不可能是在刮飓风的时候出发的。但是,暴风已持续了五天,并且在18日那天已有了初期的征兆。因此,我们有充分的理由认为,这只气球是从很远的地方飘来的,因为大风一昼夜不是至少把它带走2000英里吗?
总之,这几名乘客没有任何办法能计算一下他们起航以来飞过的路程,因为他们没有任何坐标。事情也真蹊跷,尽管他们处在激烈的暴风之中,却仍然安然无恙。他们坐立不稳,身体团团转,却没有感到这种转动,也不觉得有移动感。他们的目光无法透过吊篮下面的团团浓雾。周围一切都模糊不清。云层浓雾,他们无法知道是白天还是黑夜。当他们悬浮在高空时,看不见有人居住的陆地上的一丝反光,也听不见陆地上的任何声响,甚至连海洋的澎湃声也传不到他们耳朵里,有的只是这无边无际的黑暗。只有吊篮的急速下降才能使他们意识到自己在海面上正面临着危险。
黑夜在惶恐不安中过去了,对胆子比较小的人来说,恐怕是致命的。然后,白昼又来临了,这时暴风渐趋缓和。从3月24日这天早晨开始,风势有了减弱的征象。黎明时分,片片轻云向高空升去。几个小时工夫,龙卷风散了,消失了。飓风转变为七级“疾风”,也就是说,大气层流动的速度已降低了一半。这时虽然还是水手们所说的“紧帆风”,但风势毕竟已减弱不少。
将近11点钟的时候,下层的空气明朗了许多。大气散发出雷雨过后的这种可以觉察到的浑闷气息。暴风似乎不再向西面刮了,似乎已自生自灭。也许它会像印度洋上空的台风,在龙卷风过后,如电子层一样突然消失。
但是,就在这个时刻,人们可以觉察到气球又在慢慢地往下降。它甚至好像在逐渐地瘪下去,气囊伸长了,球形变成了椭圆形。
将近中午,气球飘荡在离海面只有2000英尺的上空。气囊容纳了50000立方英尺的气体,鉴于它的容量,显然它能长时间地停留在空中(或者上升到很高的高度,或者做水平方向的移动)。
此时,乘客们扔掉了使吊篮下坠的最后一批物品:一些存粮,甚至放在他们衣袋里的小工具。其中一个人爬到套住网索的圆环上,力图把气球的下部系牢。
显然乘客们不可能使气球维持在高空,氢气已经不足。因此,他们完蛋了!
他们下面既没有陆地,也没有小岛。在这个空间里没有一处可以着陆,也没有一处坚实的地面可以让他们抛锚。
无边无际的海面上,仍然翻滚着惊涛骇浪!即使是居高临下,视野延伸到半径为40英里的范围,也无法看见这海的边缘。这是流动的平原,被暴风无情地鞭挞开的海浪如同披着白色鬃毛的万马在奔腾!眼前看不见一块陆地,也看不见一艘船只!因此,这时必须不惜任何代价阻止气球往下降,不让它掉到海里去。虽然乘客们在这紧急关头尽了最大的努力,但气球仍然继续下坠,同时顺着东北风急速地向西南方向移动。
这些不幸的人们的处境多么可怕!他们显然已不能主宰气球。他们的努力没有结果。气囊越来越瘪了。氢气往外泄漏,根本就无法堵住它。下降的速度明显加快,下午1点钟时,吊篮距离洋面不到六百英尺了。
要阻止氢气从气囊的一条裂缝里往外泄漏是不可能的。扔掉吊篮里的所有东西来减轻其重量,乘客们已使自己悬挂在空中的时间延长了几个小时。但不可避免的灾难最终还是要发生的,如果天黑以前没有出现陆地,那么乘客、吊篮和气球就肯定会消失在海浪之中。
这时,他们作了最后的努力。气球上的乘客显然都是能正视死亡的坚强汉子。他们没有一句怨言,决心要奋斗到最后一秒钟,尽一切努力推迟坠落的时刻。吊篮只不过是一种柳条编的外壳,不可能在水上漂浮,如果掉到海里,必沉无疑。
两点钟时,气球离海面只有400英尺了。这时,响起了一个洪亮的嗓音,那是一个没有任何恐惧的人的嗓音。回答他的同样是坚强有力的嗓音。
“所有的东西都扔掉了吗? ”“没有,还有一万金法郎! ”一个沉重的袋子马上掉入海中。
“气球升高了吗? ”“升了一点,但很快又会下降的! ”“还有什么可以扔出去的? ”“什么也没有了! ”“有!……吊篮! ”“我们抓住网索!把吊篮扔到海里去! ”这的确是减轻气球重量最后的办法。系着吊篮的绳索割断后,吊篮掉了下去,气球又上升了2000英尺。
这五名乘客爬在气球网上,攀住网眼,同时向无底深渊张望。
大家知道气球对重力极为敏感。扔掉最轻的一点东西也能使它上升,这种在空中浮动的装置运转起来就像一架精确度极高的天平。因此,大家明白,它只要减轻相当的一点重量,立刻就会上升得很快。当时的情况正是如此。但是气球在上空静止了一会儿,又开始下降了。氢气从裂缝中外泄,而裂缝根本就无法修补。
乘客们做了他们能做的一切。从此以后,没有一种人为的办法能挽救他们,只有听天由命了!
4点钟时,气球离水面只有500英尺了。
响起了一声响亮的狗叫声。有一只狗一直陪伴着他们,它紧靠着主人,也攀附在网眼上。
“托普看见什么东西了? ”乘客中的一人大声地问。
有个大嗓门的人马上说:“陆地!陆地! ”气球被风不停地吹动,自清晨以来,已经向西南方向飘过了几百英里的距离,这时前方出现了一块有相当高度的陆地。但这陆地还处在30英里以外,如果方向不偏离的话,至少也要足足一个小时才能飘到那里。一个小时哪!在这以前气球里仅存的气体会不会泄漏光呢?
这真是可怕的问题!乘客们清楚地看见了这坚实的着陆地,他们必须不惜任何代价到达那里。他们不知道这是岛屿还是大陆,因为他们都不知道飓风把他们吹到了地球的哪个角落。但是现在不管这块陆地有没有人居住,欢不欢迎他们,必须上这陆地去。
然而,气球明显地支持不下去了。它贴近了海水,有好几次,巨浪的浪尖已舔着网的下部,网变得更沉。气球像一只翅膀受了伤的鸟,在海面上已飘不起来了。
半小时后,距陆地只有一英里了,已经有了许多褶皱、松弛下来的气球,只在上面部分还保留有一些氢气。乘客们紧紧地抓住气球网,这分量对气球来说还是太重,不多一会儿,他们的半个身子就浸入海水了,汹涌的浪涛拍打着他们。然后,气球的气囊变成了一只口袋,风猛烈地吹进去,推着它前进,就像顺风的船只一样。也许它就是这样到达岸边的吧!
但是,就在离海岸还有两链①的距离时,四个人不约而同地惊叫了起来。那只似乎不可能再升起来的气球,在一个巨浪的拍击下,竟出人意料地升了起来。气球好像突然减轻了一部分重量,重新上升到1500英尺的高度,在那里它遇到了类似涡流的风,这阵风没有把它直接吹向岸边,而是把它吹向几乎与陆地平行的方向。两分钟以后,气球歪斜地靠近了陆地,最终落在一片海浪冲击不到的沙滩上。
乘客们互相帮助从网眼里挣脱出来。气球减轻了这几个人的重量,又被风吹了起来,就像受伤的鸟重振精神,消失在空中。
吊篮里原有五名乘客,还有一只狗,但从气球里跳到岸上的只有四个人。
失踪的那名乘客肯定是被刚才拍击气球网的海浪卷走的。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气球才减轻了重量,最后一次上升,然后过了一会儿,到达了陆地。
这四名海上遇难者——我们可以这样称呼他们——的脚刚踏上土地,就想起那位失踪的伙伴,他们大声地说道:“他大概会游到岸边来的!我们去救他!我们去救他! ”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