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语料库的秦汉简帛用字研究
  • 基于语料库的秦汉简帛用字研究
  • 基于语料库的秦汉简帛用字研究
  • 基于语料库的秦汉简帛用字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基于语料库的秦汉简帛用字研究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34.62 4.4折 78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再兴//刘艳娟//林岚|责编:刘孝霞

出版社广西师大

ISBN9787559865663

出版时间2023-12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78元

货号31957798

上书时间2024-06-08

谢岳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张再兴,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古文字数字化处理及古文字研究。擅长开发古文字数据库,并基于古文字数据库进行定量系统研究。主要著作有《西周金文文字系统论》《商周金文数字化研究》等。

目录
总论
秦汉简帛用字习惯研究的若干认识 ……… 张再兴  林 岚 3
秦汉简帛用字研究综述 ……………………… 林 岚  丁卓宇 21
《秦汉简帛文献断代用字谱》前言 ……………………… 张再兴  37
文献视角的研究
秦简牍文献用字习惯计量研究 ……………… 姜慧 张再兴 127
凤凰山汉墓所出文书用字差异考察 …………………… 林 岚 140
《战国纵横家书》用字习惯内部差异考察 ……………… 陈怡彬 163
词视角的研究
基于语料库的秦汉简帛文献用字研究二则 …………………………………………… 刘艳娟 张再兴 177
基于秦汉简帛语料库记{杯}用字考察 ……… 刘艳娟 张再兴 188
秦汉出土文献记{韩}用字考察 ……………… 林 岚  张再兴 202
字视角的研究
秦汉简牍文献用字习惯考察三则…………… 姜 慧  张再兴 217
基于秦汉简帛语料库的“材”“财”记词考察 …………………………………………… 刘艳娟  张再兴 231
秦汉简帛文献用字习惯考察二则 ……………………… 刘艳娟 242
字际关系视角的研究
秦汉简帛中“它”“也”及从“它”、从“也”之字研究 …………………………………………… 刘艳娟  张再兴255
基于秦汉出土文献语料库的“?”“亨”“享”分化过程研究 ………………………………………………………… 陈怡彬 276
释“葌米”———兼传世文献以“葌”记{麤}校读例举 …… 孙 涛 289
语义场视角的研究
秦汉简帛文献中病愈义字词计量考察 ………………………………… 刘艳娟 王斯泓 张再兴 303
附录………………………………………………………………………… 316
后记………………………………………………………………………… 323

内容摘要
用字研究是近年来文字学研究热点。本书以全面完整的已出版的秦汉简帛资料为研究材料,以秦汉简帛文献语料库为基础,采用穷尽定量统计的方法,对各种用字形式进行多角度的深入细致的比较分析,以发现秦汉简帛用字形式的发展变化规律。考察秦汉简帛实际用字情况可以对传世典籍中一些比较混乱的用字情况的产生和发展过程进行合理的解释。

精彩内容
所谓用字习惯的趋势性变化,是指一种记词用字为後世所接受的演变趋势。这种变化一般不是偶然性、临时性的改变,而是语言文字系统内部字词关系的调整,因此需要我们进行系统性的考察。例如,从出土文献考察,疑问代词{何}的记词用字经历了从先秦以“可”为主到汉代以後以“何”为主的过程。其用字转移的原因,应与两字的常用程度及记词功能的复杂程度有关。又如,表示嫁娶之{嫁},属于战国末期的睡虎地秦简多用“家”,少用“嫁”;其馀秦简及西汉早期简帛则多用“嫁”,少用“家”;西汉中晚期及东汉仅见用“嫁”。{嫁}的记词用字,在秦汉简帛中呈现出由习用“家”向习用“嫁”转变的过程,并在西汉中晚期完成了用字的转移。再如,表示应许之{诺},秦及西汉早期仅见用“若”;西汉中晚期时,“若”“诺”并见;东汉时,“诺”的使用已经明显超过“若”。
(一)趋势性变化的总体方向用字习惯的趋势性变化在不同层面上表现为不同的发展方向。总体上看,在字的记词功能方面向明确化方向发展,在词的用字形式上趋向稳定化,在字形的选择上有形声化倾向。
1.字的记词功能明确化在文字的使用过程中,有些词的不同义项在某一时期同时使用多种用字形式。而其中部分词的多个义项在语言中皆较常使用,为了使文字更准确地记录语言,会在不同义项上出现用字的明确化分别,通过不同用字形式区别语义。例如,表示木柴义或刑徒名的{薪},秦及西汉早期皆可用“薪”或“新”,二者的使用没有明显区别。而西汉早期以後,“薪”“新”的使用有语义功能上的差异,表示刑徒名基本只用“新”。
2.词的用字形式稳定化裘锡圭先生指出:“从理论上说,一字多音义的现象是无法消灭的,一词多形的现象基本上是可以消灭的。”由于文字表达语言的明确性需要,文字系统内部对于不同用字形式亦有取。通常情况下,会在某一特定时期产生一种较为常用的用字形式,作为这一时期的习惯用字。习惯用字产生後,有些会被後世继承并固定作为该词的习用字,而其他形式则很少或不再使用。例如,表示凶咎义之{凶},秦及西汉早期“凶”“兇”并见,但用“凶”的频率皆略高于“兇”。西汉中晚期“凶”“兇”的使用频率为62/6,“凶”字远高于“兇”。东汉时期,表示凶咎义已不见用“兇”。秦至东汉,记{凶}的用字朝着用“凶”的定型化发展,并在东汉时基本完成。
3.字形选择的形声化学界普遍认为,形声化是汉字发展的总体趋势之一。汉字逐渐远离象形阶段之後,文字体系演变为主要使用义符、音符和记号。黄德宽先生认为,“同声通假的普遍存在,实质上是形声结构处于蓬勃发展阶段的产物,是汉字体系发展演进所呈现出的景象”。古文字中,记词用字形体与意义时常追求高度契合的状况,在秦汉文字中有了明显改变,用字选择更加倾向语音的契合。在这一时期,以音为记词的主体,字形的表意性退居到次要地位。受到文字体系演变的影响,声符的地位大幅度提高。因此,从用字结构的角度上看,秦汉时期,记词的习惯用字向形声字转变,与汉字发展的系统性相符。例如,说谓之{谓}的习惯用字形式,自秦至东汉时期,呈现出从借用“胃”到使用後起形声字“谓”的发展过程,东汉时已不见用“胃”来表示{谓}。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