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健吾研究资料集
  • 李健吾研究资料集
  • 李健吾研究资料集
  • 李健吾研究资料集
  • 李健吾研究资料集
  • 李健吾研究资料集
  • 李健吾研究资料集
  • 李健吾研究资料集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李健吾研究资料集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75.21 6.4折 118 全新

库存10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

出版社华东师大

ISBN9787576041965

出版时间2023-12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118元

货号31934218

上书时间2024-06-08

谢岳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戏剧文学系(简称戏文系)是上海戏剧学院创建最早的系科之一,其前身是1946年上海市立实验戏剧学校开办的编导研究班,首任班主任熊佛西。1949年编导研究班改为理论编剧科,后又改名为戏剧文学科,学制三年,李健吾担任戏剧文学科主任。1959年3月,由于文化事业发展的需要,文化部决定在中央戏剧学院和上海戏剧学院分别筹建戏剧学系,后改为戏剧文学系。1979年上戏戏文系在全国最先招收戏剧学科硕士研究生,1999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现有戏剧影视文学、戏剧学、戏剧教育三个专业,其中戏剧影视文学专业被列为“国家级特色专业”(2009年)和国家一流本科专业(2019年),戏剧学为上海市一流本科专业(2020年),戏剧戏曲学为国家级重点学科(2007年),戏剧与影视学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且是上海市高校一流学科、高峰学科(A类)。

目录
目录序言    杨扬 第一编  生平与回忆李健吾自传    李健吾  《铁窗吟草》后记    李健吾  关于《文艺复兴》    李健吾  忆西谛    李健吾  实验剧校的诞生    李健吾 病中(二)    巴金  忆健吾——《李健吾文集·戏剧卷》代序    夏衍  苦干的雪茄    黄佐临  我的老友和畏友——悼念李健吾同志    蹇先艾  追忆李健吾的“快马”    卞之琳  忆李健吾先生    唐湜  李健吾的一生    徐士瑚  怀念李健吾同志    魏照风  上海演出《委曲求全》的点滴回忆    凤子  追怀李健吾学长    常风  听李健吾谈《围城》    吴泰昌  李健吾与巴金    韩石山  有一颗金子般的心——巴金谈李健吾    张爱平  遥忆健吾师    龚和德  怀念良师李健吾先生    任明耀  李健吾的二十四封信    任明耀  灰色上海时期我的父亲李健吾    李维音  汪曾祺致李健吾的两封信    李维音整理  李健吾书信:致巴金、陈西禾、常风、柯灵、师陀等    李维音辑注   父亲的才分和勤奋——《李健吾文集》后七卷编后记    维音  维惠  维楠  维明  维永  韩石山先生谈李健吾    韩石山  张新赞   郭宏安先生谈李健吾    郭宏安  张新赞  李健吾:不散场的戏    周立民   作家论之二:李健吾论    郭天闻   杨绛的成名与李健吾先生——从杨绛先生的一封信谈起    蒋勤国   有关李健吾的一则误传    陈福康  张可与李健吾的戏剧缘    杨柏伟  李健吾与上海剧艺社    穆海亮  李健吾研究亟待推进——兼谈李健吾不为人知的笔名“运平”    穆海亮  李健吾与《文艺复兴》    魏文文   李健吾关于《雨中登泰山》的两封信    汪正煜  第二编  戏剧/文学批评研究李健吾:体验性现实主义戏剧批评    宋宝珍  李健吾与中国戏剧批评    杨扬   人性的光辉:在功利和唯美之间:李健吾戏剧批评观之批评    包燕  “剧评”的兴起——现代话剧史“剧评”问题研究    张潜  龚元  刘西渭的《咀华集》    司马长风   被遗忘的《咀华二集》初版本    魏东  “灵魂奇遇”与整体审美——论李健吾的文学批评    温儒敏  论李健吾文学批评的审美个性    丁亚平  论李健吾的文学批评    季桂起  李健吾的京派文学批评——兼论对茅盾之京派批评的回应    高恒文  论京派批评观    刘峰杰  李健吾的批评观念    杨苗燕   徘徊在现代与传统之间——李健吾与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理论的建构    文学武  新中国成立后李健吾的文学批评    麻治金  第三编  戏剧/文学创作研究李健吾与中国现代戏剧    [英]波拉德著  张林杰编译  论李健吾的剧作    柯灵  李健吾《这不过是春天》    司马长风  李健吾及其剧作    陈雪岭  试论李健吾喜剧的深层意象    张健  试论李健吾的性格喜剧    庄浩然  论李健吾的喜剧创作    胡德才  现代知识分子情感症候的喜剧形态:重读《新学究》——兼与《吴宓日记》对读    李星辰  “心不在焉”的“性格”说——重评李健吾的喜剧风格及其生命关怀    周文波  试论李健吾三十年代的悲剧创作    王卫国  祁忠  李健吾的悲剧创作初论    宁殿弼  话剧 《青春》如何变成了评剧《小女婿》——兼谈1950年代初期戏曲现代戏中的婚恋题材    赵建新  《王德明》:莎士比亚悲剧的互文性中国化书写    李伟民  《阿史那》:莎士比亚悲剧的互文性中国化书写    李伟民  商业化面孔下的政治呼唤——从《托斯卡》到《金小玉》    马晓冬  李健吾对《托斯卡》的差别化改译——兼谈抗战文学的流动性问题    朱佳宁  李健吾对辛格戏剧的借鉴与中国现代悲剧的转型    秦宏  民族化的深化与写意戏剧的初探——论李健吾、黄佐临《王德明》对莎剧《麦克白》的改编与演绎    陈莹   李健吾建国前剧作版本丛考——兼对《李健吾文集》的一点补正    刘子凌  “他有的是生命力”——《李健吾文集》补遗略说    宫立  试谈李健吾的现代派诗论    吴戈   李健吾当代散文的风格特征    寇显  第四编  翻译及学术研究之研究读《委曲求全》    朱光潜  李健吾的翻译观及其伦理内涵    马晓冬   翻译文学经典建构中的译者意向性研究——以李健吾译《包法利夫人》为例    于辉  从手稿档案看李健吾译《爱与死的搏斗》之始末    张梦   李健吾与法国文学    钱林森   《福楼拜评传》    常风  读《福楼拜评传》——为怀念我敬爱的老师李健吾先生而作    郭宏安   论“福楼拜问题”    王钦峰   李健吾的莫里哀喜剧研究初探    宫宝荣  评李健吾对莫里哀喜剧的研究    王德禄  古典与现实:李健吾对莫里哀喜剧的研究与阐发    徐欢颜  李健吾对巴尔扎克的接受与传播    蒋芳  在学术论文的大生产运动中想起李健吾    刘纳  李健吾戏剧教育实践初探——以“上戏”时期为中心    顾振辉  附录一:李健吾研究综述    王利娜  陈军   附录二:李健吾研究资料目录    王利娜整理   附录三:学术研讨活动   李健吾研讨会在京召开    赵丹霞   “李健吾与中国现代戏剧”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齐才华

内容摘要
李健吾(1906-1982),笔名刘西渭,中国现代著名的戏剧家、文艺评论家、翻译家和法国文学专家,在文学创作、戏剧实践、文艺评论、外国文学翻译及研究等诸多方面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和贡献。他也是上海戏剧学院创始人之一,曾任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首任主任,对上戏的创建和发展有奠基作用。本书包括李健吾的生平行状研究、文学/戏剧批评研究、文学/戏剧创作研究、翻译及学术研究之研究及李健吾研究综述、李健吾研究资料目录,多纬度呈现李健吾研究的优秀成果。

主编推荐
◆ 李健吾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戏剧家、翻译家、评论家和文学研究者,在创作、批评、翻译和研究领域都蔚为大家,同时也是新中国法国文学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领军者,由他翻译的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情感教育》和莫里哀喜剧全集等,成为法国文学翻译的典范之作。◆ 李健吾先生是上海戏剧学院的创始人。1945年抗战胜利后,他与黄佐临先生最早商议在上海筹建实验戏剧学校,也就是上海戏剧学院的前身。如果没有他,二十世纪中国戏剧史将会是另一副模样,上海的城市名片中,也将不会有上海戏剧学院。◆ 《李健吾研究资料集》由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主编,分为上下两册,迄今为止,国内最为系统、全面、详实的李健吾研究资料汇编。◆ 全书分为生平与回忆、戏剧/文学批评研究、戏剧/文学创作研究、翻译及学术研究之研究四部分,附录包含李健吾研究综述、李健吾研究资料目录和学术研讨活动,从多个维度尽可能囊括所有富有价值的李健吾研究资料。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