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品国学悟管理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品国学悟管理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17.69 3.7折 48 全新

库存4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刘刚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

ISBN9787300214740

出版时间2015-08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48元

货号3300080

上书时间2024-06-07

谢岳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刘刚,管理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企业管理系主任,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北京现代企业研究会副理事长。主要研究领域为:传统管理思想、企业战略与文化等。
已出版《中国传统文化与企业管理》、《危机管理》、《战略管理》等著作40余部;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在畅销财经类报刊发表专栏文章150余篇;主持国家及省部级课题6项、企事业单位课题20余项。
曾获第四届蒋一苇企业改革与发展学术基金奖、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第六届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成果奖、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招标课题评审一等奖、2008年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第八届中国MBA发展论坛杰出贡献奖,两次获中国人民大学“十大教学标兵”(2007及2012年度)。
为多个党政机关及企事业单位提供过培训或咨询服务。主讲国学与管理、战略管理、领导力、企业文化、管理学原理等课程。

目录
导言  国学底蕴决定管理境界
  重视心的管理
  “拿来主义”的局限
  在差异中融合
  修己而后安人
第1章  反求诸己:管理反思
  不亲反仁
  自胜者强
  厚德载物
  容人短长
  君子慎独
第2章  三达德:自我修养
  智者不惑
  仁者不忧
  勇者不惧
第3章  三贵之道:交往艺术
  动容貌
  正颜色
  出辞气
第4章  阴阳谓道:系统思维
  阴阳相生
  阴阳平衡
  反者道之动
  弱者道之用
  中庸之道
第5章  博学慎思:修身之道
  力行学文
  学思结合
  与朋友交
  三省吾身
第6章  选贤任能:人才选拔
  审于才德
  听言观行
  好恶必察
  因任授官
第7章  和而不同:团队建设
  和与同异
  和造大事
  心和见异
  发而中节
第8章  任人者逸:分工授权
  无为而治
  抽身谋大计
  君逸臣劳
  无之以为用
第9章  富贵敬誉:员工激励
  富之
  贵之
  敬之
  誉之
第10章  诚者天道:社会资本
  天不容伪
  信则人任
  诚以诚应
  虽悔无及
第11章  法者王本:制度建设
  人性本恶
  奉法则强
  法莫如显
  法不阿贵
第12章  在位谋政:职位权力
  不出其位
  必赏必诛
  诛大赏小
第13章  为政以德:领导艺术
  人性本善
  太上立德
  世事洞明
  人情练达
  刚柔相济
第14章  事因于世:创新管理
  不法常可
  事异备变
  不谋于众
第15章  悬权而动:权变管理
  权宜应变
  因利制权
  外圆内方
第16章  安不忘危:危机管理
  安危相易
  安不忘危
  临事而静
  化危为机
参考文献
后记  与圣人同行

内容摘要
 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明孕育了博大精深的国学思想,成为今天企业管理智慧来源的重要宝库。
《品国学悟管理》作者刘刚不仅具有深厚的国学底蕴,而且对西方管理理论有着很深的研究。书中,作者在对中西方管理思想比较的基础上,汲取国学思想中的精髓,用于指导中国企业管理实践。全书分为16个主题,涵盖了管理者人文素养修炼的诸多方面,包括管理反思、自我修养、交往艺术、系统思维、修身之道、人才选拔、团队建设、分工授权、员工激励、社会资本、制度建设、职位权力、领导艺术、创新管理、权变管理、危机管理。
全书旁征博引,妙趣横生,是一部企业管理者的案头必备书。

精彩内容
 反求诸己:管理反思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
——《孟子·离娄上》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易经·坤卦》《论语·卫灵公》中强调:“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意思是:君子善于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小人则总是从别人身上找原因。《孟子·离娄上》也强调:“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指出:凡是行动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都应该反过来检查自己。国学典籍中所强调的“反求诸己”意识,为管理者开展自我反思提供了深厚的思想基础。
不亲反仁
关于“反求诸己”,孟子解释道:“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孟子·离娄上》)意思是说,爱别人却得不到别人的亲近,就要反问自己的仁爱是否不够;管理别人却没有管好,就要反问自己的智慧和知识是否够用;我对别人有礼,别人却对我不理不睬,就要反问自己的恭敬够不够。
万物皆备于我,“反求诸己”是一种高超的管理艺术。在企业中,经常可能爆发管理层与员工之间的冲突。对于不知情的局外人而言,这种冲突颇有“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味道,似乎应该“拉出去各打五十大板”,但如果双方都能够自我反省一下,矛盾自然就迎刃而解。但关键的问题是:谁先做出让步?
此时,位高权重的管理层应该率先“反求诸己”,这既表现出一种姿态,也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固然,管理层可以凭借自己的强势向员工开出解聘通知书,但得到的可能只是一种“双输”的结果。遗憾的是,对于许多企业的高层管理者来说,由于长期处于企业这一科层组织金字塔的顶层,拥有强大的资源调配能力,一旦企业出了问题,总是习惯性地“求诸人”。开除几匹“害群之马”当然可以出口恶气,但情绪的喧嚣未必能解决企业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对于企业高层管理者而言,应该好好品味一下李嘉诚的管理感悟:“要成为好的管理者,首要任务是自我管理,在变化万千的世界中,发现自己是谁,了解自己要
成为什么模样,建立个人尊严。”“人生不同的阶段中,要经常反思自问,我有什么心愿?我有宏伟的梦想,但懂不懂什么是有节制的热情?我有与命运拼搏的决心,但有没有面对恐惧的勇气?我有信心、有机会,但有没有智慧?我自信能力过人,但有没有面对顺境、逆境都可以恰如其分行事的心力?”自胜者强《论语·子路》中记载着鲁定公与孔子的一段对话,颇能发人深省。当鲁定公问及孔子,是否有“一
言而丧邦”的情况时,孔子回答道:“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日:‘予无乐乎为君,唯其言而莫予违也。’如其善而莫之违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之违也,不几乎一言而丧邦乎?”意思是说,话不能说得这么绝对,不过,就像有人所说的那样:“我做一国的君主并没有什么快乐,唯一的快乐就是没有人敢违抗我的话。”如果他的话正确而没有人违抗,不正是好事吗?如果他的话不正确而没有人违抗,不就等于一句话而亡国吗?
高层管理者在重大问题上所做出的抉择,决定着
企业的兴衰与成败。随着企业外部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越来越强,企业高层管理者所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大,稍有不慎,企业将面临生与死的考验。世界著名的石油巨头——壳牌公司所做的研究表明,1970年位列《财富》杂志500强的公司,到1983年有1/3已经销
声匿迹了。令人惊讶的是,大型企业的平均寿命还不到40年。为了避免企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的悲剧出现,企业高层管理者需要牢记“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第三十三章)这一修身格言。
P12-14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