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眉才子:风华绝代薛涛/四川历史名人丛书小说系列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扫眉才子:风华绝代薛涛/四川历史名人丛书小说系列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35.21 5.2折 68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何涌//郑勇|责编:陈雪媛

出版社四川文艺

ISBN9787541164934

出版时间2023-07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68元

货号31814953

上书时间2024-06-06

谢岳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何涌,生于1965年,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苍溪县作家协会副主席。曾在《四川文学》《百花园》《今古传奇》《微型小说选刊》等报刊发表作品多篇,有作品入选《最具阅读价值的小说》等多种文集。已出版长篇小说《香雪帖》《泥窝物语》及短篇小说集两部,其中,《泥窝物语》获《中国作家》“第七届剑门关文学奖”二等奖。郑勇,成都作家,著有长篇小说《瓷婚》、剧本《迷雾》等。曾在《龙门阵》《天池小小说》《攀枝花文学》等杂志发表故事及小说十余万字。其中,长篇小说《瓷婚》获得成都市第八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剧本《迷雾》获得成都市版权登记作品评选三等奖。

内容摘要
薛涛(约768—832),唐代乐伎,蜀中女校书、诗人。她与卓文君、花蕊夫人、黄娥并称蜀中四大才女,与鱼玄机、李冶、刘采春并称唐代四大女诗人。流传诗作九十余首,收于《锦江集》。这部小说勾勒出薛涛传奇的一生,从她初露锋芒到声名鹊起,从官伎中脱颖而出到诗文会友,从罚赴松州到重回锦官城。不仅是对薛涛一生的描绘,还借此展开了一幅唐朝文化的盛景画卷。唐代诗人王建笔下的“万里桥边女校书,枇杷花里闭门居。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如”四句,就是对薛涛一生的总结。

精彩内容
渐渐到了暮春,风越来越软,春色也越来越老。牡丹该开了。这些天来,薛涛心里只有那丛“洛阳红”。它已开花二十多年,近两年总不能应时而开;看来,花也老了。见窗外阳光明丽,薛涛来了精神,朝着门外喊了两声“翠翠”。翠翠知道主人的心意——这几年,她就像照顾自己一样伺候那丛“洛阳红”,生怕它不再开花。翠翠答应了一声,进入屋子,帮她穿衣化妆,一同来到院中。薛涛弯腰舀起一瓢水,忽传来小岚、小梅的叫嚷声。薛涛叫了两声“小岚”,不见回应,便将水瓢交给翠翠,踱了出去。小岚、小梅是峨峨的孙女,小岚大五岁,两人正混在人堆里。薛涛凑近,顺着她们的目光一看,原来是一个小贩在卖玩意儿。那人二十来岁,听口音不像西川人;卖的玩意儿很稀奇,做得也精巧,牢牢锁住了两个孩子的目光。薛涛拉她们出来,问:“祖母叫你们来干什么?”小岚说:“读书。”小梅说:“帮娘娘种牡丹。”薛涛虽年过六旬,看起来却不到五十岁,两个孩子也觉得她年轻,便叫她“娘娘”。薛涛叹息一声,说:“娘娘老了,不想再种了,只望那丛‘洛阳红,能再开几回花。”三人正要进门,忽听背后有人喊“小岚、小梅”。薛涛回头一看,是峨峨和阿贾尔且。峨峨自从嫁给阿贾尔且,倒是越活越滋润,尽管如今已是满头华发。峨峨曾是薛家的婢女。薛涛的父亲去世后,家道中落,她与峨峨相依为命,情意之深不逊姐妹。薛涛见峨峨面色凝重,猜测有不好的事发生,忙请他们进屋坐。峨峨却让阿贾尔且带走两个孩子,自己扶着薛涛进了门。两个孩子跟随祖父离开,心仍牵挂着小贩和他的机巧玩意儿,一路频频回头。或许是生意不好,小贩正在收拾,看样子是想去别处碰碰运气。阿贾尔且暗想:南诏大军已经兵临城下,成都人生死难料,哪有闲心买你那玩意儿?峨峨扶着薛涛走过花丛,翠翠见了,忙过来请安。翠翠原是峨峨的丫鬟,后来峨峨见她为人细心又能吃苦,便让她来侍奉薛涛。薛涛见峨峨一脸犹豫之色,拍拍她的手,说:“有什么事不妨直说,我孤身一人,又是这把年纪,还有什么不能承受?”这话却不能让峨峨放心,她将薛涛拉到一旁坐下,半天才说:“阿贾尔且在外面听人说,元稹元相公,在鄂州去世了……”峨峨本不想告诉薛涛这消息,但她知道,大凡认识小姐的人,都知道她和元稹曾有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只要她出门,难免会从他们口中知道此事。与其如此,还不如自己亲口告诉她;她若受不了刺激,还能从旁劝慰。多年前,薛涛在通州主动离开元稹,此后很少关注他的消息。只知道她离开不久,他便迎娶了官宦之后裴淑,自此仕途顺畅,曾一度官至宰相。哪知多年不闻,此刻听到的,却是他去世的消息!峨峨见薛涛面色惨白,猜她仍没有放下元稹,正欲劝慰,却见薛涛摆了摆手,说:“我想一个人静静。”“小姐,还是让我陪着你吧……”薛涛看着峨峨,微微一笑,说:“真要有事,也该在十八年前,而不是今天。如今兵荒马乱,你回去看好孩子,不要出什么事。”峨峨见薛涛还算镇定,依言离开,去找阿贾尔且和孩子。薛涛提裙进屋,关上门,打开一个红木柜子,于最底层取出一锦盒来。盒面上积满细灰,仿若岁月留下的斑斑泪渍。薛涛用手拂去灰尘,打开盒子,左侧是一摞红色小笺,右侧是一排玉件。最上面那张小笺上的文字,写于二十多年前,字迹斑驳,就像女人老去后满是皱纹的脸,早已辨认不出曾经的绝色风华。薛涛一面看,一面低声吟诵:锦江滑腻峨眉秀,化出文君与薛涛。言语巧偷鹦鹉舌,文章分得凤凰毛。纷纷词客皆停笔,个个君侯欲梦刀。别后相思隔烟水,菖蒲花发五云高。薛涛以为自己不会哭,结果还是哭了——当读着元稹写给自己的诗句的时候。泪水冲花了妆容,让她的脸就像小笺上的文字一样斑驳。薛涛将目光移到旁边的玉件上——和诗笺不同,它们依然晶莹光洁。时光赋予它们的,不是腐蚀,而是滋养。她的手从玉件上抚过,又一块块拿起。或许是因为年老力弱,或许是因为时光的沉淀增厚了玉的质地,薛涛觉得它们比年轻时重了不少。它们也应该沉重,因为它们不只是一块块玉,还是一个个人、一段段如烟往事、一份份沉甸甸的情。它们,是他们的一段人生,却是她的整个人生。因“洛阳红”有残败之忧,去岁薛涛曾亲往青城山,求教擅种牡丹的吴道士。吴道士告诉她一个秘方:用碾碎的玉种牡丹,有起死回生之效。吴道士还说,女子也是牡丹,用玉粉敷脸,能使苍颜变红颜。薛涛觉得他言语轻浮,便没采用他的建议。当然,也可能是她不敢打开锦盒,以及,舍不得让那一块块精美的玉化成一堆堆绝望的残粉。是她还在等待什么吗?她不知道。如今,最后一个送她玉的人也飘离人间,她还有什么值得期待,还有什么值得顾惜?薛涛终于打定主意,备好石臼、铁杵,顺手从锦盒中摸出一块玉来:这是一个雕件,上刻“喜鹊踏梅图”。玉的前主人,是前任西川幕主韦皋。薛涛觉得,韦皋就在这块玉里,让她的手心一阵凉一阵热。韦皋总令她有一种琢磨不透的感觉,在他面前,她时常战战兢兢,不知他下一瞬施加给她的,是至高无上的恩宠,还是冷如冻铁的责罚。薛涛将玉放入石臼,举起铁杵,正欲捣下,峨峨突然冲入门来,大叫:“小姐,南诏打进了外城。还有、还有……”“还有什么?”“小岚和小梅不见了!”峨峨的声音已经带着哭腔。“阿贾尔且不是带她们走了吗?!”“出门不远,她们就偷偷离开了祖父,去追刚才在你门口卖稀奇玩意儿的小贩。外面兵荒马乱,她们会不会、会不会……”薛涛也是一阵慌乱,就像当年知道母亲将不久人世,却又无能为力一样。她放下铁杵,拉住啜泣不止的峨峨快步出了门。翠翠见了,也赶紧跟了上来。一阵风吹过,“洛阳红”受了惊扰,娇躯乱颤,仿佛随时都会凋落,遗留一地残红。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