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轮 医学实验技术原理与选择(第2版/ )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第二轮 医学实验技术原理与选择(第2版/ )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57.91 6.8折 85 全新

库存5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魏于全

出版社人民卫生

ISBN9787117187282

出版时间2014-06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85元

货号1200927154

上书时间2024-06-06

谢岳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魏于全,肿瘤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四川大学副校长,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与临床肿瘤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副会长,科学技术委员会生物医学部常务副主任,国家重点基础研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十二五”国家“863”计划生物医药主题专家,国际杂志HumanGeneTherapy副主编与5种SCI杂志编委。曾任“十五”国家“863”生物工程主题专家组组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负责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第二批特聘教授,1997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主要从事肿瘤生物治疗的基础研究、应用开发与临床医疗工作。将主动免疫治疗与抗肿瘤间质治疗研究领域相结合,选择性诱导与肿瘤间质细胞或肿瘤细胞生长有关的重要分子的免疫反应,为肿瘤疫苗及抗肿瘤间质治疗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将抗肿瘤间质的基因或免疫治疗与化疗药物等联用能提高肿瘤的治疗效果,为临床上设计更加有效的抗肿瘤治疗方案奠定了实验基础。围绕生物治疗基础研究,对多个功能未知或新基因进行了功能及信号通路等研究。有关研究结果在国际杂志上发表SCI论文150余篇,申请专利50余项。

目录
第一章 分子克隆实验技术
  第一节 分子生物学基本技术
    一、大肠杆菌、质粒和噬菌体
    二、核酸的分离与纯化
    三、核酸的鉴定与分析
  第二节 基因重组和蛋白表达方法
    一、基因重组实验技术
    二、重组子筛选实验技术
    三、蛋白表达和纯化技术
  第三节 构建转基因及基因敲除/敲入动物
    一、转基因及基因敲除/敲入的基本方法和原理
    二、转基因及基因敲除/敲入技术的比较及选择
  第四节 医学分子生物学中的RNA实验技术
    一、RNA检测技术
    二、RNA功能分析实验
    三、RNA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实验
  第五节 基因诊断基本技术
    一、基因诊断的概念
    二、基因诊断的特点
    三、基因诊断的常用技术
    四、基因诊断的应用
    五、基因诊断的展望与挑战
    六、本节小结
  第六节 基因治疗基本技术
    一、基因治疗的概念
    二、基因治疗的特点
    三、基因治疗的常用技术
    四、基因治疗的应用
    五、基因治疗的展望和挑战
    六、本节小结
  第七节 分子克隆实验技术中的常用网址
    一、核酸序列数据库
    二、蛋白质序列教据库
    三、常用的链接资源
第二章 医学遗传实验技术
  第一节 染色体病的研究方法与技术
    一、染色体病概述
    二、染色体病实验技术的原理与选择
    三、无创性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产前检测技术
  第二节 单基因病的研究方法与技术
    一、单基因病概述
    二、单基因病遗传学实验技术的原理与选择
  第三节 基因组病的研究方法与技术
    一、基因组病概述
    二、基因组疾病遗传学实验技术的原理与选择
  第四节 复杂疾病的研究方法与技术
    一、复杂疾病概述
    二、复杂疾病遗传学实验技术的原理与选择
  第五节 遗传病诊断与产前诊断
    一、产前诊断技术的原理与选择
    二、遗传病的临床诊断
  第六节 遗传多态性的检测
    一、Sanger测序
    二、焦磷酸测序
    三、酶切法
    四、TaqMan探针
    五、高分辨率熔解曲线
    六、杂交法
    七、中等通量基因分型方法
    八、高通量基因分型方法
第三章 医学组学实验技术
第四章 生物化学(蛋白质)实验技术
第五章 细胞生物学实验技术
第六章 免疫学与微生物学试验技术
第七章 干细胞实验技术
第八章 生理学实验技术
第九章 组织病理学实验技术
第十章 药理学实验技术
第十一章 模式动物与疾病模型

内容摘要
 魏于全主编的《医学实验技术原理与选择》共分为十一章,涵盖了分子、蛋白、细胞、组织和动物,免疫、微生物、生理、病理生理、药理和遗传学,以及医学组学、干细胞等内容,从不同层次和不同学科介绍了医学实验中经常用到的实验技术。对每一种实验技术的简单原理、可以检测的指标、适用范围、精确度、对样本的要求、可行性问题等做了介绍。本书的目的不是向学生提供实验操作的依据,而是为了让学生对各种实验方法的“适用范围和选择”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以便于在科研的设计与实施中选择合适的实验方法。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